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谢谢。本资料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感谢,第三框 防 患 于 未 然,第七课 感受法律的尊严,1/20,阅读:教材第97页陈某案例,思索陈某由,违纪,再走向,违法,,最终滑向,犯罪,深渊原因是什么?,道德水平低;法制观念淡薄;为取得某种满足;对自己要求不严;,一、认清犯罪危害,2/20,结合陈某经历,大家说说违纪、违法和犯罪这三者之间有何联络?这一事例给我们启示有哪些?,对自己要求不严格,道德水平低,法纪观念淡薄,就会追求低级趣味,就难免会违纪,发展下去可能违法,甚至于犯罪。,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增强法纪观念,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要努力提升道德水平,主动追求上进,不做违法犯罪事。,道德水平高低与违法犯罪有亲密关系,违纪,违法,犯罪,3/20,阅读教材第98页,“小迪故事”,并思索:犯罪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都有些什么危害?,对他人危害:,侵占他人财物、造成他人身体和心理受到伤害,对自己危害:,坐牢、自毁前途,对家庭危害:,妈妈精神失常、父亲出车祸姥姥死亡,对社会危害:,影响社会安定,一、认清犯罪危害,4/20,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因为打牌时与同学发生矛盾,遂陆续杀死四名同学。,给社会造成了重大危害,也给自己、家人带来了恶果。,犯罪付出代价太大了,对自己、他人、社会有百害而无一利!,悔,恨,泪,难过父母,受害者家眷,5/20,阅读教材第98页“相关连接”内容:那种认为年纪小与犯罪无关,年纪小犯罪不受处罚想法对不对?为何?,那种认为年纪小与犯罪无关,年纪小犯罪不受处罚想法是十分错误。因为,我国刑法第十七条要求,已满十六岁犯罪应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岁未满十六岁人,犯有意杀人罪、有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罪、抢劫罪、贩卖毒品罪、放火罪、投毒罪、爆炸罪,应该负刑事责任。,一、认清犯罪危害,6/20,1、道德水平高低与违法犯罪有,亲密关系。,2、犯罪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都有百害而无一利。,3、,要在心灵深处憎恶违法犯罪,在行为上远离违法犯罪。,一、认清犯罪危害,7/20,阅读教材,P99,页案例,讨论:小张思想上发生改变原因是什么?给我们启发有哪些?,我们要树立法律意识,依法自律,;,加强涵养,践行道德。,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遵法朝朝乐,违法日日愁。,-,谚语,二、加强自我防范,8/20,给我们划清了明确是非界限,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阅读,P98,页第二段,思索:,1,、为何制订本法?,2,、这部法律有何作用?,9/20,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不良行为,1,、旷课、夜不归宿,2,、携带管制刀具,3,、打架斗殴、辱骂他人,4,、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5,、偷窃、有意毁坏公共财物,6,、参加赌博或变相赌博,7,、观看、收听色情、淫秽音响制品、读物,8,、进入法律、法规要求未成年人不宜进入营业性舞厅等场所,9,、其它严重危害社会公德不良行为,10/20,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严重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以下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违法行为:,1,、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2,、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3,、屡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4,、传输淫秽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5,、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6,、屡次偷窃;,7,、参加赌博,屡教不改;,8,、吸食、注射毒品;,9,、其它严重危害社会行为。,11/20,检验反思自己言行,在哪方面要亮起红灯?,分组讨论以下不良行为危害,归纳,防止矫治这些行为有效方法。,行为表现,对他人,危害,对行为人,危害,对家庭,危害,对社会,危害,打架斗殴,夜不归宿,携带管制刀具,传输淫秽读物,12/20,当到达聚众斗殴,屡次参加,,致人重伤或死亡等严重情节时,斗殴,(犯罪),偷窃,(普通违法行为),到达偷窃数额较大或尤其巨大屡次偷窃,偷窃金融机构,数,额巨大或偷窃文物情节严重,偷窃罪,(犯罪),打架,(普通违法行为),二、加强自我防范,普通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鸿沟,请看案例,13/20,青年刘某在校读书期间就和社会上一些不务正业人混在一起,经常帮人打架,被称为,”,小打手”。他即使受过学校纪律处罚,仍不思悔改。,家长、老师屡次找他谈心,耐心教育他,可他总认为只要不打伤人就没事。,以后,在一次酒席上,他和一青年发生争吵,一拳把对方打倒在地。那位青年因头部撞在椅角上,致使头骨破裂,医治无效死亡。刘某行为触犯了刑法,受到了刑罚严厉处罚。,二、加强自我防范,阅读以上案例,你得到怎样启示?,14/20,无数事实说明,许多违法犯罪行为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道德涵养,自觉遵纪遵法,慎重交友,,防微杜渐,,防止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二、加强自我防范,15/20,1、要树立法律意识,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2、要划清是非美丑和行为界限。,3、要防微杜渐,纠正不良行为,,防患于未然。,二、加强自我防范,16/20,材料分析:,材料,1,、据某市公安局调查,该市为追求物质享受而进行偷窃、,抢劫少年犯占全市少年犯总数,63%,。据该市少年管教所对,180,多名少年犯问卷调查,他们中,29%,人是因为受极端个,人主义影响而走上犯罪道路。,材料,2,、中国电子科技大学十分重视学生思想品质和道德观,教育,仅六个月来,该校就涌现了,35,起,7,人次见义勇为事迹。,年,12,月,6,日,就读于电子科技大学陈月和陈亮姐弟俩见,义勇为,勇斗歹徒,身负重伤,深受人们赞誉。,材料,3,、自年,6,月以来,湖南新宁白沙镇,25,个村全部成立了,“道德庭”。该“庭”完全是针对性对农村中赌博、封建迷信和,邻里纠纷等不良现象,从强化道德入手,引导村民恪守道德规,范。一年来,该镇没有发生一起刑事案件,治安案件也较往年,显著降低。,练一练,17/20,请依据上面三则材料回答:,()上述三则材料说明了什么?,()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示?,答:材料说明了道德水平低、法纪观念淡薄人轻易违反,法律,走向违法犯罪。,材料说明道德水平高、法制观念强人不但不会做出违法,犯罪事情,而且会勇于护法,主动与犯罪作斗争,材料说明道德水平提升有利于人们恪遵法律。,答:我们应自觉树立法律意识,维护法律尊严,自觉依法自律,做一个遵法人;加强本身涵养,践行道德,做一个有道德人。要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练一练,18/20,课堂小结,认清犯罪危害,防患于未然,道德水平高低与违法犯罪关系,违法犯罪所付出代价极大,要远离违法犯罪,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相关内容,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加强自我防范,19/20,课后作业:,一封回信,依据教材第100页父亲写给儿子一封信,以儿子名义给父亲写一封回信,写出真实想法。,20/2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