1、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谢谢!心律失常的六个注意事项(专业文档)1、不可自行停药若使用药物控制,千万不可自行停药,减少,或增加药量,以免发生危险。2、及时治疗心律失常可分为良性及恶性两种,所谓良性就是该心律失常发作时,也许会令人不舒服,但不会造成生命危险。恶性的心律失常发生时,会严重影响心脏血液输出量,造成晕厥甚至死亡,这种心律失常又算没有症状,旦证实有此情况,定要治疗。3、心律失常患者应预防诱发因素吸烟、饮茶或咖啡、饮酒、体力活动、情绪激动、焦虑、忧郁及失眠均可诱发窦性心动过速、早搏、房颤等疾病,避免这些诱因有助于减少心律失常发作。病人可结合以往发病的实际情况,总结经验,避免可
2、能的诱因,比单纯用药更简便、安全、有效,尤其是对一些无器质性疾病的早搏,一旦确诊早搏后病人往往高度紧张、焦虑、忧郁,严重关注,频频求医,迫切要求用药控制心律失常,而完全忽略诱因的防治,常造成喧宾夺主,本末倒置。4、心律失常患者应保持稳定情绪保持平和稳定的情绪,精神放松,不过度紧张。精神因素中尤其紧张的情绪易诱发心律失常,所以病人要以平和的心态去对待,避免过喜、过悲、过怒,不计较小事,遇事自己能宽慰自己。5、检查若有心悸、胸闷及头晕的症状,有可能是心律失常,需要给心脏科医师检查,以确定有没有心律失常,若有,应进步了解是否对健康及生命有影响,是否需进步检查与治疗。6、患者要注重休息适当活动但不能过量,病情严重的患者需绝对卧床静养,还要注意避免强光照射室内。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拥有健康,因为健康是生活幸福,事业成功的基础。回溯上个世纪中期,人们普遍概念认为“没有疾病就是健康”;至1977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概念确定为“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满状态”;到20世纪90年代,健康的含义注入了环境的因素,即健康为:“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四者的和谐统一;进入21世纪,“健,康、智、乐、美、德”六个字组成了更全面的“大健康”概念,成为幸福人生的更佳境界。同时,大家保持好心情锻炼好身体,一定会健健康康!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必要请去医院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