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0-2025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高分通关题库A4可打印版.docx

上传人:x****s 文档编号:12035349 上传时间:2025-09-01 格式:DOCX 页数:165 大小:56.25KB 下载积分:16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5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高分通关题库A4可打印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5页
2020-2025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高分通关题库A4可打印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2025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高分通关题库A4可打印版 单选题(共360题) 1、下列各海域功能区中,执行《海水水质标准》第三类的区域是()。 A.海洋开发作业 B.与人类食用直接有关的工业用水区 C.一般工业用水区 D.海洋港口水域 【答案】 C 2、《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一类区、二类区和三类区相应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所规定的()。 A.环境气候功能区 B.环境污染有害因素功能区 C.大气环境质量功能区 D.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 【答案】 D 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某建设项目排放两种大气污染物,经计算A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一级或二级 【答案】 C 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生态背景调查应重点调查()。 A.生态系统类型、结构、功能和过程 B.相关的非生物因子特征 C.受保护的珍稀濒危物种、关键种、土著种、建群种和特有种以及天然的重要经济物种 D.主要生态问题 【答案】 C 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对大气环境一级评价项目,监测点应包括评价范围内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点位个数应不少于()。 A.9个 B.10个 C.12个 D.15个 【答案】 B 6、当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的现状监测中涉及大气沉降影响时,应在占地范围外主导风向的上、下风向各设置(  )个表层样监测点。 A.4 B.3 C.2 D.1 【答案】 D 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下列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的建设项目中,应开展枯、丰二期地下水水位监测的有(  )。 A.位于沙漠分布区的建设项目 B.位于丘陵山区分布区的建设项目 C.位于岩溶裂隙分布区的建设项目 D.位于山前冲(洪)积分布区的建设项目 【答案】 D 8、对大气无组织排放进行监测时,若采取1小时内等时间间隔采集样品,应采(  )个样品。 A.3 B.4 C.5 D.6 【答案】 B 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规定,在噪声传播声级衰减计算中,当声波波长比声源尺寸大得多或是预测点离开声源的距离比声源本身尺寸大得多时,该声源可当作(  )处理。 A.点源 B.线源 C.面源 D.混合源 【答案】 A 10、适用范围:以下风险事故不适用《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的是()。 A.甲醇罐爆炸 B.液氨罐爆炸 C.自然灾害造成的天然气田井喷 D.炼油厂输油管线破裂 【答案】 C 11、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根据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特征,将建设项目分为()。 A.一类 B.二类 C.三类 D.四类 【答案】 C 12、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一般情况,下列不是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排放控制项目的是()。 A.DO B.SS C.CO D.BOD 【答案】 A 13、对较为特殊的噪声源应同时测量声级的()。 A.声压和声级 B.声功率级和声压 C.频率特性和声级 D.频率特性和声功率级 【答案】 C 14、根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危险废物贮存设施的基础必须防渗,防渗层为至少()厚黏土层。 A.1m B.2m C.3m D.1.5m 【答案】 A 15、(2019年)根据《海水水质标准》,下列关于按照海域的不同使用功能和保护目标对海水水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有() A.第一类适用于海上自然保护区和珍稀濒危海洋生物保护区 B.第二类适用于海洋渔业水域、水产养殖区、与人类食用直接有关的工业用水区 C.第二类适用于海水浴场、人体直接接触海上运用或娱乐区、滨海风景旅游区 D.第四类适用于海洋港口水域、一般工业用水区、海洋开发作业区 【答案】 A 16、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基于环境管控单元,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不考虑( )的管控要求。 A.环境质量底线 B.生态保护红线 C.资源利用上线 D.能源利用底线 【答案】 D 17、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重点不包括(  )。 A.