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浅析园林水景的生态设计
——以华阳都市滨河公园水景设计为例
摘 要: 水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自然物质。它早已进入了文化艺术的各个领域,而且它也成为园林设计中要紧的景观元素。不管是静水、动水、依旧喷泉都发挥了专门的景观作用和生态作用。华阳都市滨河公园是为周边居民提供一个休闲健身、游憩和观赏的开放式都市公共绿地。由于现在水污染越来越严峻,针对当地的现状对本案水体进行了生态的设计。充分考虑河流的基础条件、都市的特点,从都市生活的内容、社会背景、历史变迁、自然环境等多因素中挖掘,通过林荫步道、水生植物以及景观小品将滨水区联系起来,保持水体岸线的连续性,从而营造出宜人的都市生态环境,形成独具一格的滨河景观特色。
关键词: 风景园林;都市滨河公园;水污染;水净化;生态设计
提纲:
1水景在园林设计中的表达和应用
1.1水的功效
1)自然环境效应
2)生态效应
3)空间景观效应
1.2水景的分类
1)自然型
2)人工型
1 .3水景的设计原则
1)和谐统一
2)形式恰当
1.4园林水态的类别
1) 喷涌
2) 垂落
3)流变
4)静态
2当地水污染的缘故以及当地滨河地带景观的现状
2.1华阳区水体污染的缘故
2.2华阳区滨河地带景观的现状
3 分析国内外经典案例
3.1巴尔的摩内港
3.2温哥华城南部滨水区
3.3苏州金鸡湖
3.4成都活水公园
4 项目在水景上的处理手法
4.1自然驳岸
4.2水与植物的关系
4.3水净化过程处理
5 结语
华阳都市滨河公园景观设计是一个崭新的尝试,从生态的角度动身进行生态复原建设,利用有限的资源制造无限的美,充分发挥水在园林生态设计中的作用。如何利用水景来表达设计者的方法,如何在统一中求变化等问题上都需要我们去摸索与探讨。
1水景在园林设计中的表达和应用
1.1水的功效
1)自然环境效应
净化大气;调剂空气湿度;调剂气温;造景;养殖水产品
2)生态效应
减少空气中尘埃;增加空气的湿度;降低空气的温度
3)空间景观效应
空间的扩展;空间的引导;空间的层次
1.2水景的分类
1)自然型
利用地势仿照自然景观而建成。如溪流、瀑布、叠水等。
2)人工型
依靠喷泉而造景
1 .3水景的设计原则
1)和谐统一
水景的和谐统一性是指水景营建时应与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存衬托。都市的水景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他所在的地理要求它必须与周围环境统一和谐。
2)形式恰当
不同形式的水景有不同的景观功能,只有在了解当地现状,保证与当地环境相和谐的基础上,给予其内涵,才能设计出合理的水景。
1.4景的分类
1) 喷涌
喷涌是指水体由下向上喷涌而出的一种水态,也是地下泉水向上喷涌的一种自然形状。这种喷泉形式通过人工长期以来的研究进展,喷涌的载体如水池、水管变化万千,从而也产生水体本身喷涌形状的千变万化。这些不同的喷泉形状,配以音乐,就构成一种漂亮的舞姿,产生悦耳的音乐,确实是目前最时尚、也是最受大众欢迎的音乐喷泉。
2) 垂落
垂落是水体由上向下坠落的一种自然水态。最常见的是降雨,它是一种人类生存所需的自然生态现象
3)流变
水是一种无定形的自然物质,它能够随形而变,能够由人工制造产生不同的流变形状:既能够由上流下,也可由下而上喷涌,更能够随意流淌从而产生如壁泉、管流、溢流、泻流、叠水以及溪港等多种水态。以溪水为例说明流变水态的丰富多样性。
溪水是线形的水态,溪流通过长途跋涉,杂质、污染多被溪石沉沙过虑而变清亮。溪旁两岸自然生长着的树木花草,不仅能够形成林木青翠花草丛生、形美色艳、气味幽香的视觉、嗅觉环境,更能够因这些溪石、植物、动物而产生水声、风声、鸟语、蛙鸣的听觉环境,故溪水本身确实是一处十分完美的生态美景。
