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GB5009.271-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国家标准规范.pdf

上传人:1587****927 文档编号:1150825 上传时间:2024-04-16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4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5009.271-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国家标准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GB5009.271-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国家标准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GB5009.271-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国家标准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GB5009.271-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国家标准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GB5009.271-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国家标准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G B5 0 0 9.2 7 12 0 1 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2 0 1 6-1 2-2 3发布2 0 1 7-0 6-2 3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 家 食 品 药 品 监 督 管 理 总 局发 布G B5 0 0 9.2 7 12 0 1 6 前 言 本标准代替G B/T2 1 9 1 12 0 0 8 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 和S N/T3 1 4 72 0 1 2 出口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本标准与G B/T2 1 9 1 12 0 0 8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

2、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增加了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和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两种目标化合物;增加了同位素内标法定量作为第一法;修改了前处理方法;修改了方法的检出限。G B5 0 0 9.2 7 12 0 1 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1 范围本标准第一法规定了食品中1 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含量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 C-M S)的测定方法;第二法规定了食品中1 8种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含量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 C-M S)的测定方法。本标准第一法适用于食品中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 E P)、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 I B P)、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

3、D B P)、邻苯二甲酸二(2-甲氧基)乙酯(DME P)、邻苯二甲酸二(4-甲基-2-戊基)酯(BMP P)、邻苯二甲酸二(2-乙氧基)乙酯(D E E P)、邻苯二甲酸二戊酯(D P P)、邻苯二甲酸二己酯(DHX P)、邻苯二甲酸丁基苄基酯(B B P)、邻苯二甲酸二(2-丁氧基)乙酯(D B E P)、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D CH 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 EH P)、邻苯二甲酸二苯酯(D P h P)、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 NO P)、邻苯二甲酸二壬酯(D N P)含量的内标法测定和确证;第二法适用于食品中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 E P)、邻

4、苯二甲酸二烯丙酯(D A P)、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 I B P)、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 B P)、邻苯二甲酸二(2-甲氧基)乙酯(DME P)、邻苯二甲酸二(4-甲基-2-戊基)酯(BMP P)、邻苯二甲酸二(2-乙氧基)乙 酯(D E E P)、邻苯二甲酸 二戊酯(D P P)、邻 苯二甲酸二 己酯(DHX P)、邻苯二甲酸丁基苄基酯(B B P)、邻苯二甲酸二(2-丁氧基)乙酯(D B E P)、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D CH 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 EH P)、邻苯二甲酸二苯酯(D P h P)、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 NO 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 I N P)

5、、邻苯二甲酸二壬酯(D N P)含量的外标法测定和确证。第一法 气相色谱-质谱法 同位素内标法2 原理在试样中加入氘代的邻苯二甲酸酯作为内标,各类食品经提取、净化后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测定。采用特征选择离子监测扫描模式(S I M),以保留时间和定性离子碎片的丰度比定性,同位素内标法定量。3 试剂和材料除非另有说明,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色谱纯,水为G B/T6 6 8 2规定的二级水。3.1 试剂3.1.1 正己烷(C6H1 4)。3.1.2 乙腈(C2H3N)。3.1.3 丙酮(CH3C O CH3)。3.1.4 二氯甲烷(CH2C l2)。G B5 0 0 9.2 7 12 0 1 6

6、2 3.2 标准品3.2.1 1 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标准品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 E P)、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 I B P)、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 B P)、邻苯二甲酸二(2-甲氧基)乙酯(DME P)、邻苯二甲酸二(4-甲基-2-戊基)酯(BMP P)、邻苯二甲酸二(2-乙氧基)乙酯(D E E P)、邻苯二甲酸二戊酯(D P P)、邻苯二甲酸二己酯(DHX P)、邻苯二甲酸丁基苄基酯(B B P)、邻苯二甲酸二(2-丁氧基)乙酯(D B E P)、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D CH 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 EH P)、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 NO

