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国企业与国家产业关联探讨
(林雪锋2017/06/26)
我们今天站在企业的角度讨论一下,中国企业与国家产业的关联,如何构建中国的国家产业和企业的竞争力。目前智能制造、互联网+、万众创新等,都是希望提升中国国家产业和企业的竞争力,我们分析一下目前中国企业的现状和发展,由企业的经营去分析国家的产业,我们希望国家能够从人力资源、运营成本、创新能力等方面支持中国企业的发展,形成中国的优势企业,进而,形成中国的全球竞争产业。
按规模、技术和创新三方面,我们直接将企业大体分为几类:1、普通产品企业,2、普通产品规模企业,3、技术配件产品企业,4、中等技术型产品企业,5、高技术产品企业,6、创新产品企业。我们分别对几类企业的产品经营情况,及发展前景进行讨论。
普通产品企业和普通产品规模企业。对技术要求不高,强调品质、服务、成本和效率的传统产品归类为普通产品,中国及全球有不少企业能够将这类型产品经营到非常出色的,如海底捞、温氏食品、优衣库、顺丰、沃尔玛、大润发等企业,中国的矿产、普通钢铁、水泥、陶瓷、服装、食品、建筑、运输、快递、旅游、餐饮、超市等行业产品都是属于这类型产品,世界和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的基本上都是这类产品,产品特性是市场巨大和竞争激烈,中国人口数量之大,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预示着普通产品的需求巨大,而且,低品质需求在减少,高品质的需求在增加,这就是,中国人到日本抢购马桶盖板的道理。
因此,在中国企业中,相当大部分企业是对技术型产品和创新型产品不善长的企业,这些企业要安心地坚守普通产品,企业善长于普通产品就应当对自己经营的普通产品进行深耕,包括品质、服务、成本、特色的深耕,通过提升产品质量、服务、提高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建立运营平台、紧跟市场、开发市场等提高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中。企业经营这类型产品方法:1、无论企业规模大小,要做好这类型的产品最基本是品质、效率、服务和成本,比如,一家普通的西服订造店,经营上是讲究优良手艺和服务态度,以及收费合理,又如,普通制衣企业等工厂搬迁到成本较低的东南亚国家,也是其中一种的办法,2、普通产品成功与产品特色相关,传统企业的另外的深耕途径就是特色经营,探索出企业产品的定位,如海底捞的特色是优质服务,顺丰是快,3、普通产品企业在做好产品品质、服务等后,可以通过进行规模化经营,实现降低成本,赢得市场,如大润发、沃尔玛、京东、温氏、优衣库等在品质、服务的基础上,使用了规模化经营,同时形成了垄断,从而提升效率和降低了成本,保证了利润。
中等和高等技术企业。对于部分有中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我们统称为技术型产品,包括汽车、高端钢铁、制药、材料、生物、机械、轨道交通、通讯设备等,这类型的产品也是需求大、竞争激烈,这类型产品基本上是由大中型企业制造,除了品质、服务、成本、效率外,产品的技术含量作用非常大,企业需要高水平的研发团队。
中国企业通过三十多年的经济发展,部分技术型产品已经取得了全球的领先地位,包括高铁、建筑、航天、通讯、港口等方面,在大部分行业,中国企业掌握了中等或偏高技术水平,如钢铁、石油、化工、机械、电子、电器、家电等,中国企业可以在这些领域进行深耕,建立企业的研发团队,学习中车和华为的模式,向全球高端产品进军。中国企业经营这类产品方法:1、掌握产品技术和产品制造的技术,无论是复制、研发还是其它方法,国内公司起步阶段大部分是采用复制办法掌握技术的,在不直接违反相关法律的前提下,这也是一种最快的办法,2、建立设计、制造、销售等相应的流程,并进行品质、成本、服务、效率的控制,向市场推出达到专业要求和性价比合理的产品,如国内激光切割机产品,是激光机制造企业掌握了除了激光切割器之外的全部技术,因而,大量生产出性价比高的国产激光切割机,取代了进口激光切割机,3、经营技术型产品的企业应当做到产品领域的专注,如华为在所在通讯设备的领域,技术不断进步,管理精细,实现通讯设备领域全球化领先,全球规模化经营,形成全球行业的竞争力,4、当企业已经在某领域做到出类拔萃后,积累的经营能力、人才、财力可以支持企业可以发展新的领域时,企业就可以向新的领域迈进,如京瓷向电讯业的发展,但必须充分评估企业的实力和将要进入行业的机会和挑战。