溪水属于流变的一种水态,形式专门丰富,仅从园林角度看,可大致分为三类:
1. 以植物为主的生态溪
2. 以石为主的石溪
3. 以一定主题为特色的文化溪
4)静态
静态水面是相对而言,静态水景只是说明它本身没有声音、专门安静。这些差不多上人主官感受。中国传统园林中的静态水景设计,第一是着眼于其载体的形式,如一池三山、有源有流,然后给以动态的利用,如观鱼游、观水草、赏荷等等。而外在的自然因素如风也可使之变为动态,如“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2当地水污染的缘故以及当地滨河地带景观的现状
2.1华阳区水体污染的缘故
水边垃圾比较多,属于人为破坏比较严峻,水的自净能力降低。
2.2华阳区滨河地带景观的现状
华阳区滨河地带的景观比较缺乏,除了梦幻岛乐园以及方案的旁边做了相应的设计外,其他的都以自然的农田和自然的驳岸为主。
3 分析国内外经典案例
3.1巴尔的摩内港
巴尔的摩港位于美国东海岸,是美国中,西部最便利的港口,世界最大的港口之一,紧邻都市核心查尔士中心,用地12.8公顷,围绕内港港地 。
它突出以水为主题的设计概念,以围绕水面的宽大游步道为纽带,连接内港的各项活动场所。滨水高层建筑群构成骨架,水成为活跃区域的血液,游步道成为串联衔接的脉搏。它的功能设置为旅行+文化+商务+地产+商业
3.2温哥华城南部滨水区
原先是木材加工地区,然后是服装仓储区,接着成为地铁总站,在成为86届世界博览会会址。80年代后期开始了区域改造,许多传统的建筑物被保留或利用。
公园贯穿整个都市,通过滨水的步行道连接。同时它也是以运动为主题的公园,公园给人们提供了舒服的环境和景观视点。
3.3苏州金鸡湖
金鸡湖位于苏州工业园区中部,西距苏州古城约4km,环金鸡湖开发项目总面积超过70平方公里。是构成苏州工业园区新都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苏州市总体规划中最大的市内景观区。
它的空间意象突出,滨湖高层建筑群与环湖滨开敞空间和低强度开发对比鲜亮,环湖公共空间完整连贯。形成一个生态优美,功能完善,具有现代气息的旅行、休闲、会展、居住综合性开发区。它的功能设置为商业+商务会展+地产+文化+生态+旅行
3.4成都活水公园
活水公园是目前世界上第一座以水为主题的都市生态环保公园。她采纳国际先进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由中、美、韩三国的水利、园林、环境、雕塑等专家共同设计,精心建筑而成。
成都活水公园置于一个生气盎然的成都市,包括自然的水净化系统、环境教育中心、公共温室、水监测站、河堤、露天舞台。在满足功能的同时,具有环境教育功能,对社会起着专门重要的作用。美化环境,陶冶情操,并丰富市民的生活。活水公园寓教育于艺术景观中,成都市的活水公园是中国第一个生态水处理的典范,为中国争得了荣誉,给世界一个期望。
4 项目在水景上的处理手法
4.1自然驳岸
驳岸的景观应依照园林中的水体、水态及水量的具体情形而定:本项目在驳岸的处理上以自然形式的驳岸为主来设计的。利用自然的形式使整个公园更富有生态之感,不大量的挖方填方,如此只会破坏了生态。而并不是将自然资源再生下去。项目的驳岸景观一样比较简洁、开阔,水、路、慢慢的草坡,与林冠线丰富的树林能够组成十分醒目而漂亮的水景;在项目内部的小水池驳岸要求布置细致,与各色花草、石块相结合。
4.2水与植物的关系
项目在水旁的植物搭配上让乔木能够形成遮荫、护岸、成景,或构成画框。灌木、草皮和地被植物能够起到挡景、固水土、护驳岸、丰富水旁色彩的作用。多层次的各色花与叶构成高低不等、色彩丰富的树丛,水生植物的合理搭配能够形成耐看的生态景观。
