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低碳背景下制造企业经济管理创新发展路径探索.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1157755 上传时间:2024-04-17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3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低碳背景下制造企业经济管理创新发展路径探索.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低碳背景下制造企业经济管理创新发展路径探索.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低碳背景下制造企业经济管理创新发展路径探索.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经验交流No.10,2023ModernIndustrialormationization2023年第1 0 期Total 232总第2 3 2 期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D0I:10.16525/ki.14-1362/n.2023.10.090低碳背景下制造企业经经济管理创新发展路径探索梁莹,温文(咸阳师范学院,陕西咸阳712000)摘要:针对当前我国制造企业发展“瓶颈”问题,本文引入PEST分析法,从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四个方面,对低碳背景下制造企业发展现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根据当前的状况,探索制造企业经济管理创新发展路径,并提出相关建议。研究表明,在国家大力推动制造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的背景

2、下,我国制造业虽然面临产业附加值较低、节能减排技术落后、核心技术不足,且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等状况,但总体来说,依然是挑战与机遇并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增加智能化技术投入、调整企业管理体系和实现企业高端跃迁等方面提出建议措施,为我国制造企业经济管理创新发展探索路径。关键词:绿色低碳;制造企业;经济管理;创新发展;路径探索中图分类号:F27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 0 9 5-0 7 4 8(2 0 2 3)1 0-0 2 7 8-0 30引言党的二十大指出,绿色低碳发展是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面对当前不断恶化的气候环境,制造企业的低碳转型,不仅是为了保障企业自身可

3、持续发展,更是为了协调企业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缓解环境污染压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济管理的创新发展是推动制造企业低碳转型的有效动力。只有创新,才能打破企业发展“瓶颈”,为企业转型提供基础和方向1 。针对制造企业的创新发展,成青青从成本、政策、市场、技术等方面对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内涵和机理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南通市数据样本实例,提出制造业转型发展相关建议2 ;迟雪华等人则通过分析“双碳”背景下江苏省制造业绿色发展现状与驱动机制,从深化发展理念、经济动能、技术体系、融资服务等方面研究江苏省制造业绿色发展提升路径,促进江苏省尽快实现“双碳”目标3 。本文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引入PEST

4、分析法对制造企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改进措施与建议,具体分析如下。1低碳背景下我国制造企业发展现状1.1政策大力支持,绿色低碳转型2021年国务院关于印发的2 0 2 3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中指出,我国2 0 2 3 年前碳达峰的总目标为“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 5%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 0 0 5 年下降6 5%以上”。当前,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是我国产业转型的主要方向。制造业是我国经济的主导产业,制造业的转型发展是引领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动力。以“绿色低碳指引发展路径”是中国制造2 0 2 5 对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指导和要求,自2 0 1 0

5、年起,我国已在辽宁、山西等五个省份与深圳、保定等八个城市开展低碳试点工作。2 0 2 0 年,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在第7 5 届联合国大会中承诺,中国将力争在2 0 3 0 年前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总目标。制造业的碳排放量在中国碳排放总量中占比过半,这一目标的提出,将直接引发制造业碳减排的系统性变革。1.2资源密集型为主,产业附加值较低与庞大的产业规模相对的,由于我国制造业起步较晚,工业化水平较低,核心技术研发能力和价值增值方面不足,制造水平至今仍处于世界产业价值链低端。到目前,我国制造产业仍以资源密集型为主,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多从事组装和加工等中低端环节,行业集中度不高,产品附加

6、值较低,在数据表现为“高GVC参与指数”和“低GVC地位指数 并存,产业整体呈现“大而不强,聚而不集”的特点。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出现,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全球制造业的发展方向。为了避免中国制造业在科技浪潮中被低端锁定和边缘化,促进中国制造业向低碳化智能化转型,“使中国制造2 0 2 5 的实施计划加速推进,实现制造业的升级”,是中国政府在中国制造2 0 2 5 中为我国制造业发展提出的目标和前进方向。为了实现制造企业低碳化智能化转型,中国政府围绕技术改造、清洁生产、智能制造等制定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如何利用风口对自身经济管理进行优化创新,是制造企业脱颖而出的重要机遇。1

