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江苏省扬州市江大桥中学2025年生物高三上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doc

上传人:zj****8 文档编号:12001710 上传时间:2025-08-2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07.50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扬州市江大桥中学2025年生物高三上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江苏省扬州市江大桥中学2025年生物高三上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扬州市江大桥中学2025年生物高三上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 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下列有关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艾滋病病毒的成分有DNA和蛋白质外壳 B.细胞内蛋白质水解时通常需要另一种蛋白质的催化 C.生物膜的功能取决于生物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 D.糖蛋白、载体蛋白、抗体、淀粉酶都是具有特异性的物质 2.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多聚体与单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单体与其构成的多聚体具有相同的元素组成 B.由葡萄糖构成的多聚体具有相同的结构和功能 C.多聚体由单体脱水缩合而成,其基本骨架是碳链 D.DNA的特异性与其构成单体的数目和排列顺序有关 3.如图表示升高大气CO2浓度和干旱胁迫对大豆开花期净光合速率[CO2(µmo1/·s)]的影响,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湿润状态下,限制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CO2浓度 B.干旱状态下,大豆叶片上的气孔并没有全部关闭 C.大气CO2浓度没有达到开花期大豆的CO2饱和点 D.两种环境下,CO2浓度升高后叶绿体内膜上[H]、ATP含量均下降 4.下列有关活细胞共同特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具有细胞膜但不一定具有磷脂双分子层 B.都能进行细胞呼吸但不一定发生在线粒体 C.都具有细胞核但遗传物质不一定是 DNA D.都能增殖但增殖方式不一定是有丝分裂 5.破坏蛙脑保留脊髓,获得脊蛙,暴露该脊蛙左后肢屈反射的传入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下图为该脊蛙屈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示意图,a 和 b 为电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刺激该脊蛙左后肢趾皮肤就可引起屈反射 B.骨骼肌的收缩过程中,肌膜上并不形成动作电位 C.传入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的突触就是该反射弧的反射中枢 D.在该反射弧上某处进行 1 次刺激,可验证兴奋的传导是双向的,传递是单向的 6.油菜素内酯(BL)是植物体内一种重要的激素,研究人员做的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实验开始时,B组主根长度大于A组主根长度 B.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浓度,因变量是主根长度 C.该实验说明生长素对主根伸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D.BL 对主根的伸长有抑制作用,且随生长素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增强 7.细胞内的囊泡就像深海中的潜艇,在细胞中穿梭往来,繁忙地运输着“货物”。下列有关细胞内囊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囊泡运输的结构基础是膜的流动性,运输过程不需要ATP供能 B.囊泡实现物质的定向运输可能依赖于蛋白质之间的特异性识别和结合 C.细胞内的RNA、蛋白质、纤维素等大分子物质都是通过囊泡进行运输的 D.细胞内的细胞器都能通过囊泡实现生物膜之间的相互转化 8.(10分)白化病与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两种常见的人类单基因遗传病,发病机理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分别表示转录、翻译,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 B.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导致M1与M2在结构上有差异 C.图中两基因对生物性状的控制方式相同 D.调查白化病的发病率和遗传方式,选择调查对象的要求不完全相同 二、非选择题 9.(10分)卡尔曼综合征(KS)是一种低促性腺激素型性腺功能减退症。目前,可利用GnRH脉冲泵定时定量的将戈那瑞林(一种药物)脉冲式输入皮下,刺激机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从而起到治疗KS的效果。请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卡尔曼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遗传疾病,患者体内染色体形态及数目正常,推测其变异 的根本原因最可能是_____。 (2)利用GnRH脉冲泵输入戈那瑞林,可以一定程度上治疗KS。推测戈那瑞林的作用与_____(填激素名称)相似,GnRH脉冲泵相当于发挥了图中的_______(填腺体名称) 的作用。 (3)戈那瑞林可在人体内发挥作用,最终会导致性激素的产生。正常情况下性激素的产生 途径符合图中激素___(填甲、乙或丙)的方式,性激素可通过_____方式进入细胞内发挥作用。 10.(14分)有机农药苯磺隆是一种除草剂,长期使用会污染环境。科研人员通过人工筛选获得高效的苯磺隆降解菌,将其扩大培养后投入污染土壤中,可将土壤中的苯磺隆降解。请回答下列问题: (1)欲选择性获得能降解苯磺隆的降解菌,可在被有机农药苯磺隆污染的土壤中取样,并在含有_______、________ 及水和无机盐等的基本培养基上添加_______进行选择培养。 (2)若要测定培养液中选定菌种的菌体数,可在显微镜下用血细胞计数板直接计数,也可选用________方法统计活菌数目。 (3)将筛选的苯磺隆降解菌固定在一定的空间内定殖于土壤中能提高降解效率,固定苯横隆降解菌的一般方法为包埋法,不使用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的原因是__________。 (4)研究人员从苯磺隆降解菌中分离出苯磺隆降解酶,分离该降解酶的常用方法有凝胶色谱法和__________。