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5年云南省昆明黄冈实验学校高一下语文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zh****1 文档编号:11513439 上传时间:2025-07-2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1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5年云南省昆明黄冈实验学校高一下语文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5年云南省昆明黄冈实验学校高一下语文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5年云南省昆明黄冈实验学校高一下语文期末预测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15分)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今君乃亡赵走燕 追亡逐北 B.引赵使者蔺相如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C.乃还,须发尽白 不知东方之既白 D.施关发机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近年来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对商场里琳琅满目的高档电器也不再望尘莫及了。 B.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这个温文尔雅的节目走红,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节目中一举夺冠的小姑娘更是成为谈论的焦点。 C.奶奶去世已经十年了,但她生前对我的疼爱之情我却一直铭记于心,耿耿于怀,这份情和爱我任何时候都不会忘记。 D.如果没有政界的支持,再好的点子也可能被埋没;如果没有商界的参与,任何再好的城市规划都有可能被束之高阁,成为一纸空文。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述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三千年的历史,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东汉人班固写的《汉书》是一部断代史,它记述了汉高祖之后的200多年的历史,行文结构严谨,语言精炼,对后世的史学和文学有较大的影响。 C.“遂通五经,贯六艺”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左传;“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D.《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被称为“四史”。 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窥探(guī)  阜盛(fǔ) 喧豗(huī) 涔涔( cén) B.弄堂(nòng) 草窠(kē) 崤函(yáo) 楔子(xiē) C.敕造(chì) 绣闼(tà) 戕害(qiāng) 孛老(bó) D.凋零(diāo) 畏葸(xǐ) 罪愆(yán) 变徵(zhǐ) 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昨天听说有人在背地里捣鬼,他气得浑身都发紫了。 B.两个人头一次坐飞机,很不舒服,吐得像害病的猫 C.那岁月的苦茶,虽然不好喝,我却依然甘心吞下它。 D.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都成了水墨山水。 二、古诗文阅读(共3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黄祖舜,福州福清人。登进士第累任至军器监丞入对言县令付铨曹专用资格曷若委郡守汰其尤无良者上然之。 权守尚书屯田员外郎,徙吏部员外郎,出通判泉州。将行,言:“抱道怀德之士,不应书干禄,老于韦布。乞自科举外,有学行修明、孝友纯笃者,县荐之州,州延之庠序,以表率多士;其卓行尤异者,州以名闻,是亦乡举里选之意。”下其奏礼部,遂留为仓部郎中,迁右司郎中、权刑部侍郎兼详定敕令司兼侍讲。进《论语讲义》,上命金安节校勘,安节言其书词义明粹,乃令国子监板行。荐李宝勇足以冠军,智足以料敌,诏以宝为带御器械。 兼权给事中。