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知识点.pdf

上传人:1587****927 文档编号:1182909 上传时间:2024-04-17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213.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知识点.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知识点.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知识点.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知识点.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知识点.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 1 页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1、哲学智慧的产生与起源:、哲学智慧的产生与起源:(1)哲学源于生活。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在一定意义上,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2)哲学指导生活。哲学就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2、哲学的本义:、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3、哲学的任务:、哲学的任务: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4、什么是哲学:、什么是哲学: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

2、世界观;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5、世界观、方法论的含义和关系:、世界观、方法论的含义和关系:(1)a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b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区别:区别: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关系:关系: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2)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是世界

3、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哪些内容?、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哪些内容?含义: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内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

4、题?、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3、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什么?他们的根本分歧是什么?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什么?他们的根本分歧是什么?两大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心主义;根本分歧: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唯物主义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5、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划分唯物主义

5、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的不同回答。第 2 页6、哲学派别一览哲学派别一览7、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及其合理性、局限性:、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及其合理性、局限性: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解理解: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合理性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局限性这些观点知识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着就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合理性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局限性:它把物质归结为自

6、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威信注意等局限性。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它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8、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客观唯心9、什么是辩证法?什么是形而上学?什么是辩证法?什么是形而上学?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10、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从属于唯

7、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从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1)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2)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3)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1111唯物辩证法的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和对立统一规律,要求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和坚决落唯物辩证法的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和对立统一规律,要求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和坚决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1、哲学

8、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哲学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哲学是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2 2 正确理解正确理解“真正的哲学真正的哲学”(1)含义含义: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的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2)作用作用:体现在可以通过对社会的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总之,任何反映时代的历史人物和客观要求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

9、会的变革。3、为什么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为什么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时第 3 页间经验和认识成果。4 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通过对社会的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5 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1)它可以通过对社会弊端、旧制度、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2)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

10、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的物质力量。6 6、全面认识马克思主义、全面认识马克思主义(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自然科学基础:19 世纪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最具代表性的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三大发现。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确

11、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并且把社会生活的本质归结为实践,因此,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其科学性在于它坚持了科学的实践观点,其革命性在于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4)主义哲学主义哲学意义:意义: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是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精神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伟大的变

12、革。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1、什么是物质?、什么是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是与意识相比而言);根本属性是运动(这是与物质的其他属性相比而言)。2、世界的物质性原理、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意识是物质的派生。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1)自然界具有物质性。(2)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3)人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方法论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符合。3、为什么说世界

13、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为什么说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1)自然界是物质的;(2)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具有客观的物质性;(3)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4)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4、运动与物质的辨证关系:、运动与物质的辨证关系: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离开物质谈运动,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5、运动和静止、运动和静止(1)运动运动,哲学上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过程。静止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第 4 页式

14、。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2)联系联系: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3)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运动而否认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4)物质和运动的关系:物质和运动的关系: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中,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着,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注意注意: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运动,区别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唯一特性。(5)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绝对的、无

15、条件的和永恒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态,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6、运动是有规律的、运动是有规律的(1)规律的含义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客观性和普遍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中都普遍遵循其固有规律。(3)方法论方法论: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16、。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在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4)、规律客观性和普遍性的要求是什么?规律客观性和普遍性的要求是什么?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但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5)、人与规律的关系是什么?人与规律的关系是什么?a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所以人要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b 但是,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17、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 1、意识起源和本质、意识起源和本质(1)、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a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一切物质都具有反映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生物学前提。b 意识一开始就是劳动的产物,社会的产物。(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3)、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总之,物质世界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2、意识的作用(意识的能动性)、意识的作用(意识的能动性)(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

18、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即人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中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发;萎靡的精神,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3、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原理、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原理第 5 页(1)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2)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3)方法论:必须把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片面强

19、调任何一方面都是错误和有害的。(既要尊重规律,即尊重规律的客观性,按客观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即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克服不利条件,创造新的条件,按规律办事,求真务实。)4、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统一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统一的 区别区别: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P41)?什么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P51)?联系联系:(1)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2)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目标和归宿。方法论方法论: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和社会变化,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振兴,我们必须做到:坚持一切

20、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5、为什么要坚持、为什么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要求。6、怎样做到、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2)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7、求真务实,正确认识和把握国情,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求真务实

