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 设备维修施工计划主要内容
为使设备维修达到预期目标,必须制定设备维修作业施工计划。一般的施工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安装地点;
(2) 维修性质(小、中、大修);
(3) 施工作业内容、质量标准;
(4) 施工计划工期;
(5) 材料、配件耗用清单;
(6) 施工专用工具、量具、仪器等清单;
(7) 作业人员配置(工种、人数及分工);
(8) 施工方案或安全技术措施。
对大型关键设备中修及以上的维修,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2 设备维修施工分类
设备维修一律按计划进行,实施预防性维修,是最理想化的,是设备维修管理追求的目标。但客观实际与追求的目标存在很大差距,其原因是引发设备功能下降或突发故障的因素众多,有些因素甚至是不能控制的,必然导致设备维修的无规律性。为了缓和这种不规律性,使设备维修施工管理变得容易,需对设备维修施工进行分类。
2.1 从管理方法上的分类
(1) 计划施工:通过检查设备或其它途径而确定列入计划的施工;
(2) 紧急施工:处理设备突发故障,恢复设备性能所实施的应急施工;
(3) 预定施工:事前约定要进行的施工,但其具体施工日期没有确定。
2.2 从设备维修目的上的分类
(1) 突发施工:理设备突发故障引发的施工。
(2) 事后施工:同上。
(3) 预防施工:列入计划的施工。
(4) 定期施工:按规定的时间间隔施工。如旬检、月检等。
(5) 改善施工:采用“四新”的施工。
(6) 改造施工:为适应生产上的要求,对设备结构进行改造的施工。
设备维修工期估算:包括工时估算的日程估算。
3.1 工时估算:为编制进度计划必须进行必要的工时估算,其工时估算方法有:
(1) 标准资料法。
(2) 实际资料法。
(3) 经验法。
工时估算:以工序为估算基础,一般应选择两种估算方法进行估算对比,确定一个合适的、能够实现的工序计划工时。
3.2 日程估算
应用统筹理论和网络技术,用键线的长度表示工序计划工时、圆圈作为紧后工序与上道工序的连接,按工序施工顺序绘制成施工进度网络图(平行作业的工序另绘一路,一个维修项目可能有多个平行工序,用虚键线连接工序间的逻辑关系),通过一系列计算找出关键路线(可能有多条关键路线),关键路线上的总工时数经折算得出日程。关键路线上的总工期,可作为计划工期。
4 日程管理
为使设备维修施工按计划日程实施,必须对施工进度进行科学的管理和指导,用前锋线在时标网络进度图上进行检查,对滞后工序采取相应补救措施,以保证计划日程实现。
5 负荷管理
对维修人员工作强度的管理称之为负荷管理。设备维修管理者应通过设备维修作业的计划工时和实际耗用工时,计划负荷和实际负荷的差异及时修正作业日程。
6 作业分配管理
对每个维修工人分配工作叫做作业分配管理。作业分配时要明确下达维修人员所要承担的工程内容、时间、结果、所用工具和材料以及其他条件等。在作业分配管理中要力争做到工程所要求的技术水平和维修人员的能力相适应。
7 外委包工管理
通常维修工作量的变化是很大的。因此,全部维修工作都由本企业承担是不适宜的,也是不经济的。这就需要将不适宜自己做的工程委托给其他厂家来做,称之为外委包工。
在维修方面,利用外委包工要考虑以下三种情况:
7.1 在本企业内有相当程度的修理人员,要充分利用这些人员,将那些本企业所不能完成的工作进行外委包工。
7.2 全面依靠外委包工的企业,在企业内就不设置维修人员。
7.3 在企业内只设置少数的修理人员,满足特殊设备、特殊工艺和紧急性修理的需要,以及对外保密的产品、保密的工艺的修理需要,除此之外大部分设备维修工程进行外委包工。
7.4 在流程作业之类的工厂中,设备停歇时要集中进行维修而出现维修工作量的高峰,用自己的维修人员来检修,必然延长停歇时间,对工厂造成的经济损失太大,利用外委包工检修是有利的。
7.5 外委维修工程要注意三点:其一,要明确外委维修工程的要求。其二,要明确工程的验收标准。其三,要用适宜的价格来签定合同。这就需要制订估算累计标准和制订维修工程工时定额标准。
8 停产维修
在流程作业连续生产中,如果一部分设备发生了故障,就要造成全面停产,这种停产损失是极大的。这样,将个别设备停下来,一一进行检修,将会使停产时间增加。所以要采用将所有设备一齐停下来,集中进行维修的方法,这种作法称之为停产维修或定期维修。在停产维修工程中,要求进行全面的维修保养,以保证到下次维修保养期之前,设备能正常地进行运转。停产维修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工程周期的延长。例如,如果能将一年为一周期延长为一年半甚至是二年为一周期,其效果是非常大的。
其次的问题是缩短停产维修的工期,也就是要推进下述工作。
8.1 大的维修施工和小的维修施工的组合。
8.2 加强维修工程的各项工作的事前准备,即事前探测修理的部位,准备好材料、零部件以及工装、卡具等,并做好维修向开始生产的过渡。
8.3 通过采用备用设备和旁路流程(改变原工艺路线)的加长系统,从全面停机向逐次停机转换。这种作法在缓和维修工作量方面,也是有效的。
8.4 施工合理化管理
9 维修工作资料
与一切管理一样,维修工程管理也必须将实际工作结果记录下来,作为维修工作档案保存起来,主要目的有两个,其一是对设备维修工作进行评价。其二收集这些实际工作资料为建立维修工程检查标准资料打下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