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八音和鸣》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能说出常见民族乐器的名称及分类,能辨别他们的音色。
2 、通过欣赏《将军令》《紫竹调》,了解吹打、丝竹乐的乐器组成及音乐特征,体会乐曲的意境。
3、让学生能够真正喜欢中国民族音乐,懂得继承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意义。
2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音乐鉴赏能力和认识民族乐器的能力,但是他们对更多民族乐器的了解以及民族音乐知识的积累还是有限的。本课从学生的年龄、学情、心理等方面出发,结合他们的实际情况由易到难进行分阶段教学,不断拓展他们的音乐视野,激发探索的热情。
3重点难点
重点:吹打、丝竹乐的音乐特征及对比。
难点:能够用语言描绘其音乐意境。
4教学过程
4.1 一课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将军令
活动1
【导入】
课堂激趣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璀璨的文明。在科技文化领域都曾有很多令人叹为观止的发明创造。请同学们举例说说。(略)其实在音乐方面,老祖先们也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遗产。今天,老师就带领你们去领略一下中国民族音乐的魅力。
活动2【活动】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活动】
听歌曲辨乐器 请同学们听三段音乐,都是大家比较熟悉的流行音乐。请大家说一说,歌曲主要用了哪些乐器?
片段1 (十面埋伏) 琵琶
片段2 (东风破) 二胡
片段3 (苏三说) 笛子
活动3【讲授】了解“八音”
八音是我国最早按乐器的制造材料对乐器进行分类的方法。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在后世被称为“华夏旧乐”,指纯正的汉民族乐器。
“金”类包括钟、铃、铜锣、铜鼓、钹等;
“石”类包括玉磬、玉笛等;
“土”类包括埙、缶等;
“革”类包括军鼓、战鼓等;
“丝”类包括琴、瑟、筝、二胡、琵琶等;
“木”类包括板、木鱼、梆子等;
“匏”类包括竽、笙、簧等;
“竹”类包括箫、笛、管等。
活动4【活动】你来“吹拉”我来”弹唱”
我国的民族乐器,经过长期的改造和完善,现已形成四大类别,即“吹、拉、弹、打”这是按乐器的演奏形式、发声方法来分类的。
(出示课件,详细介绍)
吹管乐器:主要介绍笛子(曲笛梆笛)、唢呐、管子、箫。并播放音色片段。
拉弦乐器:主要介绍板胡、高胡、中胡、革胡、京胡。并播放音色片段。
弹拨乐器:主要介绍琵琶、月琴、阮、扬琴、三弦、古筝。
打击乐器:是种类最多的一类,介绍鼓、锣、钹等。
活动5【活动】名曲欣赏
《将军令》
1) 问题:在欣赏时,你能辨别出哪些乐器?填在书上33页表格中。
2 )全曲的气势如何?(气势磅礴、热闹、振奋人心)全曲欣赏 全班分为2组,发答题卡,讨论后写出答案,教师点评评分。
(唢呐、笛、笙、大鼓、海锣、云锣 等)
3)他们分别属于“吹拉弹唱”中的哪些组?
(吹管+打击)引出吹打。 吹打在戏曲中做开场音乐或为排兵布阵等场面伴奏,民间艺人通过他来增添节日热闹气氛。
“吹打”震河山,非常形象地表述了吹打乐的音乐特点。
2《紫竹调》
在听完一首热闹、喧腾、气势宏大的吹打乐后,我们来欣赏一首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音乐。
1)听完后,请大家想想,作品描绘了怎样的一种意境?让你想到了什么?能用诗句描述出来吗?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碧玉妆成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风格细腻,轻巧、优美
2 )注意结构: 合奏—笛子领奏—二胡领奏—合奏
试唱主题,比较三部分旋律有无相似处。
复听全曲。
三段旋律由简入繁,引出民间“加花手法”。
活动6【练习】拓展延伸
今天我们见识了许多中国民族乐器,也欣赏了两首传统民乐作品,大家有没有感受到中国民乐的神奇魅力呢?(略) 现在有很多音乐人,正在努力把中国民乐推向世界,如我们开始听的三段音乐,都是在民乐中加入了流行的因素,给民乐注入了新的活力。那么有这样一支乐队,不但在国内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在周边国家也掀起了一阵中国民乐风,因为她们的到来日本的二胡卖得脱销,大家知道这只乐队叫什么吗?
欣赏: 女子十二乐坊《茉莉花》
活动7【作业】课堂总结
中国民乐已经逐渐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如国内一些民族乐团经常受邀在国外举行民族音乐会。 (如:中国红星民族乐团,上海民族乐团,天津民族乐团,中国香港中乐团)民乐受到很多外国人的喜爱,这也印证了一句话: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让我们也来奉献自己的一份热爱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