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目 录
1.4.1
2.1.1
3.开式水系统的投停、运行维护
3.1 设备规范
3.4.1 备用开式泵送电,联锁投入,出口门开启。
3.7 开式水泵切换
解除备用开式泵联锁,检查其出口门联关;设备规范
4.1.1
4.4.1 闭式水箱、油水分离器水位正常;
4.4.2 备用闭式泵送电,联锁投入,出口门开启。
4.10.1.1 解除备用闭式泵联锁,手动关闭其出口门;送电;2500mm,抽油泵自启;
当分离器液位降低到2400mm,设备规范
5.1.1
5.4.1 检查凝补泵变频器正常,发现异常及时汇报机长。
设备规范
6.1.1
4~7
6.2.1 关闭除盐水母管至热井补水手动门;
6.2 闭式水至
0.4~0.7
6.5.1 检查凝结水泵变频装置环境温度不能超过40℃,变频器功率单元柜出风口温度不能超过80℃,变频器触摸屏上的各显示参数正常,发现异常应即时反映。
6.6.1 关闭除盐水母管至排气装置补水手动门.
或本泵已投备用6.9 凝结水泵变频操作
6.9.1 凝结水泵变频器规范
6.9.2 凝结水泵变频器启动前的准备(以#1凝泵变频启动为例)
6.9.2.1 检查#1凝结水泵及变频器检修工作结束,工作票收回,现场清理干净;
6.9.2.2 检查变频器的控制电源以及充电电源已送电正常;
6.9.2.3 将变频器控制柜里的所有开关打到ON位,再将UPS的启动按钮按下持续2S钟,UPS的电源指示灯亮,检查UPS已进入工作状态;
6.9.2.4 将#1凝结水泵“工频/变频”切换刀闸QS1切至“变频”位;
6.9.2.5 将#2凝结水泵“工频/变频”切换刀闸QS2切至“工频”位;
6.9.2.6 将#1凝结水泵工频电源开关送至实验位,将小空开QF1~QF7合上;
6.9.2.7 将#1凝结水泵事故按钮切至变频位;
6.9.2.8 将凝泵变频器电源开关送至工作位;
6.9.2.9 将#2凝结水泵工频电源开关送至工作位;
6.9.2.10 检查开关灯光、信号指示正确,压板投退正确,保护投入良好。
6.9.3 凝结水泵变频启动
6.9.3.1 凝结水泵启动前需对其系统管道注水排空气;
6.9.3.2 关闭除氧器水位调节门及其前后截止门、旁路门;
6.9.3.3 开启凝结水再循环调整门及其前后截门;
6.9.3.4 变频启动#1凝结水泵,注意启动电流正常,检查出口门自动开启,就地检查泵组振动、声音、密封水压力、热井水位均正常;
6.9.3.5 确认凝泵变频输出指令在30Hz;
6.9.3.6 将#2凝结水泵工频投入备用;
6.9.3.7 逐渐增加凝结水泵变频输出指令;
6.9.3.8 注意当凝结水流量逐渐增大时,凝结水再循环门自动关闭;
6.9.3.9 根据需要手动调整除氧器上水调门开度;
6.9.3.10 当除氧器水位达到要求时,投入凝结水泵变频自动。
6.9.4 凝结水泵变频停止
6.9.4.1 机组已停运,确认除氧器已停止上水;
6.9.4.2 汽机排汽温度小于65℃,满足凝结水停运条件;
6.9.4.3 通知化学,凝结水精处理装置投旁路;
6.9.4.4 解除凝结水泵联锁,逐渐减小凝结水泵变频输出指令至30Hz;
6.9.4.5 关闭备用凝结水泵出口门;
6.9.4.6 停凝结水泵,其出口门应自动关闭。
6.9.5 凝结水泵变频启动条件
6.9.5.1 热井水位高于800mm;
6.9.5.2 凝结水泵入口门开到位;
6.9.5.3 凝结水泵出口门关闭或泵投入联锁;
6.9.5.4 凝结水泵“变频器请求运行”信号来;
6.9.5.5 凝结水泵再循环阀电动门开启或本泵已投备用。
6.9.6 凝结水泵变频跳闸条件
凝结水泵变频联锁跳闸在原工频泵跳闸逻辑基础上增加变频器重故障
6.9.7 凝结水泵变频联锁
6.9.7.1 凝泵变频运行,出口母管压力低(1.0MPa),延时10S,联启备用工频泵;
6.9.7.2 凝泵变频运行,跳闸后,无延时,联启备用工频泵;
6.9.7.3 凝泵工频运行,出口母管压力低(2.0MPa),延时10S,联启备用变频泵;
6.9.7.4 凝泵工频运行,跳闸后,无延时,联启备用变频泵。
6.9.8 #1、#2凝泵的运行方式
6.9.8.1 #1凝泵变频运行,#2凝泵工频备用;