技术配件产品企业。技术型产品企业相当部分会将重心放在研发和销售,将零部件或产品主体制造实施外包,这样就产生了技术型产品供应商企业,包括汽车、机械、手机、机床等行业,我们称之为技术型配件产品,配件产品的技术含量比较技术型产品低,产品的利润也低,这类型产品目前是适合中国企业,产品要求质量稳定、交货速度快、服务好,富士康就是凭借为手机产品的加工发展壮大的,因而,若企业不能直接制造产品,面对顾客,企业具备精细化经营能力,可以向制造技术型配件产品方向发展,深耕的方法是1、实施品质、服务、成本、效率,及一定的技术,成为一家优秀的配件供应商,2、在优秀的配件供应商的基本上,进行规模化经营,发展成为行业中规模的供应商,甚至是具备垄断地位的供应商,3、在优秀供应商的基础上,投入研发力量,向技术产品企业上游发展,成为直接制造技术型产品企业。
创新型产品。创新企业是能够创造出顾客未能想到的产品,如苹果iphone、迪士尼、谷歌、Facebook,要产出这类型的产品需要特殊的人群,特殊的文化,是工程学、艺术、人文科学的相结合,是创造顾客的需要。
中国的创新企业相当部分是吸收美国的经验进行创新,如百度、腾讯、阿里、滴滴等,中国具备巨大的市场,利用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结合将会创造出大批的新产品和企业,但必须根据企业的自身优势开发产品,不能盲目跟风,另外,中国要真正创造出自己的创新产品,还是必须形造出创新的氛围,凝聚创新的人才,改造中国的大学,引入风投企业和制度,否则,中国创新企业难以有大的发展,
要学习美国、以色列等模式,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让高校、海归、本土创新人才、外籍人员、风投等相结合,推动创新产品和企业发展。
由此,我认为现阶国家产业战略段应当是:1、坚守及优化技术配件型企业、中等技术型企业,夯实中国中等技术水平的产业基础,并作为国家现阶段的支柱产业,2、进军高技术产业,使用中车、华为企业的方法,引导和鼓励中等技术企业向高技术企业发展,3、进行大学改革,形造创新环境和氛围,发展创新企业,4、引导普通产品产业精细化或规模化经营。
国家的人力资源优势、经营成本和产业政策是支持国家产业的重要因素,在确定中国产业战略定位后,我们谈谈人力资源方面如何支持中国企业和产业的发展,我们将企业的员工划分成几类:1、普通员工,2、技能员工,3、技术人员,4、创新人员。首先,我们谈谈企业对各类员工的需求和供给情况。
普通员工。普通员工和需求主要来源于:普通产品企业、技术配件产品企业和中等技术型产品企业,如餐厅、酒店、交通运输、快递、农业、服装、建筑等,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普通产品需求在一直增长,尤其是服务业、互联网业和农业在快速增长,企业的人员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普通员工的来源于农村人口的转移,但目前农村人口的转移增长速度在减少,部分农村人口甚至在回流,因而,出现普通员工出现短缺,就出现了以下的情况,快递员工工资得到了较高的提升,农业公司采用了凭年青劳动力入股的办法,海底捞员工的工资福利高等,企业的种种方法都是为了吸引和稳定普通员工,为企业长久服务。
