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盖梁首件总结报告.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1197342 上传时间:2024-04-1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13.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盖梁首件总结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盖梁首件总结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西宝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B-C17合同段 国家高速公路网连霍高速(G30)西安至宝鸡 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 盖梁 首件工程总结报告 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西宝改扩建工程B-C17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二零一六年十二月 盖梁首件工程施工总结报告 为消除由于施工技术、工艺、工法及质量控制措施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质量问题或质量隐患,树立分项工程示范样板工程,将西宝改扩建工程打造成品质工程,确定符合本工程特点的施工方法、工艺参数以及最优的施工组织管理方法,从而指导后续工程施工,预防和纠正后续批量生产中可能产生的质量问题。 为确保我标段内的盖梁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及技术标准,我标段选定凉泉立交EK0+373匝道桥1#墩盖梁做为我标段盖梁首件工程,于2016年12月1日进行施工。 一、 首件工程概况 凉泉立交EK0+373匝道桥,上部结构为4×20m+4×20m+4×2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下部为柱式墩、柱式台,钻孔灌注桩基础。桥梁全长246米。共有盖梁11片,桥台2个。所选的首件工程为1#盖梁,该盖梁长16.4m,高1.5m,宽2.0m,盖梁顶面双向2%横坡。设计混凝土强度为C30,混凝土方量:46.4m3。 二、施工目标 1、质量目标 单点合格率94%及以上、关健指标合格率98%及以上、弱项指标合格率90%及以上,竣工验收达到优良。 2、安全目标 杜绝因工亡人事故,避免重伤,轻伤及一般事故率控制在0.5‰以下。 3、环保目标 严格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法》和《水土保持法》及地方政府有关规定落实环保。 采取各种工程防护措施,控制水资源污染,水土流失,减少粉尘对空气的污染,降低噪音污染,减少工程建设对沿线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确保沿线景观不受破坏, 保持生态平衡,创造良好的环境。 4、首件目的 通过首件的施工,取得相关的技术参数,确定拟定施工方案的可行性,为后续施工总结相关经验;通过首件工程施工,结合我标段盖梁施工的特点,来确定最优的施工工艺和施工组织。 三、首件工程施工准备 我项目选取施工经验丰富的技术干部和施工队伍负责该盖梁施工,管理人员配置见下表2-1,施工人员配置见下表2-2 管理人员配置 表2-1 名 称 施工人员 职 责 技术质量总负责人 王尊科 对工程技术质量负责 施工负责人 张伍银 对工程进度、现场负责 工程技术负责人 刘贵山 对工程技术负责 工程质量负责人 麻顺江 对工程质量负责 安全负责人 张 峰 对工程安全负责 测量负责人 麻 恩 对工程施工测量放线及复测负责 试验负责人 王小龙 对工程的实验检测负责 现场负责人 李 森 做好现场施工协调及人员配置安排 施工人员配置 表2-2 分 工 施工人员 人数 职责 模板打磨及安装 工 人 4人 负责对该桥盖梁模板加工及安装 砼浇注 砼 工 6人 负责对该盖梁砼浇注、振捣 钢筋制作及安装 钢筋工 10人 负责对该盖梁钢筋制作及安装 吊车 吊车司机 2人 负责吊装作业 电路 电工 1人 负责电路 杂工 杂 工 4人 配合钢筋工、砼工施工 3.2、机械设备配置 盖梁施工砼采用项目部拌和站集中拌制砼。