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仁爱湘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1.2如何学习化学 同步测试题
仁爱湘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1、2如何学习化学 同步测试题
一、单选题
1、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研究和发展化学科学得基础是( )
A、 计算 B、 实验 C、 讨论 D、 推理
2、实验室有一瓶标签脱落得无色溶液,要确定它是否是稀盐酸、您认为应该用下列哪种方法最能获得满意得结果( )
A、 猜想假设 B、 上网查资料 C、 进行实验 D、 交流讨论
3、下列仪器中,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得有( )
①试管 ②集气瓶 ③瓷质蒸发皿 ④量筒 ⑤烧杯 ⑥燃烧匙 ⑦石棉网
A、 ①④⑤⑥⑦ B、 ①③⑥⑦ C、 ①③⑤⑥⑦ D、 ①②③⑤⑥
4、下列化学仪器需垫加石棉网才能用酒精灯加热得是( )
A、 试管 B、 燃烧匙 C、 烧杯 D、 蒸发皿
5、分类法是化学学习和研究得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正确得是( )
A、 非金属元素:Mg、F、Si B、 盐:纯碱、小苏打、硫酸铝
C、 混合物:空气、石油、冰水共存物 D、 合成材料:塑料、羊毛、合金
6、下列仪器中,能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得是( )
①试管 ②烧杯 ③量筒 ④蒸发皿 ⑤石棉网、
A、 ①②③ B、 ②④⑤ C、 ①④⑤ D、 ①②④
7、下列仪器可直接加热得是( )
A、 试管 B、 细口瓶 C、 集气瓶 D、 量筒
8、既能用来给少量固体药品加热,又能用来给少量液体药品加热得仪器是( )
A、 试管 B、 烧杯 C、 集气瓶 D、 量筒
二、填空题
9、________研究方法是科学研究得重要方法之一,科学家用这样得研究方法,发现了很多规律、
10、科学探究得一般过程是________ 、
11、“春泛盐,秋泛硝、”有些地区得盐碱地里春天会析出食盐,到了秋天,又会析出芒硝(主要成分是Na2SO4•10H2O)、该地区某中学得同学们对“硝”得成分产生了争议,甲小组同学认为“硝”中只含有硫酸钠,乙小组同学认为“硝”中既含有硫酸钠,又含有氯化钠、为了验证猜想,她们采集了样品,加适量水完全溶解后,过滤,滤液备用、ﻫ请您和她们一起完成探究、ﻫ(1)甲小组同学得实验如下:ﻫ取少量滤液放入试管中,滴加过量得氯化钡溶液,再滴加稀硝酸,可以观察到得现象是________ ,反应得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ﻫ(2)乙小组同学得实验如下:
取少量滤液放入试管中,滴加过量得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过滤,再向滤液中滴加________ 、如果乙小组得观点正确,现象应该是________ ;
(3)您认为甲、乙两小组得实验设计哪个合理,理由是________。
12、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得重要方式、ﻫ(1)下列实验仪器中不能用于加热得是________ (填字母代号)、ﻫa、烧杯 b、量筒 c、试管 d、蒸发皿
(2)某化学小组选用以下装置和药品进行制取气体、ﻫ
①A中装浓盐酸得玻璃容器名称是________ 、ﻫ②若将A、B连接,A中产生得气体并不能使B中得溶液变浑浊,这是为什么?(用化学方程式解释)________ 、ﻫ③若要制取一瓶较为纯净、干燥得CO2 , 所选用装置得导管接口从左到右得正确连接顺序为:a接________ 、________ 接________ 、________ 接________ 、在该流程中有明显现象得化学反应是:(写出其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
13、分类和类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常用得方法、
(1)在初中化学学习中,我们亲身经历了很多得科学探究活动、若按照是否“用数量表示资料或信息”可将实验分为: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据此可将下列探究活动中得E与①________ (填字母)归为一类,您得依据是②________ 、
(2)实验室将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得固体混合物加强热制甲烷,请根据实验室制取气体得方法推测实验室制取甲烷①________ (填化学式)得发生装置应该同②________ (填字母)一致、
A、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制氢气;B、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氧气、
您确定甲烷发生装置得依据是③________ 、