7、P)、邻苯二甲酸二壬酯(D N P)、邻苯二甲酸二苯酯(D P h P),混合液体标准品,浓度为10 0 0g/m L,标准品信息、纯度见附录A。3.2.2 1 6种氘代同位素的邻苯二甲酸酯内标D4-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4-DMP)、D4-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4-D E P)、D4-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4-D I B P)、D4-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4-D B P)、D4-邻苯二甲酸二(2-甲氧基)乙酯(D4-DME P)、D4-邻苯二甲酸二(4-甲基-2-戊基)酯(D4-BMP P)、D4-邻苯二甲酸二(2-乙氧基)乙酯(D4-D E E P)、D4-邻苯二甲酸二戊酯(D4-D P P)

8、、D4-邻苯二甲酸二己酯(D4-DHX P)、D4-邻苯二甲酸丁基苄基酯(D4-B B P)、D4-邻苯二甲酸二(2-丁氧基)乙酯(D4-D B E P)、D4-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D4-D CH P)、D4-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4-D EH P)、D4-邻苯二甲酸二苯酯(D4-D P h P)、D4-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4-D NO P)、D4-邻苯二甲酸二壬酯(D4-D N P):纯度9 9%。3.3 标准溶液配制3.3.1 1 6种邻苯二甲酸酯标准中间溶液(1 0g/m L):准确移取邻苯二甲酸酯标准品(10 0 0g/m L)1m L至1 0 0m L容量瓶中,用正己烷准

9、确定容至刻度。3.3.2 1 6种氘代同位素的邻苯二甲酸酯内标溶液(1 0 0g/m L):准确称取1 6种氘代同位素的邻苯二甲酸酯内标各0.0 1g(精确到0.0 0 01g)于1 0 0m L容量瓶中,用正己烷溶解并准确定容至刻度。3.3.3 1 6种氘代同位素的邻苯二甲酸酯内标的标准使用液(1 0g/m L):准确移取1 6种氘代同位素的邻苯二甲酸酯内标(1 0 0g/m L)1 0 m L于1 0 0m L容量瓶中,加入正己烷并准确定容至刻度。3.3.4 1 6种邻苯二甲酸酯标准系列工作液:准确吸取1 6种邻苯二甲酸酯标准中间溶液(1 0g/m L),用正己烷逐级稀释,配制成浓度为0.

10、0 0g/m L、0.0 2g/m L、0.0 5g/m L、0.1 0g/m L、0.2 0g/m L、0.5 0g/m L、1.0 0g/m L的标准系列溶液,同时加入内标使用液(1 0g/m L),使内标浓度均为0.1 2 5g/m L,临用时配制。4 仪器和设备注:所用玻璃器皿洗净后,用重蒸水淋洗3次,丙酮浸泡l h,在2 0 0下烘烤2h,冷却至室温备用。4.1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 C-M S)。4.2 分析天平:精度0.0 0 01g。4.3 氮吹仪。4.4 涡旋振荡器。4.5 超声波发生器。4.6 离心机:转速40 0 0r/m i n。4.7 粉碎机。4.8 固相萃取(S

11、 P E)装置。G B5 0 0 9.2 7 12 0 1 63 4.9 固相萃取柱:P S A/S i l i c a复合填料玻璃柱(10 0 0m g,6m L)。5 分析步骤5.1 试样制备5.1.1 液态样品:取约2 0 0m L样品混匀后放置磨口玻璃瓶内待用。5.1.2 半固态和固态样品:分别取约2 0 0g样品经粉碎后放置磨口玻璃瓶内待用。5.2 试样处理5.2.1 液态试样5.2.1.1 液态试样A:液体乳、饮料、酱油、食醋、白酒、蜂蜜等准确称取试样1.0g(精确至0.0 0 01 g)于2 5m L具塞磨口离心管中,加入1 2 5L同位素内标使用液,加入2 m L5m L蒸馏水

12、,涡旋混匀,再准确加入1 0m L正己烷,涡旋1m i n,剧烈振摇1m i n,超声提取3 0m i n,10 0 0r/m i n离心5m i n,取上清液,供G C-M S分析。5.2.1.2 液态试样B:植物油等液态油脂混匀后准确称取0.5g(精确至0.0 0 01g)于1 0m L具塞磨口离心管中,加入2 5L同位素内标使用液,依次加入1 0 0L正己烷和2m L乙腈,涡旋1m i n,超声提取2 0m i n,40 0 0r/m i n离心5m i n,收集上清液。残渣中加入2m L乙腈,涡旋1m i n,40 0 0r/m i n离心5m i n。再加入2m L乙腈重复提取1次,