施工电路从主电线路分支截取,以满足施工用电,另配一台200KW大功率发电机和一台18.3KW小型发电机备用,满足施工需要,确保首件工程顺利完成,主要机械配置见表2-3。 主要机械的配置表 2-3 机械名称 数量 用途 发电机200kVA 1 备用发电 发电机18.3kVA 1 备用发电 钢筋割断机 1 钢筋加工 钢筋切割机 1 钢筋加工 钢筋弯曲机 1 钢筋加工 电焊机22kw 3 钢筋加工及安装 混凝土运输车 3 混凝土运输 插入式振捣器 4 振捣砼 四轮平板拖车 1 钢筋骨架运输 25T吊车 1 模板安装、拆除 3.3、技术准备 (1)测量放样   在盖梁施工前,采用全站仪对墩柱中心位置、墩柱顶高程进行施工测量。 (2)对水泥、钢筋、砂石等原材料分别进行取样检验,配合比已确定并报监理审批。 (3)施工前进行二级技术交底,并对交底内容进行详细的记录。 (4)在墩柱施工时,于设计墩柱顶标高以下42cm预留φ140PVCmm管作预留孔,在盖梁施工时做纵梁的底支撑。预埋位置要准确,便于盖梁立底模,在盖梁模板与支架拆除后,用同标号水泥浆按压浆方法将预留孔填充。 四、首件施工过程 4.1 工艺流程 盖梁施工工艺框图 4.2、支架及模板施工 盖梁托架安装示意图如下: 盖梁托架示意图 4.2.1、模板支架、底模的制作与安装 (1)模板支架安装 在立柱顶凿毛处理、测量验收合格后,开始安装模板支架。首先在每片墩柱的预留孔内安放一片φ110mm圆钢棒,做盖梁底模纵梁的底支撑。盖梁模板支架的纵梁采用每侧2片40b工字钢,工字钢采用吊装到位,两侧工字钢用Φ20拉杆对拉进行固定,待工字钢稳定后调整好高度,铺装一层I12槽钢作为模板支架的横梁,间距为10cm,并采用大头楔进行高度调整。 (2)底模安装 底模采用定型钢模板,测量人员测出模板位置并标识后,将底模吊装至横梁上,并通过木垫块调平。模板平整后固定底模,以保证模板平整度及接缝密合性。盖梁与墩柱连接出处模板采用海绵或胶条贴缝,防止漏浆。同时横梁端侧铺设木板作为操作平台,并挂设安全网及护栏。 底模安装完毕后,请监理工程师对其平面位置、顶部标高及稳定性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方进行下一工序。 4.2.2、钢筋笼的制作、运输与安装 在盖梁底模安装、底模高程验收合格后,开始进行盖梁钢筋骨架制作。钢筋骨架预先在现场绑扎好,再用吊车吊装至盖梁底模上。安装好的钢筋骨架要顺直,主筋及弯起筋的位置、尺寸严格按设计要求。钢筋笼绑扎时接头错开布置,同一断面的接头不超过该截面钢筋总数的50%,接头断面距离不小于35倍的主筋直径。钢筋焊接采用双面搭接焊,焊接长度不小于5倍的钢筋直径。盖梁底面、边侧交错设置标准垫块,以确保达到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同时注意支座垫石的预埋。 钢筋制作应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规定,还应符合以下要求(钢筋安装实测项目见表3-1): 1、钢筋的表面应洁净,使用前应将表面油渍、漆皮、鲮锈等清除干净。 2、钢筋焊接前,必须片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正式焊接。焊工必须持考试合格证上岗。 3、现场绑扎钢筋时,钢筋的交叉点应用铁丝绑扎结实,也可用点焊焊牢。 4、箍筋弯钩的叠合处,在柱中应沿柱高方向交错布置。 5、在钢筋骨架外侧设置控制保护层厚度的垫块,垫块采用塑料垫块,其间距不大于1米,成梅花形布置。 6、质量标准 ⑴、保证项目 ①钢筋品种和质量、焊剂的牌号、性能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②钢筋焊接接头的机械性能必须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规定。 ③在进行钢筋焊接接头的强度检验时,从每批成品中切取三个试件进行拉伸试验。在一般构筑物中,每300个同类型接头(同钢筋级别、同钢筋直径)作为一批。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每200个同类接头作为一批;不足200个时,仍作为一批。焊接头的位伸试验结果,三个试件均不得低于该级别钢筋规定的抗拉强度值。若有一个试件的抗拉强度低于规定数值,应取双倍数量的试件进行复验;复验结果,若仍有一个试件的强度达不到上述要求,该批接头即为不合格品。 ⑵、基本项目 ①用小锤、放大镜、钢板尺和焊缝量规检查,逐个检查焊接接头。 ②接头焊包均匀,不得有裂纹,钢筋表面无明显烧伤等缺陷。 ③对外观检查不合格的接头,应将其切除重焊。 允许偏差 ①接头处钢筋轴线的偏移不得超过0.1倍直径,同时不得大于2mm。 ②接头处弯折不得大于4°。 4.2.3、侧模、端模的安装 在盖梁钢筋安装验收合格后,吊装盖梁侧模。侧模采用组合钢模现场拼装,整体吊装。模板采用螺栓拼接,吊装前涂刷脱模剂,保证模板的整体稳定,侧模整体拼装后,模板外侧分上、中、下布置3道横梁,竖向布置间距80cm双排10号槽钢,采用Φ20对拉螺杆固定。侧模安装固定后,吊装端模,端模与侧模连接处用双面胶贴缝,防止漏浆。侧模、端模安装完毕后由测量人员测出模板标高,并推算盖梁标高,标识盖梁顶浇筑位置。完毕后检查几何尺寸、轴线位置、顶面高程、模板牢固,确保其位置正确不发生变形,做到不跑模、不漏浆、不错位。并请监理工程师检验,检验合格后进行混凝土浇筑。 4.3、支座垫石 测量人员准确测出每个支座垫石的轴线及中心位置,预埋支座垫石钢筋,支护支座垫石模板;混凝土浇筑时,支座垫石与盖梁一次浇筑成型,灌注盖梁混凝土时严格控制盖梁顶标高,灌注完成后及时施工支座垫石。 支座垫石砼强度须符合设计要求,垫石顶面要求平整,标高准确。 4.4、混凝土的浇筑及养护 4.4.1混凝土的浇筑   模板安装完毕以后,请监理现场检验模板的平面位置、顶部标高及稳定性。经检验合格后,即开始浇注混凝土。盖梁混凝土均采用混凝土运输车运输,用混凝土泵车车进行混凝土的浇注。混凝土要连续灌注,水平分层、一次灌成,每层厚度不超过50厘米,在下层混凝土初凝或能重塑前浇筑完上层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振动,振动时宜快插慢拔,振动棒移动距离不超过该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与模板保持5~10cm的距离;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钢筋;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每一处振动时,应边振动边徐徐提出振动棒。混凝土的振动时间,应保证混凝土获得足够的密实度,当混凝土不再下沉、混凝土不出气泡、混凝土表面开始泛浆时,表示该层振捣适度。 浇注砼注意事项: ⑴浇注混凝土前,应对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如钢筋有踩弯或者脱落者,应及时调直以免露筋。 ⑵模板内的渣物、积水和钢筋上的污垢应清理干净,模板如有缝隙应填塞严密,并用玻璃胶涂密实、平整,以防漏浆出现蜂窝麻面或线条不明。模板内刷2~3次脱模剂,脱模剂严禁采用废机油。 ⑶自高处直接向模板内倾卸混凝土时,其自由倾落高度不超过2m,防止混凝土发生离析。 ⑷在出料口下面,砼堆积高度不超过1m。 ⑸混凝土应按0.5米的厚度、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在下层混凝土初凝或能重塑前浇注完上层混凝土。 ⑹砼振捣要适当,既要防止振捣不足,也要防止过振,以“砼不再下沉、表面开始泛浆、不再出现气泡”为度。为保证振捣效果,应“先周边轻振一遍,再从中心向四周进行振捣”,最后再从外围敲振一遍模板,以利气泡排出。 ⑺使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每层振动高度在30cm之内,移动间距不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应保持50~100mm;插入下层砼50~100mm,每一处振捣完毕后应边振动边徐徐提升出振动棒;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钢筋、以及预埋件。 ⑻混凝土的浇注应连续进行,如因故必须间断时,其间断时间应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或能重塑的时间。 ⑼在混凝土浇注时要随时对模板检查、校正。 ⑽施工中按规定要求做好混凝土试件,并作好记录。  4.4.2混凝土的养护 1、砼浇筑完成后将散落的砼清理干净,用塑料薄膜完全包裹,当气温升高时水蒸汽附着在塑料薄膜内侧和砼表面,形成蒸汽养护,养护至少7天才能拆除塑料薄膜,或按监理工程师的要求拆除塑料薄膜。 2、砼终凝前,不得上人作业;在砼终凝后及时凿毛砼顶面。 3、成品砼面上应按作业程序分批进场施工作业材料,分散均匀尽量轻放,不得集中超堆放。 