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石门高级中学2025年历史高三上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doc

上传人:cg****1 文档编号:11978703 上传时间:2025-08-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21.50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石门高级中学2025年历史高三上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石门高级中学2025年历史高三上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石门高级中学2025年历史高三上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 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是1954年初缪印堂所做的漫画《敬祝进步》。作者为画面上的两位人物设计了这样的对话:1954年:“你好啊!你的任务超额完成啦!”1953年:“哈!我相信你!”该漫画意在说明 A.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全面的胜利 B.国家工业化建设已奠定初步基础 C.人大代表履行当家做主的职责 D.人民群众参与工业化的建设热情 2.巴黎公社建立之后,公社认为纪念拿破仑一世胜利的凯旋柱是一个波拿巴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的象征,于是将其拉倒。包括德国在内的工会和社会主义组织举行集会并传递了支持巴黎公社的信息。这反映出 A.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应用 B.法德工人运动的斗争目标趋于一致 C.工人运动的国际主义精神 D.第二国际对于国际工人运动的指导 3.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文坛兴起了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学学派——黑色幽默,这一学派用痛苦的幽默来表现社会对人的异化,理性原则破灭后的惶惑,自我挣扎的徒劳。这反映了 A.美国社会精神信仰面临危机 B.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 C.社会大众对工业文明的赞美 D.现实主义文学引发社会共鸣 4.下图所示的折线统计图最有可能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 A.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变化情况 B.中国人口增长率的变化情况 C.与我国建交国家数量的变化情况 D.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变化情况 5.南朝刘宋时期,谢灵运的“田园别墅”一改汉代“千树橘”的单一经营,变成粮食、桑麻、蔬菜、水果等多种经营格局,“春秋有待,朝夕须资。既耕以饭,亦桑贸衣。艺菜当肴,采药救颓”。这反映出“田园别墅” A.推动了农产品的商品化 B.具有鲜明的自然经济特色 C.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D.使世家大族生活日益腐化 6.2019年英国首相约翰逊提出议会休会五周请求,得到女王伊利莎白二世的批准。但是随后最高法院判决约翰逊此举违反法律,认为这是在英国“脱欧”之前的关键时期“阻止议会履行职责”,裁决要求议会两院议长自行决定下一步行动。这体现了英国政体的哪一原则 A.议会至上 B.分权制衡 C.有限君权 D.责任内阁 7.一位历史学家在一篇研究近代中国史的论文中,描述某一事件:“最重要的就是爱国主义运动——反帝国主义运动。……一方面是争回我国在山东的主权;另一方面是促使青年人的自我觉醒。……”请问此事件是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卢沟桥事变 D.文化大革命 8.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有 史实 结论 A 1954年,中共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表明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入新阶段 B 1980年,深圳等经济特区的设立 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 C 1992年,发表南方谈话 成为中国开始改革开放的宣言书 D 联合国向世界推广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 成功解决了世界粮食短缺问题 A.A B.B C.C D.D 9.下表记录的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正确运用历史学习基本方法、论证过程较为科学准确的是 A.A B.B C.C D.D 10.恩格斯曾说某宗教“是被压迫者的运动,它最初是奴隶、穷人和无产者被罗马征服或驱散的人们的宗教”。该宗教产生于古代哪一区域 A.A B.B C.C D.D 11.三国时,孙权开始兴建城隍庙;南北朝时,城隍是城市居民守御城池、保障治安的守护神;隋唐时期,城隍又执掌了雨旱丰歉、功名利禄、吉凶祸福、名籍诸事等;宋代,传统的城隍信仰已列入国家祀典。这说明( ) A.官方正统思想压制民间文化发展 B.儒家开始影响市民的日常生活 C.城市发展拓展了城隍的信仰空间 D.城隍庙是宣传迷信的封建堡垒 12.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卷十二》中,对近代列强在华不同时期投资第一位的相关数据统计(见下表)。这些数据反映出 时间 1840—1895年 1895—1911年 1911—1927年 1927—1937年 1937—1945年 1945—1949年 国家 英国 英国 日本 美国 美国 美国 数量(万元) 8026 33955 69627 11969 262096 47918 比重(%) 82.5 28.1 44.2 37.3 75.5 68.1 A.