7、.3节能减排技术落后,环境污染严重目前,我国制造业发展方式仍以传统的粗放型经济为主,部分中小微企业由于缺乏可持续发展意识与收稿日期:2 0 2 3-0 7-1 7作者简介:梁莹(1 9 8 9),女,陕西成阳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市场营销、企业管理;温文(1 9 8 9 一),女,陕西铜川人,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公司金融、数字经济。279.梁2023年第1 0 期莹,等管理创新发展路径探索资金支持,在技术上仍沿用传统高污染高能耗的制造技术,整个制造行业资源消耗量巨大。截至2 0 2 0 年,我国制造业能源消耗量占我国能源消耗总量的5 5%,煤炭、石油等高碳排放能源仍是所有能源

8、消耗中的主体来源,其中单煤炭这一项能源在2 0 2 0 年在一次消费能源中就占有5 5%之上,单位能耗远远高于发达国家两到三倍。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创新转型,是当前制造业发展的当务之急。除了节能环保,企业自身生存需求也在迫使企业不断进行创新发展。随着制造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央与地区环境政策的实施越来越严格,无法采用先进制造技术取代传统制造技术的企业,由于生产成本、生产效率、市场竞争力等因素,被划为“夕阳产业”,逐渐退出市场。为了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许多企业不得不主动寻求改革创新。可以说,创新经济管理,实现转型升级,已经是制造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1.4核心技术不足,自主创新能力弱核心技术

9、不足,自主创新能力弱,这是我国制造业发展当前面临最大的问题。据统计,我国大中型制造企业中,拥有研发机构的企业仅占约2 7%,拥有的研发人员数量仅占员工总数不到4%,大部分企业尚未形成独立完整的研发体系,核心技术对外依赖严重。到目前为止,我国手机制造生产芯片依然有6 0%依靠进口,制造集成电路的硅抛光片对进口的依赖甚至高达9 0%之上,技术瓶颈严重制约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除了核心技术外,创新研发能力不足也是限制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长期以来,我国制造业坚持“以市场换技术”策略,重引进而轻创新,导致我国创新与研发能力始终未得到良好的发展。并且在技术引进的过程中,我国制造业还存在对技术吸收能

10、力较弱,无法在引进技术上自主创新,以致不得不陷人“重复引进”的问题。统计表明,目前我国制造业技术引进吸收比为1:0.1,与日韩1:3 相去甚远。制造业核心技术创新研发能力的提高迫在眉睫2企业经济管理创新发展路径探索2.1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快清洁低碳转型在能源减少、气候变化加剧和环境问题频发的今天,国家应该尽快推动制造行业绿色转型,全面落实相关政策,实现国家能源清洁低碳、高质量发展。地方政府需要及时关注传统制造业碳排放问题,帮助企业及时制定减排计划;在质量监管方面,建立严格有力的绿色产品标签制度,推动产业绿色发展;通过政策引领和消费习惯培养,促进当地制造业规模发展,提高优势地区制造业集约化水平

11、,促进制造行业智能化转型。对制造企业自身而言,大中型企业应自觉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在制定自身产业发展目标时融人绿色可持续发展内容,将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融人生产的各个环节,加大在管理改革、生产创新方面的投入力度,不断升级环保设备,稳步推动产业结构的绿色转型升级。对于小微企业而言,也需积极对自身进行改革创新,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制排放总量,落实能源的高效清洁利用,始终贯彻低碳绿色发展理念,从而实现自身良好发展2.2增加智能技术介人,推进产业数字化管理近年来,受人口红利消退、中低端产能过剩、要素成本上升、地方保护主义兴起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制造业的传统优势逐渐减弱,到2 0 2 0 年,制

12、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由2 0 0 6 年的3 5.4 5%降至2 6.2 9%,发展面临着严重危机。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制造业的发展迫切需要融合智能化、数字化技术,促进产业由资源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型,为产业发展注人新动力。相较于传统制造业的发展瓶颈,近些年来,我国计算机与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各种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作为制造大国和互联网大国,我国人口众多、数据海量,信息搜集与数据标注成本较低,在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上具备相当的优势。目前,许多企业已通过在传统机械设备中嵌人数字软件、传感器、集成电路等器件,将电子信息产品与机械产品相融合,形成数字化系统与设备。与传统机械设备相比,数字化设备携

