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记住音“魂”----学在“乐”中.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11895737 上传时间:2025-08-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2M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记住音“魂”----学在“乐”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记住音“魂”----学在“乐”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兴县2011年度优秀论文 评比参评论文 类别: 中小学音乐 记住音“魂” 学在“乐”中 ——关于一年级歌唱教学中如何有效记忆歌词的几点尝试 长兴县滨海小学 吴菁 音乐课是通过听,唱,动等综合实践活动为主的一门艺术课。教师通过运用各种方式方法使学生对音乐课产生兴趣,在音乐课堂中创设出快乐的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状态下学习。其中学唱歌曲是每堂音乐课的核心环节,学生通过学习一首儿童歌曲,从中得到亲身体验歌唱的乐趣,这也是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一种途径。那么想要学会一首歌曲,其中学会歌词记住歌词内容是学生学习的重点。 但是教过一年级的音乐教师,都知道歌词记忆低于一年级孩子来说,的确是一个学习难点。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一年级孩子记歌词难?又该如何帮助他们更好地记住歌词?下面仅根据个人日常教学中简单的观察思考和所做的一些简单的尝试,来谈谈个人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一、歌词记忆难的成因: (一)主观原因——引导少、方法旧 本人认为,很多时候学生一遍一遍地记不住歌词,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师的教学方法使用不够恰当,没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来进行教学,没有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平时课堂中对学生的引导不够,使用的教学方法比较传统单一,歌曲教学一味采用整体听唱法,相对来说,显得比较机械。教学理念欠先进,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或者存在急于求成的现象,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因此才导致一年级小朋友记忆歌词的效率不够高。 (二)客观原因——内容多、识字少 新课程实施以来,一年级的音乐教材也早已改变。可以说新教材比老教材内容增加了一半。原来的教材每一课的教学内容为一首学唱歌曲、一首欣赏曲、一些练习题。而新教材每一课的教学内容则变为二首学唱歌曲、二首欣赏曲、一些创编题。教学内容增加了,但是教学时间却没有增加,再加上歌曲难度增加,势必给一年级学生歌曲的学习带来困难。 一年级学生识字教学刚刚起步,因此歌曲中有好多的字都不认识,更别说理解字、词的意思了。学生的这个特点,也决定了歌曲教学中歌词的记忆是一个难题。 二、歌词有效记忆的尝试: 歌词的记忆一直困扰着我和学生, 反复学习歌词,一不小心就把音乐课变成了语文课。如何让幼小的一年级小朋友在短短的40分钟时间内,顺利完成教学内容,快乐并快速的记住歌词,唱出美妙动听的歌曲呢? 针对这个问题,我查阅了一些书籍和网络,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借鉴了别人的一些做法,作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利用动画激发学习兴趣以促进歌词记忆 据了解,人们获得知识,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眼睛和耳朵,视觉最灵,听觉其次。因此,在音乐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观看有声有色的动画,能提高学习效率。一年级音乐教材中有许多歌曲如《动物说话》、《我有一只小羊羔》、《小青蛙找家》等都是演唱有关小动物的。低年级学生最希望每一种小动物都能够说话,而多媒体的运用恰恰能够满足小学生的这个愿望。如果在歌词教学中适当的利用多媒体,就能够充分发挥它的辅助作用。美妙的旋律、生动的形象、感人的情景、绚丽的画面,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使学生通过更为清晰的音乐形象,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就能自发地把心理活动指向学习对象,那么通过视觉的刺激,学生肯定能够很快地记住歌词。 (二)运用律动满足学习欲望以促进歌词记忆 体态律动教学法是由本世纪瑞士教育家作曲家达尔克罗兹首创的,其目的是通过身体动作来体验培养节奏感,从而加强对音乐的注意与记忆。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运用最多的就是在学好歌曲后请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边唱边律动,让学生通过身体的律动来表现音乐。但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则把这体态律动法用在记忆歌词过程中,即学唱歌曲时比较适合。一年级学生活泼大方,模仿力强,喜欢唱唱跳跳。教师根据不同的歌词创编一些简单的动作请他们来进行律动的过程不仅满足了学生的表演欲望,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培养了他们的音乐表现力,更加深了他们对歌词的印象,使歌词的记忆变得事半功倍。 