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论文 第 III 页
栓剂在临床应用中的新进展
摘要
随着近些年来栓剂剂型的不断发展,药学自身的研究不断完善,以及患者对药物安全性,稳定性以及治疗需求不断提高,栓剂的研究与发展也迎来了一次新热潮。新型栓剂质量的提高和改善成为栓剂发展的重点和方向。
普通栓剂在用药过程中的血药浓度不稳定,容易潮解,氧化和变质。为了适应临床的需要,新型栓剂提高了生物利用度,并且具备了明显的缓释特征,有良好的稳定作用,较普通栓剂有了明显的优势。新型药用辅料和制备技术也渗透到了栓剂的制备当中。研究栓剂在临床治疗中的新进展,成为了药学工作者不可或缺的工作,对于栓剂的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新型栓剂;临床治疗;栓剂进展;生物利用度;首过效应。
Suppositories New Progress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Author: Zhang Ya Nan
Tutror: Chen Hong Xuan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uppositories dosage forms in recent years, the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constantly improve itself, and patients in drug safety, stability and treatment needs to improve,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uppositories also ushered in a new boom. To promote the quality of new type suppository and improve become the focus and dire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suppositories.
Common suppositories in blood drug concentration in the process of drug use is not stable, easy deliquescence, oxidation and deterioration.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clinical, new suppository can improve the bioavailability, and had the obvious sustained release characteristics of good stability, the ordinary suppository has obvious advantages. New types of medicinal materials and preparation technology is penetrating into the preparation of suppository. Research suppository on new progress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has become the indispensable to pharmaceutical workers work, has a very significa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uppositories.
Key words: New suppository; Clinical treatment; Suppositories progress; Bioavailability; First an effect
目 录
1栓剂的应用 1
1.1栓剂的应用概况与研究进展 1
1.2栓剂的作用特点 1
1.2.1局部作用 1
