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单元 溶液
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专题练习题
训练题型1 溶解度曲线表示的意义
1.下图是甲和乙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乙的溶解度不受温度的影响
C.t1 ℃时,甲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 ℃时(不考虑水分的蒸发)会有晶体析出
D.t2 ℃时,甲与乙的溶解度相等
2. 甲、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2 ℃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之比为2∶5
B.乙的饱和溶液从t2 ℃降温到t1 ℃,溶液仍饱和
C.t1 ℃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D.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从t2 ℃降温到t1 ℃,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3.如图所示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
(1)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明显减小的物质是____。
(2)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明显增大的物质是____。
(3)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的物质是____。
(4)b、c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是____℃。
(5)物质c的不饱和溶液若变成饱和溶液,应____(填“升高”或“降低”)溶液的温度。
(6)在t4 ℃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7)P点表示的意义是 。
4.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1)10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2)40 ℃时,把40 g甲物质放入100 g水中,所得的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20 ℃时,甲物质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可能为____。
A.20% B.25% C.26.5% D.30%
训练题型2 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5.三种固体物质a、b、c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1 ℃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为b>a=c
B.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 ℃降温到t1 ℃时都有晶体析出
C.t2 ℃时,将50 g a物质加入到100 g水中完全溶解形成饱和溶液
D.a中混有少量b时可采取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得到a
6. 如图所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2 ℃时,甲、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B.乙中含有少量甲,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乙
C.t3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 ℃,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乙>丙>甲
D.t2 ℃时,100 g甲的饱和溶液中加入400 g水,得到10%的甲溶液
7.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中混有少量杂质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进行提纯
B.t3 ℃时,将甲、丙的饱和溶液降温,甲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丙不变
C.t2 ℃时,甲、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丙
D.t1 ℃时,60 g水中溶解18 g甲可得到其饱和溶液
8.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P点的含义是 。
(2)要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可采用的方法有 (写出一种),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
可采用 的方法提纯甲。
(3)30 ℃ 时,将40 g甲物质放入盛有50 g水的烧杯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若将烧杯内物质升温到50 ℃(不考虑水蒸发),溶液中变化的是____(填序号)。
a.溶剂的质量
b.溶液的质量
c.溶质的质量分数
(4)从图中还可获得的信息是 。(答出一条)
9. t1 ℃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 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
(1)烧杯②中的上层清液是否达到饱和状态?____(填“是”“否”或“无法判断”);
(2)烧杯①中溶解的溶质是 (写名称或化学式);
(3)将t1 ℃时50 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稀释成10%的溶液,需加水____g;
(4)关于图中烧杯内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烧杯①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烧杯②内上层清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B.蒸发一定量的水,两烧杯中都一定有固体析出
C.将两个烧杯中的溶液混合,充分搅拌后,烧杯中一定还有剩余固体
D.将温度升高到t2 ℃,两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不考虑水的蒸发)
10. 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2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 ;
(2)t1 ℃时,50 g水中加入30 g的甲物质充分溶解后,可得到____g溶液;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____。
①t1 ℃时,甲、丙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②t3 ℃时,向100 g20%甲的溶液中加100 g水,充分搅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
③t2 ℃时,升高丙溶液的温度,一定有晶体析出
④t3 ℃时,用等质量的甲、乙、丙分别配制成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所需溶剂的质量为甲<乙<丙
11. KNO3和Na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上表数据,绘制出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图中能表示KNO3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填“A”或“B”);
(2)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KNO3和NaCl在某一温度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则温度的取值范围是 ;
(3)某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
上述实验过程中得到溶液一定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 (填数字序号),将⑤继续冷却至10 ℃,过滤,共可回收得到KNO3固体____g;
(4)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时,可通过 (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
答案:
1. D
2. C
3. (1)c (2) a (3) b
(4) t1 (5) 升高 (6) c<b<a (7) t3℃时,a的溶解度为mg
4. (1) 小于 (2) 不饱和 (3) D
5. B
6. C
7. C
8. (1) 30℃时,甲的溶解度为60g
(2) 降温或加溶质 冷却热饱和溶液
(3) 37.5% b、c
(4) t℃时,甲、乙溶解度相等
9. (1) 是 (2) 氯化钾 (3) 50 (4) A
10. (1) 甲=乙>丙 (2) 60 (3) ②④
11. (1) A (2) 20℃~30℃ (3) ①③④ 59.1 (4) 降温结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