近代英国在华投资额不断下降 B.近代美国在华投资额不断增长 C.甲午战争后日本开始占据第一 D.甲午战争后英国丧失绝对优势 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 13.(3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永嘉(晋怀帝年号 ,307-313年)以来,五胡的威胁使得北方汉人大量建设坞堡,这些坞堡常以宗族、士族为中心团结乡里,平时戮力耕作,遇敌时聚众以自卫,民户隐匿成为普遍现象。“(北)魏初不立三长,故民多荫附。荫附者皆无官役,豪强争敛,倍于公赋”,北魏名臣李冲力主“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这些基层官员按照政府制定的标准来收取租赋。东晋和南朝的户籍制度整理,被称为“土断”,就是将北方迁徙的民户编入当地户籍,不和土著民户产生混淆。剥夺大族的部曲(豪强的依附农民)为自耕农,纳入缴税的编户。会稽余姚士族虞亮抗命,藏匿亡命千余人,被(宋武帝)刘裕处以死刑,于是豪强肃然,远近知禁。 ——摘编自汪翀《南北朝的户籍和土地改革》 (1)据材料结合所学,概括北方与南方户籍改革的不同内容。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户籍改革给南北方带来的相似影响。 14.(20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中国现代外交体制是清政府从西方移植过来的,它的最初建立更多的是一种无奈的选择。这种体制从一开始就显示出传统性与现代性杂糅的先天缺陷,在长达近四十年的时间里,清政府对它的变革也仅仅限于局部调整。然而,这种情况在清末新政时期发生了根本变化。庚子惨败使顽守旧势力遭受了致命打击,为洋务派重新进入权力核心提供了契机。他们大胆地举起了效法西方、进行变革的大旗,他们的变革决心不单单是一种迎合,更多的是真实意图的表露。清末新政时期,外交体制的变革主要取得了以下成就:第一,设立外务部,这是中国外交史上具有现代西方外交部性质的第一个专门的常设国家机构。第二,制定系列新的规章,严格了出使大臣及使馆参随人员的选用标准,形成了一套有效的出使经费监管机制。第三,完成了国歌的创制,完善了宝星(勤章)制度,结束了中外有关觐见礼仪的争论,完成了中国标志性外交礼仪和仪式性外交礼仪的制度化。第四,通过创制地方交涉使制度,消除了旧有外交体制中地方外交机构涣散无序的弊端。第五,开设了中国第一个外交才培训机构——储才馆。 ——摘编自崔军伟《试析清末新政时期外交体制变革的有利因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新政时期中国外交体制的主要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清末新政时期中国外交改革的影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D 【解析】 该漫画信息是,身着崭新工作服的1954年劳动者骑在崭新的摩托车上,实现了与骑自行车的1953年劳动者关于“五年计划”的接力。这显示了人民群众参与“一五计划”的建设热情,故D项正确;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全面胜利是在1956年,而国家工业化建设已奠定初步基础在1957年,故AB错误;人大代表履行当家做主的职责指的是1954年全国人大的建立,漫画是经济建设,故C错误。 2、C 【解析】 材料中的“推倒凯旋柱”表明巴黎公社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不主张对外扩张,具有国际主义精神,同时国外的工人组织对巴黎公社表示支持,可知工人运动具有国际主义精神,故答案为C项;巴黎公社不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开展的,排除A项;B项说法绝对,排除;第二国际成立于1889年,巴黎公社革命是在1871年,排除D项。 3、A 【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黑色幽默流派突出描写荒谬的世界和社会对人的压迫,反映了美国社会精神信仰面临危机,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是浪漫主义的特征,排除;C选项材料并未体现;黑色幽默不是现实主义文学,D选项错误。故选A。 4、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的把握。依据折线统计图可知,在1957年达到一个小高峰,之后迅速下滑,1962年后开始回升。结合所学可知,中国的人口数量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会有这样大的变化;同中国建交的国家在1957年到1962年是不断上升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在我国生产力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下是不断升高的,不会在1957年后迅速降低,并在1962年达到-5的情况。受到“大跃进”和自然灾害的影响,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不断下降,到1962年开始调整,使之不断回升。故A正确。 【详解】 5、B 【解析】 根据材料“田园别墅”“变成粮食、桑麻、蔬菜、水果等多种经营格局”,说明“田园别墅”可以实现自给自足,具有鲜明的自然经济特色,故选B;材料没有反映农产品的商品化,A错误;经济中心的南移开始于“田园别墅”出现之前,C错误;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6、D 【解析】 材料反映了首相提出议会休会,却被最高法院判决违反法律。依据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可知,英国实行责任内阁制度,内阁需要对议会负责,政府的方案需要被议会批准,材料体现的是被英国国王批准。