环境敏感目标基本情况 B.工程变更前后的总投资变化情况 C.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 D.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措施落实情况 【答案】 B 18、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建设(包括改、扩建)单位的建设时间以(  )为准划分。 A.立项日期 B.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批准日期 C.开工日期 D.施工日期 【答案】 B 19、《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除适用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运行和封场后的维护与管理外,其部分规定也适用于()的建设、运行。 A.与生活垃圾填埋场配套建设的生活垃圾转运站 B.与生活垃圾填埋场配套建设的污水处理厂 C.生活垃圾焚烧场 D.生活垃圾堆积场 【答案】 A 20、PM10是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μm的颗粒物。 A.小于等于 B.大于 C.等于 D.大于等于 【答案】 A 21、基础数据要求:河流、湖库建没项目水文数据时间精度应根据建设项日调控影响的时空特征,分析典型时段的水文情势与过程变化影响,涉及日调度影响的,时间精度宜不小于()。 A.小时平均 B.日平均 C.月平均 D.年平均 【答案】 A 2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监测飞机地面试车噪声对机场外敏感目标的影响时,应执行的标准是(  )。 A.《声环境质量标准》 B.《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C.《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 D.《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答案】 C 23、下列环境噪声监测点布置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的是(  )。 A.教学楼外1.0m,距地面高度1.2m处 B.教学楼室内距窗1.0m,距地面高度1.2m处 C.教学楼窗外1.5m,距离地面高度1.0m处 D.教学楼室内距窗1.5m,距地面高度1.6m处 【答案】 A 24、(2015年)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关于排放速率标准分级,错误的是()。 A.一类区禁止新建、扩建污染源 B.一类区现有污染源改建时执行现有污染源一级标准 C.二类区新污染源执行新污染源二级标准 D.二类区现有污染源改建时执行现有污染源二级标准 【答案】 D 2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工程分析中应重点调查的是(  )。 A.勘察期和施工期 B.勘察期和退役期 C.施工期和运营期 D.运营期和退役期 【答案】 C 26、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 生态影响类》,下列调查内容中,不属于生态影响调查内容的是( )。 A.工程临时及永久占地情况 B.工程影响区域内河流、水源地的变化情况 C.工程影响区域内植被类型、数量、覆盖率的变化情况 D.工程影响区域内不良地质地段分布状况及工程采取的防护措施 【答案】 B 27、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环境空气污染物基本项目不包括(  )。 A.CO B.TSP C.PM10 D.PM2.5 【答案】 B 28、某露天矿山开采项目位于非生态敏感区,战地面积25km,矿山开采将导致矿区土地利用类型发生明显改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改矿山开采项目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  )。 A.—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答案】 A 29、根据《工业炉窑污染物排放标准》,关于一类区内炉窑建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类区禁止新建各种炉窑 B.一类区可以新建非金属熔化炉 C.一类区可以新建市政施工临时用沥青加热炉 D.一类区原有工业炉窑改建时,若环境容量允许,可以增加污染负荷 【答案】 C 30、 下列不属于地下水监测计划的内容是(  )。 A.孔深 B.监测项目 C.监测频率 D.监测目的 【答案】 D 31、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下列(  )内容不属于建设项目概况的基本内容。 A.主体工程 B.投资工程 C.辅助工程 D.依托工程 【答案】 B 3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关于各排放口排放大气污染物的核算内容不包括( )。 A.排放高度 B.排放浓度 C.排放速率 D.年排放量 【答案】 A 3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土壤环境现状监测布点的原则为(  )。 A.现有数据与现场监测相结合 B.均布性与代表性相结合 C.上、下风向对照原则 D.近多远少原则 【答案】 B 34、(2016年)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下列区域中,属于1类声环境功能区的是() A.康复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 B.以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 C.以商业金融为主要功能,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 D.以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 【答案】 B 35、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开发区及产业园区规划方案综合论证的重点内容不包括(  )。 