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是根据____________进行分离。 11.(14分)某二倍体经济作物,属于XY型性别决定,其雄株产量明显高于雌株。该作物种群中抗病和易感病性状受等位基因A、a控制,阔叶和窄叶性状受等位基因B、b控制。现将两亲本植株杂交,其子代中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易感病阔叶 易感病窄叶 抗病阔叶 抗病窄叶 雌株 3/4 0 1/4 0 雄株 3/8 3/8 1/8 1/8 (1)据表中数据判断,A/a、B/b两对基因是否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__________(填“是”或“否”)。原因是______________ 。 (2)两亲本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子代表现型为易感病阔叶的雌株中,纯合子的比例为_________。 (3)因雄株产量明显高于雌株,种植户可以选择__________(写出表现型)作 为亲本进行杂交,以便在子代幼苗期通过叶型即可选出雄株。 12.下图为人体内细胞间信息交流方式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信息传递和调节的问题: (1)在A、B、C三图中,靶细胞对信息的接受具有相似的结构基础,即_______,其化学成分是蛋白质,因其具有特定的空间结构而具有特异性。 (2)方式_______可表示精子与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在免疫调节中也存在这种信息交流方式,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方式B中的靶细胞只能是甲状腺细胞,此时信息分子是____________,其分泌量受到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种信息分子的调节,这是__________调节机制。 (4)在体温调节过程中下丘脑传递信息的方式有_________(填字母);当人体失水过多时,下丘脑细胞分泌的__________增多,由垂体释放,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5)若方式C中的神经细胞受到适宜刺激,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则图中a段表示__________电位, b点时Na+________ (内、外)流,c点时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___________,此时K+________(内、外)流。若添加了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河豚毒素(Na+通道蛋白抑制剂)后,则a段电位的变化曲线是(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A 【解析】 1、艾滋病是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的免疫缺陷病。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主要攻击和破坏的靶细胞为T淋巴细胞,随着T淋巴细胞的大量死亡,导致人体免疫力降低,病人大多死于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或恶性肿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等。 2、脂质分为脂肪、磷脂和固醇,磷脂是生物膜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骨架。 3、蛋白质结构多样性决定功能多样性,糖蛋白、载体蛋白、大多数酶、抗体都是蛋白质,几种蛋白质的作用都具有专一性。 【详解】 A、艾滋病病毒为RNA病毒,故它的成分有RNA和蛋白质外壳,A错误; B、细胞内蛋白质水解时通常需要蛋白酶的催化,蛋白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B正确; C、生物膜的成分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生物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生物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C正确; D、糖蛋白能特异性识别信息分子,载体蛋白运输物质具有专一性,抗体只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淀粉酶能与淀粉特异性结合,因此这几种物质都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D正确。 故选A。 本题的知识点是艾滋病的流行与预防、生物膜的功能,糖蛋白、载体蛋白、抗体的作用特点,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综合应用是解题的关键,D选项的分析是难点,分析时结合糖蛋白、载体蛋白、抗体、酶发挥作用的具体过程和特点进行归纳总结。 2、B 【解析】 单体是多聚体的基本组成单位,多糖的单体是葡萄糖,核酸的单体是核苷酸,蛋白质的单体是氨基酸。 【详解】 依据生物大分子的组成,单体与其构成的多聚体具有相同的元素组成,A正确;由葡萄糖构成的多聚体有淀粉、纤维素和糖原,它们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B错误;依据生物大分子的组成,多聚体由单体脱水缩合而成,其基本骨架是碳链,C正确;每个DNA都有特定的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和排列顺序,这构成了DNA分子的特异性,D正确。 故选B。 3、D 【解析】 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光照强度、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据图分析:总体湿润环境中的净光合作速率大于干旱环境中的净光合作速率。 【详解】 A、湿润状态下,增加CO2浓度大豆净光合速率增大,说明CO2浓度为主要限制因子,A正确; B、干旱状态下,净光合速率有一定值,说明有光合产物的积累,气孔并没有全部关闭,B正确; C、无论在干旱还是湿润条件下,增加CO2浓度,净光合速率都增大,说明大气中的CO2浓度没有达到开花期大豆的CO2饱和点,C正确; D、CO2浓度升高后一段时间内,消耗的[H]、ATP增多,剩余量下降,类囊体薄膜上的[H]、ATP含量下降,D错误。 故选D。 