1.2.2全身作用 1
2新型栓剂 2
2.1中空栓剂 2
2.1.1糊精包合物中空栓 2
2.1.2自乳化中空栓 3
2.1.3固状离散型空心栓状物 3
2.1.4中空泡腾栓 4
2.2微囊栓剂 4
2.3 两层栓状药剂 5
2.4中药栓剂 6
2.4.1肛门中药栓 6
2.4.2阴道中药栓 7
3结 语 8
致谢 9
参考文献 10
第 11 页
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论文
1.栓剂的应用
栓剂是药物与适宜的机制混合后制成专供不同腔道给药的一种固体的制剂。
1.1栓剂的应用概况与研究进展
在我国,栓剂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古时又称为坐药或者塞药。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记载有蜜煎导方,就是应用于通便的肛门栓。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也有用半夏和水制成丸剂纳入鼻中的鼻用栓剂,和用巴豆鹅脂制成的耳用栓剂等。还有《本草纲目》《千金方》等等都均有记述,是最古老的剂型之一。早在公元前的古埃及《伊伯氏草本》也已经记载。栓剂的形状与大小也是各不相同,有圆锥形,圆柱形,鱼雷形,球形,卵形,鸭嘴形等等。它在人的体内吸收快,起效快,作用时间延长,并且可以促进药物的吸收。
在过去,栓剂仅仅用于局麻剂,抗痔药,泻药或者杀虫剂等等的使用。随着栓剂的制备工艺水平不断提高,生产技术也大大加强,更是有着许多新型基质的出现,新型栓剂的研发与使用,也迎来了一次大的热潮。
1.2栓剂的作用特点
栓剂具有特殊的给药途径,它的给药的作用包括了两个方面: 其一为栓剂在腔道内起到局部作用; 其二为栓剂中药物,经由腔道内吸收进入机体血液而发挥了全身作用。起局部作用,可直接作用于疾病,释放药物,与其他涂抹擦拭药物比较,栓剂的作用时间长,力度强。它也可以通过直肠渗透吸收进入到机体血液循环系统或者是淋巴系统起到全身治疗的作用,避免了肝脏的首过效应,起效快,痛苦小,也减小了药物的毒副作用。在现代,随着科技的发展,栓剂的用途更是多种多样。有肛门栓,阴道栓,尿道栓,耳用栓,喉道栓,肚脐栓,鼻用栓等。
1.2.1局部作用
栓剂药物也可在鼻腔,耳道,尿道,阴道等处发挥作用,不需要主动吸收,只是在用药部位处发挥局部作用。局部作用药物的释放速率与融化速率相对于全身作用药物比较缓慢。具有润滑、抗菌、消炎和止痛的功效,局部作用是栓剂使用时间最长,最具特点的药物。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
1.2.2全身作用
药物制作成全身作用的栓剂减少了对胃和肝脏的刺激与毒副作用,避免了首过效应,提高了药理性物质的生物使用性。(这种被用来治愈整个身体的药剂首要针对对象是肛门栓,这种药剂通过肠道中的直肠上皮细胞转化后途经门静脉,最终迈入肝脏器官,代谢转运至全身,或从下腔静脉绕过肝脏而直接进入体循环,又或者直接经直肠淋巴系统而被吸收,这些都是直肠吸收的重要途径。栓剂用于全身治疗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干扰因素,避免了因PH环境或者消化酶的作用而失活,为婴幼儿口服药物困难及伴有呕吐的患者带来了很大的方便。近些年来,由于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重视与研究,栓剂的全身疗效越来越广,可用于哮喘病,糖尿病和贫血等慢性疾病的治疗。
2.新型栓剂
近些年来,随着新型的药用辅料,制备工艺和生产药品手段的额渐进提升,首创的全新的栓状药剂里也添加了微型乳状体、微型球状体、微型囊状体、凝脂胶状体、固态离散物和环糊精混合物等等栓状药剂供药创新手段。以上方式改变提升了溶融效果极差的栓状溶剂的绒溶化分解能力,同时增加了这种药物的动物利用率,也体现出来了显著的缓慢释放特性,具备不错的安定效果。所以,药品学从业人员通过提升栓状试剂的动物利用能力,强化了栓状试剂的安定能力,达到临床药品的供需平衡,进而研发创立了相关药品,例如中间是空心的栓状药剂,细小胶囊型的栓状药剂,缓慢释放型的栓状药剂,穿透泵型的栓状药剂,泡片沸腾式的栓状药剂以及凝结胶状缓慢释放型的栓状药剂等多种类型的全新栓状药剂。
2.1中空栓剂