A.规划的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水平 B.区域资源、环境对规划实施的支撑能力 C.规划布局与评价区域生态功能规划之间的协调性 D.规划实施可能造成的事故性环境风险与人群健康影响状况 【答案】 C 36、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地面水环境影响与预测时,地面水环境简化包括边界几何形状的规则化和水文、水力要素时空分布的简化等,这种简化应根据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的结果和()等进行。 A.建设项目废水排放量 B.建设项目排放废水水质 C.评价等级 D.建设项目性质 【答案】 C 37、预测范围应覆盖评价范围,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其需要考虑因素是()。 A.污染源的排放高度 B.评价范围的主导风向 C.地理环境 D.周围环境敏感区的位置 【答案】 C 3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涉及盐化影响的生态影响型项目,减轻土壤盐化的最常见措施为( )。 A.调节土壤pH值 B.采取绿化措施 C.降低地下水位 D.抬升地下水位 【答案】 C 39、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以下尚不具备验收调查运行工况要求的是(  )。 A.环保设施正常运行,运量达到设计能力50%,但运行稳定的铁路工程 B.已正常运行但产油量只达到50%的油田开发工程 C.生产能力达到80%的矿山采选工程 D.生产能力达到60%的农业开发工程 【答案】 A 40、(2017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下列内容中,不属于声环境影响范围和程度分析内容的是() A.评价范围内不同声级范围所覆盖的面积 B.评价范围内不同声级范围内声源分布状况 C.评价范围内不同声级范围内受影响的人口数 D.评价范围内不同声级范围内主要建筑物类型、名称和数量 【答案】 B 41、根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关于Ⅰ类场、Ⅱ类场场址选择共同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选址应优先选用废弃的采矿坑、塌陷区 B.选址应符合当地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要求 C.禁止选在江河、湖泊、水库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洪泛区 D.禁止选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 【答案】 A 4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关于生态影响的防护、恢复原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涉及珍稀濒危物种时,必须提出恢复、修复和补偿措施 B.涉及特殊生态敏感区时,必须提出可靠的避让措施或生境替代方案 C.所采取生态影响防护与恢复措施的效果应有利于修复和增强区域生态功能 D.应按项目实施阶段分别提出各项生态保护措施,并提出实施时限和估算经费 【答案】 A 43、(2019年)某建设项目处于环境低度敏感区,危险物质及工艺系统危险性为轻度危害,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该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级别为()。)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简单分析 【答案】 D 44、TSP和PM10是我国大气常规监测项目,它们分别指的是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分别小于等于(  )μm和(  )μm的颗粒物。 A.10;1 B.100;10 C.500;10 D.1000;100 【答案】 B 45、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生态影响调查结论与建议中,总结的内容主要是()。 A.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文件要求的落实情况 B.建设项目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颁布的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 C.建设项目执行环境保护标准的情况 D.建设项目对环保措施的投入运行情况 【答案】 A 46、(2018年)关于《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适用范围的说法,错误的是()。 A.适用于生活垃圾焚烧厂设计 B.适用于生活垃圾焚烧厂环境影响评价 C.适用于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经处理后填埋的污染控制 D.适用于生活污水处理绅士污泥专用焚烧炉的污染控制 【答案】 C 47、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分析应根据建设项目不同阶段的工程特征,识别其()下的环境影响。 A.正常状态 B.正常与事故两种状态 C.事故状态 D.正常或事故状态 【答案】 B 48、对于以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等城市道路为主的新建、扩建项目,应考虑交通线源对道路两侧的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应不低于()。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根据污染源的最大地面质量浓度占标率确定 【答案】 B 49、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程序的第一步骤是()。 A.源项分析 B.后果计算 C.风险识别 D.风险评价 【答案】 C 50、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项目有多个建设方案、涉及环境敏感区或环境影响显著时,应进行建设方案环境比选,建设方案环境比选的重点方面包括(  )。 