21、,正确认识和把握国情,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8、怎样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怎样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P41)9、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哲学依据: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决定意识,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进行调查研究,找出事物固有的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要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要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

22、来。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1、实践含义、实践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运动。它有两层基本含义: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对象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2、实践特点、实践特点: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的特点。3、基本形式、基本形式: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变革社会的实践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4、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5、真理的客观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23、真理的客观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1)真理的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2)人们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只能有一个真理。真理与谬误(谬误:是与客观对象不相符合的认识)的界线不容混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6、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什么?、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什么?客观性是其最基本的属性。7、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1)真理是客观的。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实在性。在同一时间、地点、条件下,人们对同

24、一事物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2)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使用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成为谬误。(3)真理是第 6 页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如果人们不顾过程的推移,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真理都会转化为谬误。8、为什么说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为什么说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1)认识的反复性反复性: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在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2)认识的无限性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

25、无止境的过程。(3)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过程。9、方法论方法论(怎样认识和发现真理?)怎样认识和发现真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1、什么是联系?、什么是联系?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2 2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世界是普遍联系的(1)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普遍性:a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b 每一事物内部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c 整个世界

26、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注意:并非任意两个事物都是有联系的(2)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客观性:a 原理原理: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 方法论方法论: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c 要求要求: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但是,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3)联系的多样性联系的多样性a 含义含义: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样的,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对于我们正确

27、认识事物具有重要意义。b 要求要求: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总之,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3、什么是整体和部分?它们之间的辨证关系是什么?、什么是整体和部分?它们之间的辨证关系是什么?(1)含义含义:整体是指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2)关系关系:a 相互区别: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帅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

28、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b 又相互联系:整体由部分构成,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4、方法论、方法论(掌握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有什么重要意义掌握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有什么重要意义):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5、系统的含义、基本特征,掌握系统优化方法的意义、系统的含

29、义、基本特征,掌握系统优化方法的意义第 7 页(1)含义含义: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2)基本特征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3)系统优化方法的意义系统优化方法的意义: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1、什么是新事物?什么是旧事物?什么是发展?(即发展的实质)、什么是新事物?什么是旧事物?什么是发展?(即发展的实质)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旧事物是违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最终走向灭亡的事物。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2、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普遍性:(1)自然

30、界是发展的。整个自然界经历了一个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从无生命物质到生命物质,从生命物质到人的漫长的前进和上升过程;(2)人类社会是发展的。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表明,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3)人的认识是发展的。认识没有终点,任何理论都在不断发展。人的认识的积累都会经历一个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对事物的认识也都有一个由浅到深的过程。3、发展的实质(什么是发展):、发展的实质(什么是发展):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4、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是什么?、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是什么?根本标志在于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5、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

31、统一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为什么说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为什么说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把握这一观点有何意义?把握这一观点有何意义?A 前途是光明的:前途是光明的:(1)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而旧事物违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而,最终会走向灭亡;(2)它在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和腐朽的东西,吸取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因而具有旧事物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3)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32、和拥护;因而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前途是光明的。B 道路是曲折的:道路是曲折的:(1)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2)人们对新事物的认可也有一个过程(3)旧事物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因而,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必然经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C C 意义:意义:在曲折的道路上问鼎事业的辉煌。既要充满信心,鼓励、支持新事物,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接受挫折与考验。D 方法论:方法论: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鼓励、支持、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准备走曲折的路,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验。我们要用发展

33、的观点看问题,看到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要对前途充满信心;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勇敢地迎接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挫折。6、为什么说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为什么说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1)新事物的发展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2)新事物本身存在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3)人们对新事物的认可也有一个过程;(4)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5)所以,新事物战胜旧事物要经历一个漫长和曲折的过程。7、事物发展的方向是什么?、事物发展的方向是什么?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而道路是曲折的。8、事物发展的状态是什么?、事物发展的状态是什么?量变

34、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9、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原理)、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原理)(1)量变和质变的含义含义: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量变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2)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辨证关系:a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b 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c 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第 8 页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返,不断前进。(3)要求要求:a 做任何事情都要从

35、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质变创造条件;b 当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时,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的事物的飞跃和发展。10、把握量变和质变关系原理的意义、把握量变和质变关系原理的意义:做好量的积累,为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方法论方法论:1 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2 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3 反对两个极端:急于求成和优柔寡断。紧跟政治课改 崇尚互联共享,中学政治教学网与你同历新课程改革 11、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什么?、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什么?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矛盾。第九课:唯物辩