1984年中空栓被日本渡道善造等人研究成功,中空栓剂的外壳为白色或者含药的基质,栓剂的中空部分填制液体或者固体药物,使得药物的释放不依赖于基质,生物的利用度高,快速释放药物。跟普通的栓剂相比较,中空栓剂的栓壁更加的薄,药物在几分钟内便可以软化释放,起效速度快,稳定性高。并且中空栓剂的药量可以调整,在临床上可以将预先制备好的栓剂外壳根据需要临时填充药物,在较长时间内可以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本文中,针对不同的中空栓剂药物,进行分析与研究。
2.1.1糊精包合物中空栓
环形粉状糊精混合成份做成的空心栓状药剂通过把药品制作成混合物冲装在空心栓状药剂的中空囊室中,提升了药品在生物身体里面的安定能力同时关于直肠的消化也起到了很棒的提升效果。
Kowari K等[14]研发出人类肌体绒毛膜增加性腺激素的空心栓状试剂,并且在家兔试验中,通过药物代谢和动力学进行研究。因为促性腺激素的分子量大并且容易降解,因此即便直肠被给予大量的激素也不能检测到药物的浓度。Kowari K等人在试验中,使用Witepsol H-15作为栓壳的基质,用熔融法制备出具有促性腺激素并且含有α—CYD的中空栓以及不含α—CYD的促性腺激素中空栓。试验证明,α—CYD对于促性腺激素拥有安定能力,同时增加它在生物内的肠道消化。与此同时,由吗啡α—CYD混合物冲杂制备的空心栓剂可以大到长久释放药效同时部分减轻疼痛的能力。通过对β-环状糊精莪术油状栓剂的试验,实验人员通过饱和水溶剂渠道生产制造了莪术油β-环糊精的混合产品,通过把溶于水的物质PEG6000,PEG400当做载体,对混合产品以及甲硝唑使用高温熔化方式备成融变时限平均在30min以内的栓剂剂型。
2.1.2自乳状空心栓
自乳状空心栓即把不易溶于水的药品实验生产成拥有自身液化供药能力的一种栓状试剂药剂类型。把它的载体放置进空心栓状药剂内腔,合理实现了空心栓状药剂的快速溶化达到药力释放的优点。增加了药品的生物利用能力,最终实现达到提升药品治愈能力的作用。
林伟香等[11]研发了具备枸橼酸莫沙必利的自己细小乳状空心栓状药剂,它的载体是多重型脂肪酸甘油酯,利用高温溶化技术生产了脂溶性的栓壳。将规定处方量枸橼酸莫沙必利加入至丙二醇、聚山梨脂-80和蓖麻油所形成的油相基质中,制成了其自身具备细小乳化能力的裹含物质,然后把它塞进空心栓状药剂内便可以得到。通过药物渗出的研究发现,枸橼酸莫沙必利的自身细小乳化空心栓剂仅仅通过五分钟的积累渗透量便超出标准的90%,与此同时具有脂溶效应的莫沙必利一般栓状药剂通过三十分钟的积累,渗出度然而仅有10%。故而得出结论:通过自身细小乳化物生产的空心栓状药剂可以增加药品渗出速度和渗出量。
Kim JY等[12]研发生产了含有吲哚美辛的自身细小乳化物空心栓状药剂,吲哚美辛自身细小乳化物通过聚山梨脂-80与油酸乙酯等分散介质制备出来,随即塞入食用明胶生产的空心栓状空壳内。生物身体里药剂消耗代谢动力学的研究发现,老鼠的直肠内吲哚美辛自身微小乳化空心栓状药剂AUC(0-12h)比其他由油相混合物构成的栓状药剂塞入物数量明显提升了41%,这恰恰证明了自身性乳化的空心栓状物对于难溶性是可以增加的。)药物的吸收程度,显著的增加了其生物利用度。
2.1.3 固状离散型空心栓状物
固状离散物把溶融能力差的药品最大化分布于合适的载体材料中所形成的固态物质,可以改善药物吸收,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将药物以固体分散体的状态与中空栓剂相结合,两者合二为一,可控制药物的溶化能力,提升药品在用药区域的释放能力,最终达到增加药品生物利用效果的目的。
金描真,林卓辉等[16]研究的茶碱脉冲栓,用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作为栓剂的基质,采用热熔法熔融,依次加入泊诺沙姆和亲水性的高分子材料等制备成空心的栓状物壳体。然后再将由溶剂法生产的固态离散物塞进空心的栓状外壳中,进而生产出茶碱脉冲栓剂。空心栓状壳体在该壳体用药区域消化了渗出物质以后,凝固生成胶装物质,从而造成药物溶化被侵蚀速度变慢。释药时间延长。栓剂中空部分的固体分散体显著提高了药物的溶出速率及延缓释放药效速率,这样便可以实现释放药效来达到治愈的目的。实验结论得出:此栓状药剂的药效停滞时间是四个小时,在药效停止时间结束后的一个半小时内积累的药力释放速度仍然保留有91%。