A.环境制约因素 B.环境保护投资 C.污染治理措施 D.生态保护措施 【答案】 A 5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中规定,项目建设前后噪声级有显著增高,其增高量达(  )时,应按一级评价进行工作。 A.2dB(A)以内 B.3dB(A) C.4dB(A) D.5dB(A)以上[不含5dB(A)] 【答案】 D 52、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工程调查”的内容不包括(  )。 A.工程总投资 B.工程环境保护投资 C.水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 D.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时间 【答案】 C 5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关于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的选取,说法正确的是()。 A.优先选用先进的技术方法,鼓励使用成熟的技术方法,慎用处于研究阶段尚没有定论的方法 B.优先选用成熟的技术方法,鼓励使用先进的技术方法,慎用处于研究阶段尚没有定论的方法 C.优先选用先进的技术方法,鼓励使用处于研究阶段的技术方法,慎用有争议的方法 D.优先选用成熟的技术方法,鼓励使用科学研究阶段的技术方法,慎用有争议的方法 【答案】 B 54、环境影响预测之预测时期:水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水体自净能力最不利以及水质状况相对较差的不利时期、()应作为重点预测时期。 A.水环境现状补充监测时期 B.水环境现状补资料收集时期 C.水环境影响预测时期 D.水环境影响结论时期 【答案】 A 55、(2016年)下列废物中,其贮存的污染控制及监督管理不适用于《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A.医院产生的临床废物 B.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废物 C.根据国家规定的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 D.根据国家规定的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尾矿 【答案】 D 56、(2020年真题)根据《固体废物签別标准通则》,纳入液态度物管理的物质不包括( )。 A.油气田采出水经处理达标后排入环境水体的废水 B.石油炼制过程中产生的废酸液、废碱液 C.页岩气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压裂液 D.石油开采过程中产生的钻井泥浆 【答案】 A 57、开发区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时,根据(),核查开发区规划内容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分析建设活动影响地下水水质的途径,提出限制性(防护)措施。 A.《水污染防治法》 B.《地下水水源保护条例》 C.《环境保护法》 D.《环境影响评价法》 【答案】 B 58、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对于Ⅲ类水体人为造成环境水温变化应限制在()。 A.月平均最大温升≤1℃,月平均最大温降≤2℃ B.周平均最大温升≤2℃,周平均最大温降≤3℃ C.周平均最大温升<1℃,周平均最大温降<2℃ D.周平均最大温升≤1℃,周平均最大温降≤2℃ 【答案】 D 5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铅锌矿开采项目工程分析时段应涵盖(  )。 A.勘察期、施工期、运营期和退役期 B.施工期、运营期和退役期 C.施工期和运营期 D.施工期 【答案】 A 60、对于新建、迁建及飞行区扩建的枢纽及干线机场项目,大气环境评价范围最大取边长()。 A.50 km B.5 km C.25 km D.100 km 【答案】 A 61、某厂污水排入未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受纳水体为Ⅲ类地表水,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其污水排放应执行的标准是(  )。 A.禁排 B.一级标准 C.二级标准 D.三级标准 【答案】 B 62、Ⅱ类和Ⅲ类地表水环境D0的标准限值是()mg/L。 A.6和7.5 B.5和6 C.6和5 D.5和3 【答案】 C 6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下列属于大气环境中度敏感的区域是()。 A.周边5 km范围内居住区、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机构人口总数大于5万人 B.周边500 m范围内人口总数小于500人 C.油气、化学品输送管线管段周边200 m范围内,每千米管段人口数大于200人 D.油气、化学品输送管线管段周边200 m范围内,每千米管段人口数大于100人,小于200人 【答案】 D 64、重点关注选址(或选线)、工艺路线(或施工方案)的环境可行性属于环境影响评价原则中的( )。 A.依法评价原则 B.早期介入原则 C.完整性原则 D.广泛参与原则 【答案】 B 65、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时,累积影响分析应当从(  )两个方面进行。 A.社会与经济 B.时间与空间 C.污染因子与污染物浓度 D.环境污染与环境治理 【答案】 B 66、某建设项目位于规划的地下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判定该项目的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为(  )。 A.敏感 B.较敏感 C.不敏感 D.判据不充分,无法判定 【答案】 A 67、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环境保护目标依据()确定。 A.建设项目特点 B.环境影响因素识别结果 C.区域环境功能要求 D.