张浚薨,其家奏留使臣五十余人理资任,祖舜言:“武臣守阙者数年,今素食无代,坐进崇秩,曷以劝功?乞为之限制。”遂诏勋臣家兵校留五之一。户部奏以官田授汰去使臣,祖舜言:“使臣汰者一千六百余人,临安官田仅为亩一千一百,计其请而给田,则不过数十人。”事不行。保义郎梁舜弼、汉弼,邦彦养孙也,并阁门祗候,祖舜言:“阁门不可以恩泽补迁。”知池州刘尧仁升右文殿修撰,知新州韩彦直升秘阁修撰,祖舜言:“修撰本以待文学,不可幸得。”故资政殿学士杨愿家乞遗表恩,祖舜言:“愿阴济秦桧,中伤善类。”皆寝其命。秦熺卒,赠太傅,祖舜言:“熺预其父桧谋议,今不宜赠帝傅之秩。”追夺之。 迁同知枢密院事。金主亮犯淮,刘汜败,王权走,上将诛权以厉其余,祖舜言:“权罪当诛,汜不容贷。刘锜有大功,闻其病已殆,权、汜诛,锜必愧忿以死,是国家一败兵而杀三将,得无快于敌乎?”上嘉纳。薨于官,谥庄定。 (节选自《宋史·黄祖舜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登进士/第累任至军器监丞/入对/言县令付铨曹/专用资格曷/若委郡守/汰其尤无良者/上然之。 B.登进士/第累任至军器监丞/入对/言县令付铨曹/专用资格/曷若委郡守/汰其尤无良者/上然之。 C.登进士第/累任至军器监丞/入对/言/县令付铨曹/专用资格曷/若委郡守/汰其尤无良者/上然之。 D.登进士第/累任至军器监丞/入对/言/县令付铨曹/专用资格/曷若委郡守/汰其尤无良者/上然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出通判泉州”中的“出”,指的是京官外调。如白居易《琵琶行》中有“予出官二年。” B.庠序,指的是古代的地方学校,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孟子》中有:“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C.国子监是中国古代的中央官学,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是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而非教育行政机构。 D.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为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六部之一,长官为户部尚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黄祖舜认为州县应该选拔举荐守道德讲仁义的读书人,其中品行特别优秀的,还要把姓名报于朝廷。 B.黄祖舜曾兼任侍讲,向朝廷进献《论语讲义》一书,受到好评,皇帝还让国子监刻板发行。 C.黄祖舜代理给事中一职时,多次制止了权贵家族之人如张浚家人、梁邦彦养孙等向朝廷提出的不合理请求。 D.金主完颜亮南侵,刘汜兵败,王权逃跑,皇帝要诛杀王权以儆效尤,黄祖舜制止了此事。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武臣守阙者数年,今素食无代,坐进崇秩,曷以劝功? (2) 熺预其父桧谋议,今不宜赠帝傅之秩。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愁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阳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1.下列对这道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写马上就到寒食节了,季属暮春,百花凋零,徒增伤感。 B.颔联写诗人站在江边,极目北望,不见友人身影,从此天各一方。 C.颈联写虽然被贬,放逐南方而无埋怨,心里还想着为国家建功立业。 D.尾联写令人伤心的故园想必又长出了新的柳条,也暗指人事的更替。 E.诗人被贬途中愁肠百转,始终无法释怀,表现出无限的感伤。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按要求填空。 (1)鸳翎金仆姑,________。(卢纶《塞下曲》) (2)_________,而无车马喧。(陶渊明《饮酒》) (3)黄庭坚《登快阁》描写晚晴胜景的一联是“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唐至宋代,也被国际学界视为丝路主干线自欧亚大陆陆路逐渐向海上转移的结点:唐代中后期,“安史之乱”造成唐代国力的急剧衰落,吐蕃趁机北上,占据了河西陇右,逐渐强大的回鹘亦南下阿尔泰山一带,陆上丝绸之路逐渐梗阻。