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江苏大学京江学院《世界通史》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doc

上传人:zj****8 文档编号:11833490 上传时间:2025-08-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5.50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大学京江学院《世界通史》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江苏大学京江学院《世界通史》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装订线 江苏大学京江学院《世界通史》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院(系)_______ 班级_______ 学号_______ 姓名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批阅人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关于中国抗日战争的意义,描述恰当的是:( ) A. 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B. 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C. 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增强了民族凝聚力 D. 以上选项均正确 2、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都对欧洲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以下关于这两场运动的关系,说法不准确的是:( ) A. 宗教改革是对文艺复兴的继承和发展 B. 文艺复兴强调人文主义,宗教改革强调宗教信仰的纯洁性 C. 宗教改革运动完全否定了文艺复兴运动的成果 D. 两场运动都推动了欧洲社会的思想解放和文化发展 3、古代印度的佛教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关于佛教的表述,哪一项是不准确的?( ) A. 由释迦牟尼创立 B. 主张众生平等 C. 反对种姓制度 D. 佛教在印度一直是占主导地位的宗教 4、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频繁,以下关于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表述,哪一个是错误的?( ) A.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B. 唐朝时玄奘西行取经,促进了中印文化交流 C. 明朝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 D.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一直处于主动地位,从未受到外部影响 5、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了侵略和掠夺,以下关于列强侵华战争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A. 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列强的侵华战争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6、新航路开辟是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以下对新航路开辟影响的描述,哪一项不够准确?( ) A. 引发了欧洲的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B. 促进了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和融合 C. 使得欧洲国家迅速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D. 开启了欧洲殖民扩张和掠夺的历史 7、中国古代的宋朝在经济和文化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经济上,商业繁荣,城市兴起;文化上,理学兴起,科技发达。宋朝商业繁荣的表现众多,例如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那么,宋朝出现纸币“交子”的主要原因是?( ) A. 金属货币短缺 B. 商业活动频繁 C. 印刷技术进步 D. 政府大力推行 8、中国古代的医学成就卓著,中医理论和治疗方法独具特色。《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医学著作对后世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那么,被称为“医圣”的是哪位医学家?( ) A. 扁鹊 B. 华佗 C. 张仲景 D. 孙思邈 9、古代罗马的法律体系对后世法律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关于罗马法的分类,不准确的是:( ) A. 罗马法分为公民法和万民法,分别适用于罗马公民和非罗马公民 B. 罗马法还包括自然法,强调法律的公平和正义原则 C. 罗马法只有成文法,没有习惯法 D. 罗马法的分类和发展适应了罗马帝国不断扩张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10、伊斯兰教在中世纪的阿拉伯地区兴起,并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以下关于伊斯兰教产生和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其教义和经典对信徒的生活和行为有着严格的规范 B. 伊斯兰教的传播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并建立了强大的阿拉伯帝国 C. 伊斯兰教在传播过程中与当地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伊斯兰文化 D. 伊斯兰教的发展始终一帆风顺,没有遇到任何内部和外部的挑战和阻碍 11、中国古代的明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独特的发展。明朝初期,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度,加强了皇权;经济上,农业和手工业都有一定的发展;文化上,小说、戏曲等艺术形式逐渐繁荣。那么,明朝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主要表现是?( ) A. 手工工场的出现 B. 雇佣关系的产生 C. 商业城市的兴起 D. 海外贸易的繁荣 12、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的发明和传播,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那么,火药开始用于军事是在哪个朝代?( ) A. 唐朝 B. 宋朝 C. 元朝 D. 明朝 13、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是连接东西方的重要贸易通道,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丝绸之路不仅有陆上丝绸之路,还有海上丝绸之路。那么,海上丝绸之路在哪个朝代达到鼎盛?( ) A. 唐朝 B. 宋朝 C. 元朝 D. 明朝 14、日本在明治维新后,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明治维新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那么,明治维新中在经济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 推行地税改革 B. 引进西方技术 C. 发展近代工业 D. 以上都是 15、在古代罗马法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从习惯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的转变。罗马法对后世的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那么,罗马第一部成文法是什么?( ) A. 《十二铜表法》 B. 《查士丁尼法典》 C. 《法学汇纂》 D. 《法理概要》 16、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对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下关于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不正确的是:( ) A.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主张“仁”“礼”,其思想核心是“仁” B. 战国时期,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主张“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 C. 西汉时期,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改造,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D. 宋明时期,朱熹等理学家将儒家思想与佛教、道教思想相融合,形成了宋明理学,使儒家思想走向僵化和保守 17、在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在社会生活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教会不仅拥有巨大的精神权威,还掌握着大量的土地和财富。当时的教会学校是主要的教育机构,培养了众多的神职人员和学者。此外,教会还对政治事务有着一定的影响力。那么,以下关于中世纪欧洲教会权力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教会可以干涉国王的婚姻和继承问题 B. 教会有权征收高额的宗教税 C. 教会完全控制了国家的行政和司法权力 D. 教会可以对违背教义的人进行审判 1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雅尔塔体系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以下关于雅尔塔体系的特点,描述准确的是:( ) A. 美苏两国划分势力范围,主导世界政治格局 B. 建立了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以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C. 体现了大国强权政治和冷战思维 D. 以上选项均正确 19、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与科学,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请问,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什么?( ) A. 《新青年》的创办 B. 提倡白话文 C. 反对旧礼教 D. 宣传马克思主义 (分值:5 分) 20、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不断演变和发展。以下关于唐朝三省六部制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 A. 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 B. 三省六部制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提高了行政效率 C. 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新,此后一直沿用,没有变化 D. 三省之间相互牵制和监督,减少了决策失误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15分) 1、(本题5分)论述古代罗马建筑艺术的风格和代表作品。 2、(本题5分)简述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主要经过和历史意义。 3、(本题5分)简述古代希腊神话的主要特点、神灵体系及文化价值。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25分) 1、(本题5分) “日本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现代化道路。”根据材料分析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主要措施以及对日本近代化的推动作用。 2、(本题5分)材料:“法国大革命爆发于 1789 年,它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传播了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人权宣言》的颁布确立了新的原则。然而,革命过程中充满了曲折和暴力,政权多次更迭。”根据这段材料,分析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主要进程和对世界历史的意义。 3、(本题5分)以下是一段关于古代丝绸之路的论述:“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中亚、西亚以及欧洲之间的贸易通道,以中国的丝绸为主要商品。这条路线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和科技交流。”请结合此材料,分析丝绸之路的开辟历程、主要贸易商品以及对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影响。 4、(本题5分)阅读以下关于工业革命的材料:“18世纪中叶,英国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机器生产逐渐取代手工劳动,工厂制度兴起,生产力得到极大提高。同时,工业革命也带来了社会结构的巨大变革,工人阶级逐渐形成。”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主要成果以及对当时社会阶级结构产生的影响。 5、(本题5分)材料:“商鞅变法中的军功爵制规定,凡立有军功者,不问出身门第、阶级和阶层,都可以享受爵禄。军功爵制打破了世卿世禄制,为秦国选拔了大批军事人才。”请依据上述材料,分析军功爵制的内容、作用以及对秦国军事力量提升的意义。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共20分) 1、(本题10分)论述中国古代清朝的文化专制政策,如文字狱等对思想学术的压抑。 2、(本题10分)分析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合作的形式、成果和历史经验。 第6页,共6页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