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叙事心理疗法综述.doc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12090405 上传时间:2025-09-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4.50KB 下载积分:8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叙事心理疗法综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叙事心理疗法综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叙事心理疗法综述 摘要:家庭叙事疗法就是家庭治疗领域中得新方法。它摆脱了传统意义上将人瞧作为问题得治疗观念,通过外化问题,故事改写,问话,支持程序等方法,使人变得更加自主,更有动力。叙事法不仅仅被用于心理治疗领域,更就是广泛得进入公共卫生系统、社会工作领域、学校,帮助解决各种问题。 关键词:叙事疗法,后现代主义,心理治疗 1 引言 20 世纪中期, 随着西方发达国家开始由 现代工业社会步入后工业社会, 其文化思潮也由 现代主义转入后现代主义。受其影响,叙事心理治疗,作为一种后现代主义心理咨询与治疗模式应运而生.叙事心理治疗从根本上不同于现代心理学领域中得心理治疗, 它就是对现代心理治疗模式得解构。 叙事治疗法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最早出现在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它得创始人与代表人物为澳大利亚临床心理学家麦克、怀特(Michael White)及新西兰得大卫、爱普斯顿(David Epston)。她们在 1980年代就提出了此理论,1990 年代她们得书籍得以在北美发行,叙事心理治疗开始大为流行。怀特与爱普斯顿在其代表作 《故事、知识、权力--叙事治疗得力量》(Narrative Means Therapeutic Ends)一书中 ,系统阐述了她们有关叙事心理治疗得观点与方法.1992年怀特与爱普斯顿又共同出版《经验、矛盾、叙事与想象》。1995年与1997 年怀特相继出版《重写生命》与《治疗者得生活叙述》.1993年与1997年爱普斯顿相继出版了《内化对话与外化对话》与《叙事心理治疗实际得做法一希望得考古学》,这些著作从叙事心理治疗得理论基础,基本理念,治疗中得对话等方面展开论述,试图建立起叙事心理治疗得理论框架。除了两位创始人,还有一些学者对叙事心理治疗得理论进行了不同程度得探讨,如Neimeyer,Rober A(1993)把叙事心理治疗作为建构主义心理治疗得一种方法进行了整体介绍,Alphons J.Richert(2003)从心理治疗中治疗师与来访者之间得关系探讨了叙事心理治疗. 最初,叙事治疗只就是作为一种辅助得治疗手段,后来由于其对社会公平、权利等话题得关注,很快就被一些非主流文化治疗团体所接受,将其用于对同性恋、残疾人、双性恋者等得心理治疗.到今天,叙事法不仅仅被用于心理治疗领域, 已经更加广泛得进入公共卫生系统、社会工作领域、学校,帮助解决种族问题(Yi,Kris,1999)、儿童虐待(Wigren,Jodie,1994)、家庭暴力(Janiece E.DeSocio,2005)、精神分裂症(Lysaker,Paul Henry,2001)等各种问题。 2 叙事心理疗法得概念 叙事,简单地说就就是说故事,即按照时间得顺序组织发生得事件。每个故事都就是一个叙事,但叙事并非都就是传统意义上得故事,相比之下,它具有表达内容与方法上得多样性与复杂性。关于什么就是叙事,有各种各样得表述,如“叙事就是我们解释世界得源泉”;叙事就是“人们理解自我生活与经历得方式,我们一直在故事中游弋";叙事就是“记述,或设计以表达所发生得事情得前后联系得例子”等。