13、合并3次上清液,待S P E净化。5.2.2 半固态试样5.2.2.1 半固态试样A:果冻、甜面酱等准确称取混匀试样0.5g(精确至0.0 0 01g)于2 5m L具塞磨口离心管中,加入1 2 5L同位素内标使用液,加入2 m L5m L蒸馏水,涡旋混匀,再准确加入1 0m L正己烷,涡旋1m i n,剧烈振摇1m i n,超声提取3 0m i n,10 0 0r/m i n离心5m i n,取上清液,供G C-M S分析。5.2.2.2 半固态试样B:芝麻酱、含油调味酱等将样品充分粉碎混匀后准确称取0.5g(精确至0.0 0 01g)于1 0m L具塞磨口离心管中,加入2 5L同位素内标使

14、用液,加入1m L正己烷,涡旋2m i n,再加入5m L乙腈,涡旋1m i n,超声提取2 0m i n,40 0 0r/m i n离心5m i n,收集上清液。加入5m L乙腈重复提取1次,合并上清液。4 0 氮气吹干,加入6m L乙腈,涡旋混匀,待S P E净化。5.2.3 固态试样5.2.3.1 固态试样A:乳粉、米粉、鸡精、味精、干酪、糖果、花粉、肉制品、糕点、方便面、果蔬及其制品等准确称取混匀试样0.5g(精确至0.0 0 01g)于2 5m L具塞磨口离心管中,加入1 2 5L同位素内标使用液,加入2 m L5m L蒸馏水,涡旋混匀,再准确加入1 0m L正己烷,涡旋1m i n

15、,剧烈振摇1m i n,超声提取3 0m i n,10 0 0r/m i n离心5m i n,取上清液,供G C-M S分析。5.2.3.2 固态试样B:黄油等将样品充分粉碎混匀后准确称取0.5g(精确至0.0 0 01g)于1 0m L具塞磨口离心管中,加入2 5L同位素内标使用液,加入1m L正己烷,涡旋2m i n,再加入5m L乙腈,涡旋1m i n,超声提取2 0m i n,40 0 0r/m i n离心5m i n,收集上清液。加入5m L乙腈重复提取1次,合并上清液。4 0 氮气吹至近干,加入6m L乙腈,涡旋混匀,待S P E净化。注:黄油应融化为液态油脂混匀后称取,并在提取过

16、程中保持液态。G B5 0 0 9.2 7 12 0 1 64 5.3 S P E净化依次加入5m L二氯甲烷、5m L乙腈活化,弃去流出液;将待净化液加入S P E小柱,收集流出液;再加入5m L乙腈,收集流出液,合并两次收集的流出液,加入1 m L丙酮,4 0氮吹至近干,正己烷准确定容至2m L,涡旋混匀,供G C-M S分析。5.4 空白试验除不加试样外,均按5.2、5.3测定步骤进行。注:整个操作过程中,应避免接触塑料制品。5.5 仪器参考条件5.5.1 气相色谱参考条件5.5.1.1 色谱 柱:5%苯 基-甲 基 聚 硅 氧 烷 石 英 毛 细 管 色 谱 柱,柱 长:3 0 m,内

17、 径:0.2 5 mm,膜 厚:0.2 5m,或性能相当者。5.5.1.2 进样口温度:2 6 0。5.5.1.3 程序升温:初始柱 温6 0,保持1 m i n;以2 0/m i n升温 至2 2 0,保 持1 m i n;再 以5/m i n升温至2 5 0,保持1m i n;再以2 0/m i n升温至2 9 0,保持7.5m i n。5.5.1.4 载气:高纯氦(纯度9 9.9 9 9%),流速:1.0m L/m i n。5.5.1.5 进样方式:不分流进样。5.5.1.6 进样量:1L。5.5.2 质谱参考条件5.5.2.1 电离方式:电子轰击电离源(E I);5.5.2.2 电离能

