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通史复习:明清时期(第二轮)(课堂PPT).ppt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11692777 上传时间:2025-08-05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4.28MB 下载积分:12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史复习:明清时期(第二轮)(课堂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通史复习:明清时期(第二轮)(课堂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中华文明的繁盛与危机并存,明清时期,(1368-1840年),1,课本定位,政治,经济,文化,课本位置,必修一,第4课,必修二,第1课、第2课、第3课、第4课,必修三,第3课、第4课、第5课、第6课、第7课,2,明朝,(,1368-1644),都城应天府(南京),-北京,清朝,(,16361912年,),都城京师(今北京),时空定位,3,4,5,必修一:,1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必修二:,1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必修三:,1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2列举李蛰、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6,命题趋势,选择题部分:共出现11道选择题。其中明朝2道(内阁和重农抑商政策),清朝9道,以清朝为主。从模块分布看,政治史7题;经济史3题;文化史1题,以政治史为主。,政治史考点分布:内阁1题、军机处1题、康熙帝(人物)1题、统一多民族国家2题、吏治1题、行政机构1题。,经济史考点分布:重农抑商政策2题、商业(会馆)1题。,文化史考点分布:京剧(国粹),命题趋势:政治史应从明清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地位高度出发进行复习。一、明清是封建社会衰落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内阁、军机处均称为考查内容。高考已考查内阁,尚未考查军机处。二、明清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时期,疆域开拓(地图)、行政机构设置、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举措等都会成为考查内容。,经济史需着重复习重农抑商政策及海禁政策。需辩证把握该政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文化史从中华文化精华(国粹)高度考查京剧,仍遵循了中华文明辉煌成就的考查思路。,7,明朝,清朝,特征,古老中华文明呈现出繁盛与危机并存的特征(发展与迟滞并存),政治,封建制度走向衰落,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明太祖废丞相,权归六部;明成祖设立内阁制度;明朝中后期宦官专政,政治黑暗;,选官制度:科举制(八股取士),康熙帝巩固多民族国家举措;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康乾盛世,经济,经济结构:自然经济占主导,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海禁政策(朝贡贸易体系的建立);,农业,海外经济作物的引入(玉米、番薯、土豆等),广泛种植。蚕桑、棉花种植面积扩大。灌溉工具:风力水车,手工业,官营手工业衰落,民营手工业占主导。江南纺织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康熙年间,粉彩瓷器(雍正高峰),商业,商人群体:商帮、会馆等;货币媒介: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市的发展:商业区;商业都会:市镇经济繁荣,文化,思想,程朱理学占统治地位(心学集大成者),明清对君主专制批判(李贽和明末三大家);,文艺,市民文化取得辉煌,文化通俗化,平民化;明清小说(代表);文征明、董其昌书法;清朝京剧的形成(乾隆进京、道光正式形成),科技,传统科技步入总结,西学东渐开始。中国科技发展逐渐落后于西方;铜活字;,8,一、政治,1,、发展概况(政治制度、政治人物),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强化并达到顶峰,宰相制度废除;内阁的出现;清朝军机处设置;,选官制度:,科举制(八股取士),政治人物:,康熙帝(政经思民外)(平定叛乱、维护国家主权),2,、总体特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封建制度的衰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进一步发展,时期,9,10,洪武十三年(,1380,),明太祖以谋反之罪杀中书左丞相胡惟庸,宣布废除中书省及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从此,中国历史上的宰相制度不复存在。,胡惟庸事件正像一个传说中的故事,时间越后,故事的范围便越扩大,这样,胡惟庸私通外夷,东通日本、高丽,西通卜宠吉儿,南通三佛齐,北通沙漠,东西南北诸夷,无不与胡惟庸之叛逆,发生关系。,胡惟庸的本身品格,据明人诸书所记是一个枭猾阴险专权树党的人。以明太祖这样一个十足地自私惨刻的怪杰自然十不能相处在一起。一方面深虑身后子懦孙弱,生怕和他自己并肩起事的一班功臣宿将不受制驭,因示意廷臣,有主张地施行一系列的大屠杀。胡惟庸的被诛,不过是这一大屠杀的开端。