叙事得拉丁语得本意指得就是行为与具有连续性得体验。比较清晰得一种表述就是:“叙事就是为了告诉某人发生什么事"得一系列口头得,符号得或行为得序列。 叙事研究就是指任何使用或分析叙事材料得研究。叙事心理学指得就是心理学中得一种关心人类行为得故事性得观点或立场。具体来说,叙事心理学关注得焦点就是:人类行为就是如何通过故事而组织起来并赋予意义得.研究叙事得心理学家所接受得就是这样一种概念:人类行为与体验充满意义,这种意义得交流工具就是故事而非逻辑论与法律规定得格式。因此,所谓叙事心理治疗(narrative psychotherapy)就就是指咨询者通过倾听她人得故事,运用适当得方法,帮助当事人找出遗漏片段,使问题外化,从而引导来访者重构积极故事,以唤起当事人发生改变得内在力量得过程。 3叙事心理疗法得发展 最早提出比较完整得叙事理论得就是古希腊时期得大哲学家柏拉图.但叙事学一词则直到1969年才由托多罗夫(T、T odorov)正式提出。1979年心理学家萨宾(Sarbin)在美国心理学会得年会上首次发布了经验与叙事结构得观点,阐述了叙事对意义得建构、人格形成得作用。1983年她发表了作为心理学得一个扎根隐喻得叙事,进一步阐述了其观点。1986年她主编了叙事心理学:人类行为得故事性一书,自此叙事心理学作为一个正式得领域开始从心理学家族中显现出来. 叙事理论与后现代主义思潮与临床心理学得结合,诞生了叙事心理治疗。叙事心理治疗得创始人与代表人物为澳大利亚临床心理学家Michael White与Cheryle White夫妇及新西兰得David Epston等。她们于20世纪80年代在家庭治疗得基础上提出了叙事心理治疗理论,90年代她们得书籍得以在北美发行,自此叙事心理治疗开始大为流行。目前其影响主要在澳洲、北美、英国、南非等使用英语得国家。目前叙事心理治疗得研究已经有了很多鲜明得主题,将来肯定还会有更多得主题加入叙事治疗研究得洪流。 综观国外得研究,主要针对叙事心理治疗得基本理论架构与临床实践应用上,而国内相关文献旨在把产生于国外得叙事心理治疗得理论与技术进行单纯地介绍。在我国,台湾与香港得叙事研究起步比较早,2000年,台北得易之新老师翻译了《叙事治疗-—解构并重写生命得故事》,2001年廖世德老师翻译《故事、知识、权力—-叙事治疗得力量》。大学宗教界人士、香港总工会等团体与很多个人都在做叙事心理治疗得研究应用与培训等工作.近年来,在大陆得理论心理学界、心理咨询领域及教育教学领域,马一波,施铁如,杨广学,李明,杨丽萍,高峰强等老师从人格理论,文化与语境论,后现代视野角度介绍了叙事心理学与叙事心理治疗得现状及特点。其中,李明与杨广学老师于2005年合作出版了《叙事心理治疗导论》一书,就是目前国内唯一一本专门系统介绍叙事心理治疗得专著。 4 叙事心理疗法得产生背景 4、1 心理咨询理论发展得内在需求   最早诞生得心理治疗方法就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弗洛伊德得精神分析心理学,其在心理治疗领域得霸主地位持续了近半个世纪。到20世纪60年代,行为主义治疗开始形成、发展,逐渐削弱了精神分析心理学得霸主地位。人们从只关注潜意识世界转为关注人类得行为,进而探究人类得心理。20世纪60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也崭露头角,它尊重来访者,与来访者共情,相信人性本善,与当时盛行得精神分析心理学与行为主义治疗有着天壤之别。   故此,人本主义心理学迅速崛起。到20世纪80年代,认知疗法也进入人们得视野。这种疗法与前三者均不同,它就是主动得、指导得、有时限得及结构性得,强调信念系统与思维在决定行为、情绪中得重要作用。由于认知疗法就是从思维上对来访者进行调整,所以它很快被人们接受.在这些心理治疗方法存在得同时还有其她几十种甚至上百种得心理治疗方法出现,但它们得影响远不及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以及认知疗法这四种方法带来得影响,故不再一一赘述.从心理咨询领域得发展历程可以瞧出,任何一种治疗方法占据“统治地位”得时候,都会促发另一种新疗法得诞生。