18、量:7 0e V;5.5.2.3 传输线温度:2 8 0;5.5.2.4 离子源温度:2 3 0;5.5.2.5 监测方式:选择离子扫描(S I M),监测离子见附录B。5.5.2.6 溶剂延迟:7m i n。5.6 标准曲线的制作将标准系列工作液分别注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中,以邻苯二甲酸酯各组分及其对应氘代同位素内标的峰面积比值为纵坐标,以系列标准溶液中各组分含量(g/m L)与对应氘代同位素内标含量(g/m L)比值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5.7 试样溶液的测定将试样溶液注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中,由试样中邻苯二甲酸酯各组分及其内标峰面积比值进行定量计算,得出试样溶液中各组分含量(g/m

19、 L)与对应氘代同位素内标含量(g/m L)比值。再根据试样中加入的对应氘代同位素内标含量(g/m L)计算试样溶液中邻苯二甲酸酯各组分含量(g/m L)。5.8 定性确认在5.5仪器条件下,试样待测液和邻苯二甲酸酯标准品的目标化合物在相同保留时间处(0.5%)出现,并且对应质谱碎片离子的质荷比与标准品的质谱图一致,其丰度比与标准品相比应符合表1,可G B5 0 0 9.2 7 12 0 1 65 定性目标化合物。表1 气相色谱-质谱定性确证相对离子丰度最大容许误差相对丰度(基峰)5 0%2 0%5 0%1 0%2 0%1 0%G C-M S相对离子丰度最大允许误差1 0%1 5%2 0%5

20、0%邻苯二甲酸酯的总离子流色谱图见附录C。6 分析结果的表述试样中邻苯二甲酸酯的含量按式(1)计算:X=Vm10 0 010 0 0(1)式中:X 试样中邻苯二甲酸酯的含量,单位为毫克每千克(m g/k g);从标准工作曲线上查出的试样溶液中邻苯二甲酸酯的质量浓度,单位为微克每毫升(g/m L);V 试样定容体积,单位为毫升(m L);m 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10 0 0 换算系数。计算结果应扣除空白值。结果大于等于1.0m g/k g时,保留 三位有效数字;结果小于1.0m g/k g时,保留两位有效数字。7 精密度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1

21、 0%。8 其他本方法的定量限为: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 B P)定量限为0.3m g/k g,除D B P外其他1 5种邻苯二甲酸酯定量限均为0.5m g/k g。第二法 气相色谱-质谱法 外标法9 原理各类食品提取、净化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采用特征选择离子监测扫描模式(S I M),以保留时间和定性离子碎片丰度比定性,外标法定量。1 0 试剂和材料除非另有说明,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色谱纯,水为G B/T6 6 8 2规定的二级水。G B5 0 0 9.2 7 12 0 1 66 1 0.1 试剂同3.1。1 0.2 标准品1 0.2.1 1 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标准品:同3.2.1。1

22、 0.2.2 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D A P):标准品信息、纯度参见附录A。1 0.2.3 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 I N P):标准品信息、纯度参见附录A。1 0.3 标准溶液配制1 0.3.1 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标准储备液(10 0 0g/m L):准确称取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0.0 2 5g(精确到0.0 0 01g)于2 5m L容量瓶中,用正己烷溶解并准确配制成质量浓度为10 0 0g/m L的标准储备液。1 0.3.2 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标准储备液(10 0 0g/m L):准确称取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0.0 2 5g(精确到0.0 0 01g)于2 5m L容量瓶中,用正己烷溶解并准

23、确配制成质量浓度为10 0 0g/m L的标准储备液。1 0.3.3 1 7种邻苯 二甲酸酯标 准中间液(1 0g/m L):分 别准确移取1 6种邻苯 二甲酸酯标 准品(10 0 0g/m L)和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标准储备液(10 0 0g/m L)各1m L至1 0 0m L容量瓶中加入正己烷并准确定容至刻度。1 0.3.4 1 7种邻苯二甲酸酯标准系列工作液:准确吸取1 7种邻苯二甲酸酯标准中间溶液(1 0g/m L),用正己烷逐级稀释,配制成浓度为0.0g/m L、0.0 2g/m L、0.0 5g/m L、0.1 0g/m L、0.2 0g/m L、0.5 0g/m L、1.0 0g