评价标准 【答案】 B 68、一般情况下,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应在(  )进行,必要时,其他时期可进行补充调查。 A.丰水期 B.枯水期 C.丰水期与枯水期 D.平水期 【答案】 B 69、生产或服务过程的清洁生产分析采用()发布的清洁生产规范性文件。 A.国家 B.地区 C.省级 D.市级 【答案】 A 70、环境资料主要应收集有关拟建项目附近居民分布及敏感目标方位、距离、重要水环境和(  )。 A.环境资料 B.生态保护资料 C.事故资料 D.项目工程资料 【答案】 B 7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预测和评价的环境因子应包括反映()。 A.评价区一般质量状况的常规因子 B.建设项目特征的特性因子 C.评价区一般质量状况的常规因子和建设项目特征的特性因子 D.评价区质量状况的特性因子和建设项目的常规因子 【答案】 C 72、环境空气功能区的标准分级分为()。 A.—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答案】 B 73、 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标准分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排入GB3838中Ⅳ、Ⅴ类水域的污水执行三级标准 B.排入GB3838中Ⅲ类水域(划定的保护区和游泳区除外)的污水执行二级标准 C.排入GB3097中三类海域的污水执行三类标准 D.排入GB3097中二类海域的污水执行一类标准 【答案】 D 7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地下水污染源调查因子应根据()选定。 A.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 B.拟建项目的污染特征 C.环境功能区 D.相关法律法规、标准 【答案】 B 7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关于大气污染源调查数据来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2017年改) A.新建项目的污染源调查,结合工程分析从严确定污染物排放量 B.在建项目的污染源调查,可使用已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的资料 C.扩建项目的现状工程的污染源调查,可利用已有有效数据,优先使用在线监测数据 D.网格模型模拟所需的区域现状污染源排放清单调查按国家发布的清单编制相关技术规范执行 【答案】 C 76、开发区区域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可以针对受纳水体的特点,选择()水质评价模型进行预测分析。 A.一维稳态模式 B.完全混合模式 C.简易(快速) D.二维稳态混合模式 【答案】 C 77、(2019年)根据《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某制药企业排气筒排放甲硫醇应执行的标准是()。 A.《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B.《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C.《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 D.《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答案】 A 78、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生态空间不包括( )。 A.森林 B.湿地 C.城镇空间 D.无居民海岛 【答案】 C 79、调查范围:对于水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建设项目排放污染物中包含氮、磷或有毒污染物且受纳水体为湖泊、水库时,()评价的调查范围应包括整个湖泊、水库。 A.一级 B.二级 C.三级A D.三级B 【答案】 A 80、根据《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下列关于危险废物填埋场场址选择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填埋场场址的选择应符合国家及地方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要求,场址应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区域,不会因自然或人为的因素而受到破坏 B.填埋场距飞机场、军事基地的距离应在2000m以上 C.填埋场场址的选择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 D.填埋场场界应位于居民区500m以外,并保证在当地气象条件下对附近居民区大气环境不产生影响 【答案】 A 81、预测环境影响时应尽量选用通用、成熟、简便并能满足准确度要求的方法。目前使用较多的预测方法有数学模式法、物理模型法、()和专业判断法等。 A.收集资料 B.类比调查法 C.矩阵分析法 D.类比分析法 【答案】 B 82、根据《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新建成使用(含扩建、改造)单台容量()的锅炉,必须安装固定的连续监测烟气中烟尘、SO A.≥30t/h B.≥20t/h C.>20t/h D.>30t/h 【答案】 B 83、(2017年)铁路货场边界噪声控制应执行的标准是()。 A.《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B.《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 C.《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D.《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答案】 D 84、关于《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及其修改单适用范围的说法,错误是(  )。 A.适用于危险废物的产生者 B.适用于危险废物的经营者 C.适用于产生医疗废物的医院 D.