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学校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考场____________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潍坊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智能车辆嵌入式系统设计》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批阅人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模拟集成电路中,反馈是一种重要的电路技术。负反馈可以改善放大器的性能,以下关于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哪一项是错误的?( )
A. 提高增益稳定性
B. 减小非线性失真
C. 增大输入电阻
D. 扩展频带
2、在数字通信系统中,误码率是衡量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以下哪种措施可以降低误码率?( )
A. 减少发送功率 B. 增加信号带宽 C. 采用纠错编码 D. 提高传输速率
3、在计算机网络中,若要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通信,以下哪种设备起到关键的作用?( )
A. 路由器
B. 交换机
C. 集线器
D. 中继器
4、在数字信号处理中,以下哪种算法常用于快速计算离散傅里叶变换(DFT)?( )
A. 直接计算法 B. 基 2 - FFT 算法 C. 基 4 - FFT 算法 D. 以上都是
5、在数字通信系统中,差错控制编码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卷积码是一种常用的差错控制编码方式,以下关于卷积码的特点,哪一项是错误的?( )
A. 编码效率较高
B. 译码复杂度较低
C. 具有记忆性
D. 适用于连续的数据流
6、在数字信号处理中,IIR(无限脉冲响应)滤波器和 FIR(有限脉冲响应)滤波器各有特点。IIR 滤波器的主要优点是?( )
A. 可以实现线性相位 B. 设计相对简单 C. 稳定性好 D. 计算量小
7、在模拟电子电路中,反馈放大器可以改善放大器的性能。负反馈可以使放大器的?( )
A. 增益增大,带宽减小 B. 增益减小,带宽增大 C. 增益和带宽都增大 D. 增益和带宽都减小
8、在电子电路中,三极管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元件。三极管可以实现放大、开关等功能。如果一个三极管处于放大状态,那么它的基极电流、集电极电流和发射极电流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
A.集电极电流等于基极电流和发射极电流之和
B.发射极电流等于基极电流和集电极电流之和
C.基极电流等于集电极电流和发射极电流之和
D.基极电流、集电极电流和发射极电流之间没有固定的关系
9、在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中,以下哪种结构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容错性?( )
A. 星型结构 B. 总线型结构 C. 环型结构 D. 网状结构
10、在电子信息领域,无线通信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蓝牙、Wi-Fi、ZigBee 等都是常见的无线通信技术。以下关于这些无线通信技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蓝牙适用于短距离通信
B.Wi-Fi 的传输速率比蓝牙高
C.ZigBee 的功耗比 Wi-Fi 低
D.这些无线通信技术的通信距离都没有限制
11、在数字通信的同步数字系列(SDH)中,以下哪种容器用于承载不同速率的信号?( )
A. C 容器
B. VC 容器
C. TU 容器
D. AU 容器
12、在半导体存储器中,SRAM(静态随机存储器)和 DRAM(动态随机存储器)的主要区别在于?( )
A. 存储容量 B. 读写速度 C. 存储单元结构 D. 刷新方式
13、在自动控制原理中,控制系统的性能可以通过时域和频域指标来衡量。对于一个二阶系统,增加其阻尼比,以下关于系统性能的变化,哪一项是正确的?( )
A. 超调量减小,调节时间缩短
B. 超调量增大,调节时间延长
C. 超调量不变,调节时间缩短
D. 超调量不变,调节时间延长
14、在集成电路的封装技术中,以下哪种封装形式具有体积小、引脚多的特点?( )
A. DIP 封装
B. SOP 封装
C. BGA 封装
D. QFP 封装
15、在电子信息领域,集成电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电子技术的进步。集成电路按照集成度可以分为小规模、中规模、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以下关于集成电路集成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集成度越高,电路的性能越好
B.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通常包含数百万个以上的晶体管
C.小规模集成电路一般只包含几个到几十个逻辑门
D.中规模集成电路的集成度介于小规模和大规模之间
16、在数字信号传输中,若要减少码间串扰,以下哪种均衡技术是常用的?( )
A. 线性均衡
B. 非线性均衡
C. 自适应均衡
D. 以上都是
17、在信号处理中,数字滤波器可以实现对信号的滤波功能。以下关于数字滤波器的类型,哪一项是错误的?( )
A. 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和带阻滤波器