然而陆上丝路逐渐被海上丝路所替代,原因不仅在于西域至中亚民族政治版图的更迭与动荡,更多原因则是中国经济重心已经逐渐南移,丝绸、茶叶、瓷器等大宗出口商品的产地靡集在东南一带,再以陆上丝路运输,转运繁复,劳民伤财;反之,随着造船和航海技术的成熟,中国东南地区海岸线长、不冻港数量众多的优势逐渐凸显,运价低廉可靠。不仅如此,中唐之后,随着大食(阿拉伯帝国)定都于巴格达,取代波斯成为中西贸易中最大的中继站,也迫切需要与中国产生商品经济交换与往来。 唐代的对外开放性,在同时代全球性文明中,几乎无有可比拟者。根据《唐大诏令集》记载,唐代前往长安朝贡的“四夷之国”多达70余国,其中将近半数在隋唐前未见诸史册记载。751年怛罗斯之战,虽然使得唐代失去了在中亚的影响力,但被俘的中国工匠将造纸、金银镶雕、丝绸纺织与陶瓷绘画技术传入了阿拉伯世界。《经行记》的作者杜环,即在此役中被俘,后将其旅行见闻编纂为此书,翔实反映了当时中亚各国,以及阿拉伯、东罗马帝国等国的情况。 唐代中后期,随着海路贸易的繁盛,阿拉伯和波斯的商贸船队从阿曼的苏哈尔或者波斯湾北岸的西拉夫起航,沿着印度西海岸,绕过马来半岛,来到中国东南沿海的广州、泉州、扬州等港口。这条航路在唐代人贾耽撰写的《广州通夷海道》有详细的记述,并且在阿拉伯地理学家伊本·胡尔达兹比赫的《道里邦国志》中得到了印证。 随着航海技术的进步与航行范围的扩大,中国关于世界地理疆域的称谓与认知也在持续进步,曾经泛指北印度洋水域的“西海”也开始逐渐囊括地中海。《隋书·裴矩传》描述自敦煌通西域之道时记载,经葱岭、吐火罗、北婆罗门,能够抵达西海,而杜环在《经行记》中描述佛林国,指出其与大食相邻,“西枕西海”。而大食帝国兴起后,能够沿着阿拉伯半岛海岸西进的中国海上贸易商人,根据其直接或者间接航行与考察经验,将以往泛泛而称的“大食海”具体划分为“东大食海”与“西大食海”。宋人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称,东大食海在“天竺以西”“渡之则西为大食诸国”,而西大食海,周氏的记载则是“渡之而西则又木兰皮诸国凡千余”,更西则是太阳沉入地平线所在,“不得而闻”。 (节选自朱步冲《海上丝绸之路:古典全球化时代》)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安史之乱”和西域与中亚的社会动荡是丝路主干线自欧亚大陆陆路逐渐向海上转移的最根本原因。 B.中国东南地区具有海岸线绵长、不冻港众多等地理优势,为唐宋中后期经济重心南移提供了客观条件。 C.唐代的对外开放性已经超过同时代任何一个国家,《唐大诏令集》《经行记》等文献可以提供佐证。 D.唐代人贾耽撰写的《广州通夷海道》对包括地中海在内的“海上丝路”航行路线进行了详细的记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从唐代国内外政治、军事、经济、地理等角度运用实例围绕丝路主干线迁移这一论题进行论证。 B.文章以前往长安朝贡的“四夷之国”中近半数未见诸隋唐前史册的史实,证明“海上丝路”发展的必要性。 C.文章第三段较为概括地说明了“海上丝路”的路线,并举例中外文献加以证明,极大地增强了文章说服力。 D.“东大食国”和“西大食国”划分的说法,证明了古代中国对世界地理疆域的认识与称谓在不断进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后来的贸易发展上看,即使没有唐宋中后期陆上丝路的不畅,海上丝路也会逐渐形成,这是历史的必然。 B.阿拉伯帝国的强势发展及其对与中国贸易的强烈需求,促进了海陆贸易的繁盛,推动了“海上丝路”的建设。 C.杜环《经行记》“西枕西海”的提法表明曾用来泛指北印度洋水域的“西海”有了更明确的指代范围。 D.“不得耳闻”的地方指的是“西大食国”以西的国家,由于条件所限,唐宋商人尚不能到达这些地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儒学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世界,儒学的思想价值可以用来为实现各国各地区共同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世界新秩序、促进和改善全球治理服务。这是由儒学所具有的本质特性决定的。儒学在中国产生以后,不仅存在和发展于中国,而且传播到亚洲和世界其他地方,一直传承和延续到今天。儒学具有持久不衰的生机与活力,有着不断进步的发展前途,也是由它所具有的本质特性决定的。那么,儒学具有哪些本质特性呢? 儒学具有开放包容的特性,所以它对别的学说能够兼收并蓄、海纳百川,能够在共存之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也就能够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己。