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建筑工程质量与技术管理试题库(873道).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11990371 上传时间:2025-08-26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657.21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质量与技术管理试题库(873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建筑工程质量与技术管理试题库(873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质检员考试真题&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557道) 1、满足安全、防火、卫生、环保及工期、造价、劳动、材料定额等的标准为( B )。 A、基础标准 B、控制标准 C、方法标准 D、管理标准 2、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是( C)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 A、由当地人民政府批准 B、是由建设主管部门批准的 C、由省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考核认定 3、( A )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之前,应办理工程质量监督登记手续。 A、建设单位 B、监理单位 C、施工单位 4、开工前工程质量监督站核查施工现场参建各方主体及( B ) A、参建人员的数量 B、有关人员的资格 5、如发现工程质量隐患,工程质量监督站应通知( D )。 A、建设单位 B、监理单位 C、设计单位 D、施工单位 6、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系指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 A )在指定的期限内,将与工程有关的文件资料送交备案部门查验的过程。 A、建设单位 B、监理单位 C、设计单位 D、施工单位 7、见证取样检测是检测试样在( C )见证下,由施工单位有关人员现场取样,并委托检测机构所进行的检测。 A、监理单位具有见证人员证书的人员 B、建设单位授权的具有见证人员证书的人员 C、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具备见证资格的人员 D、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 8、检验批的质量应按主控项目和( B )验收。 A、保证项目 B、一般项目 C、基本项目 D、允许偏差项目 9、建筑工程质量验收应划分为单位(子单位)工程、分部(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和( C )。 A、验收部位 B、工序 C、检验批 D、专业验收 10、分项工程可由( A )检验批组成。 A、若干个 B、不少于十个 C、不少于三个 11、分部工程的验收应由( C )组织。 A、监理单位 B、建设单位 C、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 D、监理工程师 12、单位工程的观感质量应由验收人员通过现场检查,并应( D )确认。 A、监理单位 B、施工单位 C、建设单位 D、共同 13、建筑地面工程属于( D )分部工程。 A、建筑装饰 B、建筑装修 C、地面与楼面 D、建筑装饰装修 14、门窗工程属于( D )分部工程。 A、建筑装饰 B、建筑装修 C、门窗 D、建筑装饰装修 15、建筑幕墙工程属于( D )工程分部。 A、建筑装饰 B、建筑装修 C、主体工程 D、建筑装饰装修 16、分项工程应按主要( E )等进行划分。 A、工种 B、材料 C、施工工艺 D、设备类别 E、A+B+C+D 17、隐蔽工程在隐蔽前,施工单位应当通知( D )。 A、建设单位 B、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C、工程质量监督机构 D、建设单位和工程质量监督机构 18、相关各专业工种之间,应进行( B )验收。 A、相互 B、交接 C、各自 19、用于粘贴外墙面砖的水泥应进行( B )。 A、见证抽检 B、复验 20、单位工程观感质量验收( A )。 A、有明确的质量要求 B、凭验收人员的经验 21、造成永久性缺陷的工程是指通过加固补强后,只解决了结构性能问题(B )。 