6.9.8.2 #1凝泵工频运行,#2凝泵工频备用或是变频备用;
6.9.8.3 #2凝泵变频运行,#1凝泵工频备用;
6.9.8.4 #2凝泵工频运行,#1凝泵工频备用或是变频备用;
6.9.8.5 单泵变频或工频运行无备用泵。
设备规范
7.4.1.1 无程控停泵指令;
7.5.1 启动辅助油泵,检查润滑油压正常;
7.2
≤0.05Mpa <1.15Mpa且电泵运行延时3S水流量≤310t,给水泵再循环门<15%延时25s。设备规范
8.5.1
8.5.4.7.1 当下列任一条件出现时,#5低加解列:
8.5.4.7.2 8.5.4.8.1 当下列任一条件出现时,#6低加解列
8.6.1 8.5.4.8.2
8.6.8.1 当下列任一条件出现时,高加解列:
8.7.1
设备规范
9.1.1
设备规范
10.1.1
机组冷态启动时,轴封汽源选择辅汽联箱供给,轴封系统暖管、疏水后即可投入低压轴封供汽。待低压轴封供汽总门后温度均达90℃时,方可投入高中压轴封供汽,并及时启动轴加风机。
机组温态启动时,轴封汽源选择辅汽联箱供汽,在轴封系统暖管前进行轴封管道放水30分。关闭高、中压轴封供汽手动门,维持高辅温度320℃,进行轴封系统的暖管,待轴封供汽母管温度达260℃以上时,逐渐开启中压轴封供汽门,待中压轴封供汽门全开后,逐渐开启高压轴封供汽门。待高压轴封供汽门全开后启动轴加风机运行,调整轴封供汽压力至高、中、低压缸轴封端不冒汽为易。
机组热态和极热态启动时,轴封汽源选择主汽供给,轴封系统的暖管、供汽操作同温态启动。
10.2 1~3
设备规范
11.1.1
11.4.1 当润滑油压≤0.16MPa时,自动启动直流事故油泵;
11.4.2 当主油泵入口油压≤0.07MPa或主油泵出口油压≤1.205MPa时,自动启动启动油泵;
11.4.3 当润滑油压≤0.16MPa汽轮机跳闸;
1) 当润滑油压≤0.13MPa停止盘车装置;主油箱油位缓慢下降到1200mm,应及时补油并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若补油无效,主油箱油位急剧下降到1100mm,则紧急停机。
设备规范
检查净油机检修工作结束,工作票收回,现场清理干净;检查各温度,压力表计投入,指示正常;检查齿轮箱的油位在油面镜1/2处;检查主油箱油位正常;开启净油机进油门;开启净油机回油门;检查流量调节开关置2/3处;检查控制面板上的分离开关在断开位;检查控制面板上的电磁阀开关在断开位; 检查控制面板上的加热开关在断开位; 确认分离机刹车机构已松开; 合上控制柜中的空气开关; 合上控制柜中的控制电源开关; 检查温控仪表显示正常; 合上分离开关; 检查电机和轮鼓旋转方向正确,振动、电流正常; 待加热器出口见压,合加热器开关; 开启分离器水封水供水门; 待分离器出水口见水后,关闭水封水供水门; 当温控仪显示>65℃时, #2电磁阀打开; 通过调节流量开关维持系统压力在0.1~0.2MPa之间运行。断开加热开关;断开电磁阀开关;断开分离开关;投入分离机刹车机构;断开控制电源开关;断开空气开关;关净油机的进油门;关进油机的出油门。设备规范
13.1.1
正常(接近初始调整油压)设备规范
14.2
设备规范
项 目
单 位
参 数
进水水质
发电机内冷水
处理水量
m3/h
0.5~1.0
进水压力
MPa
0.20~0.45
进水温度
℃
≤45
出水电导率
μS/cm
≤1.5(25℃时)
出水PH值
7.0~9.0
出水Cu2+
μg/L
≤30
装置尺寸
mm
1490×750×2100
装置重量
Kg
500
离子交换器
数量
台
2
直径
mm
Φ300、Φ400
高度
mm
1800
处理水量
m3/h
0.5~1.0
工作压力
MPa
0.45
水压试验压力
MPa
0.65
微滤器
数量
台
1
滤芯规格
μm
0.45 (可清洗再生)
滤芯材质
PP (聚丙烯膜折叠式滤芯)
工作温度
℃
10~60
工作压力
MPa
<0.414
15.2 启动前检查
15.2.1 定冷水系统检修工作结束,工作票收回,现场清理干净;
15.2.2 定冷水系统各气动调整门投入控制气源,开关试验良好;
15.2.3 关闭定冷水出水集水环底部压缩空气连接管截止门;
15.2.4 关闭定冷水进水集水环底部放水门;
