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食源性疾病培训2016.ppt

上传人:1587****927 文档编号:1184176 上传时间:2024-04-17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0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源性疾病培训2016.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食源性疾病培训2016.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食源性疾病培训2016.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食源性疾病培训2016.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食源性疾病培训2016.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食源性疾病监测预防保健科一、食品安全现状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例如奶粉中三聚氰胺(三鹿奶粉鲜奶中兑三聚氰胺)案、南方毒大米事件(含镉的水浇地),地沟油事件(台湾),病死猪事件(辽宁、江西),苏丹红(洞庭湖鸭蛋)事件、吊白块面粉事件、毒银耳事件、农药生姜事件、农药西瓜事件等等。防不胜防!二、接诊食物中毒病人后怎么办1.通知预防保健科及时报告食物中毒病例。2.告知患者及家属,注意保存保存剩余食物、用药前的吐泻物,便于调查原因及赔偿追责。(可自行用塑料袋留取)。3.告知患者及家属,注意保存保存事发单位的发票等证据,以便索赔。4.OA下载专区下载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卡,并填写完整,3日内交至预

2、防保健科。食源性疾病的报告内容 为及时进行食物中毒现场调查和处理,发生中毒的医院,除采取抢救措施外,应立即向预防保健科报告。主要报告内容如下:1.发生食物中毒的地址、单位和时间;2.主要中毒表现、中毒人数、危重人数及死亡人数;3.可能引起中毒的食物;4.食物中毒发生趋势,已采取的措施和需要协助解决的问题等四、食源性疾病(一)定义 食源性疾患(Food born diseases),又称食源性疾病。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凡凡是通过摄食进入人体的致病因素,使人体是通过摄食进入人体的致病因素,使人体患感染性的或中毒性的疾病患感染性的或中毒性的疾病,都称之为食源性疾患。(二)食源性疾病常见病因 生物性-各

3、种致病微生物 化学性-农药、鼠药、亚硝酸盐 物理性-杂物、放射性同位素(三)常见的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最为常见)食源性肠道传染病食源性寄生虫病食源性变态反应性疾病暴饮暴食引起的急性胃肠炎酒精中毒有害污染物引起的中毒性疾病1.食物中毒的概念(1)定义:食物中毒是指在相对的群体中(三人以上)食用了被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了相同的急性、亚急性临床表现。有些人为事故、投毒、传染病、水污染往往也是以食品为载体,需加以鉴别。2.中毒食品与食物中毒的分类(国家标准GB 14938)(1)细菌性食物中毒(2)化学性食物中毒(3)植物性食物中毒(4)动物性食

4、物中毒(5)真菌性食物中毒(1)细菌性食物中毒 食入细菌性中毒食品(被细菌或细菌毒素污染的食品)而引起的中毒。通常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于气候炎热的季节,一般510月份最多,发病率较高但病死率较低。细菌性食物中毒又分为两种类型:(1)感染型:由病原菌直接作用于肠道引起的中毒。(2)毒素型:由病原菌产生的外毒素或内毒素作用于肠道引起的中毒。常见的有:沙门氏菌、变形杆菌、副溶血性弧菌(嗜盐菌)、致病性大肠菌、葡萄球菌肠毒素、肉毒梭状芽胞杆菌毒素食物中毒和其它细菌性食物中毒;(2)化学性食物中毒引起化学性中毒的食品:主要有4种:(1)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了的食品;(2)误认是食品、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

5、剂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3)添加非食品级的或伪造、禁止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以及超量使用了食品添加剂的食品;(4)营养素发生了化学变化的食品(如酸败油脂)。(如某些金属或类金属化合物、农药中毒等)化学性食物中毒的季节性、地区性不明显,发病率、病死率一般都比较高。常见的化学中毒有:毒鼠强、氟乙酰胺、敌鼠钠盐、甲醇、有机磷、砒霜、亚硝酸盐(3)植物性食物中毒 食入植物性中毒食品(将天然含有有毒成分的植物及其加工制品当作食品,或在加工过程中未能破坏、除去有毒成分的植物当作食品或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大量有毒成分的植物性食品)而引起的中毒。季节性、地区性比较明显,多散在发生,发病率较高。常见植物性中毒的食品常见