A、不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 B、本质并未达到设计要求 22、经工程质量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达不到要求,经设计单位验算可满足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要求,应视为( A )。 A、符合规范规定质量合格的工程 B、不符合规范规定质量不合格,但可使用工程 C、质量不符合要求,但可协商验收的工程 23、江苏省《优质建筑工程质量评价标准》适用于江苏省(D)的质量评价。 A、优质结构工程 B、优质单位工程 C、优质安装工程 D、A和B 24、分项工程评为优质时,分项工程所含检验批(B)%及以上应达到检验批优质标准的规定。 A、50 B、60 C、80 D、90 25、 单位(子单位)工程评为优质工程时,综合评分应≥(C)分。 A、80 B、85 C、90 D、95 26、地下防水工程的混凝土结构构件无明显裂缝,裂缝宽度不大于0.20mm,且不渗水。按地下室建筑面积计算每(A)m2裂缝数量不大于1条,满足抗渗和混凝土耐久性要求。 A、500 B、600 C、800 D、1000 27、评为优质结构工程时,结构实体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D)钢筋保护层厚度均应在允许偏差范围内。 A、80% B、85% C、90% D、全部 28、申报优质结构工程由(D)在开工前向当地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申报。 A建设单位 B、设计单位 C、监理单位 D、施工单位 29、混凝土楼板厚度实测合格率大于(C)%方可评为优质优质工程。 A、80% B、85% C、90% D、95 30、评为优质单位工程时,屋面防水分项工程质量必须被评为(A)。 A、优质 B、合格 31、吊顶工程采用膨胀螺栓时,应进行拉拔试验,其承载力安全系数不小于(D)。 A、1.3 B、1.5 C、1.8 D、2 32、各种泛水高度均不得低于(B)mm,管道不低于300mm。 A、200 B、250 C、300 D、350 33、供热锅炉及辅助设备安装子分部工程质量评为优质时,其中的锅炉分项工程质量必须为(A)。优质 34、地漏水封高度不得小于(C)mm。 A、30 B、40 C、50 D、60 35、变配电室、变配电站等建筑电气安装工程为主的单位(子单位)工程评价为优质时,其中建筑电气安装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必须为(A)。 A、优质 B、合格 36、智能系统永久链路的电气性能测试余量应优于标准及技术文件(B)dB以上。 A、3 B、5 C、8 D、10 37、通风与空调工程风管系统安装检查数量:按数量抽查(B)%,不得少于一个系统 A、10 B、20 C、50 D、100 38、高层建筑及外侧贴有其他饰面材料的外墙外保温系统必须进行现场粘结强度试验,同种类保温系统测试(C)个点。 A、3 B、6 C、9 D、12、 39、观感质量抽查时的记录方法按下列规定:抽查点(处)为“好”的在质量状况栏中打“ C”。 A、△ B、× C、○ D√ 40、每个项目观感质量(C)%及以上检查处(点)评为“好”的,该项目质量评价为“好”。 A、60 B、70 C、80 D、90 41、观感质量检查项目有(C)%及以上评为好的,观感质量综合评价为好。 A、60 B、70 C、80 D、90 42、单位工程评价时综合评分≥(C)分时,可评为优质工程。 A、80 B、85 C、90 D、95 43、(A)负责组织组织实施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 A、建设单位 B、施工单位 C、监理单位 D、设计单位 44、 住宅工程中使用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应经过(A)技术鉴定,并应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 A、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B、省质量监督技术部门 C、法定检测单位 D、设计单位 45、住宅工程中使用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应经过(A)技术鉴定,并应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 A、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B、省质量监督技术部门 C、法定检测单位 D、设计单位 46、建筑物在施工和使用期间,应进行沉降观测。