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米易中学高2020届化学巩固练习题(一)
一、仪器补充:球形冷凝管、蛇形冷凝管都是竖立使用,直形冷凝管横向使用。三颈圆底烧瓶又称三颈瓶用于蒸馏。
实验基础巩固练习:
1.下列实验操作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先装好药品,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先用双手握紧试管,再将导管插入水中检查装置气密性
C.结束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先熄灭酒精灯后撤出导管
D.稀释硫酸时,先在烧杯里倒入浓硫酸,再小心倒入水并不断搅拌
2.做化学实验时,必须十分重视安全和环保问题。下列操作方法不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
A.制取氧气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出现倒吸现象,立即打开试管上的橡皮塞
B.在气体发生装置上点燃氢气等气体时,必须先检验气体的纯度
C.实验结束后将所有的废液倒入下水道排出实验室,以免污染实验室
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不停沿试管倾斜方向移动试管或加入碎瓷片,以免液体暴沸伤人
3.中学化学实验中应用最广泛的仪器之一是滴瓶。滴瓶用于盛放各种溶液,关于滴瓶中滴管的使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向试管中滴加溶液时,滴管尖嘴不能伸入试管口内 B.不能将滴管水平拿持
C.加完药品后应将滴管洗净后再放回原瓶 D.滴管除了原滴瓶外,不能放在别的地方
4.加热是一种基本实验操作,下列加热操作正确的是( )
A.将烧杯放置在铁架台的铁圈上直接用酒精灯火焰加热 B.将试管直接用酒精灯火焰加热
C.将蒸发皿放置在铁架台的铁圈上,并垫石棉网加热
D.将烧瓶放置在铁架台的铁圈上直接用酒精灯火焰加热
5.化学实验中,人的五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五官的使用符合实验要求的是( )
6.下列混合物的分离方法不可行的是( )
A.互溶的液态混合物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
B.互不相溶的液态混合物可用分液方法分离
C.沸点不同的液态混合物可用蒸馏方法分离
D.可溶于水的固体与难溶于水的固体形成的混合物可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分离
7.用四氯化碳萃取碘的饱和水溶液中的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使用的主要仪器是分液漏斗
B.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
C.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呈紫红色
D.分液时,水从分液漏斗下口流出,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8.某同学根据苯和四氯化碳互溶,苯的密度比水小,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的性质制作了如图所示的“液体积木”。在试管中注入CCl4,再加少量水,然后再小心加入少量苯,溶液可出现分三层的现象,再用漏斗向水层中加入少量胆矾溶液及少量碘水(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中下三层的颜色分别为无色、蓝色、紫红色
B.上中下三层的颜色分别为紫红色、蓝色、紫红色
C.振荡再静置后溶液分为两层,水在下层
D.振荡再静置后溶液仍分为三层
9.下列对实验过程的评价正确的是( )
A.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证明该固体一定是CaCO3
B.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SO
C.某无色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显红色,该溶液一定显碱性
D.验证烧碱溶液中是否含有Cl-,先加稀盐酸除去OH-,再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证明含Cl-
10.(10分)可用于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有①过滤、②蒸馏、③加热、④分液。
在下列空白中填写分离提纯的合理方法的序号。
(1)除去石灰水中悬浮的CaCO3颗粒:________。(2)除去NaCl晶体中混有的碘单质:________。
(3)分离汽油和煤油的混合物:________。(4)分离水和苯的混合物:________。
11.(10分)某化学课外小组以海带为原料制取了少量碘水,现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并用分液漏斗分离两种溶液.其实验步骤为:
A.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 B.把20 mL碘水和5 mL CCl4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 C.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的玻璃塞是否漏液; D.倒转漏斗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 E.旋开活塞,用烧杯接收下层溶液; F.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溶液; G.将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对准分液漏斗口上的小孔; H.静置、分层. 就此实验完成下列填空:
(1)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上述各操作的编号字母填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H→________→E→F
(2)D步骤为什么要不时旋开活塞放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E步骤的操作中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G步骤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能选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6分)有一包白色粉末,其中可能含有Ba(NO3)2、CaCl2、K2CO3,现做以下实验:
①将部分粉末加入水中,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向①的悬浊液中加入过量稀硝酸,白色沉淀消失,并有气泡产生.