当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思想产生之时,与它同时并立的还有老子所代表的道家思想、墨子所代表的墨家思想等等。正是由于虚心向道家、墨家等学说学习,认真从中吸取思想营养,儒家思想才成为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首屈一指的“显学”。当它传播到东亚其他地区时,又能与当地的思想文化相融合,促进了东亚文化圈的形成。当佛学传入中国后,儒学不仅与之共存,而且将其引为自己的借鉴学习对象。这些都体现了儒学开放包容的特性,以及由此具备的生生不息的发展活力。 儒学具有实事求是的特性,所以它要求人们“惟是以求、知错即纠”,而不能“知错不改、文过饰非”。实事求是出自中国史籍《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刘德是一个具有儒学思想的人,《汉书》说他“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实事求是的精神,在中国儒学文化的发展历程中是一以贯之的,是中国历代儒学学者所追求和坚持的。这里举一个例子。东汉著名儒学思想家王充的《论衡》一书有《问孔》《刺孟》两篇文章。文中认为,即使对孔子、孟子这样的圣贤和儒家学说创始人,如果发现他们思想中有疏失有错误,也应加以“问难”,以纠“非”而明“是”。像王充这样敢于指出和纠正前辈儒学思想家著述与言行中错误的学者,在古往今来的中国儒学界所在多有。这说明,求实、求真、求是是儒学文化所具有的重要特性。 儒学具有经世致用的特性,所以它要求人们做到“知行合[0-9]{1,}.(9分)[0-9]{1,}.(9分)[0-9]{1,}.(9分)丰富和发展。这也是儒学能够长久保持旺盛生命力的一个法宝。 (节选自《教育文化论坛》)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儒学产生、存在和发展于中国,且传播到亚洲乃至世界,一直传承和延续到今天。它具有旺盛的生机与活力,不断进步,能够解决当今世界的所有问题。 B.儒学成为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位居第一的“显学”,是儒学比老子所代表的道家思想、墨子所代表的墨家思想等更有影响力的结果。 C.儒学有开放包容、实事求是、经世致用等几个主要方面的本质特性。它因开放包容所以能海纳百川,对别的学说兼收并蓄。 D.求实、求真、求是是儒学所具有的重要特性,中国学者在儒学文化的发展历程中,都能对自身思想存在的问题,加以指出并纠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儒家思想与佛学等共存的事实,论证儒学具有开放包容的特性及发展活力。 B.文章引用王充《论衡》中相关的观点,旨在说明王充敢于纠正孔孟思想中存在的错误。 C.文章举刘德的例子,论证了实事求是的精神是中国历代的儒学学者所追求和坚持的。 D.文章运用因果论证,指出因为儒学具有实事求是的特性,所以它要求人们求是并改错。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学的经世致用,保证了它不断从社会实践中吸取养分,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也是儒学能够长久保持旺盛生命力的一个法宝。 B.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充分发挥了治国理政、开物成务的实践功能,对中国文明的发展不断作出重大贡献。 C.儒学在中国产生以后的两千年间,能够存在和发展,并传播到亚洲和世界其他地方,是由它所具有的本质特性共同决定的。 D.西汉时期,因为把积极进取、致用为上的儒家学说确立为治国理政的主导思想,所以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方针。  四、语言运用。(12分) 下面的文稿在表达上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 为保障春节期间用电通畅,我公司决定对辖区电网进行维护,现将有关事宜报告如下: 维护将于2018年2月8日6时至12日20时施工,涉及范围:东到滨江大道,西到钟灵街,南至毓秀路,北至祥和路。 对维护工作给贵用户造成的不便,我们深表不安。请予以理解和支持。 如有疑问,欢迎咨询。 大渝区电力公司 2018年2月7日 五、作文(60分) 作文 快乐有很多种。 满足了感官的享受,创造了良好的人际关系,超越了他人、战胜了对手,在求真的路上对事物有了新的发现……都会让人感到快乐。 对生命的理解不同,产生快乐的根源不同,获取快乐的方式也不同。 你是如何看待快乐的呢? 请以“快乐”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15分) 1、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把握文言文实词一词多义词含义能力。