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期末考试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1587****927 文档编号:1182817 上传时间:2024-04-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69.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期末考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期末考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期末考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期末考试题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期末考试题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高中生物必修3期末考试题 一、 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在人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不可能由 ( )A轴突树突细胞体 B轴突细胞体树突C树突细胞体轴突 D细胞体树突轴突2当细菌外毒素再次侵入人体后,主要是体液免疫发挥作用,其“反应阶段”和“效应阶段”的免疫过程分别是AB细胞效应B细胞、释放免疫活性物质消灭外毒素B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特异性抗体外毒素结合C记忆细胞B细胞、释放免疫活性物质消灭外毒素D记忆细胞效应B细胞、产生特异抗体与外毒素结合3在反射活动中能够起分析综合作用的部分是 ( ) A传出神经 B传入神经 C神经中枢 D感受器4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的主要细胞是( )A淋巴

2、因子 B吞噬细胞 C淋巴细胞 D抗体5.下列物质中不应该出现在内环境中的是 ( ) A神经递质 B氨基酸 C呼吸氧化酶 D组织胺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影响稳态的因素是( )A.温度 B.酶 C. pH值 D.渗透压7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时,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这主要是由于A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B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C体液大量损失D营养物质得不到及时补充8、将一株正在生长的植物水平放入在太空中飞行的航天飞机的暗室内,暗室朝向地心的一侧开一个小孔,小孔附近放一光源(如图),一段时间后,该植物茎的生长方向是A背地(心)生长 B向水平方向生长C向光生长 D无法确定9、如右图表示有限环境中某一种群增长的曲

3、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K值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在K值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如果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其它因素,在K值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假设这是鱼的种群,当种群达到K值时开始捕捞,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A B C D时间K种群大小10、在小麦地里施用一定浓度的2,4-D能除掉双子叶杂草,而对小麦无影响,对此现象的错误解释是 A双子叶杂草对2,4-D的敏感性强 B小麦对2,4-D的敏感性差C2,4-D对小麦的生长无作用 D同一浓度的2,4-D对小麦和杂草的作用不同11、将植物横放,测量根和茎生长素浓度与其生长状况的关系如甲图所示,则曲线上P点最可能对应于乙图中的位置是Aa Bb Cc Dd

4、12、手术摘除小白兔的垂体后,其甲状腺功能衰退的原因是A大脑功能异常 B缺乏促性腺激素 C缺乏促甲状腺素 D垂体与甲状腺之间的神经被切断13、要使一生态系统长期存在,除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外,至少必须具有A消费者和分解者B生产者和消费者 C生产者和分解者D生产者和人14、一个自然群落中的一条普通食物链的顺序是A自养生物食草动物异养生物B自养生物食草动物次级消费者C异养生物食草动物次级消费者D自养生物次级消费者异养生物15、以下关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叙述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循环的B食物链越短,可供终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多C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少D营养级越

5、多,散失的能量越多16、在“青草食草昆虫蜘蛛食虫鸟猫头鹰”的这条食物链中,占生态系统总能量比例最多和最少的消费者依次是A猫头鹰和食虫昆虫 B青草和猫头鹰C食草昆虫和猫头鹰 D食草昆虫和青草17、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种群是物种进化的单位 B群落总是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C种群是群落的构成单位 D种群内各种生物总是斗争激烈18、紫茎泽兰是外来入侵种,如果让其自然生长繁殖若干年后,与原产地紫茎泽兰相比A基因库变化相互影响 B性状始终保持一致C很快产生生殖隔离 D进化方向发生变化19、丝瓜为雌雄同株的异花植物,某同学将刚萌发的丝瓜种子分别泡在下表列出的5种溶液中24 h,种植后长成植

6、株。一段时间后比较最初开出的雌花与雄花的平均数,求出性别比。实验结果如下表:溶液雄花雌花比值(雄花:雌花)水(对照)21.13.85.6赤霉素(100 mgL)4.74.71.0CP(100 mgL)(一种生长调节剂)6.26.80.9乙烯利(1000 mgL)19.63.75.3整形素(10 mgL)33.11.227.6 下列有关实验结果的叙述,不恰当的是 A花的性别分化是各种激素和内外环境因子对基因表达调控的结果 B乙烯利对丝瓜性别分化影响不大,对其他植物的性别分化也影响不大 C可能因为人为添加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或激素打破了自身激素的正常比例,而影响了雌雄花的性别分化 D赤霉素(100 m