15.2.5 关闭定冷水进、回水门;
15.2.6 关闭定冷水进水门后放水门;
15.2.7 关闭定冷水反冲洗门;
15.2.8 关闭定冷水反冲洗滤网进、出水门;
15.2.9 关闭定冷水箱放水门;
15.2.10 关闭定冷水取样门;
15.2.11 关闭#1、2定冷泵进口门前排污门;
15.2.12 关闭#1、2定冷泵出口门;
15.2.13 关闭#1、2冷却器底部排污门,开启其顶部放空气门;
15.2.14 关闭#1、2冷却器出口母管底部排污门;
15.2.15 关闭定冷水至离子交换器进水管排污门;
15.2.16 关闭离子交换器树脂排放门;
15.2.17 关闭离子交换器底部排污门,开启其顶部放空气门;
15.2.18 关闭定冷水观察窗U型管排污门;
15.2.19 开启定冷水箱水位计上下考克门;关闭其排污门;
15.2.20 开启#1、2定冷水泵进口门;
15.2.21 开启定冷水#1、2冷却器进、出水门;
15.2.22 开启定冷水进水压力调整门;
15.2.23 开启定冷水进水滤网前后截止门,关闭其旁路门;
15.2.24 开启定冷水进水滤网放空气门;
15.2.25 开启发电机定冷水回水管上防虹吸门;
15.2.26 开启微碱装置进、出水门;
15.3 调节内冷水至微碱装置流量在0.5~1.0T/H左右
微碱装置的操作
15.11.1 微碱装置的投入
15.11.1.1 关闭微碱装置进水总门S1、出水门S2、除盐水进水门S3及系统所有阀门;
15.11.1.2 开启进水总门S1(或自用除盐水进水门S3)、A上排水门、A下排水门;
15.11.1.3 缓慢开启阀门A上进水门、A下进水门,排水约20分钟;
15.11.1.4 关闭A上排水门,A下排水门;开启阀门B上进水门、B下进水门;开启排水门;
15.11.1.5 继续排水约20分钟;
15.11.1.6 开启过滤器排污门,排水数分钟后,关闭过滤器排污门;
15.11.1.7 用除盐水冲洗(反洗)过滤器滤芯;
15.11.1.8 树脂冲洗完毕后,开启进水一次门、总进水门S1、A上进水门、A下进水门、B上进水门、B下进水门、总出水门S2及出水一次门,关闭设备各排水门;
15.11.1.9 装置运行稳定之后,调节A上进水门、A下进水门的开度,控制内冷水的水质,并连续监测内冷水水质;
15.11.1.10 当内冷水水质稳定要求的水质参数时,微碱装置投入连续运行。
15.11.2 微碱装置的退出
保持设备满水,关闭微碱装置进水总门S1、出水门S2、除盐水进水门S3及系统所有排水阀门。
15.11.3 微碱装置使用的注意事项
15.11.3.1 投运装置时,先开启装置出口阀门再开启内冷水入口阀门,并注意观察内冷水入口压力不超过0.45Mpa;
15.11.3.2 解列装置时,先关闭内冷水入口阀门,再关闭装置的出口阀门。
15.11.3.3 装置退出内冷水系统后再次投入使用前,应使用内冷水冲洗树脂20-30分钟后在并入内冷水系统。
设备规范
设备规范
(1) 环境温度≥2℃且延时1小时;10.213.710.2主汽流量(%)>20。
当上述条件满足后第5列方可投入运行。
1) 在第5列中:
(1) 凝结水温度>30℃ ;
(2) 冬季条件下第4列释放信号发;
(3) 主汽流量(%)>40。
当上述条件满足后第3列方可投入运行。
2) 在第3列中 :
(1) 凝结水温度>30℃ ;
(2) 冬季条件下第4列释放信号发;
(3) 主汽流量(%)>60。
当上述条件满足后第6列方可投入运行。
3) 在第6列中:
(1) 凝结水温度>30℃ ;
(2) 冬季条件下第4列释放信号发;
(3) 主汽流量(%)>80。
当上述条件满足后第2列方可投入运行。
4) 在第2列中:
(1) 凝结水温度>30℃;
(2) 冬季条件下第4列释放信号发 ;
(3) 主汽流量(%)>85。
当上述条件满足后第7列方可投入运行。
5) 在第7列中:
(1) 凝结水温度>30℃ ;
(2) 冬季条件下第4列释放信号发;
(3) 主汽流量(%)>90。
当上述条件满足后第1列方可投入运行。
6) 在第1列中:
(1) 凝结水温度>30℃ ;
(2) 冬季条件下第4列释放信号发;
(3) 主汽流量(%)>95。
当上述条件满足后第8列方可投入运行。