适用于铜矿浮选尾矿的管理者 【答案】 D 85、根据《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不作为固体废物管理的物质是(  )。 A.焚烧处置的农业废物 B.填埋处置的生活垃圾 C.倾倒、堆置的疏浚污泥 D.回填采空区的符合要求的采矿废石 【答案】 D 86、(2015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关于环境噪声现状监测执行标准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机场场界噪声测量执行《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 B.铁路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执行《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 C.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台噪声测量执行《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D.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厂界噪声测量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答案】 D 87、乡村居住环境可参照《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中的(  )类标准执行。 A.0 B.1 C.2 D.3 【答案】 B 88、我国环境标准的法规特征是( )。 A.规范性 B.强制性 C.约束性 D.标准性 【答案】 B 8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的计算公式P A.单位时间排放量(g/s) B.达标排放后的排放浓度(mg/m C.估算模式计算出的最大地面质量浓度(mg/m D.环境空气质量标准(mg/m 【答案】 C 90、某工业企业所在区域噪声背景值为分为55dB(A),技改前全厂噪声源对厂界噪声贡献值为62dB(A),技改后全厂噪声源对厂界噪声贡献值为61dB(A),根据《环境影响技术评价导则声环境》,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技改后改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值为(  )。 A.61dB(A) B.62dB(A) C.63dB(A) D.约65dB(A) 【答案】 A 91、感潮河段、入海河口的下游水位边界的确定,应选择对应时段潮周期作为基本水文条件计算,可取保证率()潮差。 A.5%、35%和75% B.10%、45%和85% C.10%、50%和90% D.15%、55%和90% 【答案】 C 92、声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包括根据噪声预测结果和环境噪声评价标准,评述建设项目在施工、运行阶段噪声的影响程度、影响范围和()(以敏感区域或敏感点为主)。 A.传播速度 B.噪声强度 C.噪声类型 D.超标状况 【答案】 D 9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964-2018),某生活垃圾填埋场扩建,现有永久占地面积1.5公顷,扩建工程施工临时占地面积0.8公顷,扩建工程永久占地面积2.8公顷,则该项目占地规模属于() A.大型 B.中型 C.小型 D.无法判断 【答案】 C 94、进行固体废物产生量核算时,对于生产工艺成熟的项目,应通过(  )分析估算。 A.物料衡算法 B.类比法 C.产排污系数法 D.实测法 【答案】 A 95、根据《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下列不属于固体废物的是(  )。 A.废脱硝催化剂 B.病害动物尸体 C.尾矿 D.达标排放的污水 【答案】 D 96、土壤环境影响评价中,对工作等级为一级的建设项目一般每(  )年内开展1次监测工作。 A.2 B.3 C.4 D.5 【答案】 B 97、开发区主要从()角度进行自然环境、社会经济两方面的环境影响识别。 A.中观 B.宏观 C.微观 D.中、微观 【答案】 B 98、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技术规范 生态影响类》,关于生态影响调查中的现场勘察,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文件资料翔实,验收调查可不开展现场勘察 B.只选择项目涉及的区域与对象进行勘察 C.现场勘察的调查内容、位置、因子原则上与环评文件一致 D.如环评未开展样方调查,现场勘察不再需要开展样方调查 【答案】 C 99、某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为4000m3/d,污水水质复杂程度为简单,该污水排放的受纳水体为Ⅲ类水质小河。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该项目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  )。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不定级,进行相关分析 【答案】 B 100、在进行环境监测时,应按照( )的规定,确定采样位置和采样频率,并按照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的规定测试与计算。 A.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 B.环境质量标准 C.污染物排放数量标准 D.污染物浓度及种类 【答案】 A 101、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应根据(),选取相应类别标准,进行单因子评价,评价结果应说明水质达标情况,超标的应说明超标项目和超标倍数。 A.应实现的水域质量功能 B.应实现的水域功能效果 C.应实现的水域功能类别 D.应实现的水域范围大小 【答案】 C 102、某高速公路拟由双向四车道扩建为双向六车道,扩建前敏感目标处声环境现状值为57dB(A),扩建后六车道车流对敏感目标的噪声贡献值为63dB(A),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扩建后该敏感目标处的噪声预测值为(  )。 A.63dB(A) B.64dB(A) C.65dB(A) D.