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直线与圆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的概念;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的关系.
注意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运用!
1.已知点A(2,-3),B(-3,-7),直线l过点P(1,1),且与线段AB相交,则直线l的斜率k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
变式1:两直线与相交于第一象限的点,则a的范围是________.
(-1,2)
变式2:如果那么直线不经过第 象限.
【直线的方程】
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两点式、点向式、法向式、斜截式、截距式;
直线方程的一般式.
求直线方程的方法:直接法;待定系数法
5.已知直线l:,则过点P(1,2)且与直线l所夹锐角为的直线方程为_____________.(直接法)
x=1或
变式:已知直线l:,则过点P(1,2)且倾斜角是直线l倾斜角两倍的直线方程为_____________.
呢? 呢?
x=1
6.求过点P(3,2)且在两坐标轴上截距之和为0的直线方程.
法一:设截距式方程
法二:设点斜式方程
2x-3y=0或x-y-1=0
变式1:过点P(3,2)且在两坐标轴上截距相等的直线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2x-3y=0或x+y-5=0
变式2:过点P(3,2)且到原点的距离为3的直线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点斜式方程
x=3或5x+12y-39=0
变式3:过点P(3,2)并使A(2,-3)、B(6,1)到它的距离相等的直线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x+y-11=0或x-y-1=0
法一:从几何特征分类讨论求解
法二:设点斜式方程
变式4:过点P(3,2)且与圆相切的直线方程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3或45x+28y-191=0
设点斜式方程
变式5:求过点P(3,2)且与x轴、y轴正半轴围成三角形面积最小时的直线方程.
2x+3y-12=0
法一:设点斜式方程
法二: 设截距式方程
法三:设角
变式6:设点A在x轴上,点B在y轴上,线段AB的中点M的坐标为(2,-1),则直线AB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
x-2y-4=0
设点法
变式7:过点P(3,0)作直线l,使它被两条相交直线2x-y-2=0和x+y+3=0所截得的线段恰好被P点平分,求直线l的方程.
8x-y-24=0
设点法
变式8:△ABC中,BC边上的高所在直线方程为x-2y+1=0,∠A的平分线所在直线方程为y=0,若B(1,2),求点A和点C的坐标.
A(-1,0),C(5,-6)
【直线的定点问题】
7.直线,当k变化时,直线恒过定点________.
(3,1)
变式1:直线一定经过第________象限.
三
变式2: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相交
【解析几何中的对称问题及其应用】
点关于点的对称:
理论基础:点关于的对称点为,即是的中点,特别是中点的应用比较广泛,中点也就是对称的另一种说法而已.
例 1 已知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坐标分别为 ,求的值.
方法一:利用斜率相等
方法二:利用对角线互相平分,
方法三:利用向量相等.
答案:
变式 已知矩形的两个顶点,且它的对角线的交点在轴上,求的坐标.
方法一:设对角线中点,利用邻边垂直;
方法二:设对角线中点,利用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
答案:
直线关于点的对称:
理论基础:就本质而言,直线关于点的对称即点关于点的对称,结合几何特性,直线关于点的对称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对称点不在直线上),应用几何特性就可以降低解题运算量,提高解题效率.
例 2 求直线关于点对称的直线的方程.
方法一:取两点,求对称点,求方程。
方法二:因为所求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可设平行直线,然后取一点对称后代入。
方法三:根据平行设方程,再利用距离相等求参数。
方法四:应用轨迹思想
答案:
结论:直线关于点的对称直线为
圆关于点的对称:首先圆是关于自己圆心自对称的图形.其次圆关于点的对称图形仍然为圆,且半径不变,所以圆关于点的对称即为点关于点的对称.
点关于直线的对称:
理论基础: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为,则A,的中点在直线上,且与垂直,根据两个关系,建立方程组进行求解.
例 3 求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
答案:
结论:特殊的对称轴求对称点的方法:对于对称轴为轴、轴、的对称问题,我们可以利用更简单的方法直接写出对称点,不必再利用方程组的思想去求解.
变式1 求直线关于直线对称的直线方程.
直线关于直线的对称:
理论基础:直线关于直线对称,即点关于直线对称,
解决方法一:取两点,分别求对称,得到方程;
方法二:求交点(交点存在)再求一个点的对称点即可.