解答此题需要注意平时多积累,勤查词典,多做总结;还要结合语境分析该词在句中的含义。题干要求选出“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A项,亡:动词,逃跑/亡:名词,逃跑的士兵;B项,引:动词,延请/引:动词,拿起;C项,白:动词,变白、变亮/白:动词,变白、变亮;D项,发:动词,拨动/发:动词,打开。故选C。 2、D 【解析】 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题中望尘莫及:远远望着前面人马行走时扬起来的尘土而追赶不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常用作和人比较时自谦的话,句子是“买不起”的意思,不合语境;温文尔雅:态度温和、举止文雅,现也形容做事不大胆泼辣,对象错配;耿耿于怀:事情(多为令人牵挂的或不愉快的)在心里,难以排解,句中是“疼爱之情”,不合语境;束之高阁:把东西捆起来,放在高高的楼阁上,比喻放在一旁,不去管它,正确。故选D。 3、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本题D项“乞骸骨”是请求饶命的意思错误,应该是请求辞职回家。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古代官吏自请退职,意谓使骸骨得归葬故乡。《晏子春秋·外篇上二十》:“臣愚不能復治 东阿 ,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汉书·赵充国传》:“ 充国 乞骸骨,赐安车駟马,黄金六十斤,罢就第。”《明史·钱习礼传》:“復上章乞骸骨,乃得归。”亦省作“ 乞骸 ”。平时需要注意积累。 4、C 【解析】 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和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 此类题主要考查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生僻字的字音和字形。多音字要依照“据义定音,音随义转”的特点,区分一般词语与专用词语的读音、词性辨别读音等。平时要善于积累,同时要结合词义、词性、汉字“六书”等相关知识及技巧进行辨析。本题要求选择“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可以采用排除法。 A项,“窥探”的“窥”应该读(kuī),“阜盛”的 “阜”应读(fù)。 B项,“弄堂”的“弄”应读(lòng);“崤函”的“崤”读(xiáo)。 D项,“罪愆”的“愆”应读(qiān)。 故选C。 5、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修辞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然后回顾常考的修辞种类以及每种修辞的特点。 A项,“他气得浑身都发紫了”属于夸张; B.项,“两个人……吐得像害病的猫”属于比喻,将头一次坐飞机吐得非常厉害的两人比作害病的猫; C项,“那岁月的苦茶”属于比喻,将岁月比作苦茶; D项,“层峦叠嶂都成了水墨山水”属于比喻,将层峦叠嶂比作水墨山水。 故选A。 二、古诗文阅读(共38分) 6、1.D 2.C 3.C 4.(1)武将等候补缺好几年,如今白吃饭的官员又没有被替换,平白地被提升为高官,用什么来勉励众人建功立业呢? (2)秦熺参与他父亲秦桧的阴谋计划,现在不适宜追赠他皇帝老师的官职。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本题,“登进士第”为固定搭配,其后停顿,排除AB两项;“曷”古同“盍”,何不,表疑问放句首,其前停顿,排除C,再结合本句意思:考中进士后,多次升迁至军器监丞。入朝应对,进言说:“县令的任免权交付给铨选部门,只根据资历,为何不委托给郡守,可以淘汰那些特别坏的人。”皇上认为他的话很对。句子可以断开为:登进士第/累任至军器监丞/入对/言/县令付铨曹/专用资格/曷若委郡守/汰其尤无良者/上然之。故答案为D。 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2.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C项,“非教育行政机构”说法错误,国子监,我国封建时代最高的教育管理机关,有的朝代兼为最高学府。故选C。 3.