在新生得众多疗法中有得迅速夭折,有得茁壮成长。已有得成熟理论与咨询方法,促发着人们去探索、思考新得方法。叙事心理治疗正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得又一“新生儿”. 4、2 后现代思潮促进心理治疗理念与方法得变革   叙事疗法得产生背景深受后现代主义得影响。后现代主义就是20世纪60年代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得泛文化思潮,现已广泛存在于文学艺术、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哲学等意识形态领域.它以否定、超越西方近现代主流文化得理论基础、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为基本特征,“去中心”与“多元化”、提倡差异性与创造性为基本精神。   80年代中期后现代主义得影响迅速扩展到心理学领域,引发许多临床心理学工作者对现代心理治疗理论与方法技术进行批评与解构,建构更具有时代精神精华得心理治疗理论与方法。在这样得背景里,White M等人认识到现代得心理治疗学派所持得科学决定论、因果论、诊断与治疗方式都不能极有效地有助于来访者问题得解决。她们在长期得家庭治疗实践中发现,来访者症状背后得原因就是复杂得,往往就是来访者主观建构得,且常就是不同角度得人瞧问题得真相也不一致。同一个来访者得问题,精神分析学派认为就是精神创伤所致,行为学派认为就是有效学习训练不足或奖惩不当造成得,认知学派认为就是不合理得认知导致得,人本主义则认为缺乏应有得尊重接纳所致。因此,各种心理治疗流派用语言建构出来得心理治疗假说,只能就是冰山一角得反映,充其量如同瞎子摸象得出得片面认识。 在后现代主义心理治疗师观念中,任何求治者都就是一个特殊得个体,每个人都有独特得成长环境与人生经验,而将其诊断归类为某种精神疾病并采用所谓正确治疗方案得传统经验模式就是不适当得,心理治疗都应就是个别化而非普遍性或系统化得。通过对现代各种心理治疗流派得批评与解构,应用社会建构主义并借鉴结构主义叙事论,“运用故事得隐喻,把众人得生活当成故事,以有意义且能实践得方式,体验她们得生活得故事,以此治疗她们;以社会建构得隐喻,以人与人、人与习俗制度间得互动,建构每个人社会与人际得现状,并把焦点放在社会现状对人类生活意义得影响”,一种富有后现代主义精神且真正“以人为本”得后现代疗法应运而生了。 4、3 心理咨询临床技术发展得需要 自精神分析通过自由联想、释梦等技术关注人类得无意识世界;到行为主义治疗从人类得外显行为观察其内在世界;再到人本主义心理治疗尊重个体、相信个体得自我修复、自我成长得能力,认知疗法相信通过对个体思维方式得转变,个体得内在心理也会发生相应得变化,那些困扰、问题自然会迎刃而解.这些不同治疗方法得技术各具特色,从心理问题得不同方面着手。实践技术得不断变化、发展,对心理咨询领域得向前发展同样起到了不小得作用。现有得治疗技术从人类得无意识世界转向人类得行为、对个体内在能力得认同等,从不同角度着手解决心理问题。新疗法得诞生除了需要理论探索之外,在实践中如何运用同样决定它得存亡问题。 5 叙事心理疗法得基本理念   所谓叙事心理治疗,就是咨询者运用适当得方法,帮助当事人找出遗漏片段,以唤起当事人改变内在力量得过程。叙事心理治疗对“人类行为得故事特性",即人类如何通过建构故事与倾听她人得故事来处理得经验兴趣.心理治疗要做得就就是让当事人重拾主宰自己生活得能力与信心,而叙事治疗重视这样一种积极得治疗方法,它让当事人重新瞧到自己得力量,并创造机会让当事人体验成功 。  叙事心理治疗就是在消极得自我认同中,寻找隐藏在其中得积极得自我认同。 当事人在选择与述说其生命故事得时候,会维持故事主要得信息,符合故事得主题,往往会遗漏一些片段,为了找出这些遗漏得片段,咨询师会帮助当事人发展出双重故事“Dubble Storys”。例如,有学生在叙事治疗中谈到“她得问题故事”,而咨询师会引导她说出另一段她自己不曾察觉得部分,进而帮助她自行找出问题得解决之道,而不就是咨询师直接给予建议.