D正确;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内阁需要对议会负责,没有体现议会至上的原则,A错误;材料信息未体现分权制衡的原则,B错误;材料主体是内阁与议会,而不是君主权力的大小,C错误。故选D。 7、B 【解析】 材料信息“争回我国在青岛的主权”、“促使青年人的自我觉醒”说明该事件是五四运动,故B项正确;辛亥革命没有明确反帝,故A项错误;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没有涉及青岛主权问题,故C项错误;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已经独立,更不涉及青岛主权了,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把握材料的关键信息,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判定。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争回我国在青岛的主权”,由此判定这是五四运动。 8、B 【解析】 深圳经济特区的成立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选项B正确;1956年八字方针提出表明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入新阶段,选项A排除;中国改革开放的宣言书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选项C排除;世界粮食短缺问题尚未解决,排除D。 9、B 【解析】 德国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实现了国家的统一,通过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使德国确立了君主制立宪制和联邦制体制,促进了德国的资本主义发展,B正确;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A错在时间和普遍的说法,排除;苏联在1928年后就废止了新经济政策,推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道路,C排除;仅从衣食住行的变化是无法推出改革开放创造经济增长的奇迹的结论,D排除。故选B。 10、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基督教的发源地巴勒斯坦地区在罗马帝国的统治下,是犹太人民反抗罗马统治的群众运动的产物,符合材料信息,C属于巴勒斯坦地区,故C正确;A属于古希腊地区,B属于古罗马地区,D属于古印度地区,都不符合题意,故ABD排除。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被压迫者的运动,它最初是奴隶、穷人和无产者被罗马征服或驱散的人们的宗教”,再结合所学知识从基督教的史实入手,仔细观察地图位置,即可排除无关选项。 11、C 【解析】 材料说明从三国时期开始,城隍的职能随着经济、城市、时代的发展不断扩充,信仰空间不断扩大,故C正确;城隍信仰作为民间文化的代表而蓬勃发展,正体现了民间文化的活跃,排除A;城隍信仰并不体现儒家思想,排除B;D选项在题目中没有体现,排除。 12、D 【解析】 材料看不出英国不断的下降,只能看出到辛亥革命之前是有下降趋势,A错误;材料只能看出从1927年以后美国的投资额不断增长,不能概括整个近代的特征,B错误;甲午战争以后日本并没有占据第1位,只是在辛亥革命以后占据第1位,C错误;从1895年到1911年英国的投资额比重明显下降,丧失了绝对的优势,D正确。 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 13、(1)北方:统一户籍,对坞堡组织进行编户和征收赋税;设立三长制加强管理;南方:土断制度,对北方迁移人口另外编户;剥夺士族部曲,增加纳税编户数量。 (2)加强吏治,抑制豪强;维护社会安定,巩固政权;推动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推动民族的交融。 【解析】 (1)根据“这些基层官员按照政府制定的标准来收取租赋”得出北方:统一户籍,对坞堡组织进行编户和征收赋税;根据“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得出设立三长制加强管理;南方:土根据材料“东晋和南朝的户籍制度整理,被称为“土断”,就是将北方迁徙的民户编入当地户籍,不和土著民户产生混淆”可得出土断制度,对北方迁移人口另外编户;根据“剥夺大族的部曲(豪强的依附农民)为自耕农,纳入缴税的编户”得出剥夺士族部曲,增加纳税编户数量。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从加强吏治,抑制豪强、维护社会安定,巩固政权、推动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推动民族的交融等角度概括。 14、(1)主要变化:由局部调整到全面变革;变革南被动转向主动;由固守传统到注重对旧机制的割舍与新体制的创建。 (2)影响:有利于推动晚清外交体制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利于外交人才的培养和素养的提高;丰富了以主权国家为中心的现代外交体制,推动了外交体制的现代化转型;一定程度上顺应了时代潮流;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屈辱的局面。 【解析】 (1)变化:从“仅仅限于局部调整”“ 清末新政时期发生了根本变化”可知变革是由局部调整到全面变革;从“变革决心不单单是一种迎合,更多的是真实意图的表露”可知是变革由被动转向主动;从外交体制的变革主要成就可知变革是由固守传统到注重对旧机制的割舍与新体制的创建。 (2)影响:完成外交礼仪有利于推动晚清外交体制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储才馆的设置有利于外交人才的培养和素养的提高;全国变革丰富了以主权国家为中心的现代外交体制,推动了外交体制的现代化转型;主动变革一定程度上顺应了时代潮流;但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屈辱的局面。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