B. 有限脉冲响应滤波器和无限脉冲响应滤波器
C. 巴特沃斯滤波器、切比雪夫滤波器和椭圆滤波器
D. 线性相位滤波器和非线性相位滤波器
18、在通信网络中,ATM 技术曾经被广泛研究和应用。ATM 信元的长度固定为:( )
A. 53 字节
B. 64 字节
C. 128 字节
D. 256 字节
19、在通信协议中,TCP/IP 协议簇是互联网的基础。TCP 协议提供的是:( )
A. 无连接的不可靠数据传输服务
B. 无连接的可靠数据传输服务
C. 面向连接的不可靠数据传输服务
D. 面向连接的可靠数据传输服务
20、在自动控制原理中,对于一个二阶系统,若阻尼比增大,系统的响应速度将会如何变化?( )
A. 加快
B. 减慢
C. 不变
D. 先加快后减慢
21、对于光通信中的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以下哪个波长范围的光信号能够被有效放大?( )
A. 850nm B. 1310nm C. 1550nm D. 1800nm
22、在电子电路中,二极管是一种常用的半导体元件。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以下关于二极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二极管可以用于整流
B.二极管可以用于稳压
C.二极管在正向偏置时导通,反向偏置时截止
D.二极管的导通电阻为零
23、在数字信号处理的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算法中,基 2 时间抽取(DIT)FFT 算法的基本思想是:( )
A. 逐次分解信号为偶数项和奇数项
B. 对信号进行频域抽样
C. 利用旋转因子的周期性和对称性
D. 以上都是
24、在集成电路设计中,以下哪种工艺技术能够显著减小芯片的尺寸并提高性能?( )
A. 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工艺 B. 双极型晶体管(BJT)工艺 C. 砷化镓(GaAs)工艺 D. 锗硅(SiGe)工艺
25、在电子电路的可靠性设计中,以下哪个因素不是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
A. 选用高质量的电子元件,降低元件的失效率
B. 进行合理的电路布局和布线,减少电磁干扰和信号串扰
C. 采用冗余设计,增加系统的备份和容错能力
D. 选择外观美观的电路封装形式,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6、在数字通信系统中,若要提高频谱利用率,以下哪种复用技术是常用的?( )
A. 时分复用(TDM)
B. 频分复用(FDM)
C. 码分复用(CDM)
D. 波分复用(WDM)
27、对于液晶显示器(LCD),以下哪种技术可以提高显示的对比度和视角?( )
A. TN技术 B. STN技术 C. IPS技术 D. VA技术
28、在电子测量技术中,若要测量一个高频信号的频率,以下哪种仪器是较为精确的?( )
A. 示波器
B. 频率计
C. 万用表
D. 信号发生器
29、在通信系统的调制方式中,QAM(正交幅度调制)是一种频谱利用率较高的调制方式。16QAM 每个符号可以携带多少比特的信息?( )
A. 2 B. 4 C. 8 D. 16
30、在数字电子技术中,逻辑门是基本的组成单元。与门、或门、非门等逻辑门的功能各不相同。如果一个逻辑电路的输入为 A 和 B,输出为 Y,当且仅当 A 和 B 都为高电平时,Y 才为高电平。这个逻辑电路是哪种逻辑门?( )
A.与门
B.或门
C.非门
D.异或门
二、设计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25分)
1、(本题5分)设计一个可编程逻辑器件(PLD)实现的简单数字逻辑功能,如加法器、计数器等,进行功能验证和性能评估。
2、(本题5分)设计一个数字电压表自动量程切换与高精度测量电路,能够根据输入电压自动切换量程,并实现高精度的测量。
3、(本题5分)设计一个基于蓝牙模块的智能家居安防系统,能够实时监测门窗状态、入侵情况,并向用户发送报警信息。
4、(本题5分)设计一个简单的图像采集系统,使用 CMOS 图像传感器采集图像,并通过 USB 接口将图像数据传输到计算机进行显示和存储。
5、(本题5分)设计一个基于数字信号处理的语音加密与解密系统,保障语音通信的安全。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25分)
1、(本题5分)分析在无线通信的自适应波束赋形技术中,算法的选择和性能评估。
2、(本题5分)在通信系统的复用技术中,阐述时分复用(TDM)和波分复用(WDM)的区别和应用场景。
3、(本题5分)在半导体物理中,解释半导体的电导特性与温度的关系。
4、(本题5分)详细阐述在无线通信中,毫米波通信的特点和应用前景。
5、(本题5分)阐述在通信原理中,如何进行数字调制信号的解调,以及解调方法的性能比较。
四、分析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共20分)
1、(本题10分)太赫兹技术在安检、通信和材料检测等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分析太赫兹波的产生、传输和检测方法,探讨太赫兹技术面临的器件制造、频谱资源管理和应用系统开发等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2、(本题10分)雷达系统在军事、气象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分析脉冲压缩雷达的工作原理和信号处理流程,研究其如何在提高距离分辨率的同时保持较大的探测范围,探讨杂波抑制、多目标检测等关键技术在复杂环境下的应用和面临的挑战。
第7页,共7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