③取少量②的溶液滴入稀硫酸,有白色沉淀产生.
④另取少量②的溶液滴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判断原白色粉末的组成成分是(写名称)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实验步骤①和③中有关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11分)“春泛盐,秋泛硝.”有些地区的盐碱地里春天会析出食盐,到了秋天,又会析出芒硝(主要成分是Na2SO4·10H2O).该地区某中学的同学们对“硝”的成分产生了争议,甲小组同学认为“硝”中只含有硫酸钠;乙小组同学认为“硝”中既含有硫酸钠,又含有氯化钠.为了验证猜想,他们采集了样品,加适量水完全溶解后,过滤,滤液备用.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探究.
(1)甲小组同学的实验如下:取少量滤液放入试管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再滴加稀盐酸,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小组同学的实验如下:取少量滤液放入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过滤,再向滤液中滴加________________.如果乙小组的观点正确,现象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甲、乙两小组的实验设计哪个合理,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为了从海带中提取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
已知步骤④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l2+2KI===2KCl+I2。
请填写下列空白:
(1)步骤③的实验操作名称是___________。
(2)步骤⑤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_,除烧杯外,还必须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
(3)选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回答两条即可)
(4)从碘水溶液中提取碘,还可以选用下列_________(填字母)物质作为萃取剂。
a.酒精 b.苯(密度比水小) c.NaCl溶液
(5)步骤⑥的目的是从含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分离出单质碘和回收四氯化碳,该步骤的实验操作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
物质的量巩固练习:1、0.2mol H3PO4有相同H原子数的HNO3为 mol,有相同氧原子数的H2SO4有 个 ,有相同的分子数的HCl有 mol,有相同原子总数的NH3 mol。
2、0.2molNaOH含Na+ mol, 含OH- mol, 与 mol Ba(OH)2所含OH- 相同。
3. 49 g H2SO4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____;
4.5 mol H2SO4的质量是________,其中含有________mol H,含有________g O。
5.有五种物质是①6 g H2,②0.5 mol CO2,③1.204×1024个氯化氢分子,④147 g硫酸,⑤92 g乙醇(C2H5OH),它们的物质的量最大的是________,所含分子数最多的是____________,含有原子个数最多的是__________,质量最大的是________。
6.19 g 某二价金属氯化物(ACl2)中含有0.4 mol Cl-,则ACl2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_;A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ACl2的化学式是________。
7.2 mol Na2SO4溶于水可电离出______mol Na+,溶液中含SO________g。某一定量的Na2SO4溶液中含9.2 g Na+,则该溶液中含SO________mol。
8. ________g尿素[CO(NH2)2]所含的N原子数与10.7 g氯化铵所含的N原子数相同。
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B.0.5 mol H2O中含有的原子数目为1.5 NA
C.64 g氧相当于2 mol氧 D.1 mol任何物质都约含有6.02×1023个原子
2.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 氦气中有2NA个氦原子 B.使用摩尔时必须指明粒子的名称
C.1 mol任何物质所含有的原子数为NA个 D.1 mol任何物质所含有的粒子数为NA个
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质量相等的O2和O3中所含原子数相等 B.物质的量相等的O2和O3中含氧分子数相等
C.质量相等的CO和CO2中所含碳原子数相等 D.物质的量相等的CO和CO2中含碳原子数相等
4.相同质量的下列气体所含原子数最多的是( )
A.C2H6 B.N2 C.CO D.O2