4、下道工序施工操作时,应对砼面进行覆盖保护。 5、砼面上临时安置施工设备垫板,并应作好防污染覆盖措施,防止机油等污染;不得重锤击打砼面。 6、拆模后用于加固的外露拉杆及时抽出,当拉杆抽出困难时及时凿除,其方法为:用砂轮切割机凿除然后用近色砂浆封抹,严禁采用氧气烧割外露铁丝、钢筋头。 7、砼浇注完毕后如果出现蜂窝、麻面掉角等现象,不得擅自修补,在项目部相关人员及监理工程师认可的情况下才能进行修补。 4.5、模板拆除 当盖梁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2.5Mpa以上,并保证不致因拆模而受损坏时,可拆除盖梁侧模板。拆模时,可用锤轻轻敲击板体,使之与混凝土脱离,再用吊车拆卸,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才能拆除底模。拆除底模时,同时落工字钢下的四个千斤顶,使底模同步下落分离。 五、首片盖梁施工记录及检查 5.1盖梁施工记录 凉泉立交E匝道桥2#盖梁,开盘时间2016年12月3日13:10,气温在12度左右。混凝土拌合时间控制在每方料120s。首车混凝土到场时间13:05,方量为10m3,共浇筑5车,混凝土为46.4m3,盖梁浇筑结束时间为18:40。施工现场坍落度分别为第一罐坍落度为140mm,从下料情况看,混凝土流动性较好,混凝土和易性满足要求。随后塌落度控制在120-160mm。现场取样制作混凝土试件共5组,同条件2组,标养3组,作为梁体强度的见证(后通过试件抗压强度检测和梁体强度回弹,强度满足设计规范要求)(见检测报告)。 5.2首片盖梁检查 5.2.1、结构尺寸检查 (1)、顶面标高(设计值:左653.483,中653.647,右653.483),实测:左653.488,中653.640,右653.480,满足规范允许偏差±10mm。 (2)、断面尺寸:长(设计16400mm,宽2000mm,高1500mm) 实测:长16409mm,宽2012mm,高1508mm。满足规范允许偏差±20mm。 (3)、平整度实测:2mm,3mm,1mm,3mm。 (4)、保护层实测:设计值60mm,实测63mm、59mm、62mm、64mm、60mm、58mm,均小于规定偏差±5mm。 经检查,结构尺寸满足设计规范要求。 5.2.2、外观检查: 盖梁线性平顺,梁体颜色均匀一致,接缝平整密实,无明显错台,混凝土表面有少量微小气孔。 六、施工过程经验总结 通过首片盖梁的施工,证明了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整个施工过程中,按流水作业,既节约了劳动力,又缩短了施工时间。关键工序控制(如:钢筋骨架片制作安装、混凝土衔接面凿毛处理、混凝土振捣等)基本到位在以后施工中认真总结经验再接再厉,争创优质工程。但工作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在下一步的工作中须进行改进。 总结如下: 1、混凝土开始拌合时,坍落度控制不理想,经过几盘调整后,坍落度相对比较稳定,基本保持在140-160mm范围内,从浇筑情况看,混凝土流动性较好,混凝土和易性满足要求。 2、混凝土保护层控制不是很理想 原因分析:按照图纸设计混凝土保护层净6cm,但经过检测,混凝土保护层个别位置偏小。混凝土垫块制作不合理,混凝土垫块有外漏现象,绑扎不牢靠。 处理方法:加大保护层垫块的密度,浇筑前安排专人逐一检查,严谨制作工序。保证垫块绑扎牢靠,防止在浇筑过程中垫块掉落影响保护层厚度合格率。 3、混凝土表面局部存在微小气泡。 处理方法:后续施工中严格控制混凝土坍落度,同时注意每次分层浇筑厚度,控制好振动棒振捣间距及振捣时间,不能大也不能小。振捣时轻敲模板,附着在侧模上的气泡逸出,达到消除气泡的效果。浇筑时振捣的频率和速度,遵循“紧插慢拔”原则。 七、综合评价 通过首件盖梁施工过程来看,我标段所确定的盖梁施工工艺满足施工质量要求,可以用于后期全标段的盖梁施工。通过首件施工,使全体施工人员加深了对盖梁施工工艺的理解,增强了其质量意识。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我们提出了改进措施。在后续施工中我们将发扬首件工程中的优点,继续改进或优化工艺方案,杜绝在首件工程的问题再次发生,优质、安全的完成我标段所有的盖梁施工任务。 - 13 -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报告/总结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