6、植物性中毒的食品主要有3种:(1)将天然含有有毒成分的植物或其加工制品当作食品如桐油、大麻油等;(2)在加工过程中未能破坏或除去有毒成分的植物当作食品如木薯、苦杏仁、鲜黄花等;(3)在一定条件下产生了大量有毒成分的可食植物性食品如发芽马铃薯毒蕈、木薯、四季豆中毒等。(4)动物性食物中毒 食入动物性食品后而引起的中毒。引起动物性中毒的食品主要有 2种:(1)将天然含有有毒成分的动物或动物的某一部分当作食品;(2)在一定条件下,产生了大量有毒成分的可食的动物性食品;常见动物性食物中毒常见动物性食物中毒:河豚鱼、动物甲状腺、鲨鱼肝、狗肝、鲐鱼、蚕蛹、有毒蛤、贝类。(5)真菌性食物中毒 食入含有真菌及

7、其毒素的食品,而引起的中毒,有一定的地区性,季节性,发病率、病死率随真菌的种类和繁殖产毒的温度不同而有所区别。常见真菌性食物中毒:赤霉病麦、发霉甘蔗、霉变红薯、麦角、黄变米等。3.食物中毒的常见发生原因(1)原料污染或变质;(2)加工不当;(3)生熟不分、交叉污染;(4)熟食品储存不当;(5)误用有毒(含毒)原料;(6)加工人员污染;(7)食用方法不当;(8)食用容器不洁;(9)其他、原因不明。(四)食源性疾病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分为临床表现分为4类类 1.食物中毒,即指食用了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急性、亚急性疾病。2.经食品感染的肠道传染病(如痢疾)、人畜

8、共患病(口蹄疫)、寄生虫病(旋毛虫病)等。3.与食物有关的变态反应性疾病。4.因一次大量或者长期少量摄入某种有害物质而引起的以慢性损害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五、我院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内容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报告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一)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的报告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报告1.报告内容2.报告流程3.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报告卡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报告1.报告内容报告内容医疗机构在日常诊疗中一旦发现疑似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的个案或事件,均需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要求上报当地卫生行政部门2.报告流程报告流程填写“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报告卡

9、”,并及时交送至预防保健科。3.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报告卡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报告卡告卡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报告卡告卡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报告卡告卡(二)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病例报告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病例报告1.监测内容2.监测对象3.报告流程4.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卡1.监测内容 可能与食品有关并且具有以下一个或数个可能与食品有关并且具有以下一个或数个特征的异常病例,由两例及以上异常病例特征的异常病例,由两例及以上异常病例组成的异常健康事件组成的异常健康事件

10、。1.疾病的临床表现(如症状、体征、实验室和辅助检查结果及病程)及流行病学特征(人群分布、时间分布和地区分布等)与现有的诊疗经验和专业判断明显不符,用现有的临床专业知识和经验无法得到合理解释;2.病情/健康损害严重或导致死亡,无法得到合理解 释;3.同一医疗机构接诊的类似病例数异常增多,超过既往水平且无法得到合理解释。1.监测内容举例:举例:三鹿奶粉所致婴幼儿罹患“肾结石”事件满足了上述特征。由于我国婴幼儿肾结石自然发病率低于十万分之一,因此婴幼儿罹患“肾结石”本身就是一种罕见的健康损害事件;其次摄入三鹿奶粉后出现婴幼儿死亡事件;三是短时间内被诊断为“肾结石”的婴幼儿病例数异常增多,与往年相比

11、发病率异常增高(如兰州市某医院自2008 年6 月收治第一名“肾结石”患儿后的短短两个多内,收治的“肾结石”患儿迅速上升到14 名),原因却无法解释1.监测内容 不属于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不属于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异常健康事件范畴的情况:件范畴的情况:1、国家法定传染病;2、原因明确的的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个案或事件;3、诊断不清的疑难杂症;4、未经监测点医院会诊、也未经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会诊确定的异常病例或事件;5、与食品不相关的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 2.监测对象 监测点医院接诊的符合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定义的全部就诊患者,重点监测对象为婴幼儿和儿童,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应当特别关注内科(如消化内科消化内科、肾内肾内科科和神经内科神经内科等)儿科儿科和急诊科急诊科的就诊者。3.报告流程1、临床医生发现符合定义的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后,填写纸质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卡。2、预防保健科人员搜集和汇总报告卡,并组织院内专家组会诊,将会诊确认的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及时上报赤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并且附上该患者全部病历的复印件。4.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报告卡4.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异常健康事件异常健康事件报告卡告卡谢谢阅读!2016.5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职业教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