已知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答案】 D 103、按照《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规定,二级公路两侧区域属于()声环境功能区。 A.4类 B.1类 C.4a类 D.4b类 【答案】 C 104、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体系主要由(  )构成。 A.总纲、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B.总纲、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C.总纲、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环境要素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专题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D.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答案】 C 105、地下水水质样品应采用()或人工活塞闭合式与敞口式定深采样器进行采集。 A.半自动式采样泵 B.自动式采样泵 C.手动式采样泵 D.人工采样 【答案】 B 106、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新污染源排气筒高度小于15m时,排放速率限值应按(  )执行。 A.外推法计算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 B.内插法计算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 C.在外推法计算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结果的基础上再严格50% D.在内插法计算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结果的基础上再严格50% 【答案】 C 10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某水库平均水深8m,水域面积为30km A.大水库 B.中型水库 C.小型水库 D.一般水库 【答案】 B 108、根据《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下列用地中,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属于Ⅱ类的是(  )。 A.林地 B.果园 C.矿产附近的稻田 D.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 【答案】 B 10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环境影响评价类别按声源种类划分,可分为(  )的评价。 A.稳态声源和非稳态声源 B.稳态声源和突发声源 C.固定声源和流动声源 D.机械声源和气流声源 【答案】 C 110、某项目有两个二甲苯废气排气筒,高度均为20m,间距为25m,排放速率分别为0.6kg/h和0.8kg/h。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其等效排气筒的高度和二甲苯排放速率分别为(  )。 A.20m和0.7kg/h B.40m和0.7kg/h C.20m和1.4kg/h D.40m和1.4kg/h 【答案】 C 111、下列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正确的标准限制值是()。 A.二氧化硫年平均0.05mg/m B.TSP年均值0.3mg/m C.PM D.二氧化氮年均值0.05mg/m 【答案】 C 11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建设项目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时,建设项目场地的环境水文地质调查精度至少应为(  )。 A.1∶5000 B.1∶10000 C.1∶50000 D.1∶100000 【答案】 B 11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生态影响》,生态现状调查时,在(),应做专题调查。 A.项目投资额较大时 B.项目评价范围较大时 C.有敏感生态保护目标时 D.项目评价等级大于二级以上时 【答案】 C 114、(2012年)4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关于户外声传播衰减说法正确的是( ) A.噪声频率越低,大气吸收引起的衰减越大 B.噪声频率越低,绿化带吸收引起的衰减越大 C.噪声频率越高,大气吸收引起的衰减越大 D.噪声频率越低,几何发散衰减越大 【答案】 C 115、在湖泊、水库中取样位置的布设上,取样位置可以采用以建设项目的排放口为中心,沿()布设的方法。 A.放射线 B.直线 C.断面方向 D.断面垂线方向 【答案】 A 116、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建设项目环境风险潜势划分为()级。 A.I、Ⅱ、Ⅲ、Ⅳ/Ⅳ+ B.I、Ⅱ、Ⅲ、Ⅳ C.I、Ⅱ、Ⅲ、Ⅳ+ D.I、Ⅱ、Ⅲ 【答案】 A 117、(2016年)某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昼间、夜间等效声级分别为65dB(A)、55dB(),昼间、夜间最大声级分别为85dB(A)、70dB(A)。根据《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关于该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排放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昼间达标,夜间达标 B.昼间达标,夜间超标 C.昼间超标,夜间达标 D.昼间超标,夜间超标 【答案】 A 118、(2018年真题)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的可行性验证内容不包括( )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