4、B 【解析】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 类 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核 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只有拟核 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细胞质 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复杂的细胞器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等 细胞壁 细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分裂方式 二分裂 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详解】 A、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因此所有的活细胞都有细胞膜和磷脂双分子层,A错误; B、所有的细胞都能够进行细胞呼吸,但是不一定发生在线粒体,如无氧呼吸发生在先不着急,且原核细胞也没有线粒体,B正确; C、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且细胞结构的遗传物质都是DNA。C错误; D、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进行细胞分裂,D错误。 故选B。 5、D 【解析】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它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2、静息电位(外正内负)主要是钾离子外流造成的,动作电位主要是钠离子内流造成的。 【详解】 A、实现反射需要具备完整的反射弧和足够的刺激,因此刺激该脊蛙左后肢趾皮肤若是刺激强度不强,不会引起屈反射,A错误; B、骨骼肌的收缩过程中,肌膜上也会形成动作电位,B错误; C、屈反射的反射中枢位于脊髓,C错误; D、刺激电位计b与骨骼肌之间的传出神经,观察到电位计b有电位波动和左后肢屈腿,电位计a未出现电位波动,即可验验证兴奋能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而在反射弧中只能单向传递,D正确。 故选D。 6、C 【解析】 据图分析,该实验有两个自变量,即是否BL浓度、生长素浓度,因变量是主根的长度。没有BL处理的A组,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增加,主根长度先增加后降低并最终低于起点;而有BL处理的B组,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增加,主根长度先减小后增加并最终高于起点,但是B组的主根长度始终小于A组。 【详解】 A、据图分析可知,实验开始时,生长素浓度为0,此时B 组主根长度小于 A 组主根长度,A错误; B、该实验的自变量是LB浓度和生长素浓度,因变量是主根长度,B错误; C、A组实验没有LB处理,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增加,主根长度先增加后降低并最终低于起点,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C正确; D、B组曲线始终低于A组,说明BL对主根的伸长有抑制作用,B组曲线先降低后增加,说明随生长素浓度增加,BL对主根伸长的抑制作用先增强后减弱,D错误。 故选C。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生长素的作用及其两重性,能够根据图形找出实验的两个自变量,通过两条曲线的高度判断LB对主根的伸长的作用类型,根据曲线的走势判断LB对主根的伸长抑制作用的强弱。 7、B 【解析】 本题考查细胞内囊泡的来源、组成及功能等相关知识。囊泡主要通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出芽及细胞膜内吞等途径形成,其中包裹着运输的蛋白质及其他物质,该过程的实现依赖于膜的流动性,且都需要消耗线粒体等提供的能量。 【详解】 A、囊泡的运输依赖于膜的流动性,且需要消耗ATP,A错误; B、囊泡实现物质的定向运输可能依赖于蛋白质之间的特异性识别和结合,B正确; C、细胞核内产生的RNA通过核孔直接进入细胞质,不需要借助囊泡,C错误; D、囊泡主要通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出芽及细胞膜内吞等途径形成,并非所有细胞器都能通过囊泡实现生物膜的相互转化,D错误; 故选B。 8、D 【解析】 1、分析题图可知,基因1经①转录形成M1(mRNA),经②翻译形成血红蛋白,构成正常红细胞或镰刀型红细胞;基因2经①转录形成M2(mRNA),经②翻译形成酪氨酸酶,酪氨酸酶作用于酪氨酸形成黑色素。 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基因1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2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详解】 A、由分析可知,过程①②分别表示转录和翻译过程,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翻译主要发生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A错误; B、由于M1和M2是由不同的基因转录形成的,所以M1和M2在碱基排列顺序上有差异,mRNA的结构均为单链结构,B错误; C、由图示可知,基因1控制生物的性状属于直接控制,基因2控制生物的性状属于间接控制,两者控制方式不同,C错误; D、调查白化病的发病率应该从人群中调查,调查白化病的遗传方式应该从患者家系中调查,故调查对象的要求不完全相同,D正确。 故选D。 二、非选择题 9、基因突变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下丘脑 甲 自由扩散 【解析】 分析题干可知,卡尔曼综合征(KS)是一种低促性腺激素型性腺功能减退症,可利用GnRH脉冲泵定时定量的将戈那瑞林(一种药物)脉冲式输入皮下,刺激机体分泌促性腺激素,而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也能促进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说明戈那瑞林的作用相当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脉冲泵的作用相当于下丘脑。 【详解】 (1)卡尔曼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遗传疾病,其染色体形态及数目正常,其变异的根本来源是基因突变。 (2)戈那瑞林(一种药物)脉冲式输入皮下,刺激机体分泌促性腺激素,这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作用类似,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由下丘脑分泌。由此可知戈那瑞林的作用相当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脉冲泵的作用相当于下丘脑。 (3)正常情况下性激素的产生途径是: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促进性腺分泌性激素,符合图中激素甲的方式。性激素属于脂质,可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进入细胞内发挥作用。 本题结合图示,考查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0、碳源 氮源 苯磺隆 稀释涂布平板 体积大的细胞难以被吸附或结合 电泳法 相对分子质量大小 【解析】 1、微生物的各种培养基配方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四类营养;选择培养基只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又要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因而筛选获得高效的苯磺隆降解菌,必须以苯磺隆为唯一碳源,只让目的菌株生存繁殖。 