答案:
变式2 直线关于直线的对称直线方程为______________.
答案:
结论:同样的对于对称轴为特殊直线的问题可以直接给出:
关于直线的对称直线为:
变式3已知圆:+=1,圆与圆关于直线对称,则圆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圆关于直线的对称:
如果圆本身关于直线对称,说明直线经过圆的圆心;
若求圆关于直线的对称圆,即转化为圆心关于直线的对称点问题,半径不变.
和直线相同,对于特殊对称轴问题可以应用同样的结论.
答案:
例 4 已知、,点在直线上,若使取最小值,则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变式1 已知光线通过点,经直线反射,其反射光线通过点,则入射光线所在直线的方程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反射光线:,入射光线:
变式2 自点A(-3,3)发出的光线l射到x轴上,被x轴反射,其反射光线所在直线与圆相切,则光线l所在直线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4x+3y+3=0或3x+4y-3=0
变式3 在轴上有一点,直线上有一点,定点,若的周长最小,求两点的坐标.
答案
例5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平行于x轴且过点A(3,2)的入射光线l1被直线l:y=x反射.反射光线l2交y轴于B点,圆C过点A且与l1, l2都相切.
(1)求l2所在直线的方程和圆C的方程;
(2)设P,Q分别是直线l和圆C上的动点,求PB+PQ的最小值及此时点P的坐标.
x
y
O
A
B
l2
l1
l
x
y
O
A
B
l2
l1
l
D
解:(1)直线l1:y=2, 设l1交l于点D,则D(,2) ∵l的倾斜角为30°,∴l2的倾斜角为60° ∴
∴反射光线l2所在直线的方程为 即
已知圆C与l1切于点A,设 C(a , b )
∵圆心C在过点D且与l垂直的直线上,∴ ①
又圆心C在过点A且与l1垂直的直线上, ∴ ②
由①②得 圆C的半径r=3 故所求圆C的方程为
(2)设点B(0, -4)关于l的对称点B′(x0 ,y0) 则 且
得B′(, 2) , 固定点Q可发现,当B′,P,Q共线时,PB+PQ最小,故PB+PQ最小值为B′C-3
解得 ∴ PB+PQ最小值为B′C-3=
【轨迹法的简单应用】
例6 若方程.
(1)当且仅当在什么范围内,该方程表示一个圆;
(2)当在以上范围内变化时,求圆心的轨迹方程.
解析:(1)由,
,
当且仅当时,
即时,给定的方程表示一个圆。
(2)设圆心坐标为,则(为参数)。
消去参数,为所求圆心轨迹方程。
点评:圆的一般方程,圆心为点,半径,其中。
例7 已知圆A过点(),且与圆B:关于直线对称.
(1)求圆A和圆B方程;
(2)求两圆的公共弦长;
(3)过平面上一点向圆A和圆B各引一条切线,切点分别为C、D,设,求证:平面上存在一定点M使得Q到M的距离为定值,并求出该定值.
解:(1)设圆A的圆心A(a,b),由题意得:
解得
设圆A的方程为,将点P()代入得r=2
∴圆A:,圆B:
(2)由题意得两圆的公共弦所在直线方程为l:x-y+2=0,设(0, 0)到l的距离为d,
则d=, ∴公共弦长m=2
(3)证明:由题设得:,
∴化简得:, ∴配方得:
∴存在定点M()使得Q到M的距离为定值,且该定值为.
例8已知:以点C (t, )(t∈R , t ≠0)为圆心的圆与x轴交于点O、A, 与y轴交于点O、B, 其中O为坐标原点.
(1)求证:△OAB的面积为定值;
(2)设直线y=-2x+4与圆C交于点M、N,若OM=ON,求圆C的方程.
解:(1)∵圆C过原点O , 设圆C的方程是
令,得;令,得
,即△OAB的面积为定值.
(2)垂直平分线段.
,∴ 直线OC的方程是 , 解得:
当时,圆心的坐标为,,
此时到直线的距离,圆与直线相交于两点.
当时,圆心的坐标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圆与直线不相交,不符合题意舍去.
所求圆C的方程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