例如:本人在教学人音版第一册《其多列》这首歌时,学生对第一段的歌词“上山坡去拣竹叶,带上长刀砍竹筒”非常生疏,很难背唱。我就很形象地编排了几个动作,让学生一边念一边做拣竹叶、砍竹筒的动作。这样学生只要看见你一出手,他就回忆起歌词,并且一点也不会唱错。 (三)利用图谱催化学生想象以促进歌词记忆 小学音乐课本中的插图,是最直观的教具。它把歌曲的主要内容通过视觉形象地表现出来,符合儿童对形象事物乐于接受,容易理解的认识特点。在儿童音乐思维形象化中,插图起到了催化作用,直接推动学生进一步展开丰富的“音乐想象”, 达到活跃气氛、愉悦身心、陶冶情趣、诱发灵感、开发智力,提高记忆歌词的教学目的。因此,教学中应充分发挥课本插图的作用,尤其在小学低年级一定要把插图很好地运用起来。 如歌曲:人音版第一册《小青蛙找家》一课中,课本上的插图画了一些荷叶,小青蛙们有的神气地蹲在荷叶上,有的正在池塘跳跃……找家的样子栩栩如生。我让学生仔细观察画面,然后带读歌词,促使学生音乐思维形象化,间接帮助了学生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情绪,轻而易举的记住了这首歌曲的歌词。 另外,在新教材的设计安排中,不难看出图形谱已得到了专家们的足够重视,但我经过仔细地观察发现:图形谱在新教材中的出现,最多的是作为一种识谱教学的过渡方法而出现,是帮助学生在识谱初级阶段进行很直观很形象地来学习,即通过图谱符号把抽象的音乐概念和复杂的音乐原理具体化,而很少在记忆歌词中加以巧妙地运用。利用图谱符号来进行歌词记忆教学,在视觉上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又可以化难为易很形象地帮助学生来记忆歌词。 例如:我在教人音版第一册《国旗国旗真美丽》时我就设计了这样一个图谱符号来帮助学生记忆歌词,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附:《国旗国旗真美丽》图谱符号 (四)利用游戏激起学生热情以促进歌词记忆 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主张,儿童音乐教育应该从孩子的生活天地里取材,让孩子在玩乐中学习音乐。的确,儿童的生活以游戏为重心,常在游戏中以最纯真、最自然的方式表现自我、抒发情绪、发挥想象力,满足其天生的好玩好动性格,激起他们学习的热情。儿童的世界是游戏的世界,音乐游戏是最容易为儿童接受、喜爱、理解的一种综合性艺术形式,对完善儿童审美心理结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一年级学生比较好动,最喜欢的活动莫过于有趣的游戏。把游戏引用到记忆歌词的教学中,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加深了歌词的记忆。 1.边学边玩游戏 教师可以根据歌词内容设计一些有关的游戏,让学生在自由自在、不受拘束的游戏天地里,边学边玩,真正得到快乐和知识,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了歌词内容。像《拉勾勾》、《捉迷藏》等歌曲都可以让学生通过做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非常适合一年级孩子学习心理。吸游戏可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例如:在教唱人音版第一册《拉勾勾》时,我设计了同桌的小朋友,一个的小指头是金勾勾,一个的小指头是银勾勾,两个小小指头勾一勾,俩人就是一对好朋友。小朋友们一边跟着老师有节奏地念歌词,一边做着拉勾勾的手指游戏,在开心的游戏中不知不觉轻松地记住了歌词。《拉勾勾》这首歌也成了孩子们平时经常唱的一首歌之一。 2.模拟电影配音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都会发现这么一个现象:即在教师范唱歌曲时,学生总是迫不急待地跟着老师唱起来,而这时候往往是曲不成调、错字连篇。如果顺应他们,那将对正确掌握歌曲造成一个障碍。这时,如果模拟电影配音,让学生来扮演歌唱演员(其实就是默唱形式),老师则给他们配音。这样,既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又给了他们一次表现的机会。等他们比较熟悉了歌词,就换一下角色,由老师扮演歌唱演员,学生则来配音,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掌握记忆歌词。 例如:在教唱人音版第一册中《同唱一首歌》时,我就采用了这一方法,学生们在游戏中就把最难记的歌词(小冬木、小卓玛、小古力、小莲花,从小同唱一首歌,亲爱的祖国像呀像妈妈)给记住了。 3.采用接龙游戏 接龙是最常见的一种游戏,既简单又有趣,把它引用到歌词的巩固记忆中,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接龙可以是老师与全班、老师与小组、小组与小组、男生与女生、个人与小组等多种形式。在初学时,最好老师说唱歌词相对难记的部分,等学生听记清楚了再师生进行交换,最后完全放手由学生与学生自己来接龙。 例如:在教唱人音版第一册《跳绳》这一首歌时,由于歌词对学生来说又不形象又非常生疏,并且很难用形体律动和图谱符号来帮助形象地记忆,我就采用了接龙这一方法,这样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心理教育家陈尔寿说:“教无定法,人各有法,引起兴趣,就是好法。”以上几点只是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摸索,我始终认为:在歌曲教学中不能单一的使用同一种方法,即使方法再灵,用多了,也就灵不起来了。只要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善于思考,善于积累,善于总结,相信会有更多、更好的方法诞生在我们充满音乐的课堂里。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