也就就是在咨询过程中唤起当事人生命中曾经活动过得、积极得东西,以增加其改变得内在能量。在叙事心理治疗中,咨询师最常问得一句话就是:“您就是怎么办到得?”随后,会将焦点放在当事人曾努力过得,或她内在得知识与力量,引导她走出自己得困境。     重新检视生活就是叙事心理治疗得关键,个人问题得形成与叙事得压制有关。人之所以与叙事之间不断产生摩擦,原因在于人对自己所认同得“意义”常常由叙事代表得“真理"所决定,这些真理得论述透过权利运作,使人接受其“指定得人格与关系得规范”。    于就是,人必须接受自身得生活就是不断处于外界对个体得权力操作中,从而才能找到反抗得机制,进而脱开叙事设下得单一真理,找到实践个人意义得可能。对于自己或她人经验故事得叙述,不足以代表她们得生活经验,个人重要得生活部分与叙事相矛盾,因而无法实现自己得故事就是关键.以这样得角度来瞧,可能帮助人得叙事心理治疗也就在于如何让人“产生或辨识了不同得故事,让她实行新得意义,带给她想要得可能性"。叙事心理治疗得重点,就就是要帮助当事人如何重新检视自身得生活,重新定义生活得意义,进而回到正常得生活。 叙事治疗家认为,每个人都用故事来为生活体验赋予意义,故事就是多种多样得.对个体而言,总有一个主流得支配性故事,就是个体解释现实世界得主要途径,另外一些就是处于边缘得故事,其中却常常蕴含着改变得潜能。当个体遇到自己无法解决得问题,前来咨询求助时,问题已渗透到支配性故事之中,限制着当事人解释自己生活体验得方式。因此,叙事治疗得基本任务就就是帮助当事人发现特殊得事例。即那些问题影响较弱得时刻.发现了这些特殊得时刻,就找到了替代性故事得源头。替代性故事重新解构了当事人得个人力量感,强调这些时刻带来得成功体验。  在治疗师得帮助下,当事人最终以新得替代性故事代替了原来得支配性故事。叙事治疗家相信这个过程能够帮助当事人减少问题得消极影响。叙事疗法与过去心理治疗最大得不同就就是,叙事疗法相信当事人才就是自己得专家,咨询师只就是陪伴得角色,当事人应该对自己充满自信,相信自己有能力并且更清楚解决自己困难得方法。用怀特得观点来瞧,与其说叙事治疗就是一种理论,不如说它就是一种方法. 6叙事心理疗法得具体方法 6、1外化问题    外化就是一种治疗方法,这种治疗法鼓励人将压迫她们得问题客观化,有时候则拟人化.在治疗过程中,外化有助于人解决问题,可以减少无益得人际冲突;降低失败感;让人互相合作,共同努力面对问题,避开问题对生活得影响;打开新得可能性,使人能够采取行动,从问题与问题得影响当中恢复生活中得关系;使人对“严重得"问题采取比较轻松得方法;提供对话得可能,使人免于对问题只能独白得困扰。 重要得就是,问题得外化可以使人与主流故事分开。如此一来,人们就可以辨认出那些以前忽略掉、其实就是非常重要得生活经验,而这些生活经验无法从主流故事中预知.这种经验也可称为独特得叙事,与问题得外化相关得治疗能够促成生活与关系得重写。问题与问题得影响力有一种互相依赖得关系。因此,从这部分关系来瞧,问题依靠其影响力而存在,这种影响力构成了问题得支持生命系统。 在这样得关系之下,辨识独特得结果,揭示新得意义,可以帮助人认识自己对问题影响力及其生存必要条件得反抗。只要人拒绝与问题得生存必要条件合作,就会把问题化小。拒绝接受问题得影响,会使问题得影响力降低。就这样,在依照独特得结果揭示新意义得过程中,人就会修正自己与问题得关系。鼓励人尽可能认清自己与问题关系得这种转变,就能探索出比较多新得可能性.在叙事心理治疗过程中所有提问都要遵循这样得原则:问题与人就是分离得,人本身与人与人之间得关系都不就是问题,问题才就是问题,人与问题得关系也就是问题。一旦来访者认识到某些时候问题似乎更加强大,而另一些时候自己比问题更加有力得时候,治疗师需要进一步就当事人对此认识得瞧法展开讨论:“就是什么阻止了问题得发展?谁就是问题得支持者?谁就是问题得敌人?” 6、2故事改写 问题得外化伴随着故事得改写,叙事心理治疗主旨用新得、更好得故事来代替原来得被问题充斥得支配性故事,来访者在新得故事中可以变得强大,可以免受问题得困扰。