7、gL)、CP(100 mgL)有利丝瓜雌花的形成,整形素(10 mgL)有利丝瓜雄花的形成20、广东省的鼎湖山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因其完整保存了具有400多年历史的地带性植被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被中外科学家誉为“北回归线沙漠带上的绿洲”。建立该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A物种 B种群 C群落 D生态系统212006年夏天,我国部分居民因生食福寿螺而引发广州管圆线虫病。从生态学角度看,广州管圆线虫与上述患者之间的关系是A竞争 B捕食 C共生 D寄生22、将一盆栽植物横放于地,则其水平方向的主根近地一侧生长素浓度变化的曲线为(图中虚线表示对根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的生长素浓度

8、) )23、很多同学都曾尝试设计制作小生态瓶,但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的设计并不成功。下面罗列了设计生态瓶应遵循的原理,其中不合理的是( )A瓶内各种生物之间应有营养上的联系B瓶内各种生物的数量搭配应合理C应定时向瓶内通气,保证生物的有氧呼吸D瓶内生态系统应获得充足的能量供应24、在人体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A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B血浆蛋白和血红蛋白的合成C丙酮酸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D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分解成葡萄糖25、人在剧烈运动后,骨骼肌产生的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但血浆的pH不会明显下降,其原因是 A乳酸在血浆中很快被分解,生成CO2和H2O,并通过呼吸排出CO2 B血液中的

9、碳酸氢钠能与乳酸反应,导致pH基本稳定 C血浆中的碳酸可以中和乳酸的酸性,使pH基本保持稳定 D乳酸的酸性较弱,进入血液后对血液pH的影响不大26、科学家做过如下实验,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一段燕麦胚芽鞘的形态学上端,把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作为接收块放在下端;另一实验是把一段燕麦胚芽鞘倒转过来,把形态学下端朝上,做同样的实验。请分析,经过一段时间后,接收块甲和接收块乙的成分有何变化 A.甲含有生长素,乙不含有 B.乙含有生长素,甲不含有 C.甲、乙都含有生长素 D.甲、乙都不含有生长素27、科学家能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出特殊的西红柿、香蕉,食用后人体内可产生特定的抗体,这说明这些西红柿、香蕉中

10、的某些物质至少应A含有丰富的免疫球蛋白 B含有某些抗原决定簇C含有一些灭活的病菌D能刺激人体内效应细胞分泌抗体28、线虫与昆虫病原体被联合用于害虫的防治。线虫首先感染宿主昆虫,然后细菌从线虫中逃出、繁殖,并杀死宿主,最后线虫以分解中的虫体为食。这一事实说明A可以利用有害生物的天敌和基因工程等措施综合防治害虫B有害生物的天敌包括捕食者和寄生物C同一宿主同时可被多种寄生物危害,寄生物本身又可被另一寄生物所寄生D生物防治可以避免害虫的抗性进化,防止环境污染二、双项选择题(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29、调查木本植物种群密度时,真正具有代表性的样本应该是A随机取样 B样方面积为1m2C样本数量随机大

11、 D调查期无大量砍伐30、调节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系统包括A神经系统 B循环系统 C运动系统 D免疫系统 31、共同维持人体血液酸碱度相对稳定的物质和结构基础是 A缓冲物质 B骨骼肌 C肺 D胃32、为验证胰岛素能降血糖,某同学给几只刚进食的小鼠腹腔注射一定剂量的胰岛素溶液(用酸性生理盐水配制),观察现象,若出现惊厥,则达到目的。该实验需要完善的是 A为使反应出现得较快且明显,实验前应给小鼠喂食,使其处于 B应设置注射等量酸性生理盐水的对照组,且注射的部位、方法同实验组 C应设置口服胰岛素的实验组,对照组灌喂等量的清水 D出现惊厥现象后,还应对其中的一半注射葡萄糖溶液抢救,另一半不予抢救33、下图

12、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 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再到轴突末梢。下列有关图中兴奋传导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刺激点,能发生兴奋的有、 B刺激点,能发生兴奋的只有、 C刺激点,细胞内将出现电信号(电位变化)但突触间不出现化学信号(递质释放) D兴奋在一个神经元上的传导是单向的,在两个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双向的34、在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海洋对调节大气CO2含量起重要作用 B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级一般不超过4-5个 C消费者通过异化作用获得有机物 D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员之间都存在着捕食关系三、非选择题35、如图表示生长素对某种植物根、茎和芽生长情况的影响曲线。看图回答下列问题:(1)促进芽生长的最适

13、宜浓度是_ ,生长素的这一浓度对根生长的效应是_ _。(2)曲线AB段表示: 。(3)A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是_ _,对芽生长的效应是_ _。(4)B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的效应是_ (5)从图中可以看出,植物体的根、茎和芽对生长素浓度的敏感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 。36、下图为人体神经元细胞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中的物质释放到的方式是 ,这一功能主要由细胞质中 完成。(2)若刺激A点,图中电流计B将偏转 次。(3)若中含有一病基因,则其人该病基因来自其祖母的几率为 。(4)脂肪肝患者多食动物的神经组织有利于缓解病情,原因是神经元结构有 而使其 面积大大增加,因而细胞中含有丰富