技能员工。技术型员工的需求主要来源于技术配件企业、中等技术型企业和高技术型企业,如机械加工厂、汽车配件加工厂、五金厂、钢铁厂、家电、互联网公司、建筑公司、汽车企业、轨道交通、机械和智能设备企业等,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工厂,是因为中国拥有大量这类型企业,目前印度、东南亚难以大规模取代中国这类型企业,同时,这类型企业是中国全球的竞争优势,形成国家竞争力,这类型企业对技能员工的需求非常大,包括数控机床操作工、装配钳工、电工、焊工、钣金工、维修工等,技能员工的来源于职业技术院校,目前许多职业技术院校学生,在毕业后,就放弃了从事技能员工的职业,直接投身到商业和互联网业当中,许多企业采用了机器人、智能化改造解决了部分的问题,但技术配件企业和中等技术企业遇到的缺少技能员工问题还是相当严重。
技术人员的需求主要来源于中高等技术型企业、技术配件型企业和创新企业,如汽车厂、机械设备厂、电子企业、电器企业、通讯、电力、能源、生物金融等,这些企业一方面需要大量的技能员工,另一方面需要大量的技术人员,包括机械、电气、化工、生物、会计、金融等工程师和高级技术人员,工程师和高级技术人员的来源于大学,中国每年培养本科毕业生约300-400万,还有研究生和留学生,基本能够满足企业需要,但要解决提升技术人员的质量问题。
创新型人员需求来源于创新型产品企业,如百度、腾讯、阿里等企业,还包括许多有创意的人员正在创建的创新企业,这类型的人员包括部分的海归、部分有创意的大学生,这类型的人才目前国内对比美国、以色列是会少一些,这是由民族特性、民族文化、国家政策和社会氛围等决定的。
要实现国家的产业战略,我们讨论中央和地方政府可以为企业和产业做的相关工作有:1、支持健康的技术配件型企业、中等技术型企业的发展,企业在不违反环保政策的前提下,从土地使用、税收、行政政策等方面支持企业的发展,让企业主感受到政府的政策的支持,降低企业创办和生存的成本,实现中国企业的成本竞争力,2、国家和地方政府政策要让服务于企业员工,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企业能够获得合理的薪酬待遇,在当地能够过上小康的生活,让员工在企业获得的工资,可在当地能够购买房产,或租用到价格合理的房子,小孩能够享受国家的免费教育,国家的良好医疗服务,3、国家政策要学习德国工业精神,尊重技能员工,让技能员工社会地位与技术人员地位平等,4、大学和职业技术学院都要与企业联合,推动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学习美国和德国模式,提高学生的教学质量,另外,采用降低学费等相关费用,甚至让贫困学生免费接受职业技术培训等方法,让更多的人员可以参加技能培训,5、建立产业园,引导企业组成行业企业联盟,进行规模化经营,组成联合运营平台,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学习大企业建厂模式,给予配套廉价的商品住房,包括配套商业、娱乐、学校,不能让房地产泡沫吸食工业企业的血,保证工业企业员工较低的生活成本,良好的生活质量。
作为企业自身可以做的工作有:1、随着一线城市的生活成本的急速上升,许多企业在往二三线城市迁移,让企业的经营成本不能过快上升,让为企业奋斗的员工可以生存下来,2、华为的分配制度是对吸引和留下优良员工非常优秀的制度,普通企业不能够全盘学习,也应当从中学习到部分,让工作表现优良的员工分享企业的利润,无论是普通员工、技能员工、技术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3、清楚企业的长短处、行业情况、国家的产业优势等,做出正确的企业产品和战略定位,并进行奋斗。
我在2005年到日本旅游,发现日本人基本使用本为国汽车,并且都是新款汽车,导游告诉我们,日本汽车6年基本报废,因为年检费用很高,等等,我当时就明白,日本的汽车产业和企业,除了有日本企业家和员工的努力外,国家的产业政策起了巨大的作用,他们是国家在推动自主品牌的汽车企业和产业啊!
5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