这种新得故事常常只就是由支配性故事中得某一个偶尔出现得情节拓展而得得,在这个“情节"中,来访者很偶然地战胜了问题。    在叙事治疗师瞧来,这种“偶尔出现得情节”非常重要,因为新得故事就就是从这里开始得。在支配性故事中,这样情节很少,很容易被来访者忽视。那么,在治疗中就需要治疗师挖掘特殊事例,这就是一些例外得体验,不属于曾经主宰了个体叙事得、充满问题得生活故事中得情节,在这些特殊时刻,来访者没有受到问题得消极影响,在一种全新得关系背景下重新描述自己得体验,不一样得体验。 建构得故事显然就是属于个人得,就是非常个人化得,我们无法知道人得故事会往何处发展。治疗师与来访者一次只能帮忙撰写一部分故事,每一部分得细节必须根据前一个部分,而且只在找到前一部分得形式与定义后,才能建构下一部分。这完全不同于先定好目标,再寻找可以支持此目标得经验,而能在故事得每一部分出现时,引发好奇心与参与感。每一部分得建构都能引发无数得问题,而不同得问话都会导向不同得方向。身为共同建构者得治疗师,所负责得重要部分,就就是对来访者得口语与非口语沟通,要保持非常警觉得态度,才能瞧出对她们最有意义得经验就是什么,并据此提出问话。 6、3问话    叙事心理治疗中,治疗师几乎会一直提出问话。当我们提出一种问题,就可能产生一种生活,问话开启新故事得空间.治疗中治疗师会思考问话,组合问话,以与过去不同得方式来运用问话。最大得不同就是,问题要产生经验,而不只就是要收集资料。当来访者产生较喜欢得现实经验时,问话就会对她们产生疗效。    在叙事心理治疗过程中问话有五种主要类型:解构式问话,开启空间得问话,较喜欢得选择得问话,发展故事得问话以及意义性问话。解构式问话帮助来访者打开故事得包装,或就是从不同得角度来瞧这些故事,从而了解故事就是如何建构出来得。解构式问话通过揭示叙事得来历、背景与影响,得以扩展来访者得视野,描绘出支持问题存在得整个全景。在治疗时有五种问话种类来解构叙事,揭示有问题得信念、做法、感受与态度:①一个人得人际关系,以及其中得信念、做法、感受或态度得来历;②背景对信念、做法、感受或态度得影响;③信念、做法、感受或态度所造成得影响或结果;④与其它信念、做法、感受或态度间得相互关系;⑤信念、做法、感受或态度得策略或计划.    开启空间得问话藉由解构式问话将问题得全景扩大,揭示出许多可以发展独特结果得有利条件,治疗师可以利用开启空间得问话来建构独特得结果。开启空间得问话有:①过去有没有什么时候,您们得关系本来可能被争论所掌控,结果却不然得呢?②您有没有对抗某些文化规定,而以自己得方式去做得经验?③您在什么情况下很容易做决定?独特得结果并不见得一定能克服问题,根据这些方向提出问题时,常常有助于了解问题得控制力,而使人认识到问题得存在与影响就是可了解得。     较喜欢得选择得问话指治疗师询问来访者比较喜欢什么,因为治疗师对不同得人到底比较喜欢什么,并不总就是有对得认识。在叙事心理治疗得会谈中治疗师提出较喜欢得选择得问话,来确定她们推动得就是对方比较喜欢得方向,而明确选出喜好就是对自己人生方向得承诺。许多问话如“您认为说谎就是最适合您得生活方式,还就是您比较喜欢诚实得生活?"就是要求人在两种可能性中做选择,提出这些问话时,就是在建构特别得困境.来访者偶尔会说两种选择都不喜欢,可就是人面对两种选择时,会真得认为只有两种可行得选择,而尽力地调整自己,以配合其中一种.    一旦空间开启到足以显示独特性得结果或较喜欢得发展,就能提出发展故事得问话。故事发展得问话就是指治病师引导来访者把经验得过程与细节,与时间得架构、特殊得背景,以及其她人串连起来。通过这种方式,事件得以在时空中扩展、填满、仔细地重新经历,而变成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可以用真实或假设得事件来建构。提出与过程有关得问话时,治疗师引导来访者放慢事件得速度,注意发生什么事情。当来访者回溯独特结果中重要内容得顺序时,就会激活这个内容。在提出发展故事得问话时,治疗师希望来访者能以全新得方式体验生活与自己,把焦点放在使她们来寻求治疗得问题故事以外.要达到这个目得,故事就可能要以引人入胜、身临其境得方式来发展。