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工业文明的崛起,对中国的冲击,经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逐步确立,政治: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完善,思想文化:人文精神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主导以欧洲为中心,步入近代西方走在前面,中国在西方扩张之下,中国被迫走向世界市场,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一、概念:,世界市场在世界范围内通过对外贸易联系起来的各国市场的总和。,二:途径:,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国际贸易的发展,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人口的流动和资金的流通。,三、形成过程:,(一)雏形出现:新航路的开辟(,15,、,16,世纪),1,.,背景,原因:,经济根源:,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社会根源:,马可波罗行纪,流传,人们希望到东方实现黄金梦。,商业危机:,15,世纪,中叶,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的商路。,宗教因素:传播基督教是重要推动力。,条件:,客观:地理知识的进步,(,地圆学说,),、造船技术、航海技术,主观:西葡王室支持海外探险(成为中央集权制的国家),2.,过程,时间,人物,支持国,开辟的航路,1487,年,迪亚士,葡萄牙,欧洲好望角,1492,年,哥伦布,西班牙,欧洲美洲,1497,1498,年,达,伽马,葡萄牙,1519,1522,年,麦哲伦,西班牙,3,.,影响,(,1,),对各大洲:,商业革命:贸易中心转移;,贸易范围扩大;经营方式变化等,。,价格革命: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对欧洲:,对美洲:,大量屠杀当地居民,给当地带来灾难,对非洲:,成为猎获黑人奴隶的场所,对亚洲:,使得大量白银,(二)拓展:早起殖民扩张(,17C-18C,中期),1,、原因,:资本主义发展需要积累原始资本,2,、情况:,1516C,西葡,17C,荷兰,18C,英,法,条件,表现,结果:,地理:,濒临大西洋,处于大西洋航运的中心位置,经济:,主要从事海外商业活动,是欧洲最富庶的地区之一。欧洲资本主义萌 芽最早的地区之一。,政治:,1581,年摆脱西班牙的统治;,17,世纪成为欧洲资本主义国家。,成立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的贸易公司,建立殖民据点,在亚非拉夺取大量殖民地,17,世纪荷兰成为世界商业殖民帝国。“海上马车夫”,条件,表现,结果:,地理:新航路开辟后,大西洋航运日益繁忙。,政治:,17,世纪英国爆发革命,资产阶级开始掌权。,经济:资本主义工商业日益繁忙。,军事:大力发展海军力量,为殖民争夺提供武力保障。,(,1,)成立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贸易公司,(,2,)建立殖民据点积极发动,(,3,)殖民争霸战争,1588,年,,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航海条例,,引发三次英荷战争,,荷兰,战败,夺取了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新阿姆斯特丹,改名为 纽约;,18,世纪中期,,打败,法国,。,成为日不落帝国,,18,世纪中期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3,、,影响,对世界:,把亚、非、拉国家和地区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进一步拓展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同时,由于各国发展的不平衡,必然引起殖民争霸战争。世界市场的格局发生变化:大西洋三角贸易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对殖民国家:,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促进了资本,2.,发生,英国,1.,概念:,工业革命,又叫产业革命,它是社会生产从手工劳动到机器生产的飞跃。,(,三,),初步形成: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2,)过程:,开始:,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新阶段:,1785,年,,瓦特,研制成改良蒸汽机。,部门扩展:,纺织(棉),-,矿冶(炼铁、采煤),-,交通运输(蒸汽机车和汽船),完成:,1840,年前后,英国的机器大生产基本上取代了工场手工,4.,影响,3.,扩展,19,世纪中期法、美等国相继完成工为革命。,(,1,),对世界: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加强殖民扩张,欧美资产阶级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推动了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世界市场在,19,世纪中后期初步形成。,(,3,)对欧美:引起了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巨大变化。,生产力水平:生产力大大提高,进入“蒸汽时代”;,经济发展水平: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财富急剧增加;,生产组织形式:出现了工厂;,国民经济比例:工业超过农业占主体地位;,阶级结构: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主要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引发社会主义工人运动的潮流;,(四)最终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1.,条件,:,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政治环境相对稳定,科技条件:,19,世纪自然科学获得重大突破,为把科学原理转化为技术,直接运用到生产中提供了科学条件。,资金和市场:,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全球性的殖民扩张,使资本主义国家积累了大量的资本,并进一步扩大了海外市场。,2.,成就:,(发电机、发电厂;点灯、电话、电影放映机等电器产品),(汽油和柴油),(无线电、电话),轮船、汽车(德国、卡尔本次)、飞机(美国、莱特兄弟),燃料、塑料、药品、炸药和人造纤维等多种化学合成材料,3.,特点:,从单纯依靠工匠的实践经验,到科学与技术结合,从而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巨大成果。,4.,影响:,(,1,),对生产力:,人类进入电气时代,(,2,)对生产关系:,垄断组织的出现,产生: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自由竞争的优胜劣汰,使生产和资本出现了集中,,垄断产生,。在垄断的基础上,大企业之间为控制生产与市场,以获得更大利润而结成经济联合体,,产生了垄断组织,。,(,3,),对世界:,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19,世纪,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政治体系:资本主义向垄断主义、帝国主义过渡,殖民体系:殖民帝国分完毕,经济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最后),(,4,)对其他:,导致产业结构的变化,(轻工业为主转向重工业为主),出现环境污染,(化学工业、资源开采掠夺,如石油),贫富分化等问题,(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矛盾、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差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阶段,推动因素,主要资本,主要途径,影响,15,、,16,世纪,新航路开辟,17,世纪,18,世纪中期,殖民扩张,18C,中期,19C,中期,工业革命,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政治制度:,社会经济:,思想观念:,社会生活,中体西用、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结构变动,传统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新的经济因素,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官僚企业,新民主主义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改变:,开眼看世界,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向西方学习,(三个层面),器物,制度,文化,一、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1,、传统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原因:,外国商品的冲击,表现,影响:,耕织分离,城市商品经济发展,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使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准备劳动力、市场、资金,从根本上冲击着封建制度。,2,、新经济因素出现,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官僚企业,新民主主义经济,洋务企业,-,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90,年代),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概况,目的:富裕强大,维护清政府的统治。,代表人物:,1,个中央代表,+4,个地方代表。,指导思想:中体西用,过程,前期:自强,兴办军事工业,后期:求富,创办民用工业,谢谢您的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