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关于义务教育发展方向的调研报告.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11733154 上传时间:2025-08-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义务教育发展方向的调研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关于义务教育发展方向的调研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实践报告 关于义务教育发展方向的调研报告 姓 名:××× 院(系):×××× 专 业:×××× 班 级:×× 学 号:×××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问题及改进建议 -------调研撤点并校问题及若干建议 导言:教育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而农村基础教育却由于经费、规模、管理和师资等原因在发展中产生许多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教育长期发展的瓶颈。为了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实现教育公平,促进农村教育事业健康、均衡、可持续发展,从2000年起,国家开始在农村小学推出布局格式的调整政策——“撤点并校”,由于地区实施过程中操作不当,使该政策暴露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关的解决策略。如:采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资金、妥善解决富余师资问题、妥善解决富余师资问题等。 根据某市教育局提供的数据,今年暑假期间,安丘市按照“优化布局,资源整合,遵循民意,就近方便、提高质量”的调整思路,对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进行了调整。共撤销学校120处,其中普通高中2处,职业学校1处,初中12处,完小39处,教学点66处;新设学校2处,其中初中1处,小学1处;搬迁学校8处,其中高考补习学校1处,初中2处,小学5处。撤并农村中小学117处,目前,全市农村中小学共有98处,学校绝大部分都处于乡镇驻地以上的“城区”。在该撤点并校中存在以下几点现象: 现象一、学校集中后,一些中心小学变成了“巨无霸”,巨型班级里人数多得连桌椅都摆不开,这给并校后的管理和教育资源的分配等方面带来巨大的困难。 现象二、寄宿制学校出现住宿、吃饭、运动、卫生、安保等条件的短缺问题。年幼的小学生、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又远离父母,缺少亲情呵护教育。由教职员工承担了大量本该家长承担的养育任务,承担着很大的精神压力。农村家庭的教育成本也相应增加。 现象三、农村偏远地方、学生上学难、辍学孩子增多,交通安全事故频发,被撤点的农村,幼儿没有上学的地方,原来朗朗书声的很多农村小学现已消失,农村越发显得凋零冷落,没有生气。被毁弃的农村中小学校舍,包括很多刚刚建起来没有几年的新校舍,甚至由很多慈善人士捐资修建的部分希望小学、明德学校荒草丛生,有的甚至沦为猪圈羊栏,惨不忍睹。 之所以出现这样令人担忧的现象,是因为2001年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其中第13条要求地方政府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表示要按照小学就近上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合理调整义务教育学校布局。 事实上,这一条款被某些地方政府断章取义地引用,从而导致强行撤并事件时有发生,一些地区在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时,把撤并当成唯一的目的,对政策的精髓及实施条件却弃之不顾。 仔细想来,地方政府为什么对撤点并校表现出那么高的积极性,贯彻文件如此少有的雷厉风行。其关键还是打着减少财政教育支出的算盘。在2001年以前,农村办学是以乡镇为主体,而且几乎村村有小学,每个乡镇所在地都有初中,可见学校经费是当地政府的沉重负担。而集中起来规模办学,经费支出要远少于分散教育点的支出,可以节省很多维护运行经费。 殊不知,不当的撤点并校的后果是,给很多农村孩子上学造成了很大困难,加重了农村家庭的经济负担,缺失了家庭对孩子的温暖,造成了一个个萧条冷落的村庄,切割了传统的文化与乡土之间的联系。甚至出现了辍学率大幅度的反弹,也酿成了一起起校车惨案。如:2010年12月27日,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松江镇一辆送小学生上学的三轮车坠河,事故共造成14名小学生死亡,6人受伤。2011年11月16日9时15分许,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榆林子小博士幼儿园一辆号牌为甘MA4975的运送幼儿的校车超载(核载9人、实载64人),发生惨烈车祸,造成21人死亡(其中幼儿19人)、43人受伤。2012年3月26日河北省秦皇岛市,一拉载学生的车辆发生事故,造成3死15伤...... 农村小学撤点并校遗留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妥善解决学生上学难问题  1.实行学生专车制度   政府要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小学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妥善解决重点区域义务教育阶段小学生上下学乘车难问题,地区政府各有关部门、街道办事处和运营企业,要通力合作,尽力开通接送学生上下学车辆。   