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第五单元加与减2.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11990232 上传时间:2025-08-2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1.50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第五单元加与减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第五单元加与减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单元 加与减(二) 单元学习内容: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100以内的不进位、不退位的加减法,教材通过创设“小兔请客”、“采松果”、“青蛙吃虫子”、“拔萝卜”等生活情境,鼓励学生从中发现问题,进一步体会加减的意义。 单元学习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感受数的加减法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2、探索并掌握100以内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形成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单元教学重点: 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感受数的加减法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单元教学难点: 探索并掌握100以内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初步形成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小兔请客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在掌握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2.能正确熟练在进行整十数加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100以内的整十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比100多1的数是99。 (  ) 53和35一样大。 (  ) 97前面的数是98,后面的数是96。 ( ) 99大于100。 (  ) 和70相邻的数是71和72。 (  ) 从61到73中间有12个数。 (  ) 一个数个位上是5,十位上是1,这个数是51。 ( ) 78个是由7个一和8个十组成的。 (  ) 39和41的中间是40。 (  ) 40+5比50+4小。 (  ) 二、创设情景   今天是小兔子的生日,她想请你们参加她的生日宴会。你们愿意参加吗?(板书课题:小兔请客) 三、探究新知。 1.师:瞧,小兔邀请了哪几个好朋友?(出示主题图)小猴是个“数学迷”,他发现每盘都有10个果子,看到这么多的果子,他马上就想提一个数学问题。你知道小猴子会提什么问题呢?   (1)同桌说一说。(2)指名交流。 2.光会提问题还不行,你们会解决这个问题吗? (1)先想一想,再用你手中的学具摆一摆、拨一拨。 (2)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和算法。 (3)指名说算法和算式。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20+30=50。30+20=50。 3.小结:在加法算式里“+”前面和后面的数都叫加数,等号后面的数叫和。边说边板书:   20 + 30 = 50 ┆  ┊  ┆   加数 加数 和 4.师:忽然,小刺猬的家里有急事,让他回家。小刺猬望着这么好吃的果子,真舍不得走,怎么办呢?他灵机一动,在盘子里打了一个滚。瞧,(出示主题图的右边图) 他得意地走了,惹得大家哈哈大笑。小朋友,现在你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了?(指名提问题) 5.师:你们能用上面的方法自己解决吗? (1)小组讨论:怎样列式,怎样计算?(2)个别同学全班交流。   教师板书:50-10=40 6.师:加法算式里各数都有名字,减法算式里各数也有名字,你能给他们也起一个名字吗?请学生说出减法算式里的各部分名称,并板书:   50 - 10 = 40 ┆  ┆  ┆   被  减  差   减  数   数 7.请学生独立完成书上练习,学生独立完成之后,请个别学生说一说这两道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四、巩固提高 1.刚才同学们都表现得非常好,小白兔决定带大家玩一个小游戏。(玩开火车游戏)出示课本练一练第3题,快速口答。 2.三只母鸡找不到自己的孩子了,请你快速的找出每个小鸡的妈妈是谁? 3.出示果园图,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4.练一练第2题:看一看,填出答案。 5. 4.9个十是( ),4个十是( )。 46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9个十是( ),4个十是( )。 6.计算: 30+20= 80-10= 30+50= 80-60= 80-80= 30+1= 80-0= 30+0= 23-( )=20 78-( )=70 31-( )=3086-( )=80 59-( )=50 98-( )=90 五、教师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小兔请客 20 + 30 = 50 50 - 10 = 40 ┆  ┊  ┆ ┆  ┆  ┆ 加数 加数 和 被减数 减数 差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采松果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体会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口算这些加法。 2.用加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意识。 3.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情,以积极思考、操作实践并与同学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点:体会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用加法计算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96是由( )个十和( )一组成的。 2.6个十加3个十,和是( )个十。 3.46比40多( ),20比54少( )。 4.写出个位是5的数( )( )( )。写出十位是3的数( )( )。 5.先找规律再填数:56、52、48、44、( )、( )、32。 