设计等级为甲级、地质条件复杂、设置沉降后浇带及软土地区的建筑物,沉降观测应由( C )检测。 A、设计单位 B、测绘部门 C、有资质的检测单位 D、测量工程师 47、采用桩基和地基处理的,若缺乏地区经验时,必须在开工前进行(C)试验。 A、强度 B、承载力 C、施工工艺 D、桩基和地基的密实度 48、浇筑顶面应高于桩顶设计标高和地下水位0.5~1.0m以上,确有困难时,应高于桩顶设计标高不少于(D)m。 A、0.5 B、1 C、1.5 D、2 49、防水混凝土掺入的外加剂掺合料应按规范复试符合要求后使用,其掺量应经(B)确定。 A、设计 B、试验 C、监理 D、产品说明书计算 50、防水混凝土水平构件表面宜覆盖塑料薄膜或双层草袋浇水养护,竖向构件宜采用喷涂养护液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应少于(B)d。 A、7 B、14 C、21 D、28 51、顶层及女儿墙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粉刷砂浆中宜掺入抗裂纤维或采用预拌砂浆。 A、M2.5 B、M5 C、M7.5 D、M10 52、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轻质墙体,当墙长大于5m时,应增设间距不大于3m的构造柱;每层墙高的中部应增设高度为(B)mm,与墙体同宽的混凝土腰梁,砌体无约束的端部必须增设构造柱,预留的门窗洞口应采取钢筋混凝土框加强。 A、80 B、120 C、180 D、240 53、砌体洞口宽度大于(B)m时,两边应设置构造柱。 A、1.8 B、2 C、2.4 D、2.6 54、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板底时,应留有一定的空隙,填充墙砌筑完并间隔(C)d以后,方可将其补砌挤紧;补砌时,对双侧竖缝用高强度等级的水泥砂浆嵌填密实。 A、7 B、10 C、15 D、24 55、砌体结构砌筑完成后宜(D)d后再抹灰,并不应少于30d。 A、35 B、45 C、50 D、60 56、砌体每天砌筑高度宜控制在(C)m以下,并应采取严格的防风、防雨措施。 A、1 B、1.5 C、1.8 D、2 57、外墙等防水墙面的洞口应采用防水微膨砂浆分次堵砌,迎水面表面(D)粉刷。孔洞填塞应由专人负责,并及时办理专项隐蔽验收手续。 A、混合砂浆 B、水泥净浆 C、1:3水泥砂浆 D、1:3防水砂浆 58、严格控制现浇板的厚度和现浇板中钢筋保护层的厚度。阳台、雨篷等悬挑现浇板的负弯矩钢筋下面,应设置间距不大于(A)mm的钢筋保护层支架,在浇筑混凝土时,保证钢筋不位移。 A、500 B、600 C、700 D、800 59、混凝土后浇带应在其两侧混凝土龄期大于(D)d后再施工,浇筑时,应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其混凝土强度应提高一个等级。 A、14 B、28 C、42 D、60 60、应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B)h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和保湿养护。 A、8 B、12 C、24 D、24 61、混凝土养护时间应根据(D)确定。 A、环境温度 B、施工工艺 C、水泥用量 D、所用水泥品种 62、有防水要求的地面施工完毕后,应进行(B)h蓄水试验,蓄水高度为20~30mm,不渗不漏为合格。 A、12 B、24 C、36 C、48 63、烟道根部向上(C)mm范围内宜采用聚合物防水砂浆粉刷,或采用柔性防水层。 A、120 B、240 C、300 C、480 64、回填土应按规范要求分层取样做密实度实验,压实系数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压实系数不应小于(A)。 A、0.9 B、0.93 C、0.94 D、0.96 65、抹灰工程中,不同材料基体交接处,必须铺设抗裂钢丝网或玻纤网,与各基体间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D)mm。 A、60 B、90 C、120 D、150 66、设有外保温的墙面(D)采用湿做法饰面板。 A、应 B、宜 C、不宜 D、不得 67、纸面石膏板吊顶宜优先选用轻钢龙骨,其主龙骨壁厚不应小于1.2mm,次龙骨壁厚不宜小于(A)mm。 A、0.8 B、0.9 C、1.0 D、1.2 68、铝合金窗的型材壁厚不得小于(D)mm,门的型材壁厚不得小于2mm。 A、0.8 B、1.0 C、1.2 D、1.4 69、砌体栏杆压顶应设现浇钢筋混凝土压梁,并与主体结构和小立柱可靠连接。压梁高度不应小于120(C)mm,宽度不宜小于砌体厚度,纵向钢筋不宜小于4φ10。 