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题中C项,“制止了……的不合理请求”说法,原文第三段梁邦彦家并未有什么不合理请求,另外黄祖舜只是进言朝廷,而未有“制止”请求的行为。故选C。 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1)句中的“守阙”,等候补缺;“素食”,白吃饭;“代”,被替换。“坐进”,平白地被提升;“崇秩”,高官;“曷以”即“以曷”,用什么;“劝”,勉励;“功,”建功立业。(2)句中的“预”,参与;“谋议”,阴谋计划;“宜”,适宜;“赠”,追赠;“帝傅之秩”,皇帝老师的官职;“秩”,官职。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文言文翻译: 黄祖舜,福州福清人。考中进士后,多次升迁至军器监丞。入朝应对,进言说:“县令的任免权交付给铨选部门,只根据资历,为何不委托给郡守,可以淘汰那些特别坏的人。”皇上认为他的话很对。 黄祖舜代理充任尚书屯田员外郎,后调任吏部员外郎,离京去泉州做通判。将要出行,进言说:“那些守道德讲仁义的读书人,不响应诏书求取俸禄,到老未仕。请求在科举以外,如有学问和品行优秀光明,孝顺亲长友爱兄弟至纯至善的人,由县举荐到州,州郡延请他们到学校,来给众多的读书人做出表率;其中品行特别优异的人,州郡把姓名报知皇上,这也是由乡里考察推选的意思。”皇帝将他的奏章下发到礼部,就留他在朝廷任仓部郎中,后又升迁为右司郎中、代理刑部侍郎兼详定敕令司兼侍讲。黄祖舜向朝廷进献《论语讲义》,皇帝命令金安节校对,安节评价这本书明晰精粹,于是皇帝就让国子监刻板发行。黄祖舜推荐李宝,言其智勇双全,皇帝下诏任命李宝为带御器械。 黄祖舜兼代理给事中。张浚病逝,他的家人奏请留下五十多个使臣打理家产,黄祖舜说:“武将充当空缺职务官好几年,如今白吃饭的官员又没有人被替换,平白地被提升为高官,用什么来勉励众人建功立业呢?”请求限制张家。皇帝于是下诏功臣家的士兵保留五分之一。户部奏请把官田授予淘汰的使臣,祖舜说:“淘汰的使臣一千六百多人,临安官田仅为一千一百亩,计算他们的请求来分给他们官田,不超过几十人能得到田地。”此事没能施行。保义郎梁舜弼、梁汉弼,是梁邦彦的养孙,都被封为阁门祗候,黄祖舜说:“阁门官不可以因为恩泽补迁。”池州知府刘尧仁升任右文殿修撰,新州知府韩彦直升为秘阁修撰,祖舜言:“修撰的官职本是给为文学之士准备的,不可凭皇帝宠幸得到。”已故的资政殿学士杨愿家乞求遗表之恩,黄祖舜说:“杨愿暗地里帮助秦桧,污蔑伤害好人。”最终没有发表这些诏命。秦熺死,追赠太傅,黄祖舜说:“秦熺参与他父亲秦桧的阴谋计划,现在不适宜追赠他皇帝老师的官职。”朝廷夺回追赠的官职。 黄祖舜升迁知枢密院事,金主完颜亮侵犯淮水,刘汜兵败,王权逃跑,皇帝将要诛杀王权来警示其他人,黄祖舜说:“王权论罪理应诛杀,刘汜也不容宽恕。刘锜有大功,听说他的病已严重,诛杀王权、刘汜,刘锜必愧疚愤恨而死。国家打了一次败仗而三将皆死,这难道不是使敌人高兴吗?”皇上赞许并采纳了他的意见。黄祖舜在官位上去世,谥号为庄定。 7、1.AC 2.抒情方式:借景抒情和直抒胸臆借“暮春”表现了羁旅之愁,想象“日夜柳条新”之景表达了思乡之情以及人事更替的无奈“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直接抒发了对君王的怀念和作为贬臣的幽怨。 【解析】 1.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道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从原诗“马上逢寒食”是说在路途的马上度过寒食节所以“A项, 首联写马上就到寒食节了”理解有误;C项,“放逐南方而无埋怨”错,从原诗“南溟作逐臣”来看作者是被贬,内心应该充满惆怅。“心里还想着为国家建功立业”不准确,从原诗来看“北极怀明主”怀的是“明主”所以说有建功立业的说法就不够准确了。 2.题干中问的是“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本题考查的是对抒情方式和诗歌的情感主旨综合赏析类试题。抒情方式一般有借景抒情和直抒胸臆,例如本题首联描写的是“寒食”“日暮”之景,寄托了作者客居他乡的愁苦之情。本诗中“故园肠断处”属于直抒胸臆,直接抒发了作者因被贬客居他乡的思想之情。总之诗歌的抒情方式和情感赏析是常考的题型,考生要注意结合对诗句的理解,抓住体现情感的关键词来赏析诗歌的情感,例如本题抓住“日暮”“肠断”两个关键性的词汇,即可把握诗人此时的惆怅之情。 诗歌鉴赏的双选题,是综合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和主旨理解和赏析类的试题,考生在作答这类试题的时候要注意,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 8、燕尾绣蝥弧 结庐在人境 落木千山天远大 澄江一道月分明 【解析】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解答本题要求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并能运用,考生要注重平时的积累,注意难写的字、易混的字还有通假字,注意不要错漏添虚词、颠倒词序。