24、/m L的标准系列溶液,临用时配制。1 0.3.5 邻苯二 甲 酸 二 异 壬 酯 标 准 系 列 工 作 液:准 确 吸 取 邻 苯 二 甲 酸 二 异 壬 酯 标 准 储 备 液(10 0 0g/m L),用正己烷逐级稀释,配制成浓度为0.0g/m L、0.5g/m L、1.0g/m L、2.5g/m L、5.0g/m L、1 0.0g/m L、2 0.0g/m L的标准系列溶液,临用时配制。1 1 仪器和设备同4。1 2 分析步骤1 2.1 试样制备同5.1。1 2.2 试样处理除不加同位素内标外,均按5.2测定步骤进行。1 2.3 S P E净化同5.3。1 2.4 空白试验除不加试样

25、外,均按1 2.2、1 2.3测定步骤进行。G B5 0 0 9.2 7 12 0 1 67 1 2.5 仪器参考条件除扫描方式外同5.5。扫描方式:选择离子扫描(S I M),监测离子参见附录D。1 2.6 标准曲线的制作将标准系列工作液分别注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中,测定相应的邻苯二甲酸酯的色谱峰面积,以标准工作液的质量浓度为横坐标,以相应的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的标准系列工作液单独进样测定。1 2.7 试样溶液的测定将试样溶液注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中,得到相应的邻苯二甲酸酯的峰面积,根据标准曲线得到待测液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浓度。1 2.8 定性确认在1 2.5仪

26、器 条件下,试样 待测液和 邻苯二甲酸 酯标准品的 目标化合物 在 相 同 保 留 时 间 处(0.5%)出现,并且对应质谱碎片离子的质荷比与标准品的质谱图一致,可定性目标化合物。邻苯二甲酸酯的总离子流色谱图见附录E。1 3 分析结果的表述试样中邻苯二甲酸酯的含量按式(2)计算:X=Vm10 0 010 0 0(2)式中:X 试样中邻苯二甲酸酯的含量,单位为毫克每千克(m g/k g);从标准工作曲线上查出的试样溶液中邻苯二甲酸酯的质量浓度,单位为微克每毫升(g/m L);V 试样定容体积,单位为毫升(m L);m 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10 0 0 换算系数。计算结果应扣除空白值。结果

27、大于等于1.0m g/k g时,保留 三位有效数字;结果小于1.0m g/k g时,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 4 精密度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1 0%。1 5 其他本方法的定量限为: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 I N P)的定量限为9.0m g/k g,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 B P)定量限为0.3m g/k g,除D I N P和D B P外其他1 6种目标化合物定量限均为0.5m g/k g。G B5 0 0 9.2 7 12 0 1 68 附 录 A常用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信息表1 8种常用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名称、缩写、C A S号、分子式、纯度

28、见表A.1。表A.1 1 8种常用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名称、缩写、C A S号、分子式、纯度序号中文名称英文名称缩写C A S号分子式纯度/%1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 i m e t h y lp h t h a l a t eDMP1 3 1-1 1-3C1 0H1 0O49 9.52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 i e t h y l p h t h a l a t eD E P8 4-6 6-2C1 2H1 4O49 9.03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D i a l l y l p h t h a l a t eD A P1 3 1-1 7-9C1 4H1 4O49 7.04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 i i s

29、 o b u t y l p h t h a l a t eD I B P8 4-6 9-5C1 6H2 2O49 9.05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 i b u t y l p h t h a l a t eD B P8 4-7 4-2C1 6H2 2O49 9.06邻苯二甲酸二(2-甲氧基)乙酯B i s(2-m e t h o x y e t h y l)p h t h a l a t eDME P1 1 7-8 2-8C1 4H1 8O69 4.07邻苯二甲酸二(4-甲基-2-戊基)酯B i s(4-m e t h y l-2-p e n t y l)p h t h a l a t eBMP