13、带方便、维护简单、处理速度快、能耗相对较少,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已经成为当前制造企业生产不可或缺的助力。并且,通过数字化设备,可以更方便地搜集生产数据,构建生产与管理上的信息化平台,进而促进生产方式、产业结构与管理体制的改革。由于传统机械设备布置分散,数据搜集和共享困难,生产者往往难以掌握设备运行的实时状况。随着数字化设备的推广,企业通过建立信息管理平台,以工业互联网为基础将这些数据进行整合,通过引人物联网与区块链技术,制造企业不仅可以对设备材料、工单进度等实时跟踪,还可以结合上下游生产状况,及时调整自身生产规划,提高生产效率,避免资源浪费。但是,受经验所限,部分企业即使引进了数字化设备,由于

14、缺乏数字化生产意识,也只能对这些设备进行人工台账,无法发挥真正的价值。因此企业智能化数字化改革不仅需要在技术上,更需要在思想观念和人才培养上,不断与时代接轨,借助高新技术带动企业快速、高质发展2.3调整企业管理体系,建立绿色低碳新模式适合有效的管理体系是保障企业实现高质量、可.280.第1 3 卷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持续发展的前提与基础。因此传统制造企业为了实现良好低碳发展,需要密切关注国内外环境、市场和技术的动态变化,及时对自身管理体系进行调整创新,建立绿色低碳的管理新模式,实现自身资源的有效配置。一方面,企业在向绿色低碳的转型的过程中,需要时刻关注国家出台的各项鼓励和优惠政策,摸清政策建设

15、导向,并围绕有关政策增加自身在设备、技术方面的投人,尽快淘汰高污染、高能耗的落后生产设备,更新绿色清洁的环保设备与环保技术,从基础上保障企业低碳管理。另一方面,大中型制造企业需将节能减排纳入自身考核要求,完善评价体系,做好节能表率。尤其在一些高污染、高排放的重点部门,严格落实节能管理,督促部门调整生产方式,不断进行改革创新,降低企业整体生产能耗。此外,生产技术的创新也是制造企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目标的必要途径。在生产链各个环节,增加技术研发投人,创新企业管理方式。大力研发高效、清洁、先进的生产设备与生产技术,提高可持续能源与清洁能源在总能耗中的占比,在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基础上,有效控制污染排

16、放。2.4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产业高端跃迁核心技术的落后始终是限制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瓶颈。为了破解这一难题,必须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基础研究能力与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企业生产中高端创新要素占比,实现制造企业在产业价值链上的跃迁。到目前为止,我国高速铁路、载人航天、新能源汽车等高新产业已身世界前列,制造行业正在稳步有序向高端化、绿色化转型。除了加强技术研发力度,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也是提高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将数字技术与实体产业相结合,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提高企业资源利用率,推动企业现代化、智能化转型。此外,培养具有创新意识与专业技术的经济管理队伍,也是制造企业管理创新

17、的重要环节。一方面,要积极引进创新专业人才,通过制定有效的激励方案,调动员工与管理者的创新热情,为企业发展增添活力。另一方面,针对现有员工,也需进行管理理论与数字化技术的相关培训,挖掘员工潜力,有意识增强员工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并且通过定期组织管理人员学习低碳知识和技术,自上而下地对企业经济管理进行改革,促进企业向高端绿色的高质量生产管理发展。参考文献1王正,郭“双碳”目标下创新要素配置优化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 0 2 3(1):1 0 3-1 0 7.2成青青.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内涵、机理与路径研究:基于南通市数据样本分析视角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 0

18、2 3,3 5(3):91-98.3迟雪华,代飞.双碳背景下江苏省制造业绿色发展驱动机制及提升路径J.长江技术经济,2 0 2 3,7(2):8 2-8 6.(编辑:王钢)Development Path of Economic Management Innovation in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underLow Carbon BackgroundLiang Ying,Wen Wen(Xianyang Normal College,Xianyang Shaanxi 712000,China)Abstract:Aiming at the current bott

19、leneck problem of the development of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in China,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PEST analysis method,summarises and analy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in the low-carbonbackground from four aspects:politics,economy,society and technology,an

20、d explores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economic managementinnovation of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uts forward relevant suggestions.Suggestions.The studyshows tha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untry vigorously promoting the green and low-carbon development of manu

21、facturing industry,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although facing the situation of low industrial added value,backward energy-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technology,insufficient core technology,and weak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bility,in general,it is still both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Inview of

22、 the above problems,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and measures from practicing the concept of green development,increasingthe input of intelligent technology,adjusting the enterprise management system and realising the high-end leap of the enterprise,etc.,toexplore the path of economic management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for Chinas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Key words:green low-carbon;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economic management;innovative development;path exploration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