,吴晗胡惟庸党案考,11,时 期,名 称,职 权,地位,明太祖,殿阁大,学士,侍从顾问,奠定基础,明成祖,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机务,正式确立,明宣宗,内阁大,学士,“票拟权”,发展,明神宗,内阁,首辅,六部几为内阁下属,全盛,明朝内阁设立的过程:,12,明清内阁,近代西方内阁,历史条件,地位,权力,影响,封建经济的发展,,君主专制制度加强,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的完成,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国家法定的行政机构,巩固了资产阶级民主,强化君主专制,纵向看:君主专制逐渐僵化,横向看:民主与专制,违背近代化潮流,职权与地位的变化,完全取决于皇帝,英国议会多数党组阁,对议会负责,,首相控制行政权、立法权等;,总统制下的内阁由总统组建,,对总统负责,13,(1)设立者:,(2),目的:,(3),官员职权:,(4)特点:,(5)影响:,军机处,雍正帝,处理西北的紧急军务设军机房,后改为军机处,跪受笔录、上传下达。,机构简单,人员精干,保密性强,办事快捷。,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造成皇权高度膨胀,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14,军机处,南书房,15,16,军机处的具体职掌主要是:撰拟谕旨和处理奏折;议大政,议后提出处理意见,奏报皇帝裁夺;审理大狱,参与重大案件审拟;参与对重要官员的任免和考核;随侍皇帝出巡,奉旨出京查办事件等。权力所及,均系朝廷军政大事。,17,明清时期强化君主专制的措施,18,19,20,我国古代的监察制度,1、御史大夫:秦朝所设的“三公”之一,(职能),2、刺史制度:西汉武帝在全国设十三个州,每州设刺史1名进行监察。刺史级别不高,但代表中央,可以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东汉刺史权力进一步加强,并逐步增加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成为州的最高长官。,3、通判:北宋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在地方设通判,负责监督知州,两者相互牵制。,4、御史台:元朝设立的最高监察机关。,5、提刑按察使司:明朝设立提刑按察使,分管地方监察和司法。,6、厂卫特务机构锦衣卫负责辑捕、刑狱之事,监视、侦察官民的不法行为。它直接则皇帝指挥,不受政府司法部门的管辖。后来,东厂和西厂则宦官统领,皇帝直接控制。,21,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时期,制度,标准,影响,规律,夏商周,世官制,(贵族世袭制),宗族血缘关系,贵族世家垄断官位,不利于人才的选拔和任用,(1)选官标准由以家世、门第为标准演变到以学识才能为标准,(2)选官方式由地方评议推荐演变为以考试选拔为主要依据,(3)人才选拨逐渐制度化,“公开竞争,公平考试”,相对体现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4)封建社会后期,选官制度逐渐模式化,明清八股取士禁锢思想、束缚人才,战国-秦,军功爵制,军功大小,为部分由才能的人参与国家政权提供了机会,有利于国家政权的巩固,汉朝,察举制,征辟制,初为才能、品德,后为门第族望,察举制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有利于人才的选拔和任用;但后来形成累世公卿的世家大族,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根据中正官所评定的等级和门第族望高低分配权力,东汉以来世家大族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加速了魏晋以来士族制度的形成和发展,隋唐-明清,科举制,考试成绩(才学),把读书、考试和做官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为历朝所沿用,影响深远,22,明清君主专制制度强化的特点及其影响,(1)特点,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如监察制度、选官制度、行省制度等都体现了继承性的特点,而内阁、军机处的设置则是一种新发展。,君主专制空前强化。主要体现在大明律的制定、特务统治的加强、八股取士的推行、军机处的设置和文字狱的严酷等方面。,体现了时代特征。君主专制逐渐达到顶峰,并且走向反动,反映了我国封建专制制度渐趋衰落的时代特征。(2)影响,积极作用,a明清君主专制强化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b明清君主专制强化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c明清君主专制强化有利于民族大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和提高。,23,消极作用,a经济上,君主专制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b政治上,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剥夺了人民的政治权利和言论自由,民主思想受到压制和打击。,c思想文化上,专制统治使知识分子脱离实际,阻碍了科技创新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24,总结明清政治(小结),君主专制,明废丞相,权分六部,明设内阁,清设南书房、军机处,撤销议政王大臣会议,国家巩固,清康熙平定三藩之乱,清军入台,设台湾府,平定噶尔丹分裂活动,与内外蒙古首领会盟;特封达赖、班禅、哲布尊丹巴、章嘉四大活佛。