6.读数和写数都从( )起。 7.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是6,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多2,这个数是( )。 8.在数位表中,从右边起第三位是( )位,第二位是( )位 9.最大的两位数是( ),最小的两位数是( ),最大的两位比最小 的两位数多( )。 10.在下面的( )里填数,组成得数是15的算式。 ( )+( )=15 ( )-( )=15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小朋友,今年小松鼠采松子大丰收啦!。松鼠妈妈和小松鼠一组去采松子,松鼠妈妈说:“我已经采了25个松子。”小松鼠数了数说:“哦!我采了4个松子”你想提什么问题呢? 2.一共采了多少个松子?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小松鼠比松鼠妈妈少采了多少? 三、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请小朋友同桌的两位小朋友扮两只小松鼠,演一演采松子的过程。想一想怎么算?同桌说说。 2.交流汇报:通过刚才的采松子活动,你知道“一共采了多少个松子?”该怎么算了吗?指名学生说出自己的算法。 3.列出算式:25+4=29 4+25=29 4.该怎么样计算呢?你是怎样想的? 方法一:拨计数器。先在十位上拨2个珠子,在个位上拨5个珠子,就是25,再在个位上拨4个珠子,个位上就有9个珠子,就是29。 方法二:摆小棒。先摆上2捆,再摆上5根,就是25,然后再在5根旁边摆上4根,一共就是29根,也就是25+4=29。 方法三:口算。5+4=9,再加上20就是29。 5.解决提出的其它问题 (1)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个? 同桌的同学交流演示。指名学生列式:25-4=21 你是怎么想的? 指名学生说一说。 (2)小松鼠比松鼠妈妈少采了多少?(略) 四、从生活中体验 1.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实际问题。 (1)小红摆25根小棒再放4根,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2)小明有25根小棒,拿走4根,还剩多少根? 2.练一练:师引导学生逐题解答,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并列出算式。 五、巩固深化,应用新知。 1.出示课件“练一练1”:学生看课件,说一说图的意思。 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集体订正,并讨论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2.出示课件“练一练3”。问:图中已告诉了我们什么?①知道了大恐龙和小恐龙的身长,就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②求“大恐龙比小恐龙长多少米“或小恐龙比大恐龙短多少米”用什么方法,为什么? ③学生做完后和同桌互相说一说。 六、拓展练习: 1.我是数学小法官。(对的画“√”,错的画“×”) 1、一个数个位上是2,十位上是8,这个数是28。( ) 2、十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写0。( ) 3、一个数里面有9个一,8个十,这个数读作89。 ( ) 4、45与54都有数字4和5,所以它们一样大。( ) 5、最大的一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相差1。 ( ) 2、我做得最仔细。(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和80相邻的两个数是:( ) A.81和82 B.79和81 C.78和79 (2)从76到82之间有几个数。( ) A.5个 B.6个 C.7个 (3)最小的两位数比最大的两位数少几?( ) A.10 B.89 C.1 (4)下面的数中,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小5的数是( )。 A.61 B.38 C.25 板书设计: 采松果 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 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几个松果? 25+4=□(个) 25-4=□(个) 5+4=9 5-4=1 9+20=29 1+20=21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青蛙吃虫子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学会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3.学生渗透环保和爱护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经历探索运算方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猜谜语:小小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常在田里住,捉虫保庄稼。猜一种动物。(青蛙) 2.那青蛙对我们有这么大的好处,我们应该怎么对待它们呢? 3.小结:青蛙可以把庄稼里的害虫吃掉,那农民就不用把农药播在庄稼里,这样对我们的环境就可以起到绿化的作用。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出示主题图,提出问题 (1)我们现在已经知道青蛙吃害虫的只数了,小朋友们讨论一下,想想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2)学生讨论分组讨论。 (3)集体反馈,教师板书: ①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 ②大青蛙比小青蛙多吃了多少只? ③小青蛙比大青蛙少吃了多少只? 2.探究解决方法: (1)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怎么列式 板书:56+30= (2)讨论算法: 计数器上拨珠计算:56里有5个十和6个一,就在计数器的十位上拨5个珠子,在个位上拨6个珠子,再加上30,30里有3个十,在十位拨3个珠子。结果是86 (3)除了在计数器上拨珠计算的方法,你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可以很快的想出得数吗?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用数小棒的方法) (4)求大青蛙比小青蛙多多少只?怎么列式计算? ①板书:56-30=26(只) ②那它在计数器上又该怎么拨珠呢? ③先拨5个十和6 个一,那减去30,该怎么办?(在十位上拿掉3个珠子)现在还剩下几个十和几个一,是多少?所以56-30=26 ④还可以用什么方法算出得数,讨论一下。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练一练第1题: ①读一读题目请你挑选一个你喜欢的问题进行解答。 ②小啄木鸟比大啄木鸟少吃了多少虫子?它们一共吃了多少虫子? 2.练一练第5题: ①38只青蛙在举行大合唱呢!你们听,他们唱得好听吗?②青蛙们唱完了,他们都回家了,荷叶上还剩几只青蛙(5只)对,那你们知道跳下去多少只吗? ③怎么样列式计算?讨论一下。 3.学生要去春游,口渴想喝水,箱子里只有30瓶水,但是向阳小学却来了42名同学,你们说,这些水够不够他们喝呢?还缺多少?请同学们讨论讨论,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 板书设计: 青蛙吃虫子 一共吃了多少只虫子? 小青蛙比大青蛙少吃了几只虫子? 56+30=□(只) 56-30=□(只) 50+30=80 50-30=20 80+6=86 20+6=26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拔萝卜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3.初步学会应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加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 教学难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竖式写法。 教学过程: 一、动画激趣 又到了收获的季节,小白兔和小黑兔到地里拔萝卜。根据动画情节,请你来提数学问题? (1)小白兔拔了20个萝卜,小黑兔拔了40个萝卜,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你会解答吗? 列式:20+40=60(个) (2)小白兔拔了30个萝卜,小黑兔拔了6个萝卜,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 列式:30+6=36(个) (3)如果小白兔和小黑兔拔的萝卜的个数刚好都不是整十数,你还会计算吗? 二、 新知探究: 小白兔拔了23根,小黑兔拔了36根。两只小兔一共拔了多少根萝卜? 1.请你们四人小组讨论如何列式和解答,在组内说一说 2.四人小组学习研究。(教师巡视) 3.小组汇报。 (1)先算20+30=50,3+6=9,再算50+9=59。 (2)36+20=56,56+3=59 列式子计算的,把6和3对齐,2和3对齐,6+3=9, 2+3=5,所以得数是59。 4.小结:刚才这位同学的方法就是列竖式计算。列坚式计算时,谁想提醒大家要注意什么? 注意要把数位对整齐。 5.还有不同的方法吗?讨论汇报:先在计数器上拨36,然后在个位上再拨上2,在十位上拨上3,我就知道是59。 6.试一试。 (1)同学们太聪明了,想出了这么多的办法解决了这道加法问题。 (2)45+32、26+13,你会算吗?用你喜欢的方法想算哪道题就算哪道题,并和同桌说说你的算法。不明白的,请大胆说出来,老师愿意与你一道研究。 (3)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说,再全班交流。 三、巩固练习 1.请你试着在本子上列竖式: 43+22= 32+54= 62+14= 2.键盘上有36个黑键,52个白键,一共有多少个键盘? 思考:你准备如何列算式,如何解答 有55只天鹅,又飞来14只,你准备提一个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呢?你想怎么样解决它呢? 四、 全课总结: 学完了今天的知识,你有什么样的收获? 板书设计: 拔萝卜 2 3 + 36 = □ (个) 2 3 + 36 = 59 30+20=50 2 3 36+20=56 6+3=9 + 3 6 56+3=59 50+9=59 5 9 课后反思: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收玉米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3.学会用竖式进行减法运算。 4.初步学会应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加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用竖式进行减法运算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主题图:淘气和笑笑来到玉米地里准备收玉米。   2.分小组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 3.你能从这幅图中找到什么样的数学信息呢?汇报: 淘气收了57个玉米;笑笑收了42个玉米。 4.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会解答吗? 淘气收了57个玉米,笑笑收了42个玉米。笑笑比淘气少收了多少个玉米? 二、探索减法的计算方法 1.这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计算,算式是什么呢?57-42=? 你知道57-42的结果是多少吗?(多请几个学生来说,只说答案) 2.这么多孩子都知道答案了,那老师有一个要求了,你能用几种方法得出57-42=15的?与你的同桌互相当当小老师,看看你说的方法他能不能听明白? A、拨一拨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拨的?(请学生到展示台演示)(先拨57,57中的5表示有5个十,所以十位拨5,7表示7个一,所以在个位拨7;再拨42,十位拨 4,个位拨2.)为什么在十位拨4个位拨2呢?(再请一个孩子边拨边说)(全班跟着老师一起拨珠) B、算一算 1.怎样算出57+42=?A: 57-40=17 17-2=15 B:50-40=10 7-2=5 10+5=15 …(教师巡视,看学生都用了哪些算法,重点看有没有用竖式计算的,如果没有,后面的竖式法就由教师讲解。如果学生说出,就让学生来讲。) C、竖式计算方法 2.让学生来说。我们以前写的算式是怎样写的?(手势)(横着写的)XX同学是怎样写的?(竖着写的)这种竖着写的算式我们就叫竖式。所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竖式计算方法。哪些孩子会这种竖式计算方法?你能说说怎样列竖式,怎样算吗? 5 7 (2)小结:自己归纳,再得出:相同数位对齐, -4 2 从个位开始减,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 1 5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完成第58页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选择一道题与同桌交流算法。汇报结果及算法。 2.完成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3.完成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汇报、订正观察两道题的区别与联系,在小组内交流发现。