A、80 B、100 C、120 D、140 70、临空栏杆玻璃安装前,应做(D)试验。 A、强度 B、拉力 C、承载力 D、抗冲击性能 71、屋面防水卷材施工时,相邻两幅卷材的接头应相互错开(C)mm以上。 A、200 B、240 C、300 D、360 72、变形缝的泛水高度不应小于(B)mm。 A、200 B、250 C、300 D、360 73、伸出屋面管道与基层交接处应预留的凹槽,槽内用(C)密封材料嵌填严密。 A、10mm×10mm B、15mm×15mm C、20mm×20mm D、30mm×30mm 74、江苏省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于(C)实施。 A、2006年10月1日实施 B、2006年12月1日实施 C、2007年1月1日实施 D、2007年3月1日实施 75、每一检查单元计量检查的项目中有90%及以上检查点在允许偏差范围内,超过允许偏差范围的偏差值不大于允许偏差值的(B)倍。 A、1.1    B、1.2 C、1.3 D、1.5 76、检查楼地面空鼓时,用小锤轻击检查的布点要求,沿房间两个方向均匀布点,一般情况下每隔(C)盖房间的整个地坪并可保证空鼓面积不大于400cm2。 A、20cm -30cm B、30cm -40cm C、40cm—50cm D、50cm -60cm 77、水泥楼地面裂缝、脱皮、麻面、起砂等缺陷检查以D1.5m高度俯视地坪。 A、1.1 B、1.2 C、1.3 D、1.5 78、水泥楼地面裂缝宽度较大是一个定性的概念,一般控制在(B)mm。 A、0.1 B、0.2 C、0.3 D、0.5 79、楼梯相邻踏步高差不应大于10mm,该项要求(C)考虑装修层的高度。 A、宜 B、不宜 C、应 D、不应 80、室内墙面外观质量检查以距墙(D)进行观察检查。 A、50cm -70cm B、60cm -80cm C、70cm -90cm D、80cm---100cm 81、室内墙面出现风裂或龟裂时,(A)进行处理,通过住户装修解决。 A、可不 B、宜 C、应 D、必须 82、栏杆垂直杆件的净距不应大于(B)m。 A、0.1 B、0.11 C、0.12 D、0.13 83、外窗台低于(D)m,应有防护措施。 A、0.6 B、0.7 C、0.8 D、0.9 84、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时应检查建筑外墙金属窗、塑料窗的(D)。 A、原材料检测报告 B、型式检验报告 C、窗复验报告 D、现场抽样检测 85、由于现场检测是抽样检测,存在一定的验收风险,所以又规定进行B。 A、雨后检查 B、淋水试验 C、泼水检查 86、对有防水、排水要求的房间进行蓄水试验,蓄水深度最浅处大于2cm,蓄水时间不少于(C)h。 A、6 B、12 C、24 D、48 87、分户验收资料应整理、组卷,由(A)归档专项保存,存档期限不应少于5年。 A、建设单位 B、施工单位 C、设计单位 D、工程质量监督机构 88、给水管道的支吊架、伸缩装置、水表、阀门有分户验收时应( A )。 A 全数检查 B 检查数量50% 89、分户验收所做的给水管道及配件安装工程通水及压力试验,要求给水管道末端应保持水压在0.05~0.35 MPa范围内,保压( D )小时后每户逐一打开用水点,检查卫生器具、阀门及给水管管道及接口不渗不漏;室内各用水点放水通畅,水质清澈。 A 6 B 8 C 12 D 24 90、导线连接分户验收时应打开导线连接处进行检查,每户抽查不少于( B )处。并做已查标记。 A 1 B 2 C 3 D 4 91、信息插座面板安装工程分户验收时,打开信息插座面板抽查接线不少于( B )处,并做好已查标记。 A 1 B 2 C 3 D 4 92、住宅内访客对讲系统安装工程分户验收时,应对访客对讲和门锁控制装置模拟操作试验不少于( C )次,并应开启灵活。 A 1 B 2 C 3 D 4 93、新建、扩建的民用建筑工程设计前,必须进行建筑场地中( C )的测定,并提供相应的检测报告。 A、CO2浓度 B、有机杂质含量 C、氡浓度 94、经地基处理的建筑,应在( C )期间进行沉降观测。 A、施工 B、使用 C、施工及使用 95、灰土采用体积配合比,一般宜为(E )。 A、4:6 B、5:5 C、2:8 D、3:7 E、C或D 96、压实系数采用环刀抽样时,取样点应位于每层( B )的深度处。 A、1/3 B、2/3 C、1/2 D、3/4 97、用钢筋检验砂垫层质量时,通常可用Φ20的平头钢筋,长1.25m垂直举离砂表面( C )m自由落下,测其贯入深度。 A、0.5 B、0.6 C、0.7 D、0.9 98、砂石地基用汽车运输黄砂到现场的,以( C )为一个验收批。 A、200m3或300t B、300m3或450t C、400m3或600t 99、砂和砂石地基的最优含水量可用( A ) A、轻型击实试验 B、环刀取样试验 C、烘干试验 100、人工挖孔桩应逐孔进行终孔验收,终孔验收的重点是( C )。 