注意从题干中寻找提示性的信息。另外,书写必须工整仔细。注意容易写错的字:“蝥”“庐”“澄”。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9、1.B 2.B 3.C 【解析】 1.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能力。首先仔细阅读各个选项,理解选项含义,然后找到文中与之相关的语句,进行比照辨析,最后根据题干要求确定选项。这就是常说的“比对法”。一般而言,选项设置的错误类型主要有“曲解文意”“以偏概全”“混淆时态”“因果混乱”“混淆是非”“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比照辨析时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要联系上下文体会,死抠字眼,寻找细微的差别。 A项“最根本的原因”表述错误,原文表述为“更多原因则是中国经济重心已经逐渐南移”。 C项“任何”表述不严密,原文表述为“几乎”,理解区间为“唐代的对外开放性,在同时代全球性文明中,几乎无有可比拟者”。 D项“包括地中海在内”原文中没有依据,理解区间为第三段。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也就是考查学生对论证知识的深度把握的能力。学生首先要具备论证的必备知识,阅读文本时注意弄清论题、中心论点,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和结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统辖的论据,论证方法的类型。答题时注意弄懂各个选项对应的知识,然后根据文章内容具体辨析作答。 B项错误,原文“前往长安朝贡的‘四夷之国’中近半数未见诸隋唐前史册的史实”是用来证明“唐代的对外开放性……几乎无有可比拟者”的。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和简单的逻辑推理能力。此类试题重点在对文中观点、材料的正误以及由此推理得出结论正误的考查,归纳内容要点错误类型主要有曲解文意、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偷换概念等;推理结论错误类型主要有过于绝对化、无中生有、强加因果和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混淆等。考查根据文本内容合理推论,将成为此类试题的主流方向。 C项,推论无中生有,原文中没有“表明曾用来泛指北印度洋水域的‘西海’有了更明确的指代范围”的阐述,理解区间为“曾经泛指北印度洋水域的‘西海’也开始逐渐囊括地中海。《隋书·裴矩传》描述自敦煌通西域之道时记载,经葱岭、吐火罗、北婆罗门,能够抵达西海,而杜环在《经行记》中描述佛林国,指出其与大食相邻,‘西枕西海’”。其余三项的推理表述正确。 故选C。 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查学生对论述类文本的深度把握能力,具体来说是三大能力: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议论文论证分析能力和简单逻辑推理能力。这是一个合格高中生在议论分析方面的必备能力。 阅读文本时,勾画圈点,整体把握。勾画圈点就是要圈点重要词语,勾画重要语句。阅读文本的过程就是通过勾画圈点提取信息的过程,是整体把握文本内容和思路的过程。 答题时,首先弄清题干要求是选择错误项还是正确项;接着在仔细理解各个选项的意思及选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的基础上,把各个选项回归到原文中各个选项对应的语境中进行反复比对,最后根据题干要求作出答案。比对时,注意比对以下几个方面:①比对词语(概念),看它与原文中的词语在其内涵与外延上是否一致;②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③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 10、1.C 2.B 3.D 【解析】 1.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A项,“能够解决当今世界的所有问题”说法过于绝对,文中只是列举了儒学的特质,说能解决当今世界所有的问题过于绝对。