5.20 g某元素中含有0.5 NA个原子,则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2 B.4 C.40 D.30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H2SO4的摩尔质量是98 B.2 mol NO和2 mol NO2含原子数相同
C.等质量的O2和O3中所含氧原子个数相同 D.等质量的CO和CO2中所含碳原子数相等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
A. 28 g N2和28 g CO所含的分子数都是NA B. 2 g H2和2g O2所含的原子数都是NA
C. 28 g CO和44 g CO2所含的氧原子数都是2NA D.36.5 g氯化氢和36.5 g盐酸所含的分子数都是NA
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
A. 7.1 g氯气和7.1 g液态氯所含的分子数都是0.1 NA
B. 98 g H2SO4和98 g H3PO4所含的氧原子数都是4NA
C. 1 mol Mg转化为MgCl2必定有NA个Cl2分子参加了反应
D. 1 mol Fe转化为Fe3+失去的电子数为3NA
8、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64g SO2含有氧原子数为 ( )
A. 1NA B. 2NA C. 3NA D. 4NA
1、0.5molH2O中( )
A、含0.5molH B、含1个水分子 C、约含NA个O D、约含0.5NA个水分子
2、0.5molNa2SO4中( )
A.含3.01×1023个SO42- B.含0.5个Na2SO4分子 C.含0.5molNa+ D.含1mol氧原子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1 mol O的质量是16 g·mol-1 ②Na+的摩尔质量是23 g·mol-1
③CO2的摩尔质量是44 g·mol-1 ④氢的摩尔质量是2 g·mol-1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下列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阿伏加德罗常数是12 g碳中所含的碳原子数 B.阿伏加德罗常数是0.012 kg 12C中所含的原子数
C.阿伏加德罗常数是6.02×1023 D.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符号为NA,近似值为6.02×1023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的量是一个基本物理量,表示物质所含粒子的多少
B.1 mol氢中含有2 mol氢原子和2 mol电子
C.1 mol H2O的质量等于NA个H2O分子质量的总和(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D.摩尔表示物质的量的数量单位
20.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4 g金属镁变成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0.1NA
B.18 g水中含有0.1NA个水分子 C.1 mol氮气所含的电子数目为NA
D.17 g氨气所含电子数目为10NA
1.对于等质量的下列各气体中,含有的分子个数最多的是( )
A.Cl2 B.H2 C.O2 D.CO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 mol H2O的质量为18 g·mol-1 B.CH4的摩尔质量为16 g
C.3.01×1023个SO2分子的质量为32 g D.1 mol任何物质均含有6.02×1023个分子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6.02×1023个12C原子数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 B.1 mol氧含6.02×1023个O2分子
C.1 mol CaCl2里含离子总数为2×6.02×1023个 D.1 mol H+中含有的H+数为NA
10(1)① (2)③ (3)② (4)④
11答案:(1)C B D G
(2)防止分液漏斗内压强过大而发生危险
(3)使分液漏斗下端漏斗颈紧靠烧杯内壁;及时关闭活塞,防止上层液体流出
(4)使分液漏斗内外空气相通,以保证进行E操作时漏斗里的液体顺利流出
(5)CCl4与水既不反应也不互溶,且碘在CCl4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得多
12答案:(1)硝酸钡、氯化钙、碳酸钾
(2)Ba(NO3)2+K2CO3===BaCO3↓+2KNO3
CaCl2+K2CO3===CaCO3↓+2KCl
Ba(NO3)2+H2SO4===BaSO4↓+2HNO3
13答案:(1)有白色沉淀产生 Na2SO4+BaCl2===BaSO4↓+2NaCl
(2)AgNO3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3)乙小组合理 甲小组在实验中没有证明不含氯化钠(或乙小组在实验过程中既证明了含有硫酸钠,又证明了含有氯化钠).
14答案:(1)过滤。(2)萃取,分液漏斗。(3)①I2易溶于CCl4而难溶于水;②CCl4和H2O互不相溶。(4) b(5)蒸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