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T∕JSEFA 004-2023 黑木耳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1196380 上传时间:2024-04-1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66.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T∕JSEFA 004-2023 黑木耳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T∕JSEFA 004-2023 黑木耳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T∕JSEFA 004-2023 黑木耳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T∕JSEFA 004-2023 黑木耳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T∕JSEFA 004-2023 黑木耳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65.020.20 CCS JSEFA B 39 团体标准 T/JSEFA 0042023 黑木耳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echanized production of Auricularia Auricula 2023-12-18 发布 2023-12-18 实施 江苏省食用菌协会 发 布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JSEFA 0042023 I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耳床.1 4 一般要求.1 环境.1 人员.1 设备.1 场地.1 5 菌棒制作.2 制作

2、条件.2 设备选择.2 制作要求.2 制作质量.2 6 菌棒培养.2 培养条件.2 设备选择.2 培养质量.2 7 出耳管理.2 管理条件.2 设备选择.2 管理要求.2 管理质量.3 8 采收.3 采收条件.3 设备选择.3 采收要求.3 采收质量.3 9 干制.3 干制条件.3 设备选择.3 烘干质量.3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JSEFA 0042023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提出。本文件由

3、江苏省食用菌协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明友、宋卫东、马林、吴今姬、周德欢、王教领、丁天航、周帆、任彩红。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JSEFA 0042023 1 黑木耳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黑木耳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的术语和定义、一般要求、菌棒制作、菌棒培养、出耳管理、采收、干制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菌棒集中制作的黑木耳机械化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

4、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6192 黑木耳 GB 709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菌及其制品 GB 10395.1 农林机械 安全 第1部分:总则 GB/T 12728 食用菌术语 NY/T 2375 食用菌生产技术规程 NY 5010 无公害食品 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NY 5099 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GB/T 12728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耳床 field for placing Auricularia auricular bags 经细碎平整成畦,并铺设带孔薄膜,用于摆放黑木耳菌棒的场地。4 一般要求 环境 空气、水质等环境条

5、件应符合NY 5010的要求。人员 根据生产需要配备操作人员和辅助人员。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合格,熟悉安全作业要求、设备性能、调整使用方法及农艺要求;辅助人员应具备基本的作业和安全常识。设备 4.3.1 设备安全性应符合 GB 10395.1 的要求。4.3.2 确保设备完好,质量可靠,性能状态稳定。4.3.3 设备作业前,应按照使用说明书要求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调整和保养,并进行试运行。场地 4.4.1 选择远离居住区和污染源,地势平坦,通风向阳、水源近、排水抗涝的场地作为出耳场所,场地选择和建设符合 NY/T 2375 的规定。4.4.2 田块整地后铺设薄膜,配置喷灌设施。全国团体标

6、准信息平台T/JSEFA 0042023 2 5 菌棒制作 制作条件 5.1.1 适宜菌棒制作主料选择硬质杂木屑,辅料为麸皮、碳酸钙、石灰等,符合 NY 5099 的要求。5.1.2 应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和栽培模式,选择合适的菌棒制作工艺和时间。设备选择 根据菌棒制作方式选配粉碎、搅拌、输送、装袋、窝口、灭菌、接种等设备。制作要求 5.3.1 制作前,应根据栽培规模,合理规划菌棒制作数量,避免制作后的菌棒无处摆放。5.3.2 粉碎设备须保证物料粒度的一致性。粉碎后要对其进行过筛处理,清除石块、碎木等杂物。5.3.3 搅拌时先倒入主料搅拌调湿,装袋前将辅料倒入搅拌均匀后尽快装料、灭菌,以防酸败。

7、5.3.4 装袋时应保持袋内培养料松紧程度一致性,菌袋无破损、无拉薄现象。5.3.5 窝口后菌袋顶部窝心处与培养料要贴合紧实、褶皱均匀。5.3.6 灭菌器内菌棒摆放要有序并留有一定间隙,以使蒸汽流动快速,灭菌彻底。5.3.7 接种室与接种设备须消毒处理后才能使用,待菌棒温度下降到 25时,方可接种。制作质量 5.4.1 粉碎设备作业处理后木屑颗粒大小在 0.4cm0.6cm。5.4.2 搅拌设备作业培养料含水率在 6163,搅拌均匀性不小于 95。5.4.3 装袋设备作业装料质量一致性不小于 95,无微孔、破袋。5.4.4 灭菌设备作业应彻底,杂菌感染率不大于 1,灭菌涨袋率不大于 1。5.4

8、.5 接种设备作业菌种接种质量一致性不小于 95%,接种深度一致性不小于 95。6 菌棒培养 培养条件 6.1.1 菌棒需避光培养,培养室温度保持在 2426,湿度保持在 5570。6.1.2 培养室配备换气设备,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设备选择 根据培养条件选用适宜的设施设备,满足菌棒培养条件要求,温度与湿度匹配,设施设备应符合安全标准要求。培养质量 培养期间,菌丝体应全部长满菌袋,菌棒污染率1。7 出耳管理 管理条件 按菌棒达到生理成熟后的出耳条件,结合当地黑木耳栽培要求,合理刺孔、催耳及耳床整理。设备选择 根据栽培方式合理选配刺孔、旋耕机、覆膜机等设备或机具,各设备或机具应符合安全标准要求。管

9、理要求 7.3.1 菌棒刺孔宜选择在晴天早晚或阴天,菌袋与培养料分离严重处应不刺孔,原基形成过多处应不刺孔。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T/JSEFA 0042023 3 7.3.2 耳床整理前,应根据田块形状和大小,规划合理的作业路线,减少空驶行程。管理质量 7.4.1 菌棒刺孔孔径、深度、数量符合当地栽培要求,孔径 0.4cm0.6cm、孔深 0.5cm、刺孔数量 200220 个为宜。7.4.2 耳床整理后无杂草、石头、平整作畦,畦高、畦宽符合当地栽培工艺,中间安装喷水设施,畦面铺设有孔薄膜,以防杂草生长或耳片溅上泥土。8 采收 采收条件 8.1.1 耳床沟底土壤含水率适宜机械行走。8.1.2

10、天气适宜,耳片宽度达到符合采收要求。设备选择 8.2.1 易选用带有集料箱的采收设备。8.2.2 采收设备宽度应与畦沟宽度相匹配,以不影响畦面上的菌棒为要求。采收要求 8.3.18.3.1 采收前一天停止喷水,使耳片收缩稍干,次日趁露水未干,耳片潮湿时采收。8.3.28.3.2 采收前按照采收设备使用说明和耳片采收要求对设备进行调整,保证“采大留小”。8.3.38.3.3 作业过程中发现异常及故障时,应及时停车检查排除。采收质量 8.4.1 采收耳片合格率92,破损率2。8.4.2 采收后产品质量应符合 GB/T 6192、GB 7096 要求。9 干制 干制条件 采收后的木耳应除去杂质,丛生的朵形按耳片状掰开,置于晾晒架上晾晒或采用设备进行烘干。设备选择 采用设备进行烘干,温度应从 35开始,最高温度不应超过 60,注意排湿。烘干质量 黑木耳含水率13。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