B项,“比……更有影响力”错,原文是说儒学向道家等学说学习,才位居百家第一;D项,“都能对自身思想存在的问题,加以指出并纠正”错误,表述绝对,原文是“在古往今来的中国儒学界所在多有”。故选C。 2.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B项,“旨在说明王充敢于纠正孔孟思想中存在的错误”错误,原文:像王充这样敢于指出和纠正前辈儒学思想家著述与言行中错误的学者,在古往今来的中国儒学界所在多有。这说明,求实、求真、求是是儒学文化所具有的重要特性。文章引用王充《论衡》相关的观点,旨在说明求真务实、实事求是是儒学文化的重要特性。故选B。 3.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考核文中的观点。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D项,原文中是目的关系,“实行这一方针的目的和实质”,选项曲解为“因为把积极进取……所以汉武帝”因果关系。故选D。 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  四、语言运用。(12分) 11、 (1)“报告”改为“公告”。(2)“维护……施工”改为“维护……展开”或“维护……进行“或“我公司……施工”。(3)“贵用户”改为“您”或“各位用户”或删去“贵”字。(4)“不安”改为“歉意”。(5)“咨询”改为“垂询”。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得体性。从材料来看,这是一篇公告,其中有“在表达上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考生要找出这五处问题所在,然后进行修改。题中,“现将有关事宜报告如下”中“报告”错误,“报告”是对上级有所陈请或汇报时所作的口头或书面的陈述,或者在会议上向群众所作的正式陈述,而此处属于对重大事件当众正式公布,强调的是“公开的宣告”,应使用“公告”;第二处,“维护将于2018年2月8日6时至12日20时施工”搭配不当,“维护”与“施工”搭配不当,可以把“施工”改为“展开”;第三处,“给贵用户造成的不便”中“贵”使用不当,此处“维护电网的工作”就是为用户服务的,属于集体性的行为,不必对个体使用敬辞,改为“您”或“各位用户”;第四处,“深表不安”中“不安”错误,“不安”是客套话,表示歉意和感激,用在此处程度过重,可以改为“歉意”;第五处,“欢迎咨询”中“咨询”不恰当,“咨询”,询问,此处是称对方对自己的询问,可以改为“垂询”。 五、作文(60分) 12、【例文】 快乐的意味   如果可以选择,我会喜欢这样的下午:舒舒服服地洗一个澡,把湿湿的头发披在肩上,躺在沙发上,看一场酣畅淋漓的足球赛,最好还有一两本小说书,然后……   没有然后了,能够这样,我就很满足了。   瑜急切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下午来看我的辩论赛,好吗?就在我们学校,我在校门口等你,有空就来吧。”我犹豫了片刻,还是答应了。   我校的辩论队发挥得不是很好,但最后还是以一分的优势取胜。当我和瑜紧紧拥抱时,瑜告诉我,她很紧张尤其是总结陈辞时,她说她在辩论赛场上从来都没这么紧张过,她说她为此付出了很多。   正反双方辩手合影后,瑜和我找到了一家小茶坊,茶坊的生意很不错,我觉得气氛稍微热闹了些,两人各点了一杯珍珠奶茶,静静吮吸着、回味着。   “你喜欢这样的生活吗?就是很忙但很充实的。”   “是的,我喜欢,我即使在家里,也会找出很多事。你记得吗,在初三有一段时间,我连着好几天彻夜不眠,我翻出所有的旧报纸来看,从做完功课到天亮,直接后果就是我在所有不测验的课堂上睡觉。”   “我认为生活的快乐:在于安静地感受,享受生活才能读出其中的乐趣。”   “如果可以选择,你会安排怎样一个下午?”瑜问我。   “舒舒服服地洗一个澡,把湿湿的头发披在肩上,躺在沙发上,看一场酣畅淋漓的足球赛,最好还有一两本小说书,仅此而已,我就很满足了。”   “你就这么一点要求?”   “是啊,我看重生活的质量。”   “但你能从中得到什么快乐呢?”   “我不能得到什么快乐,但我只是觉得我很快乐。” 快乐就是生活的极限吧,我们可以想方设法去无限接近,却又永远都不可能达到的一种完美状态。我们可以无限地趋向于它,当自己觉得得到的时候,却又在别人的人生观冲击下而变得不堪一击,然后又慢慢地回想,竟觉得自己也不快乐了。 走出茶坊的时候,已是万家灯火,我说我要赶紧回家了,瑜则摇了摇头:“那些辩手在机房里等我呢。” 【解析】 本题考查写作能力。这是一则话题作文,“话题”作文其实只是提供了一个话题,即规定了表达的中心内容,而不限制取材范围和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