2.1.4 中空泡腾栓
泡腾栓又称为产气栓,是将发泡剂加入到栓剂中,在使用时会产生泡腾的作用,加速了栓剂的快速熔融以及药物的有效释放,有利于使药物分布并渗入黏膜皱壁,常为阴道所使用。其栓壳、栓芯中都加有药物,在人体体液作用下会产生大量气体,形成的气泡增加了药物和阴道黏膜上的接触面积,使药物在阴道内的分布和吸收水平显著提高。研究者在联苯苄唑的中空泡腾栓[17]研究中,将半合成的脂肪酸甘油脂作为栓剂的基质,采用热熔法热熔,制备成栓剂空壳,在栓芯依次加入枸橼酸和碳酸氢钠,随后用基质封盖。这种方法使普通栓剂不易分布于阴道褶皱深部而致吸收不良的困难得到克服,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延长了作用时间。
中空栓剂释放药物快,稳定性好,并且可以替代部分其他制剂应用于临床。其根据用药的要求而自行填充药物,给药灵活,便于剂型的个体化。因此,中空栓剂具有很大市场价值以及应用前景。
2.2 微囊栓剂
1981年微囊栓由日本学者研制出来。将药物制成微囊与栓剂基质充分混合后形成的微囊化栓剂,兼具了微囊和栓剂的优点。微囊栓可以有效延缓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和代谢、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并延长作用时间。微囊栓剂有单微囊栓与复合微囊栓之分。微囊栓中所含主药成分全部经过微囊化处理称为单微囊栓,而复合微囊栓是将未经过微囊化处理的药物与微囊化药物混合后加入到栓剂基质中所制成的微囊化栓剂。复合微囊栓在给药后速释的部分先释放药物,使体内的血药浓度快速达到治疗浓度。待速释部分的药物释放完毕后,缓释部分持久而缓慢地在体内释放药物。微囊栓剂在给药后可以迅速达到预期的血药浓度,并且能在较长时间内维持稳态。
刘毅,赵子明等[18]研究的萘普生微囊栓,把阿拉伯胶状物和明胶制备成胶囊材料,然后把甲醛选为固化剂,从而生产出萘普生细小胶囊。把脂肪酸甘油酯当做载体,通过高温融化方式生产出萘普生细小胶囊栓状物。研究发现,在四十八个小时的持续释放药效速率可达到90.87%,具有缓释的特征。
曾仁杰等研制的吲哚美辛微囊栓,是以乙基纤维素作为囊材,采用喷雾干燥法制成微囊,用半合成脂肪栓作为基质,加入聚山梨酯80制成中空栓剂填充微囊,得到吲哚美辛微囊中空栓。通过试验测定普通栓与微囊栓的体内药物动力学和释药规律,结果表明微囊栓的血药浓度较稳0定,生物利用度高。
贺国芳等人[19]将环孢素微囊化处理,以S—40作为水溶性基质,加入了环孢素的微囊和粉末,制备出复合型环孢素微囊栓剂。家兔直肠给药试验显示,微囊栓在5h以内累积的释放度是97.5%,而普通栓1h时已经完全释放,缓释作用十分明显。将环孢素的口服液与其作为对照,进行了药物动力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环孢素微囊栓的血药浓度最大时间有所延长。效应峰浓度也相对提高。因此说明了环孢素微囊栓具有缓释作用,其血药浓度对于不同个体的差异也相对较小。
微囊栓的制备方法和普通栓剂并无差别,但是兼具微囊和栓剂的优点。是将栓剂投药量按微囊含量去进行换算,同时采用热熔法制备应严格控制制备温度。此外,也需控制微囊囊壁厚度以及粒径大小的分布。
2.3 两层栓状药剂
两层栓状药剂顾名思义,包括上下两层,从构成上具体为上下两层栓和内外两层栓。其中上下双层栓下半部采用水溶性基质,可速效给药,上半部用脂溶性基质,起缓释作用,这样可以阻止药物向上扩散,提高药物利用度。双层栓剂相较于普通栓剂,体内平均滞留时间增加2倍,在临床治愈疾患层次拥有更深层次的效应,同时满足了各种各样合理化疗能力的能力。
杨劼等[20]研制的异烟肼双层栓,其制备分为2个步骤:第一,将聚乙二醇4000与聚乙二醇6000按比例用热熔法制备出高熔点的尿道栓剂;第二,将38.5g的聚乙二醇1000与1.6g的聚乙二醇4000,用同样方法制备出低熔点肛门栓,然后将准备好的高熔点尿道栓插入已冷却的肛门栓中,待栓剂完全凝固冷却之后刮去多余的基质,即得双层栓剂。在家兔体内药动学试验中,将普通栓剂,双层栓剂和片剂对比得到,发现家兔使用异烟肼双层栓后的达峰时间、峰浓度、生物利用度均明显要高于片剂,曲线下面积、生物利用度也高于普通栓剂,而达峰时间、半衰期低于普通栓剂,说明双层栓剂的吸收速度常数大,血药浓度的时间曲线较平缓,并且在其峰顶有平台期。