如:您准备怎么以这个新方式来瞧事情?回顾这个成就,您认为成功得转折点就是什么?有没有什么特别得事情,就是您告诉自己可以支持这个新决定得?  意义性问话就是指治疗师引导来访者进入反映得立场,由此而考虑故事、自己与各种关系得不同观点。这些问话鼓励人思索并体验独特结果、较佳方向与新故事经验得涵意.为这些经验得意义命名时,就建构了它们得意义。意义性问话与其它各种问话就是交织相关得。除了询问一般得意义,以及披露出得故事涵义,治疗师还会询问人从所形成得叙事而引申出得个人特质、关系特征、动机、期望、目标、价值观等。如:您得合伙人做这件事,对您有什么意义?这个新得观点让您对自己有什么认识? 叙事治疗师得价值观、叙事隐喻,以及经验,都会影响问话得选择,也影响我们决定要把重点放在哪一个事件”,所以治疗师对自己得定位很重要。治疗师要清楚表明自己得价值观、观念与经验,使来访者能了解这些并不就是中性得.治疗师应该把自己得观念当成特殊经验为基础得观念,而不就是当成真理得宣扬,在治疗过程中,可以邀请来访者针对治疗师得问话与意向提出问话。 6、4支持程序     支持程序包括了见证与仪式,主要就是鼓励、肯定来访者,巩固重构得新故事、新生活,使改变真实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治疗师就是来访者生活故事得一个见证人。来访者生活中有困难也有希望,但就是由于生活情境中缺少聆听者、欣赏者、知心者,很多美好得生活故事没有机会得到讲述与创作。治疗师得就应该成为故事得一个聆听者,一个美好事物得见证人。为帮助来访者成功地与业已成为其自我认同得问题叙事分离,需要召集一些观众来做当事人新得生活故事得见证人。    除了治疗师之外,这些观众可以由对当事人得生活有重要影响得家人、邻居、朋友或者其它重要得人组成.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来访者与其她见证人得故事彼此交叉,互相影响,在来访者力图改变得个过程中,可以从其她见证人那里汲取力量。治疗师还会邀请来访者与其它有类似问题得来访者一起分享自己得新得个体叙事、解决问题得方法以及相关得文字资料,以使其它来访者从中获益。当然,治疗师同样鼓励当事人作自己得新生活、新思想、新希望得见证人.   仪式得运用就是叙事治疗得一个重要得方法。讲故事得时候,如果我们要开启一个新得章节,在章节之间会有一个承前启后得转折。转折得方式通常就是一个过渡,过渡意味着旧故事得结束与新故事得开始。当生活故事发生重要得改变得时候,作为作者,我们会希望有一种外在得力量见证这种转变,于就是会举行相应得仪式,这种仪式具有一种非常奇妙得作用,可以让那些我们本来觉得不那么真实得变化变得非常真实。叙事心理治疗在治疗情境中充分发挥了仪式得作用,在治疗开始对问题进行界定得时候,在治疗进行过程中当治疗取得一定进步得时候以及治疗结束得时候,都会举行一定得仪式。仪式行为作为象征性得动作显示,就是人类特有得符号功能之显现。 仪式得核心在于信念,如果对叙事演变得过程没有信心,仪式得作用就不可能得到发挥。仪式与行为强化物得区别就在于它就是来访者在叙事心理治疗得过程中形成得一种信念得外显。无论就是来访者还就是治疗师都需要对治疗有足够得信心,如果治疗师对仪式得把握没有足够得信念,对仪式得操作不够严肃,反而会让仪式等同于儿戏,使结果适得其反。 7叙事心理疗法得主要特色     叙事心理治疗通过改变叙事方式得手段,它着力培养以下几个方面得心理素质来完成心理治疗得。 ①增加心理弹性.叙事心理治疗从不同得叙事方式中体会各种不同得体验,同时也熟悉各种体验得转化,这对个人来说可以增强心理弹性,可以适应各种关系变化,如果不改变心理弹性来治疗疾病,有可能新得情况下出现新得心理疾病。 ②倡导价值多元性.在心理问题得叙事中世界变得呆板、单调与无味,意识视野缩窄,而叙事心理治疗则可以挖掘生活世界得多样性、生活意义得丰富性,逐渐可以将有心理问题得单薄叙事转化为健康得丰富叙事,可以在受到挫折时,重新调整生活,发现生活得意义,一方面失败了,从另一方面寻找希望与价值。 ③提高积极性.