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怎样鉴别小儿肺炎-孩子得小儿肺炎如何护理.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200739 上传时间:2024-04-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鉴别小儿肺炎-孩子得小儿肺炎如何护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怎样鉴别小儿肺炎-孩子得小儿肺炎如何护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怎样鉴别小儿肺炎-孩子得小儿肺炎如何护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怎样鉴别小儿肺炎-孩子得小儿肺炎如何护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谢谢!怎样鉴别小儿肺炎 孩子得小儿肺炎如何护理(专业文档)针对小儿肺炎的治疗,除了正规医药治疗之外,家长们还可以在家里配合做些护理工作。但是,家长容易混淆小儿肺炎与其他疾病,若无法及时鉴别可能会延误孩子治疗。下面来看下怎样鉴别小儿肺炎与其他疾病,以及有哪些家庭小儿肺炎护理方法吧。鉴别小儿肺炎及三种常见误导疾病:1、支气管炎全身症状较轻,一般无呼吸困难及缺氧症状,肺部可闻及干罗音及中粗湿罗音不固定,常随咳嗽或体位的改变而消失。2、急性粟粒型肺结核患儿发病急骤者常伴有高热、寒战,全身不适气促、发绀等全身中毒症状,酷似支气管炎但肺部往往无明显体征,或有细湿罗音,

2、散布于两肺多在吸气末发现。X线表现也与支气管肺炎有相似之处。根据结核接触史临床症状、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血沉增快痰或洗胃液检到结核菌及X线的追踪观察的特点即可鉴别。3、干酪性肺炎这种病变大多在虚弱或抵抗力低下的患儿中产生,X线显示在一个肺段以至一叶肺的大部显示致密的实变,轮廓较模糊通常可见到较为透亮的液化区域,甚至透光的空洞。结合病史结核菌素试验等,易与支气管肺炎鉴别。小儿肺炎的危害:小儿肺炎在我国住院小儿中是小儿死亡第一的原因,并且已被卫生部列为儿童四病防治之一。严重的肺炎不但会引起肺组织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渗出,造成人体呼吸系统功能的损害,而且会导致人体酸碱平衡紊乱,使人体消化系统、循环系统

3、,甚至神经系统都受到侵害,导致患儿多脏器损害甚至危及生命。临床研究发现,小儿肺炎在两个时期发病率相对较高,一个是1岁以后断奶的小婴儿,另一个是进入幼儿园的幼儿。前者,孩子断奶后,来自母体的免疫物质渐渐消失殆尽,而孩子免疫系统发育还不成熟,为生理性免疫功能低下时期,所以当孩子感冒后,如果护理治疗不当,就容易得肺炎。患儿一般先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如果发热持续不退,甚至升高至39以上,咳嗽愈来愈剧烈,就可能演变为肺炎。随着肺部炎症扩展,引起缺氧,患儿会出现气急、鼻翼扇动和鼻唇区青紫,胸部出现“三凹”症,即胸骨上窝、肋间隙和心窝部吸气期凹陷。原来患佝偻病、重度营养不良的婴幼儿,起病时不一定发

4、热,一开始即出现咳嗽、气急和重病容。新生儿患肺炎时,也不一定咳嗽,而表现为口吐泡沫,面色灰白或青紫,憋气,吸吮能力减弱,呛奶,一般情况较差。小儿肺炎的治疗误区:误区一:宝宝没发热,就不是肺炎。需注意并不是所有肺炎患儿都会发热,如流行性肺炎、衣原体、支原体性肺炎可无发热或低热现象,尤其是新生儿,父母千万不可忽视。误区二:抗生素静脉输液是最佳选择。虽然多数肺炎是由细菌引起的,但也有不少肺炎是由真菌等病原体引起的,或由过敏引起。滥用抗生素类不但达不到效果,还易引起不良反应。家长应听从医生的分析,选择合适的药物。误区三:治疗2天没起色,应换药物。其实有些治疗并不是立竿见影的,起效要有一定的时间。原则上

5、,如果病情没有恶化,需配合医生坚持用药3天,再评价疗效,频繁换药不利于疾病控制。小儿肺炎护理方法补充水分:多喝水,能够有利于痰液的排出和机体的正常运作。因此,妈妈们应该鼓励患儿多饮水,帮助并指导患儿家长为患儿拍背、翻身,促进痰液的排出。并且,尽量母乳喂养,若人工喂养可根据其消化功能及病情决定奶量及浓度,如有腹泻者给予脱脂奶,对幼儿或儿童宜供应清淡、易消化、富有多种维生素的饮食,恢复期病儿应给营养丰富,高热量食物。对危重病儿不能进食者,给静脉输液补充热量和水份。环境清新:一个安静、整洁、温度湿度适宜的环境,最有利于小儿肺炎患儿恢复。室温应保持在20左右为宜,相对湿度55-65%,以防呼吸道分泌物

6、变干,不易咳出,防止交叉感染。宝宝呆的室内人员不要太多,探视者逗留时间不要太长,室内要经常定时通风换气,使空气流通,但应避免穿堂风,才有利于肺炎的恢复。口腔护理:痰多的肺炎患者应该尽量将痰液咳出,防止痰液排出不畅而影响肺炎恢复。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家长应经常将小儿抱起,轻轻拍打背部,卧床不起的患儿应勤翻身,这样既可防止肺部淤血,也可使痰液容易咳出,有助于康复。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拥有健康,因为健康是生活幸福,事业成功的基础。回溯上个世纪中期,人们普遍概念认为“没有疾病就是健康”;至1977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概念确定为“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满状态”;到20世纪90年代,健康的含义注入了环境的因素,即健康为:“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四者的和谐统一;进入21世纪,“健,康、智、乐、美、德”六个字组成了更全面的“大健康”概念,成为幸福人生的更佳境界。同时,大家保持好心情锻炼好身体,一定会健健康康!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必要请去医院咨询。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