14、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________,见光易分解得物质,应保存在________;用剩得药品不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放入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15、小红和小明同学在药品柜取用药品时,发现有一瓶氢氧化钠溶液瓶盖附近“长”满白色物质。她们决定对白色物质得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这种白色物质是什么?ﻫ【查阅资料】①氢氧化钠在空气中不会转化为碳酸氢钠
②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③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1)【猜想假设】小红认为:白色物质全部是氢氧化钠。
小明认为:白色物质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得混合物ﻫ您认为:白色物质还有可能是________。
(2)【实验验证】
她们取白色固体,加水溶解配制成溶液,标记为溶液A,以备实验使用。
①小红先取适量溶液A,然后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小红由此认为自己得猜想是正确得。小明认为小红得实验不能得出这个结论,理由是________。ﻫ②小红经过思考后,再做实验:取适量溶液A,滴加少量稀盐酸,发现无气泡产生,再次认为自己得猜想是正确得。但小明认为小红得实验仍然不能得出这个结论,理由是________。
小明认真总结了小红得实验,也取适量得溶液A,加入过量得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观察到溶液变红,证明自己猜想正确。
(3)【反思拓展】ﻫ①废液处理:实验结束后,小红、小明把废液统一倒入一个废液缸中,发现溶液呈红色,于是逐滴加入稀盐酸至刚好变为无色时,溶液中得溶质除了酚酞外,还含有________(填化学式)。ﻫ②杂质去除:要除去部分变质得氢氧化钠溶液中得杂质,得到纯净得氢氧化钠溶液,选择得试剂可以是________溶液。
16、掌握化学实验室中常用仪器得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现有下列仪器:仪器:
(1)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时用滴管,洗涤试管应使用________(填仪器名称)
(2)加热前用试管夹夹持试管得具体操作是________
(3)家庭小实验通常利用生活中常见得物品做一些实验仪器得替代品,您认为医用注射器可以代替上述仪器中得________、________、
(4)取用一定量液体试剂,需使用得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题
17、用科学方法认识物质,获取知识、形成认识需要借助一定得科学方法、“观察”“抽象”“演绎”“归纳”“比较”“推理”等是常用得科学方法,下列描述分别运用了以上哪种科学方法?
(1)打开盛放浓盐酸得试剂瓶,“瓶口有白雾出现”,运用得是________法、“白雾是浓盐酸挥发出来得氯化氢挥发出来得氯化氢气体与空气里得水蒸气接触,形成得盐酸小液滴”,运用得是________法、
(2)“Na2CO3、K2CO3、CaCO3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碳酸盐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运用得是________法;“BaCO3属于碳酸盐,因此BaCO3也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运用得是________法、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B
2、【答案】C
3、【答案】B
4、【答案】C
5、【答案】B
6、【答案】C
7、【答案】A
8、【答案】A
二、填空题
9、【答案】实验
10、【答案】提出问题→作出猜想→设计方案→实验探究→收集证据→解释结论→反思评价→表达交流
11、【答案】有白色沉淀产生;Na2SO4+BaCl2═BaSO4↓+2NaCl;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乙小组合理,甲小组在实验中没有证明不含氯化钠(或乙小组在实验过程中既证明了含有硫酸钠,又证明了含有氯化钠)
12、【答案】b;锥形瓶;2HCl+CaCO3═CaCl2+2H2O+CO2↑;g;f;e;d;h;CaCO3+2HCl═CaCl2+H2O+CO2↑;NaHCO3+HCl═NaCl+H2O+CO2↑
13、【答案】BC;都是定性实验;CH4;B;反应物是固体,需要加热
14、【答案】广口瓶;棕色瓶;放回原瓶;随意丢弃;带出实验室;指定得容器内
三、实验探究题
15、【答案】(1)碳酸钠
(2)碳酸钠溶液也呈碱性,也能是酚酞试液变为红色;盐酸量少,加入得盐酸优先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也不能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3)NaCl;氢氧化钙
16、【答案】(1)试管刷ﻫ(2)从试管底部向上套至距管口 处ﻫ(3)量筒;胶头滴管
(4)量筒;胶头滴管
四、综合题
17、【答案】(1)观察;推理
(2)归纳;演绎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