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危险化学品三年综合治理工作总结危险化学品三年综合治理工作总结危险化学品是一类具有爆炸、燃烧、腐蚀、毒性等危害性质的化学物质,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造成极大威胁。为了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管理,我国自2016年起启动了危险化学品三年综合治理工作。三年来,全国各地积极开展危化品治理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积极的成果。本文将对危险化学品三年综合治理工作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为今后的危化品治理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一、三年来危化品治理工作的成果1.危化品生产企业“清单化”进展顺利。截至2018年,全国共有危化品生产企业1.3万家,已完成了清单化登记,实现了全程追溯管理。2.危化品储存、使用、运输企业监管加强。各地着力
2、加强危化品储存、使用、运输企业的监管力度,建立了完善的监管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了危化品安全生产管理。3.危化品重点区域治理成效显著。各地因地制宜采取措施,着力治理危化品重点区域,特别是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地区,危化品治理取得了明显的成效。4.危化品事故应急能力明显提升。各地积极开展危化品事故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了危化品事故应急能力和应对能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5.危化品环境安全治理成效明显。各地积极开展危化品环境安全治理工作,加强了重点行业的环境监管,有效保障了环境安全。二、危化品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危化品治理工作难度大。危化品种类繁多,管理难度大,治理工作需要协调各个部门和企业的
3、力量,难度较大。2.危化品安全生产标准不够完善。危化品安全生产标准和规范体系还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加强标准制订和完善规范体系。3.危化品监管手段不够完备。危化品监管手段不够完备,对于违规企业的处罚力度还不够,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手段和力度。4.危化品事故应急演练还不够充分。危化品事故应急演练还不够充分,需要加强演练和培训,提高应急能力。5.危化品信息公开不够及时。危化品信息公开不够及时,对于群众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影响较大,需要进一步加强信息公开,提高群众的安全意识。三、危化品治理工作的改进措施1.加强危化品安全生产标准制定。加强危化品安全生产标准制定,完善安全生产规范体系,为危化品治理提供有力
4、的规范和指导。2.建立健全危化品信息公开制度。建立健全危化品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公开危化品相关信息,提高群众的安全意识。3.加强危化品监管机制建设。加强危化品监管机制建设,完善监管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对危化品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4.加强危化品事故应急演练和培训。加强危化品事故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应急能力和应对能力。5.加强危化品安全教育和宣传。加强危化品安全教育和宣传,提高群众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四、未来危化品治理的展望1.加强危化品治理工作的科技支撑。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危化品治理工作将更加依靠科技手段,智能化、信息化成为重要方向。2.加强危化品治理工作的国际合作。危化品治理问题是全球性的,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危化品带来的挑战。3.加强危化品治理工作的法制建设。加强危化品治理工作的法制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为危化品治理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4.加强危化品治理工作的宣传教育。加强危化品治理工作的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形成全社会共同治理危化品的氛围。5.加强危化品治理工作的创新发展。加强危化品治理工作的创新发展,采取科学、精准的治理措施,推动危化品治理工作不断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