,抗击沙俄入侵,雅克萨之战,尼布楚条约,25,农业,手工业,商业,政策,明清经济,、发展:,风力水车,重视本业,新的农作物引进,、问题:,问题:,人多地少,土地兼并,解决措施,、制瓷业:,明:宣德青花瓷;景德镇成为瓷都,清:珐琅彩,、丝织业:,中心:苏杭南,苏杭官府织造局,代表:缎,技术:花楼机,、,民超官,、商业发展三表现:,、资萌芽及发展和影响因素,、赋税政策,、朝贡贸易,、重农抑商表现,专卖、重税、贱商等,、海禁,、闭关锁国原因、影响,明清经济,26,新品种引进,新引进和传播推广的外来作物如甘薯、玉米、土豆等具有耐干旱的特点,不需要很好的水土条件,这使地形崎岖和干旱贫瘠的土地得到了利用。,今世公卿士大夫无不嗜烟草者,,初漳人自海外携来,莆田亦种之,反多于吕宋。今处处有之,不独闽矣。,王士祯乡祖笔记,烟草始于明末传入中国,推广迅速,雍正、乾隆之际,遍及广东、江南、山东、直隶、湖广、陕西、甘肃各地。,27,28,商业城镇兴起。如广东佛山镇、江西景德镇、湖北汉口镇、河南朱仙镇,它们是完全因商品经济而发展起来的工商业城镇,合称“天下四大镇”。,北京、南京、杭州等旧城镇的经济职能也在强化。,经济性城镇大规模出现,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商品化,城市化,货币白银化等),29,朝贡贸易:,朝贡贸易就是中国政府与海外诸国官方的进贡和回赐关系。外国使节来华的任务,就是前往京城朝见皇帝,递交和接受两国外交文件,并把一些珍贵的本国土特产贡献给皇帝。中国皇帝也回赠礼物,并根据所进贡的物品价値回赠相当物品,这就是所谓的朝贡。,30,(2009年北京文综37题第(1)小题),历史现象之一:白银成为主要货币,明代中叶后,白银成为主要货币。据研究,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欧洲各国与中国的贸易以中国的丝绸为主角,被西方学者概括为“丝银”对流。中国通过“丝银”贸易,获得了占世界产量1/4到1/3的白银,总量达到7000吨至10000吨。这种趋势一直持续到18世纪末。,(1)说明“丝银”贸易出现的国际背景和国内社会经济条件。(6分)简述明、清时期两次重大的赋役制度改革中对使用白银的规定。(4分),答案要点:,(1)国际:新航路开辟,东西方贸易联系加强;国内:明中期以后,手工业发达,商品经济繁荣,瓷器、丝绸、茶叶等商品大量出口。规定:一条鞭法将田赋、徭役、杂税等合并为一条,折成银两征税;摊丁入亩把丁税平均摊入田亩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31,【知识链接】,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新变化及经济政策,32,【主题深化】,1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1)农业经济高度发达,大量农作物品种被引进。,(2)明中后期,民营手工业逐渐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且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3)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大量经济作物进入了市场;货币经济发展。,(4)江南地区经济发达,出现大批工商业市镇;地域性商人群体出现。,(5)统治者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对外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对外贸易逐渐萎缩。,返回目录,热点考向探究,第3讲中华文明的繁盛与危机并存:明清,33,2明清时期对外贸易性质、政策对社会转型的影响,(1)中国古代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是政府与外国进行的朝贡贸易,它不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为目的,主要是加强与海外各国的友好往来。往往遵循“厚往薄来”的原则和采取“倍偿其价”的方法,使政府在贸易中增加了沉重的财政负担,影响了中外贸易的持续发展。,(2)明清时期对外贸易实行“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限制了民间对外贸易的发展;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使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影响了中国社会向近代的转型。,返回目录,热点考向探究,第3讲中华文明的繁盛与危机并存:明清,34,国家,政策,劳动力,国际,市场,国内,市场,资金,土地买卖和高额地租吸引商业资本买田置地,影响了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农民极端贫困,无力购买商品,缺乏国内市场。,国家重农抑商政策,农民被局限在土地上,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国际市场的扩大,资本主义萌芽概况及阻碍发展因素和根本原因是,A重农抑商 B 闭关锁国 C封建专制制度,35,36,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资义萌芽的成长,导致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中国,西方,经济基础,自然经济根深蒂固,商品经济,经济政策,“,重农抑商,”,重商主义,对外政策,闭关锁国;海禁,海外扩张,表现,地区性和不平衡性非常突出,普遍现象,结果,往往夭折、中断,日益壮大,影响,没有促成社会的转型,由封建社会开始了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如何从东西方的对比理解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37,【知识链接】,从宋明理学到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演变,返回目录,热点考向探究,38,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并缓慢发展。