A、挖孔的深度 B、孔底的形状 C、持力层的岩土特征 101、对由地基基础设计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低的灌注桩应采用( A )进行承载力检测。 A、静承荷试验方法 B、高应变动力测试方法 C、低应变动力测试方法 D、自平衡测试方法 102、摩擦型灌注桩深度主要以( A )控制。 A、设计桩长 B、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 C、贯入度 103、当被验收的地下室工程有结露现象时,( A )进行渗漏水检测。 A、不宜 B、应 C、必须 104、在混凝土工程中,掺入粉煤灰,硅粉可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B )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A、但宜促进 B、防止和减少 105、防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试配要求的抗渗水压值( B )。 A、应比设计值高 B、不应小于设计值 C、应比设计值高0.2MPa 106、防水混凝土( B)进行养护。 A、不宜 B、应 C、最好 107、混凝土后浇带应采用( C )混凝土。 A、强度高于两侧的 B、抗裂 C、补偿收缩 108、后浇带应在其两侧混凝土龄期达到( C )d后再施工。 A、14 B、28 C、42 D、56 109、对灰土地基,强夯地基,其竣工后的地基强度或承载力检验数量,每单位工程不应少于( C )点,每一独立基础下至少应有( A )点。 A、1 B、2 C、3 D、4 110、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检验数量为总数的0.5%~1%,但不应少于( C )处。 A、1 B、2 C、3 111、灰土地基采用压路机(机重6-10T)压实时,每层最大虚铺厚度可为( B )mm。 A、300~400 B、200~300 C、100~200 D、400~500 112、( A )属于灰土地基验收的主控项目。 A、压实系数 B、分层厚度偏差 C、石灰粒径 D、含水量 112、砂及砂石地基的主控项目有( A )。 A、地基承载力 B、石料粒径 C、含水量 D、分层厚度 114、按成桩方法分,以下属于非挤土桩的是( C )。 A、混凝土预制桩 B、沉管灌注桩 C、人工挖孔桩 115、预压地基的预压载荷其允许偏差值为( B)。 A、≤1% B、≤2% C、≤1.5% D、≤3% 116、水泥土搅拌桩作承重工程桩用时,应取( A)天后的试件进行强度检验。 A、90 B、28 C、30 D、60 117、地基基础分项工程检验批验收时,一般项目应有( D )合格。 A、100% B、90%及以上 C、85%及以上 D、80%及以上 118、砂桩地基的灌砂量符合要求,其实际用砂量与计算体积比须≥( A ) A、100% B、95% C、90% D、85% 119、桩基工程桩位放样允许偏差为:群桩( D )mm,单排桩( B )mm. A、5 B、10 C、15 D、20 120、预制桩桩位垂直于基础梁中心线的允许偏差为( C )mm。 A、100+0.1H B、150+0.1H C、100+0.01H D、150+0.01H 注:H为施工现场地面标高与桩顶设计标高的距离。 121、灌注桩桩顶标高至少要比设计标高高出( A )m。 A、0.5 B、0.8 C、1 D、1.5 122、钻孔灌注桩的桩径允许偏差为( B )mm,垂直度允许偏差( B )。 A、±20,<1% B、±50,<1% C、±50,<0.5% D、±20,<0.5% 123、对于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的灌注桩,成桩质量可靠性低的灌注桩应采用静载荷试验测承载力,检验桩数不应少于总数的( A ),且不应少于( C )根,总数少于50根时,不少于2根。 A、1% B、2% C、3 D、2 124、重要工程的预应力管桩应对电焊接头做(B )%的焊缝探伤检查。 A、5 B、10 C、15 125、混凝土预制桩采用电焊接头时,电焊结束后停歇时间应大于( A )min。 A、1 B、2 C、3 126、灌注桩的主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 B )mm,水下灌注混凝土不得小于( C )mm。 A、20 B、35 C、50 D、70 127、混凝土预制桩的混凝土强度达( B )的设计强度方可起吊。 A、70% B、75% C、100% 128、采用硫磺胶泥接桩,应每( B )kg做一组试件。 A、50 B、100 C、200 129、灌注桩的混凝土充盈系数应>(C )。 A、0.9 B、0.95 C、1.0 D1.05 130、水下灌注混凝土,首灌混凝土量应使导管一次埋入混凝土面( A )m以上。 