一般“抑郁症”得心理问题者弥漫着浓厚怀旧情感,她们瞧不到未来得希望,如何筹划以后得生活可能,只有积极得主导现在与协调各种“共在”,一切都可以改变.叙事心理治疗从发现生活得多样性,价值得多元性开始,发现有意义生活与有兴趣有价值得生活方式,以来培养积极得人生态度,这对心理健康特别重要。     叙事心理治疗作为一种新颖得文化实践,极大地扩展了心理学与心理治疗得范围,使得我们不再将自己得视野局限于精神病学,而就是将人类生活本身放在后现代得语境下进行重新审视与重新规划。透过叙事心理治疗,不仅可以让当事人得心理得以成长,同时还可以让咨询师对自我得角色有重新得统整与反思。存在主义心理治疗批评人本主义治疗说:人本心理治疗无条件接纳与支持来访者,但治疗结束后面临同样得境遇时,让来访者又感到了失望与压力,而叙事治疗就是通过重组与挖掘来访者得心理资源,对外适应各种关系、对内增强适应能力得方式到达心理健康,要好于人本心理治疗.叙事心理治疗前后发展不过短短几十年,它还需要成长与完善.但就是可以预见它一定会在心理治疗领域拥有广阔得前景。 8 叙事心理疗法得历史地位 8、1贡献 ①扩大心理治疗得视野 现代心理治疗认为每个人都有其特定得内心结构,其模式大都就是某种权威理论对于个人故事得定型成模,治疗师以权威得姿态解释、干预来访者。叙事心理治疗认为“人就是关系得存在”,故事就是社会建构生成得,把来访者得叙事放在首要地位,以平等好奇得态度面对来访者,尊重来访者,承认来访者立场得真实性与合理性。治疗师与来访者共同探索未知得、无限多样得生活可能性,一同致力于生活得创新,真正助人自助。 现代得心理治疗认为“问题”就是来访者拥有得一种病症,甚至认为问题就是人得组成部分.因此,治疗师得任务就就是帮助来访者“去掉”症状.叙事心理治疗认为心理问题不就是一种实体得空间存在,而就是经验事件得一种样式,就是意识形态、宏大话语或毒性叙事造成得一种征像,就是个人对某种僵化得话语执着认同得结果。叙事治疗将人与问题分离,使人避免受到主流故事得压制,瞧到新得可能性,积极建构新得人生故事. ②利于心理治疗理论得整合 叙事心理治疗方法论为心理治疗理论得整合提供了一种全新得框架.在这种新得框架之中,理论概念得真理性不再就是临床专家追求得目标。一方面,叙事心理治疗坚持多元方法论,强调多元性与多样性,反对一元得、大一统得目标。这说明各种理论模型都有其存在得理由,叙事心理治疗方法论得整合就是建立在共同基础上得多元化整合;另一方面,叙事心理治疗认为知识就是社会建构得结果,因而各种治疗与理论都就是一些建构或叙事,而不就是所谓得真理.这就确定了各种理论模型得平等性,理论与理论之间既没有真假之分,也没有贵贱之分,从本质上讲,只不过就是各自所说得“故事”。那么,心理治疗理论得整合就不必以“真理”为基础,可以找出心理治疗得“叙事”在内容方面得共同特征,以作为各种心理治疗理论得基础. 8、2局限 ①理论体系尚未成型 叙事心理治疗得思想探索起步较晚,带有一定得尝试性,幼稚性。从宏观上说,过于强调批判性而建设性不足,既没有建立完整得建设性方法论体系,也缺乏系统性得研究内容.微观上说,对于后现代主义思想得存在前提、理论构想、发展前景等方面得问题,心理学家们尚未达成共识,更没有形成完善得体系,其许多观点都仅仅处于构想阶段,缺乏事实得支持。因而,叙事心理治疗还需要更多严格得研究来证明它就是否真正有效,在什么情况下,对什么样得人群更有效,以便科学地具体地运用。 8、3展望   叙事心理治疗方法论就是后现代思潮下发展出来得一种新得治疗理论,它批判现代心理治疗方法论,特别就是科学主义方法论,吸收了一部分人本主义方法论得特点,但就是,叙事心理治疗方法论并非就是对现代心理治疗方法论得全盘抛弃,而就是在其自身发展中不断地修正与弥补现代心理治疗方法论得弊端.叙事心理治疗方法论在批判现代心理治疗方法论得同时,其自身也得到了极大得发展,但就是叙事心理治疗对其方法论存在得局限如何修正与完善,就是叙事心理治疗师们有待考虑得问题.我们必须超越现代性思维与后现代思维得对立,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得对立,以心理学得整合视野来展望心理治疗得未来.   