,封建政府,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思想文化:,西学东渐,封建纲常礼教束缚,八股取士,,文化专制。,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学思想,(非主流),背景,(社会转型时期),39,明清进步思想家,代表作,主张,评价,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焚书藏书,明夷待访录,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船山遗书,反对神化孔子;,批判道学家伪善;,倡导个性自由发展。,批判君主专制,提倡“天下为主,君为客”;,提倡“法治”,反对“人治”,主张“经世致用”;,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世界是物质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挑战,正统,推动,反专制,斗争,朴实学风,思维方法,明朝后期,40,这四大思想家是怎样从不同角度批判理学的?,黄宗羲从,批判君主专制,的角度,批判理学的,“天理”,顾炎武从,倡导经世致用,的角度,批判理学的,空谈,王夫之从,论述唯物论和辩证法,的角度,批判理学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李贽从,挑战孔子权威、,强调个性发展,的角度,,批判,道学家的虚伪和理学“存天理灭人欲”,41,明清之际儒学的特点:,A 反传统、反教条;,B 反专制,带民主色彩;,C 反空谈,倡经世致用;,D 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批判:,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思想上:反对理学的空谈主义唯心主义,。,继承:,民本思想,探索精神和倡导个人的社会责任感,与传统儒学的关系,42,西方,中国(明清),经济基础,政治基础,思想基础,内容,商品经济高度发达,,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早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解放思想,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封建制度渐趋衰落,西学东渐,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小农经济占主导,,资蒙缓慢发展,理学束缚,文化专制,反专制,,未提出新社会的构想,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反专制,提出新社会的构想,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中国明末清初的早期民主思想:,对封建专制制度有冲击;未能动摇其理论基础。未突破传统儒学,明末清初的早期民主思想与欧洲的启蒙思想,43,明清时期中国科技发展逐渐落后于西方的原因,专制制度、重农抑商政策,:阻碍资萌芽发展,科技发展缺乏物质基础和动力。,闭关锁国,:失去外贸主动权,阻隔中外文化交流。,文化专制政策,:禁锢知识分子的思想,失去创新动力。,农耕文明的局限,:生产力水平落后;注重总结,缺乏探索与研究;重伦理、轻技艺,影响科技创新。,44,明清时期,(1368-1644)(1636-1912),历史阶段特征:发展与迟滞并存,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继续发展;,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制度衰落;,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儒家思想仍占统治地位,明清对君主专制批判;,市民文化取得辉煌,文化通俗化,平民化;,45,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经济上:,农耕经济高度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文化上:,传统文化禁锢思想,产生进步思想;,文艺大众化、世俗化;,传统科技步入总结,西学东渐开始。,【明清时期阶段特征】,46,经济,1、手工业:,景德镇是瓷都,,明:,五彩瓷;清:珐琅彩瓷等;苏杭丝织业鼎盛,。,2、商业:著名商帮(徽商、晋商)、会馆;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重农抑商政策;海禁政策,。,政治,1、明朝:,废丞相;设内阁。,2、清朝:,雍正时设军机处。,文化,1、思想:,王阳明心学;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主张。,文化专制政策。,2、文艺:,明清小说,;明传奇;,京剧,的产生与发展的历程;士大夫,文人画、写意画。,封建经济发展水平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并产生新的经济因素(资,义萌芽),闭关锁国,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反封建进步思想,总结性科技巨著,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儒学极端化,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14世纪中期1840年),封建制度渐趋衰落,47,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