A、0.5 B、0.8 C、1.0 131、水下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导管埋深宜为( C )m。 A、1~3 B、2~4 C、2~6 132、人工挖孔桩混凝土干灌注时,当混凝土落差超过3m时,应采用( A )灌注。 A、溜槽 B、导管 C、串筒 133、磨擦桩孔底沉渣厚度应≤( B )mm。 A、100 B、150 C、200 134、( A )是先张法预应力管桩验收的主控项目 A、承截力 B、外观质量 C、桩顶标高 135、端承桩的孔底沉渣厚度应≤( B )mm。 A、10 B、50 C、100 136、沉管桩采用复打法施工时,复打施工必须在第一次灌注的混凝土( C )之前完成。 A、1小时 B、终凝 C、初凝 137、混凝土预制桩停止锤击的控制原则为桩端进入坚硬的粘性土、中密以上粉土、砂石、风化岩时以( A )控制为主。 A、贯入度 B、桩端标高 C、A或B 138、灌注桩沉渣厚度应要求( B )符合要求。 A、放钢筋笼前所测沉渣厚度 B、放钢筋笼后,混凝土灌注前所测沉渣厚度 C、A或B 139、桩顶嵌入承台内的长度不宜小于( B )cm。 A、2 B、5 C、20 140、桩顶主筋伸入承台内的长度对I级钢不宜小于( A )d。(d为钢筋直径) A、25 B、30 C、35 141、扩底灌注桩的扩底直径,不应大于桩身直径的( C )倍。 A、1 B、1.5 C、3 142、中低压缩性土地基砌体承重结构基础局部倾斜允许值( B )。 A、0.001 B、0.002 C、0.004 143、承台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A )。 A、C20 B、C10 C、C15 144、承台纵向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当有混凝土垫层时,不应小于( B )mm。 A、20 B、40 C、70 145、地下连续墙质量验收时,垂直度和( C )是主控项目。 A、导墙尺寸 B、沉渣厚度 C、墙体强度 146、填土工程质量检验时标高和( A )是主控项目。 A、分层压实系数 B、表面平整度 D、分层厚度 147、基坑土方工程验收必须以确保( C )为前提。 A、支护结构安全 B、周围环境安全 C、A和B 148、土方开挖的( C )必须与设计工况相一致。 A、顺序 B、方法 C、A和B 149、混凝土灌注桩孔深的允许偏差为( B )mm。 A、±100 B、+300 C、±300 150、桩身质量检验,对直径大于800mm的混凝土嵌岩桩应采用( D )或声波透射法检测。 A、静截荷 B、基岩试验 C、钻孔抽芯法 151、灌注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A )。 A、C20 B、C25 C、C30 152、预制桩尖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 A )。 A、C20 B、C25 C、C30 153、沉管灌注桩的桩径允许偏差为( B )mm。 A、—10 B、—20 C、±20 154、混凝土灌注桩的一般项目的抽查比例为( C )。 A、20% B、80% C、全部 155、预应力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 B )。 A、C20 B、C30 C、C40 156、混凝土留置试块时,每组为( A )块。 A、3 B、4 C、6 157、对桩基进行检测时小应变方法可检测桩的( B )。 A、承载力 B、桩身质量 C、承载力和桩身质量 158、地下连续墙可采用抽芯或声波透射法进行质量检验,检验槽段数量不得小于总槽段数( B)。 A、10% B、20% C、30% 159、桩基工程属于(B )。 A、分部工程 B、子分部工程 C、分项工程 160、桩基工程应由( A )组织验收。 A、总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 B、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 C、质监站人员 161、地基基础分部(子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均应在( A )基础上进行。 A、施工单位自检合格 B、监理验收合格 C、建设单位验收合格 162、主控项目必须( C )符合验收标准规定。 A、80%及以上 B、90%及以上 C、100% 163、承台间联系梁的宽度不应小于( A )mm。 A、250 B、300 C、500 164、端承型桩的桩顶竖向荷载主要由( A )承受。 A、桩端阻力 B、桩侧阻力 C、A和B 165、场地和地基条件复杂的一般建筑物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 A )。 