1)水边的植物配置
华阳都市滨河公园在植物的搭配上也是以乡土树种为主,水边植以垂柳,造成柔条拂水,同时在水边种植落羽松、池松、水杉及等,均能起到线条构图的作用。水边植物配植不需要整形式或修剪,以免失去画意。在项目的构图上,栽植一些能够跟水面相融合的水生植物,以起到增加水面层次和富有野趣的作用。
2)水面的植物配置
水面植物低于人的视线,项目为了与水边景观呼应,水面植物配置用荷花,以表达宋代诗人杨万里写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意境。加上水中倒影,最宜观赏。在方案设计里建有茶室、亭、木栈道、塔等园林建筑,水中植物配置相对稀疏,留出足够空旷的水面来展现它们的倒影。
4.3水净化过程处理
华阳都市滨河公园在水生植物的搭配上借鉴活水公园水生植物为例. 向人们演示了水与自然界由“浊”变“清”、由“死”变“活”的生命过程。使达到水的自净能力。方案在水净化的原理上采纳基质的过滤、植物的吸取 、微生物对有机物污染物的降解。具体步骤分为五步:
第一步:厌氧沉淀
利用水车把混浊的锦江水流入喷泉池,进行水净化的第一道工序。流入池中的污水一部分经物理沉淀作用,使比水重的悬浮物沉于池底,从排泥管排出。比水轻的悬浮物浮于水面,由人工清理。另一部分经池中的厌氧微生物分解成甲烷、二氧化碳等难溶气体排入大气,或成较低分子有机物随水流出,进入下一道净化程序。
第二步: 曝气充氧
通过初步沉淀的水,流入一个静态的湖面中两次的叠水中它巧妙地引入水力学原理,利用落差产生的冲力,使水在一层层的高差中爽朗欢跳。这一方面极富动感和观赏价值,同时使水在回旋、震荡中充分地曝气充氧,增强水中的含氧量。
第三步:微生物降解
水通过水流雕塑后,进入微生物池,污水在池中被微生物部分净化后,从微生物池流入植物池。
第四步:植物吸取
其中养殖的植物达数十种,包括:漂浮植物(浮萍、紫萍、凤眼莲)、挺水植物(芦苇、水烛、茭白、伞草、菖蒲、马蹄莲、灯心草)、浮叶植物(莲、睡莲)、沉水植物(金鱼藻、黑藻)等,还有多种鱼类、昆虫和两栖动物。水流入人造湿地区,那个地点的芦苇不是长在土里,而是长在石头上。水从石头之间流过,污染物就被吸附住了。岩石有吸附的作用,而且石头上也生长着微生物。它们将污染物分解成为对植物有用的营养。那个地点的植物依靠水中的污染物生长,植物枯萎时被清除掉,污染物也就清除掉了。由此,水变得清亮了,水中的鱼游得专门欢畅。
第五步:净水流出
在华阳都市滨河公园中得到完全净化的水流向锦江。在公园的堤岸边,人们能够直截了当接触被净化的河水。
5 结语
华阳都市滨河公园景观设计是一个崭新的尝试,从生态的角度动身进行生态复原建设,利用有限的资源制造无限的美,充分发挥水在园林生态设计中的作用。如何利用水景来表达设计者的方法,如何在统一中求变化等问题上都需要我们去摸索与探讨。
参考文献:
张家骥 中国造园论 .太原:山西人名出版社.1991
金涛 杨永胜 现代都市水景设计与营造 北京.中国都市出版社.2003
王巧儿 园林水景设计分析与摸索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20)
衣学慧 《园林工程建设作品鉴赏》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彭一刚 《中国古典园林分析》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6
胡长龙 《园林规划设计》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5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