2、微生物计数的方法有稀释涂布平板法和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前者统计活菌数,后者不能区分死菌和活菌。 【详解】 (1)培养基的主要成分为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为了获得能降解有机农药苯磺隆的微生物菌种,可用含有有机农药苯磺隆的选择培养基进行选择培养。 (2)微生物的计数除了在显微镜下用血细胞计数板直接计数,也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活菌数目。 (3)一般来说,酶更适合采用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固定化,而细胞多采用包埋法固定化,这是因为细胞体积大,而酶分子很小,体积大的细胞难以被吸附或结合,而体积小的酶更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 (4)实验室分离蛋白质的常用方法有电泳法和凝胶色谱法。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是根据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小。 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培养和分离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培养基的成分、种类及作用;掌握分离微生物计数的方法;掌握酶的应用等相关知识,能结合题中信息知识答题。 11、否 等位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而等位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 AaXBXb、AaXBY 1/6 阔叶雄株、窄叶雌株 【解析】 该题主要考察了伴性遗传和常染色体遗传的组合问题,突破点在于首先分析表格中的子代表现型的比例来判定显隐性状和基因的位置关系。由于在雌雄中易感病:抗病=3:1,所以易感病为显性且该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在雄株中阔叶:窄叶=1:1,而雌株中只存在阔叶,表明阔叶为显性且该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因此表现为伴性遗传。 【详解】 (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比例雌雄中易感病:抗病=3:1,所以易感病为显性且该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在雄株中阔叶:窄叶=1:1,而雌株中只存在阔叶,表明阔叶为显性且该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所以等位基因B/b和A/a不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2)由于子代雌雄中易感病:抗病=3:1,所以推测亲本均为易感病且基因型为Aa,由于雄株中阔叶:窄叶=1:1,而雌株中只存在阔叶,所以亲本的基因型应该为XBXb、XBY,因此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Y;子代的易感病阔叶雌株的基因型为A _XBX _,其中纯合子雌株的比例为(1/4×1/2×1/2)/(3/4×1/2)=1/6; (3)由于需要在幼叶时选择出雄株,则要求在设计杂交组合时使得子代中雌株与雄株的表现型完全不同,因此可以设计杂交组合为XbXb、XBY,即阔叶雄株、窄叶雌株。 该题的难点在于由由子代的表现型和比例推测基因的显隐性状和基因的位置关系,需要学生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和伴性遗传的特点推断,考察了学生对于遗传的基本规律的应用能力。 12、受体 A 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效应T细胞识别裂解靶细胞等 促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甲状腺激素 反馈 B和C 抗利尿激素 静息电位 内流 外负内正 外流 A 【解析】 题图分析:上图中,A表示通过细胞的直接接触进行信息交流;B表示信号分子通过血液循环与靶细胞进行信息交流;C表示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 下图中,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是由于K+外流所致,Na+与动作电位形成有关,所以添加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河豚毒素(Na+通道蛋白抑制剂)对静息电位没有影响。 【详解】 (1)在A、B、C三图中,靶细胞对信息能够接受,是因为具有相似的结构基础,即受体,其化学成分是蛋白质,因其具有特定的空间结构而具有特异性。 (2)精卵细胞的识别是通过细胞膜直接接触完成的,如图中A方式;在免疫调节中也存在这种信息交流方式,例如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效应T细胞识别裂解靶细胞等。 (3)B图中的靶细胞若是甲状腺细胞,则信息分子是由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其分泌量受到 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两种信息分子的调节,这属于反馈调节机制。 (4)在体温调节过程中下丘脑传递信息的方式有B和C, 例如甲状腺激素分泌可通过B方式,即下丘脑通过释放相关激素分级调控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而肾上腺素分泌直接受下丘脑的传出神经支配,即C方式。当人体失水过多时,下丘脑细胞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多,由垂体释放后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5)图中a段表示静息电位。受到适宜的刺激后,Na+内流逐渐形成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b点时Na+内流,当达到峰值后,Na+通道关闭,K+外流,逐渐恢复静息电位,由图可知,此时c点膜两侧的电位仍表现为外负内正。若添加了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河豚毒素(Na+通道蛋白抑制剂)后,会抑制动作电位产生,但对静息电位没有影响,故a段电位的变化曲线如A所示。 本题主要考查生物膜的信息交流和兴奋产生的形成机理的相关知识,难度不大,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生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