在丁晨光等[21]人进行的双氯酚酸双层栓剂的研究中,前端空白层的基质为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400 (2:3);后部含药层的基质为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400 (2:2)。首先将空白基质熔化,倒入栓模。冷凝后再将含药层基质(预热至50℃的双氯酚酸)倒入,每枚栓剂重1.86g。其生物利用度较普通栓高1.59倍。这说明了双层栓剂可以显著提高部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内外双层栓在制备时应将内模插入栓模外套中固定,注入外层基质和药物熔化物,待药物凝固之后取出内模,再依次注入外层基质和药物混合熔化物。上下双层栓剂的制备方法与内外双层栓基本类似,首先,将熔化了的空白基质注入栓模的上层,冷却后,再将已预热的下层含药基质定量注入栓模,待冷凝后刮去多余的基质即可。
2.4 中药栓剂
中药栓剂是指有一定形状与硬度,能够将提取物或者饮片细粉与适宜的基质混合之后制成供人体腔道内给药的固体状制剂。中药栓剂有以下几处优点:可以避免药物直接刺激肠胃或者与胃、肠等消化道互相作用致使药物失去活性;中药经过直肠被吸收后,使肝脏的“首过效应”受到了避免;中药口感差,比较苦涩,不利于直接口服给药,做成中药栓剂使这个问题得到了改善。但中药栓剂也还存在些许缺点,例如:给药方式不便捷;载药量有限;高温地区不易储存等。
2.4.1 肛门中药栓
中药口感比较苦涩,病人难以下咽,甚至有些中药在患者服用后会出现恶心和呕吐的反应现象,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不适,不利于患者治疗和疾病的康复。而中药肛门栓剂是经过直肠给药,大大避免了上述患者出现的不适以及不便的问题。中药肛门栓常用作通便、止痛和痔疮以及术后的治疗等,同时也可作抗肿瘤的栓剂使用。
郑俊[22]为了观察化痔栓对于慢性结肠炎患者的治疗,将化痔栓与常规的中药汤剂作为对比,观察慢性结肠炎病人的治疗效果与不适发生率,试验结果表明:将化痔栓用于患者病变部位,可以起到抗炎、杀菌、去腐生肌的效果;相比之下,化痔栓对于慢性结肠炎治疗效果良好,并且更易于患者接受。
吴泉等[23]采用芪黄栓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了方便观察,每日按时记录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大便常规,并在2个疗程之后做纤维结肠镜检查与活检,试验的结果显示:芪黄栓对于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非常显著。
关瑞剑[24]等在试验中,将复方四黄栓作为治疗组,九华痔疮栓作为对照组,观察混合痔患者手术后疼痛程度的明显变化,采用 VAS疼痛评估(视觉模拟评分)的方法评定临床的疗效,记录疼痛持续的时间与术后创面恢复的时间等指标,各个方面考察了复方四黄栓用于患者混合痔手术之后疼痛的临床疗效,试验结果表明:复方四黄栓能够有效地缓解病人混合痔手术后的疼痛程度,促进伤口的快速愈合。
刘永杰等[25]观察消痔栓对于肛门直肠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疗效,在常规的简单操作后的,经过肛门直肠给药,在手术当日1枚,术后的次日早晚各用1次,每次1枚,试验结果显示:消痔栓在用于治疗肛门直肠疾病手术后的疼痛方面具有明显的疗效。
朱翔等[26]用九华痔疮栓作为治疗患者痔源性便秘的临床外用栓剂,观察治疗14天后的临床效果,试验结果显示:九华痔疮栓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局部微循环,具有明显的消肿止痛以及润肠通便的作用,对于痔源性便秘的疗效较为显著。
2.4.2 阴道中药栓
众所周知,妇科炎症为女性常见疾病,对于其治疗,除了各种妇科洗液及口服的制剂外,中药阴道栓剂也是患者使用频率高并且疗效显著的妇科制剂。在常温下,阴道栓是固体,在患者使用并被塞入阴道后,经过体温的作用迅速被软化、熔融并溶解于阴道的分泌液中,药物逐步被释放并且产生局部或者全身作用。