36、证法的实质和核心1、什么是矛盾?它有哪两个基本属性?、什么是矛盾?它有哪两个基本属性?(1)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2)基本属性:斗争性和同一性。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关系: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3、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矛盾的普遍性是指(原理):(1)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2)矛盾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

37、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方法论(要求)方法论(要求):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生活的海洋中扬帆远航,才能历经风雨,又见彩虹。要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或全面的观点)看问题。4、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1)原理(矛盾的特殊性含义)原理(矛盾的特殊性含义):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2)特殊性的表现)特殊性的表现(情形情形):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

38、方面(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分)也各有其特殊性。(3)方法论意义:方法论意义:想问题、办事情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方法论要求方法论要求)。具体分析矛盾的特点,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和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和活的灵魂。5、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如何?、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如何?(1)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即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个别和一般的关系,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2)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3)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一事物总是和同类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4)在

39、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为特殊性,反之亦然。6、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即共性与个性、一般和个别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即共性与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的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辩证关系辩证关系(原理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场合可以相互转化。应用应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

40、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3 3)方法论意义方法论意义:a 应该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b 掌握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科学的工作方法。7、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指导意义、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指导意义第 9 页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努力探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特殊规律的过程,就体现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8、什么是主次矛盾?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什么是主次矛盾?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41、?(1)主要矛盾指主要矛盾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2)次要矛盾指次要矛盾指: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3)关系关系(联系联系):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注意: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但次要矛盾反过来也影响着主要矛盾的解决。9、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辨证关系原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辨证关系原理:(1)区别区别:一个矛盾有两个方面,其力量是不平衡的。其中,必有一方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这就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另一方处于被支配地位,是矛盾的次要方面。(2)事物的性质,

42、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3)方法论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同时,又要统筹兼顾,处理好次要矛盾。(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1010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论论哲学依据哲学依据: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坚持重点

43、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两点论与重点论的关系两点论与重点论的关系: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11、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牵牛要牵牛鼻子”;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

44、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121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含义含义: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2)重要性重要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依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依据:矛盾的特殊性。(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地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13、为什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为什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事物内部的矛盾各有其特殊性,具体分析矛

45、盾的特殊性,才能把不同质的事物区分开来;(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只有把握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14、什么是矛盾分析的方法?、什么是矛盾分析的方法?(1)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点论、两分法。(2)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第 10 页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1、辨证否定的含义及本质、辨证否定的含义及本质(方法论意义方法论意义)?(1)含义:)含义:辨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辨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辨证的否定,

46、是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之中,它总是汲取、保留、改造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2)辨证否定的实质辨证否定的实质:“扬弃”(辨证的否定,既不是肯定一切,也不是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保留又克服;克服的是旧事物中的过时、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的积极、合理的因素。)2、实现新事物的产生和促进旧事物的灭亡的根本根本途径是什么?、实现新事物的产生和促进旧事物的灭亡的根本根本途径是什么?根本途径是辨证的否定。3、辨证否定观的要求、辨证否定观的要求(方法论)(方法论)(1)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惟书、不惟上,只惟实。(即要求我们,不仅要尊重书本、

47、尊重权威;更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这是我们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2)要求我们,要有革命批判的精神。(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4、辩证法按其本质说是什么?为什么?、辩证法按其本质说是什么?为什么?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因为(1)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肯定的理解中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2)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从不断运动中,因而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3)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5、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辩证法是批判的、革命的、创新

48、的。它要求我们注重发展,注重变化,敢于创新。6、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密切相连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密切相连的。(1)要创新,就必须有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2)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必然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即要求我们,关注变化发展的实际,敢于突破成规陈说;注重研究新情况,提出新问题,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3)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创新的7、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的要求是什么?、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的要求是什么?(1)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注重研究

49、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8、唯物辩证法与行而上学的分歧是什么?根本分歧是什么?、唯物辩证法与行而上学的分歧是什么?根本分歧是什么?(1)分歧:辩证法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而行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2)根本分歧: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9 9树立创新意识的哲学依据树立创新意识的哲学依据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辨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世界永远处在不停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

50、程中。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1010创新的作用创新的作用任何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归根到底都与创新密切相关。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是时代的引擎,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第 11 页11、为什么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为什么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1)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开辟出更广阔的劳动对象,进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例如: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