A、甲级 B、乙级 C、丙级 166、桩身质量检验时,对于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成检质量可靠性低的灌注桩,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数的( A ),且不应少于(D )根。 A、20% B、30% C、10 D、20 167、地下工程防水的防水等级分为( B )级。 A、3 B、4 C、5 168、地下防水工程必须由相应( C )的专业防水队伍进行施工。 A、等级 B、级别 C、资质 169、防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渗压力必须符合( C )要求。 A、规范 D、规定 C、设计 170、水泥砂浆防水层各层之间必须结合牢固,无( A )现象。 A、渗漏 B、积水 C、空鼓 171、防水卷材的两幅卷材短边和长边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 A )mm。 A、100 B、200 C、10 172、塑料板防水层的搭接缝必须采用热风焊接,不得有( B )。 A、裂缝 B、渗漏 C、空鼓 173、金属板防水层所采用的金属材料和保护材料应符合( A)要求。 A、设计 B、规范 C、甲方 174、金属板防水层的拼接及金属板与建筑结构的锚固件连接应采用( B )。 A、压接 B、焊接 C、机械连接 175、防水工程的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 B )清除。 A、泥浆 B、浮浆和杂物 C、垃圾 176、细部构造所用止水带、遇水膨胀橡胶腻子止水条和接缝密封材料必须符合( A )要求。 A、设计 B、规范 C、构造 177、地下连续墙与内衬结构连接处,应凿毛并清理干净,必要时应做特殊( C )处理。 A、结构 B、构造 C、防水 178、地下连续墙墙面的露筋部分应小于( B )墙面面积,且不得有露石和夹泥现象。 A、10% B、1% C、5% 179、注浆工程的注浆材料应具有较好的( A )。 A、可注性 B、和易性 C、可塑性 180、注浆范围和建筑物的水平距离很近时,应加强对临近建筑物和地下埋设物的( A )监控。 A、现场 B、位移 C、沉降 181、地下防水工程验收后,应填写( A )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A、子分部 B、分部 C、分项 182、防水涂料涂刷前应先在基面上涂一层与涂料( B )的基层处理剂。 A、不相容 B、相容 C、结合 183、防水混凝土抗渗性能,应采用(C )条件下养护混凝土抗渗试件的试验结果评定。 A、同 B、规定 C、标准 184、立模时规范要求的起拱高度,( B )包括设计要求的起拱值。 A、已 B、不 185、不同级别钢筋代换以( B ) 为原则。 A、等面积 B、等强度 186、钢筋代换应办理变更手续,权限在( D )单位。 A、建设 B、施工 C、监理 D、设计 187、钢筋混凝土用钢筋的组批规则:钢筋应按批进行检查和验收,每批重量不大于( D)t。 A、20 B、30 C、50 D、60 188、计算钢筋强度同截面面积采用( A )横截面面积。 A、公称 B、实测 189、钢筋拉伸,弯曲、双向弯曲试验试样( D )进行车削加工。 A、宜 B、不宜 C、应 D、不允许 190、冷轧扭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B )。 A、C15 B、C20 C、C25 D、C30 191、抗震设防裂度为7度区的高度≤30m的住宅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为( D )级。 A、一 B、二 C、三 D、四 192、型式检验是( A )的检验。 A、生产者控制质量 B、厂家产品出厂 C、现场抽检复验 193、室内正常环境条件下混凝土结构环境类别为( A )级。 A、一 B、二 C、三 D、四 194、当混凝土强度评定不符合有关标准要求时,回弹法,钻芯取样法,后装拔出法检测的混凝土强度推定值( A )作为结构是否需要处理的依据。 A、可 B、宜 C、不能 195、混凝土强度评定时,合格判定系数是根据( B )确定的。 A、混凝土强度等级 B、混凝土试块的组数 C、混凝土试块的尺寸 196、在三个月内,买方对水泥质量有疑问时,则买卖双方应将签封的试样送( C)进行仲裁检验。 A、省级工程质量检测机构 B、市级以上工程质量检测机构 C、省级或省级以上国家认可的水泥质量监督检测机构 197、对袋装水泥进行抽样检测时,随机选择( A)取样。 A、20个以上不同的部位 B、10个以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