7) 当#1--#8列全部投入蒸汽且变暖,风机互锁关闭解除,可依次启动各风机,风机启动由排汽压力控制。
8) 风机启动步序:
1) 成组启动:保证防冻暖管措施的实行,最先启动2/6排,最后停运2/6排,顺序如下:
a 启动4列2排风机条件:无;
b 启动4列6排风机条件:无
c 启动4列8排风机条件:2排风机已运行;
d 启动4列4排风机条件:2、6、8排风机已运行;
e 启动4列5排风机条件:2、6、8、4排风机已运行;
f 启动4列1排风机条件:2、6、8、4、5排风机已运行;
g 启动4列7排风机条件:2、6、8、4、5、1排风机已运行;
h 启动4列3排风机条件:2、6、8、4、5、1、7排风机已运行;
2) 启动1、2、3、5、6、7、8列各排风机条件同第4 列且各列蒸汽分配阀开启
3) 每列风机投入的正常顺序为6、2、8、4、5、1、7、3排。
4) 各列散热器投入的正常顺序为4、5、3、6、2、7、1、8列。
17.8.1 水环真空泵轴承温度>90℃
17.8.2 汽水分离器液位低,延时300秒
17.8.3 真空泵电流>385A,延时3秒
17.8.4 真空泵运行,入口门开故障
17.8.5 真空破坏阀开
17.9.1 空冷风机减速箱油温低##℃投加热器;
17.9.2 空冷风机减速箱油温高##℃停加热器。
17.15.3当主蒸汽流量达到空冷单列凝汽器的最小防冻流量时(-10℃时,排汽流量≥15T/H;-15℃时,排汽流量≥23T/H;-20℃时,排汽流量≥36T/H;-25℃时,排汽流量≥61T/H;-30℃时,排汽流量≥90T/H)方可投入旁路系统运行,同时将机组管道疏水倒入排气装置。控制每列凝结水温度在55~65℃之间;抽空气温度在50℃~55℃之间运行,并维持ACC系统过冷度在3~5℃之间。
17.15.4 冬季防冻保护设置
17.15.4.1 风机防冻保护
冬季保护措施只在环境温度低于3°C时被启动。防冻保护的复位动作只在自动模式下有效。在手动模式中,如果风机是由于冬季保护信号停止运行,相联的风机将会自动停止,而不可能自动复位。防冻保护有以下两种方式:
17.15.4.1.1 防冻保护1
防冻保护1的触发:
冷凝温度之一低于25°C,或者抽真空温度低于25°C 并且环境温度低于3°C
将触发:
1) 警报“防冻保护1”被触发,显示过低的冷凝/抽空温度.。
2) 提高排汽压力设定值+2kPa,30分钟后再加+2kPa。最多只加4kpa.
3) 顺流和逆流冷凝器的分控器与主控制器脱开,顺流冷凝器风机转速逐步降低至零。逆流冷凝器风转速锁定。
4) 只降低受影响的列/区顺流冷凝器的风机转速,其他的列风机不受防冻保护的影响而保持原状态。
防冻保护1的复位:
2个冷凝温度 > 35°C,并且抽真空温度> 30°C,“防冻保护1”警报解除,减小排汽压力设定值+2kPa,1/区1的顺流和逆流冷凝器的分控器与主控制器连接。顺流冷凝器风机转速按10%/分钟逐步提高,逆流冷凝器风机转速按10%/分钟逐步提高,主排汽压力控制器再次自动启动。
17.15.4.1.2 防冻保护2
如果抽真空温度< 20°C并且环境温度< 3°C。将触发:
1) “防冻保护2” 警报被触发。
2) 顺流冷凝器风机转速逐步降低至零,逆流冷凝器风机转速逐步降低至零。
3) 其它列和区的风机不受冬季保护的影响而保持原状态。
防冻保护2的复位:
抽真空温度> 30°C,“防冻保护2” 警报解除,停止降低逆流冷凝器风机转速。
17.15.4.2风机回暖保护(逆流冷凝器升温循环)
回暖保护的优先级最高,环境温度<-2°C会自动触发从1列到8列的回暖步序,即如果同时触发防冻保护,逆流风机将进行回暖保护动作, “逆流冷凝器升温循环”DCS画面上显示红旗标记
(1)启动允许:环境温度<-2°C,本列立管阀已开。
(2)步序:1. 关闭本列的逆流风机。
2. 风机停止1分钟,反转本列逆流风机。
3. 反转3分钟,关闭本列的逆流风机。
4. 风机停止1分钟,恢复本列的反转风机到回暖前的速度。
(3)先从一列开始执行,如果本列立管阀一分钟后还没打开或者本列回暖步序完成7分半或本列风机没有In operation信号就跳到下一步执行,即开始下一列的回暖。直到环境温度>0°C本步序自动复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