陶铁苟等[27]人研究细菌性阴道炎在临床上的有效治疗方法,将康妇消炎栓与制霉菌阴道栓联合用药作为治疗组,将制霉菌阴道栓作为对照组,连续用药3至5天后,观察患者对康妇消炎栓与制霉菌素阴道栓联合治疗患者细菌性阴道炎在临床上的疗效以及用药安全,研究结果表明:康妇消炎栓与制霉菌素阴道栓联合治疗细菌性阴道炎效果显著,并且患者复发率低且安全简便。
邢爱月[28]选取了80例患有念珠菌感染的早孕病人作为研究的对象,将保妇康栓和克霉唑栓作为对比,观察其治疗念珠菌感染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研究结果显示:保妇康栓治疗孕期患有念珠菌性阴道炎的病人,疗效十分显著,安全可靠并且无致畸与毒副作用,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并作为目前治疗念珠菌感染的首选药。
马连英等[29]人研究沙棘籽油栓与乳酸菌制剂联合用药对于细菌性阴道疾病疗效的影响,特选取了120例病人,通过同时使用复方沙棘籽油栓和乳酸菌阴道胶囊这两种药物,然后将它们作为治病疗效组,与包含甲硝唑与乳酸菌阴道胶囊的实验药物作对比试验,分析它们的治愈恢复率以及病情重复发作情况。通过本次研究数据发现:采用多重药方的沙棘籽油栓和乳酸菌药剂混合的药物对于细菌性阴道病的治疗有独特疗效,重复发病率低而且没有相应的并发症以及副反应出现。
沈茜[30]长期观察苦参碱栓剂对细菌性阴道病和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将灭滴灵栓作为治疗组,将氧氟沙星栓作为对比试验组。综合对比这两种方案的治疗恢复情况,最终汇总状态表明:苦参碱栓用法简便,在细菌造成的阴道性疾病和年迈性阴道炎的治愈中效果好同时相关恶性发病率低,因而可以被广泛推荐运用。
张晓艳[31]通过研究消糜栓在宫颈糜烂疾病治愈功效以及病患的不舒适状态,将消糜栓作为治疗组,用微波治疗法作为对照组,试验结果显示:两组在治疗效率与临床疗效方面没有明显差异,但是在不良反应方面消糜栓更为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
3.结语
新型栓剂相比于普通栓剂,在给药途径,药物吸收和释药速率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并已经成为国内外的药学工作者研究的热门问题,药品从业人员对于全新栓状药剂的形状构成研发和基态物质设计层面流露出浓烈的好奇和求知欲。但是,新型栓剂同样也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对新型栓剂在人体的吸收,分布,代谢等基本能力深层次采取研发;存在存在同样的问题,创新型栓状试剂的制造成本昂贵,而且必须同时要求强化相关创新型载体物质的研发,增加创新型载体物质的制备速度,减少成本;而且由于创新型栓状药剂内的中药栓状药剂部分尚未有充足的研发,所以必须显示出中药在临床康复过程中的优点,同时强化这种药剂结构的规划和质量的相关掌控标准。
我认为在即将到来的未来,伴随科学技术的深化以及临床药品使用量的迅速扩张,具有某种独特肠腔通道输药方式的栓状药剂必定会具有极其宽广的调研制造生产空间以及使用背景。
致 谢
时间荏苒,岁月如梭,大学四年匆匆走过。经过了四年的辛苦付出与努力,伴随着毕业论文的完成,也要划下一个完整的符号。本篇论文在陈洪轩老师的严格要求和悉心指导下已完成,从最初的课题选择到详细的写作过程,以及最后的审查修改都凝聚着陈洪轩老师的汗水和心血。在我的论文写作过程中,陈洪轩老师不仅仅启发了我的写作思路,而且还提供了许多专业知识上的指导。陈洪轩老师严谨的作风,实事求是的教学态度使我深受启发,若没有陈洪轩老师这样无私的指导,我的毕业生论文不会这么顺利的完成。在此,向陈洪轩老师表示深深的感谢!
转眼间我们将毕业,踏入到社会中去,我十分感激大学四年中给予我教诲和帮助的各位老师,因为这些无私奉献的老师们不计回报的授业解惑,我才能够很好的掌握和运用基本专业知识,顺利地完成毕业生论文写作,这与各位任课老师平日的认真负责与细心悉心帮助是分不开的。在此,谢谢你们的辛勤栽培,我一定会运用您们所传授的知识去回报社会与国家。还有那些陪伴了我四年的亲爱的同学们,你们给了我很多的启发,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对于你们的帮助和支持,在此我也表示深深地感谢!