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收玉米 笑笑比淘气少收了多少个玉米? □○□=□(个)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57-40=17 5 7 50-40=10 17-2=15 -4 2 7-2=5 1 5 10+5=15 课后反思: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 回收废品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在运算过程中,借助学具的操作,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地列式并进行计算。 3.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借助学具的操作,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地列式并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看老师的手里拿的是什么?(出示一个空瓶子)这种瓶子埋在地下好多年也不会腐烂,对庄稼的生长有影响。 2.针对这种情况,同学们说该采取什么措施呢?(回收)回收是个好办法,对回收的废品有的还能再利用,不能利用的也可以进行有益的处理。这不,小林、小红、小青已经行动了,我们去看一看吧。出示主题图,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这里有哪些数学问题。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1.师组织学生观察:图上给我们什么信息? 学生用语言描述所给的信息。 2.思考: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小组合作交流。 3.学生代表汇报:小红收集了多少个?小青收集了多少个? 同学们提的问题很好,该好如何解答呢?请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并用你的小棒摆一摆吧。 4.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并用你的小棒摆一摆。 教师巡视指导。 组织学生汇报。 5.先摆小林的13个,小红的比小林多3个,就再摆3个,结果小红就是13加上3个共16个, 算式是13+3=16(个)。 6.用小棒摆一摆小青收集数量。说出是怎样摆的,小青有多少个? 先摆小林的13个,小青的比小林少4个,就再摆4个,结果小青就是13减去4个共9个,算式是13-4=9(个)。 7.小结: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用加法;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用减法。 三、 巩固练习: 1.“练一练”的第二题。 用小棒摆一摆,再画一画,然后列式计算。 做完后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怎样解决的。 2.出示口算卡“接龙练习”完成第5题。 做完后集体订正。 3.完成第1题:指导学生看图提出数学问题,组织交流,并写出算式的得数。 做完后集体订正。 4.完成第3题:指导学生看图.笑笑比淘气多折了6颗,应当用加法计算。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又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收获和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回收废品 小红收集了多少个? 分析:比小林多3个,就是比13多3 13+3=16(个) 小青收集了多少个? 分析:比小林少4个,就是比13少4个 13-4=9(个) 课后反思: 第七课时 教学内容 练习三(2)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和习题中,针对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等知识点进行巩固。 2.百以内加减法的竖式计算巩固。 3.结合所学内容尝试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提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巩固基础知识,通过习题的练习能灵活运用知识点 教学难点:提高解题的准确率,尝试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提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经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们掌握了许多数学知识,我们先来对本单元所学习的内容作一个简单的回顾: 1.在小兔请客一节里学习了算式30+20=50和50-10=40,还知道了加减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2.在采松果一节里,我们能看图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时,我们用到了算式25+4=29。 3.在青蛙吃害虫一节里,我们会用计算器演示计算过程,在计算56+30=?时,我们知道十位和十位相加,个位和个位相加。 4.在拔萝卜一节里,学了用竖式计算百以内加减法,竖式计算时数位要对齐。 5.这一单元我们学得很有趣,小兔、松鼠、青蛙成了我们的好朋友。 二、习题巩固: 第1题,用计数器拨一拨动手操作后再进行计算,对于口算有困难的同学可以用竖式算。 第3题,直接写出得数,对于口算有困难的同学可以用竖式算。 第10题,提醒学生注意数位对齐,教师可以再多出一些类似的练习。第6题,给出了结果,请学生写出算式,如:27+10=37 49-12=37等。教学时可以多出几个得数请学生做。 第11题,引导学生有条理思考。如: 先取4,看53元的裤子能和哪件上衣搭配,只要3;再取5,看41元的裤子能和哪件上衣搭配,有2和3。这样可以做到不重不漏。 第10题,男孩: 22+6=28(元) 女孩:买一个游泳圈还差3元。 23-20=3(元)或20+3=23(元) 鼓励学生看图提出问题。 如:买一个足球和一个篮球需要多少钱?足球比游泳圈便宜多少钱?…… 第11题,(选作)其中后两题答案不唯一。鼓励有能力的学生想出更多的算式。 第13题,数学游戏,神奇的算式。 11+11=22 22-11=11 12+21=33 33-21=12 13+31=44 44-31=13 14+41=55 55-41=14 15+51=66 66-51=15 16+61=77 77-61=16 17+71=88 88-71=17 18+81=99 99-81=18 鼓励学生发现算式更多的特点。如在加法算式中,两个加数十位和个位上的7位置颠倒,各是由两个重叠7组成;在减法算式中,减数个位都是1,差的十位都是1, 板书设计: 练习三 神奇的算式所蕴含的规律: 1、 加法算式中,两个加数十位和个位上的7位置颠倒,各是由两个重叠7组成;在减法算式中,减数个位都是1,差的十位都是1。 2、 第一组第一个加数,后一个算式比前一个算式多1;第二个加数,后一个算式比前一个算式多10,因此,后一个算式比前一个算式的得数多11。 3、 第二组算式与第一组算式有密切的联系,是逆运算。 13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数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