30、 P1 4 6-5 0-9C2 0H3 0O49 8.08邻苯二甲酸二(2-乙氧基)乙酯B i s(2-e t h o x y e t h y l)p h t h a l a t eD E E P6 0 5-5 4-9C1 6H2 2O69 9.59邻苯二甲酸二戊酯D i p e n t y lp h t h a l a t eD P P1 3 1-1 8-0C1 8H2 6O49 9.21 0邻苯二甲酸二己酯D i h e x y l p h t h a l a t eDHX P8 4-7 5-3C2 0H3 0O49 9.01 1邻苯二甲酸丁基苄基酯B e n z y l b u t y

31、l p h t h a l a t eB B P8 5-6 8-7C1 9H2 0O49 7.01 2邻苯二甲酸二(2-丁氧基)乙酯B i s(2-n-b u t o x y e t h y l)p h t h a l a t eD B E P1 1 7-8 3-9C2 0H3 0O69 8.51 3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D i c y c l o h e x y l p h t h a l a t eD CH P8 4-6 1-7C2 0H2 6O49 9.51 4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B i s(2-e t h y l h e x y l)p h t h a l a t eD EH P1

32、 1 7-8 1-7C2 4H3 8O49 9.01 5邻苯二甲酸二苯酯D i p h e n y l p h t h a l a t eD P h P8 4-6 2-8C2 0H1 4O49 9.51 6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 i-n-o c t y lp h t h a l a t eD NO P1 1 7-8 4-0C2 4H3 8O49 7.51 7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 i i s o n o n y l o r t h o-p h t h a l a t eD I N P 2 8 5 5 3-1 2-0 C2 6H4 2O49 8.51 8邻苯二甲酸二壬酯D i n o n y lp

33、h t h a l a t eD N P8 4-7 6-4C2 6H4 2O49 9.5G B5 0 0 9.2 7 12 0 1 69 附 录 B同位素内标法中邻苯二甲酸酯监测离子参数B.1 同位素内标法中1 6种D4-邻苯二甲酸酯的保留时间、定性和定量离子参数见表B.1。表B.1 D4-邻苯二甲酸酯的保留时间、定性和定量离子序号化合物名称保留时间/m i n定性离子(m/z)定量离子(m/z)1D4-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4-DMP)7.6 51 6 7,7 7,1 9 8,1 3 71 6 72D4-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4-D E P)8.5 11 5 3,1 8 1,1 0 9,1 9

34、71 5 33D4-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4-D I B P)1 0.2 01 5 3,2 2 7,1 0 8,1 7 11 5 34D4-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4-D B P)1 0.9 21 5 3,2 2 7,2 0 9,1 0 81 5 35D4-邻苯二甲酸二(2-甲氧基)乙酯(D4-DME P)1 1.2 45 9,1 5 3,1 0 8,7 61 5 36D4-邻苯二甲酸二(4-甲基-2-戊基)酯(D4-BMP P)1 1.9 71 5 3,1 7 1,8 5,2 5 51 5 37D4-邻苯二甲酸二(2-乙氧基)乙酯(D4-D E E P)1 2.2 77 2,1 5 3,1 0

35、 8,1 9 71 5 38D4-邻苯二甲酸二戊酯(D4-D P P)1 2.6 31 5 3,2 4 1,2 2 3,1 0 81 5 39D4-邻苯二甲酸二己酯(D4-DHX P)1 4.7 21 5 3,2 5 5,1 0 8,2 3 71 5 31 0D4-邻苯二甲酸丁基苄基酯(D4-B B P)1 4.8 61 5 3,9 1,2 1 0,1 3 61 5 31 1D4-邻苯二甲酸二(2-丁氧基)乙酯(D4-D B E P)1 6.2 81 5 3,1 0 5,8 5,1 9 71 5 31 2D4-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D4-D CHP)1 6.9 31 5 3,1 7 1,2 5

36、3,1 0 81 5 31 3D4-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4-D EH P)1 7.1 71 5 3,1 7 1,2 8 3,1 1 71 5 31 4D4-邻苯二甲酸二苯酯(D4-D P h P)1 7.2 92 2 9,7 7,1 0 8,1 5 72 2 91 5D4-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4-D NO P)1 9.5 31 5 3,2 8 3,1 0 8,2 6 51 5 31 6D4-邻苯二甲酸二壬酯(D4-D N P)2 2.0 21 5 3,2 9 7,1 7 1,2 7 91 5 3B.2 同位素内标法中1 6种邻苯二甲酸酯的保留时间、定性和定量离子参数见表B.2。表