参考文献
[1] 李喜香,刘效栓,包强,等.新型栓剂制备工艺及其药动学特征研究进展[J].中国药事,2013,27(7):740-744
[2] 王彦,张利利.复方奥硝唑中空栓的制备及质量控制[J].中国现代应用杂志,2009,26(3):224-226.
[3] 董磊,李超英.新型栓剂的研究进展[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4 (3):346-353.
[4] 杜士明,陈永顺,周本宏等.新型栓剂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08,19 (16):1259-1261
[5] 詹文强, 姜华.小儿解热中空栓的制备及体外溶出度研究[ 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07 , 18(4):323
[6] 陈华,妇阴康洁栓剂制备工艺研究[j],中国药业,2006,15(6);30.
[7] 于西全,杨忠东,吴燕,等. 前列中空栓的制备及质量控制[J]. 中国中药杂志,2004,29( 12) : 1136.
[8] 缴万里,刘海洋,胡跃民. HTS 的研究概况及应用展望[J].天津药学,2008,20(2):70- 72.
[9] 龙利红, 黄群, 侯淑贤等.黄体酮缓释栓的制备及药动学[ 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6 , 26(2):156.
[10] 旋志刚, 李涛等.异烟肼双层栓的研制及药动学[ J] .河北医药, 2006 , 28(3):226.
[11] 林伟香,龙晓英,张选红,等.枸橼酸莫沙必利自微乳中空栓的制备及质量标准研究[J].广东药学院学报,2010,26(5):445-448.
[12]KimJY,KuYS. Enhanced absorption of indomethacin after oral or rectal Administration of a self-emulsifying system containing in-domethacin to rats[J]. Int J Pharm,2000,194(1);81-89.
[13]Chul S Y , Jing JX ,S eung HP , et al .Enhanced anti -tumor activity and allevia ted hepato tox icity of clog tremolo-lo added suppository using poloxamer-propy lonely cudgel[ J] .Int J Pharm , 2006 ,321(1-2):56.
[14]Kowari K,Hirosawa I,Kurai H et al.Pharmacokinetic and pharmacodynamics of 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hCG) after rectal administration of hollow—type suppositories containing hCG [j].Biol Pharm Bull,2002,25 (5);678—681
[15]李丽.复方β-环糊精莪术油栓剂的制备及质量检查[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9):50-53.
[16] 李晓芳,金描真,林卓辉.茶碱脉冲栓剂的制备及其体外释药性考察[J].中国药房,2009,20(20):2206-2208.
[17] 张秀荣,王丹,杨慧,等.联苯苄唑中空泡腾栓的制备及质量标准研究[J].中国药房,2010,21 (17):1587-1589.
[18] 杨宜华,刘毅,赵子明,等.萘普生微囊栓的制备及其质量控制[J].中国药房,2011,22(25):2363-2365.
[19] 贺国芳,方淑贤,刘东.环孢素缓释栓剂的研制[J].中国药师,2005,8(8):626-628.
[20] 杨劼,旋志刚,李涛,等.异烟肼双层栓的研制及药动学[J].河北医药,2006,28(3):226-227.
[21]丁晨光,李芳,等.双氯芬酸双层栓的研究[J].临床军医杂志.2004.32(4):126-127.
[22]郑俊,化痔栓治疗慢性结肠炎60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工程.2011,19(6);145-146.
[23]吴泉,李菁.芪黄栓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55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1,32(3);40-41.
[24]关瑞剑,巢阳发,赵江宁,等.复方四黄栓用于混合痔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1,43(3):59-60.
[25]刘永杰,张小元,杨媚,等.消痔栓防治肛门直肠疾病术后疼痛50例临床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31(8):30-31
[26]朱翔,叶子青.九华痔疮栓治疗痔源性便秘50例[J].福建中医药,2010,41(1):48
[27] 陶铁苟,彭皓月.康妇消炎栓联合制霉菌素阴道栓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2,9(17):63
[28]邢爱月.保妇康栓治疗孕妇念珠菌性阴道炎疗效观察[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6):227-228
[29]马连英,徐景秋,郑敏.复方沙棘籽油栓联合乳酸菌制剂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疗效观察[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2(12):61
[30]沈茜.苦参碱栓治疗阴道炎症的临床观察[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0,32(8):896-897
[31]张晓艳.消糜栓治疗宫颈糜烂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4,6(7):132-13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