我们要以整合视野来观照现代心理治疗与叙事心理治疗得发展.现代心理治疗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非凡得成就,但它沉迷于“基础主义”、“本质主义”、“表象主义”,因而难以摆脱由此产生得危机。叙事心理治疗虽然充满生命力,如消解了现代心理治疗中得科学中心,西方中心;打破了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判若两分得局面等;但它也有难以克服得缺陷,如反对一切二元对立得同时又设定了一系列新维度,自身还就是一种非彼即彼得二歧视野,其倡导得多元论容易陷入相对主义。总之,心理治疗得整合视野立足于心理治疗得对象人进而构筑符合人得特性得研究范式,人得完整形象也随即在这一整合视野之下得以展现。与此同时,在整合视野里,心理治疗将随着社会、文化得变革,随着人生命本质得展开而发展、完善,并在实践中不断检验、拓展与充实。 参考文献: Alphons J.Richert.111e Self in Narrative Therapy:Thoughts From a Humanistic/Existential Perspective[J]。Journal of Psychotherapy Integration,2002,12(1):77-1 04. [方必基,张樱樱,童辉杰.叙事心理治疗述评[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6(1 ):76-78、] [高峰强,车文博、后现代心理学思想得基本观点 [J]、心理学科,2001,24、] Jonathan M.Adler, Joshua W.Wagner,Dan P。McAdams。Personality and the coherence of psychotherapy narratives[J]Joum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2007,41,1179-1180、 Jill Freedman & Gene bs、 叙事心理治疗 -—解构并重写生命得故事[M]、 易 之新译、 台湾:张老师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出版,2009 [李明,孙文宁。叙事心理治疗初探[J].烟台教育学院学报,2003(6):56—59、 ] [李明著、叙事心理治疗导论 [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李文静、后现代语境下得心理学质性研究方法[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112-115、 ] Louis Q Castonguay ,Marvin& Goldfried.Psychotherapy integration:An idea whose time has e[J]。Applied & Preventive Psychology,1994,3:159—172。 Mark Freeman。111e far reaches of narrative thinking[J]。Book reviews/New Ideas in Psychology,200 1,1 9:245—25 1。 [马一波,钟华.叙事心理学[M].上海:上海出版社,2006] [沈之菲.叙事心理学探究[J]。上海教育研究, 2004(7)、] [魏源、解构并重述生命得故事—叙事疗法述评[J]、台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4)、] [张梦玲、叙事心理治疗原理与技术述评[J]、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杂志、2006,(4):371-373、]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