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装订线
烟台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地域文学与文化》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院(系)_______ 班级_______ 学号_______ 姓名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批阅人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牡丹亭》中,杜丽娘因梦生情,为情而死,又因情而复生。这一奇幻的情节,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观念?( ) ( )
A. 反对封建礼教,追求自由爱情 B. 维护封建秩序,强调礼教规范 C. 倡导女子无才便是德 D. 对功名利禄的热切追求
2、《哈姆雷特》中,国王克劳狄斯的阴谋和罪行,反映了宫廷政治怎样的黑暗和权力斗争的残酷性?( )
A. 宫廷政治的公正和和谐 B. 没有反映任何问题 C. 展现了宫廷内部的阴险狡诈和不择手段 D. 认为权力斗争是有益的
3、《飞鸟集》是泰戈尔的代表作之一,以下对其风格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简洁明快 B. 富含哲理 C. 抒情浪漫 D. 气势恢宏
4、在西方文学的经典之作《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和达西的爱情故事扣人心弦。“我也说不准究竟是在什么时间,在什么地点,看见了你什么样的风姿,听到了你什么样的谈吐,便是使得我开始爱上了你。那是好久以前的事。等我发觉我自己开始爱上你的时候,我已是走了一半路了。”达西的这段表白如何体现他内心的转变以及爱情的力量,同时反映了当时英国社会怎样的婚恋观念?( )
A. 开放自由,不受束缚 B. 保守刻板,注重门第 C. 平等尊重,以爱为本 D. 混乱无序,毫无原则
5、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在什么情况下的心情?( )
A. 思乡 B. 忧国 C. 离别 D. 怀才不遇
6、《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中的“寄奴”指的是?( )
A. 刘裕 B. 刘义隆 C. 拓跋焘 D. 廉颇
7、《史记》的作者是?
A 司马迁 B 司马光 C 班固 D 范晔
8、《水浒传》中,宋江带领梁山好汉多次击败官军,但最终选择招安。宋江做出这一决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他自身的忠君思想,还与当时怎样的社会背景和政治环境有关?( )
A. 公平正义的社会 B. 混乱动荡、官逼民反但又强调正统的社会现实 C. 和谐稳定的社会 D. 没有任何关系
9、《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坚持要从安东尼奥身上割下一磅肉,这一情节如何展现了他的贪婪和残忍,以及当时犹太民族所面临的困境?( )
A. 展现了他的善良 B. 没有展现任何特点 C. 突出了他的恶劣品性和社会不公 D. 说明夏洛克很宽容
10、在西方文学的经典之作《简·爱》中,简·爱在寄宿学校的经历令人同情。“我在洛伍德义塾的生活就这样开始了。一开始,我便经历了一场严峻的考验,身体和精神都经受了极大的痛苦。那里的饮食粗劣,生活条件艰苦,而校长布罗克赫斯特先生更是一个冷酷无情的人。”这段描述如何展现简·爱坚韧的性格和对不公命运的抗争,以及反映了当时英国教育体制怎样的弊端和社会阶层的怎样分化?( )
A. 公平公正,人人平等 B. 充满关爱,和谐美好 C. 黑暗残酷,等级森严 D. 平等友爱,没有歧视
11、《水浒传》中,武松景阳冈打虎的情节脍炙人口。“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轮起哨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这段描写如何展现武松的英勇无畏和力量过人?( )
A. 表现武松胆小 B. 说明武松没有力气 C. 生动形象地刻画了武松的勇猛 D. 没有展现任何特点
12、《百年孤独》中布恩迪亚家族的命运充满传奇色彩。“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这个开头怎样奠定了全书奇幻而又宿命的基调,以及它对读者产生了怎样的吸引力?( )
A. 没有奠定基调也没有吸引力 B. 表现开头的平淡 C. 巧妙地设置了氛围和引发兴趣 D. 说明开头不好
13、古代散文《逍遥游》中庄子通过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宏大的境界。“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这段文字如何体现庄子对自由和超越的追求,以及表达了他怎样的哲学思想?( )
A. 消极避世,无所作为 B. 积极进取,勇于拼搏 C. 追求自由,超越束缚 D. 墨守成规,固步自封
14、《巴黎圣母院》中克洛德副主教的形象充满了矛盾。“他是一个博学多识的学者,同时又是一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他渴望知识和真理,却又沉迷于权力和欲望。”这样的刻画如何展现人性的复杂性和宗教对人的怎样的影响?( )
A. 积极向上,引人向善 B. 腐蚀心灵,使人堕落 C. 无关痛痒,毫无作用 D. 净化灵魂,提升修养
15、《呐喊》中的《故乡》描绘了故乡的变化和人物的命运。“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这段描写如何反映社会变革对农村的影响,以及作者怎样复杂的情感?( )
A. 喜悦兴奋,充满期待 B. 悲伤无奈,深深忧虑 C. 冷漠无情,毫不在意 D. 轻松愉快,毫无负担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15分)
1、(本题5分)朦胧诗的意象运用
2、(本题5分)不平则鸣
3、(本题5分)明清传奇的流派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25分)
1、(本题5分)分析《变形记》中格里高尔家人的态度变化与社会冷漠。
2、(本题5分)结合《三国演义》,分析谋士的战略眼光与历史进程的影响。
3、(本题5分)探讨《飞鸟集》中的生命意识与自然和谐。
4、(本题5分)从《文选》中的吊文看古代的哀悼文化与情感表达。
5、(本题5分)分析《雾都孤儿》中的社会黑暗面与人性的闪光点。
四、作品分析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1、(本题10分)剖析《老人与海》中老人的船舱布置。
2、(本题10分)剖析《浮士德》中浮士德的书房装饰。
3、(本题10分)分析《尤利西斯》中的城市生活描写与人物内心世界。
第4页,共4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