14、的 。(5)若抑制该细胞的呼吸作用,发现神经纤维在一次兴奋后,其细胞膜不能再恢复到外正内负的状态,这说明神经元在恢复到静息状态时,其带电离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为 。37、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硫循环和碳循环及其相互关系的简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图示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图中标号 所代表的内容能体现出这个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的大小。(2)如果该生态系统中次级消费者增重2kg,至少需要生产者提供 kg。(3)若要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一般可采用的措施为 。(4)碳和硫在生物群落中流动形式依次为 。(2分)(5)若短时间内大气中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迅速增加,会造成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依次是 。(

15、2分)38、右图是人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甲、乙、丙、丁分别表示四种腺体,请分析回答:(1)人过度紧张时,在大脑皮层相关部位的影响下,下丘脑中的一些细胞能合成并分泌_ _,最终促使乙合成并分泌甲状腺激素;当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可以抑制下丘脑和甲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作用称为_调节。(2)当人体的血糖含量降低时,丙分泌的_和丁分泌的 _增加,使血糖浓度升高。(3)甲分泌的_ _激素与甲状腺激素在调节机体正常生长发育方面表现为_作用。(4)某患者体温调节能力下降甚至丧失,图中最可能受损的部位是_。(5)综上所述,人的各项生命活动受_调节。39、某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对

16、某森林生态系统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后,得到如下统计数据:第一年第二年第五年第八年甲种群449041206710乙种群012032104500请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甲种群与乙种群之间存在着_关系,可能是导致甲种群密度变化的重要因素。而影响甲种群密度变化的其他生物因素可能还有_ _。(2)甲种群和乙种群作为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为其他生物的生存提供所需的_。(3)从甲、乙两个种群的演潜过程,可以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能力。(4)甲种群逐渐减少,甚至可能灭绝的情况,给该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是_。(5)甲种群植物可能灭绝的内在因素是_。40、请根据某同学尝试使用罐头瓶在常温(213)下制作果酒的

17、过程,回答实践中的问题:开始时向消过毒的罐头瓶加入了新鲜的葡萄汁和酵母菌,添加酵母菌的目的是 ,添加葡萄汁的目的是为酵母菌的生长发育提供物质成分,具体包括 等几类。 葡萄汁装入瓶中时要留出大约1/3的空间,这样做的目的是 。在以后的过程中,每隔12小时左右将瓶盖拧松一次(不是打开瓶盖),此后再拧紧,这样做的目的是 。 制果酒过程开始阶段的生物化学反应式为 ,这一反应主要在线粒体中进行。制果酒过程后一阶段的生物化学反应式为: ,这一反应在酵母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进行,该过程对酵母菌的主要意义是 。生产的产物由胞内进入胞外的方式是 。 加入的新鲜葡萄汁没有进行过灭菌处理,但是在制出的果酒中基本检测不

18、出酵母菌以外的杂菌,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一是大量的酵母菌在与杂菌之间的竞争中取得优势,二是果酒中的 ,从而淘汰掉杂菌。高中生物必修3期末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单项选择题1-5、BDCCC 6-10、BBBCC 11-15、DCCBC 16-20、DDDBD 21-25、DACAB26-28、ABC 双项选择题29、AD 30、AD 31、AC 32、BD 33、CD 34、AB非选择题35、(7分)(1)10-9、抑制作用(2)开始时,随着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加强,达到最适宜浓度后,随着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减弱。(3)促进作用、促进作用(4)不促进,也不抑制(5)根、芽、茎36、(9分)(1)胞吐2高

19、尔基体(2)2(3)0(4)突起细胞膜磷脂(5)主动运输37、(7分)(1) (2)50 (3)增加各营养级的生物种类 (4) 有机物、有机物 (5)温室效应、酸雨 38、(8分)(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反馈 (2)肾上腺素 胰高血糖素 (3)生长 协同 (4)下丘脑 (5)神经系统和体液的共同39、(8分) (1)竞争 种内斗争、寄生、捕食等 (2分) (2)能量和有机物(2分)(3)自动调节(自我维持稳态) (4)以甲种群植物为食的其他生物也随之减少,甚至灭绝 (5)缺乏有利变异40、(15分)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形成酒精 碳源、氮源、水、无机盐和生长因子 有利于酵母菌有氧呼吸,从而大量繁殖子代 放掉发酵产生的大量CO2,同时尽酶量不让氧气进入瓶中 酶 C6H12O6+6O2+6H2O 6CO2+12H2O+能量 C6H12O6 2C2H5OH+2CO2+能量 (每空2分)为酵母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和物质 自由扩散 酒精更不利于杂菌生长7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生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