在相对落后的地区,学校要认真当好家长的参谋,支持家长联合雇用专车,并制定“学生乘车守则”和“司机守则”,让学生、司机认真学习,严格执行,沿途定时间、定地点接送学生。目前我村及邻村已经开始实行这一想法,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实践证明:这些学生车的运行,缓解了学生上学难的问题。   2.建立健全家长接送制度   对于路途较远,无学生专车,需要家长接送的中低年级学生,提前预防因路途远而导致辍学、失学的问题;对路途较近,有能力自己往返学校的学生,要组织学生结伴往返学校。切实抓好“防辍保学”工作,严防新的辍学现象发生。学校、班主任、学生家长应认真履行职责。   (二)实现合并后新学校恰当的规模效益   1.在执行政策时,要考虑学校规模适宜性。适宜规模的农村小学应保持在700人——1200人左右。我国城乡建设正在兴起“适宜生活”的规划理念,这种以人为本的观念应运用在学校建设和并校理念。   2.建立相关的合并制度。包括教学质量评估制度、优质学校接受“低质学校”的义务制度、组织整合制度及并校条件下的师生合法权利保障制度等。生成新的发展愿望和推动力,努力超越原来基础的发展。   (三)妥善解决富余师资问题   1.改善人事与管理制度。提出合理核定农村小学校编制,深化学校管理体制和人事制度改革;做好小学教职工结构调整思想工作,引导教职工从城镇学校和超编学校向农村学校和缺编学校合理流动。城、乡区别对待,增加农村教师受表彰奖励的机会。对农村教师的评价要考虑农村环境的艰苦性、教学工作的复杂性、工资待遇的差异性,在此基础上给予农村教师同等于城市教师的受表彰奖励的机会。   2.城乡人才分布不均,关键在于待遇问题。实行全员聘用制,采取优教优酬,末位淘汰的措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合理安排其他教育资源。改革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对落聘教师应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和忧患意识,努力建设数量足,结构合理,素质高的教师队伍。   3.国家相关的法律部门应制定《学前教育法》,避免学前教育成为教育中被遗忘的角落,切实做到教育公平和效率的综合实现。对布局调整后超编的小学教师,可以通过培训的办法,将一部分转为生活指导老师,一部分转为幼儿园老师。这样既利用被调整的校址,又能把农村的幼儿教育也发展起来,一举两得。   (四)并校过程中抓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1.在区域范围内对家长和学生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使他们有比较充分的心里准备。多与家长沟通,提前预测学生思想的发展态势,防微杜渐。   2.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特别容易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学校因素的作用。这样就要求学校选派一位心理辅导员,主抓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工作,及时调整他们在心理适应障碍方面的方向的偏差;还要派专人管理学生的生活,让他们尽早实现与学校组织和教师的真正融合。   (五)在并校过程中政府要履行必要职责   并校实际是区域教育发展的新阶段和新机遇,而不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例行公事。因此,政府部门应当从区域战略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履行职能。这些意味着,学校撤并之路并不轻松,需要政府和教育部门综合各方因素全面考虑,任何一次教育资源的调整与整合,都将是对教育部门行政能力的考验。   1.更多从老百姓的利益出发来规划并校问题。在并校问题众多的矛盾冲突中,政府要最大限度的减少合并学校造成部分资产流失的现象。此外,政府还应妥善处理原有教育资源,有效利用闲置的学校资产,避免浪费,减少教育成本。   2.对合并的学校要给予必要的物质支持。学校合并后,在一段时期内,办公与教育教学经费会大幅度增加,这尤其需要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中央政府的财政支出政策需要向农村倾斜,可适当调整非义务教育阶段、城镇及富裕地区的投入比例,用于增加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的经费投入。 3.要注重保护弱校及弱势群体的权益,尊重教育公平和效益的综合实现,充分利用优质学校的辐射和带动功能。在当前的中国社会条件下,每所学校都面临着特定的服务对象群,在学校价值链中都有特定的功能和意义。“低质学校”被合并,但它们所服务的群体利益要求不应该被忽视,不能通过并校简单地扩大优势学生群体的利益,却将“劣势”学生群体的教育责任平移到另一所薄弱校身上。在这方面,政府必须恰当的、有针对性的进行规划,真正对相关群体尤其是弱势群体负起责任。 结束语:笔者对政策的正确与否,不敢枉下结论,但政府对农村学校教育结构的布局调整,应该本着政策的精髓,从实际出发,不搞一刀切,不让一个孩子辍学,合理运用硬件实施,配置好师资,尽量各科都能配备专职教师。办好每一所学校,不管是城镇学校,还是小型山村小学,真正让每一个农村孩子接受好的教育。 - 8 -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报告/总结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