37、B.2 邻苯二甲酸酯的保留时间、定性和定量离子序号化合物名称保留时间/m i n定性离子(m/z)定量离子(m/z)1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7.6 61 6 3,7 7,1 9 4,1 3 31 6 32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 E P)8.5 11 4 9,1 7 7,1 0 5,2 2 21 4 93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 I B P)1 0.2 11 4 9,2 2 3,1 0 4,1 6 71 4 94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 B P)1 0.9 31 4 9,2 2 3,2 0 5,1 0 41 4 95邻苯二甲酸二(2-甲氧基)乙酯(DME P)1 1.2 55 9,1 4 9,1

38、0 4,1 7 61 4 96邻苯二甲酸二(4-甲基-2-戊基)酯(BMP P)1 1.9 71 4 9,1 6 7,8 5,2 5 11 4 97邻苯二甲酸二(2-乙氧基)乙酯(D E E P)1 2.2 97 2,1 4 9,1 0 4,1 9 31 4 98邻苯二甲酸二戊酯(D P P)1 2.6 51 4 9,2 3 7,2 1 9,1 0 41 4 99邻苯二甲酸二己酯(DHX P)1 4.7 31 4 9,2 5 1,1 0 4,2 3 31 4 9G B5 0 0 9.2 7 12 0 1 61 0 表B.2(续)序号化合物名称保留时间/m i n定性离子(m/z)定量离子(m/

39、z)1 0邻苯二甲酸丁基苄基酯(B B P)1 4.8 81 4 9,9 1,2 0 6,1 0 41 4 91 1邻苯二甲酸二(2-丁氧基)乙酯(D B E P)1 6.3 01 4 9,1 0 1,8 5,1 9 31 4 91 2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D CH P)1 6.9 51 4 9,1 6 7,2 4 9,1 0 41 4 91 3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 EHP)1 7.1 91 4 9,1 6 7,2 7 9,1 1 31 4 91 4邻苯二甲酸二苯酯(D P h P)1 7.3 12 2 5,7 7,1 0 4,1 5 32 2 51 5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 NO

40、P)1 9.5 51 4 9,2 7 9,1 0 4,2 6 11 4 91 6邻苯二甲酸二壬酯(D N P)2 2.0 31 4 9,2 9 3,1 6 7,2 7 51 4 9G B5 0 0 9.2 7 12 0 1 61 1 附 录 C邻苯二甲酸酯标准溶液的总离子流色谱图(同位素内标法)1 6种邻苯二甲酸酯标准溶液(0.1 2g/m L)的总离子流色谱图(同位素内标法)见图C.1。说明:1 DMP(D4-DMP);2 D E P(D4-D E P);3 D I B P(D4-D I B P);4 D B P(D4-D B P);5 DME P(D4-DME P);6 BMP P(D4-

41、BMP P);7 D E E P(D4-D E E P);8 D P P(D4-D P P);9 DHX P(D4-DHX P);1 0 B B P(D4-B B P);1 1 D B E P(D4-D B E P);1 2 D CH P(D4-D CHP);1 3 D EH P(D4-D EHP);1 4 D P h P(D4-D P h P);1 5 D NO P(D4-D NO P);1 6 D N P(D4-D N P)。图C.1 1 6种邻苯二甲酸酯标准溶液(0.1 2 g/m L)的总离子流色谱图(同位素内标法)G B5 0 0 9.2 7 12 0 1 61 2 附 录 D外标法

42、中邻苯二甲酸酯监测离子参数外标法中1 8种邻苯二甲酸酯的保留时间、定性和定量离子参数见表D.1。表D.1 邻苯二甲酸酯的保留时间、定性和定量离子序号化合物名称保留时间/m i n定性离子(m/z)定量离子(m/z)1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7.6 61 6 3,7 7,1 9 4,1 3 31 6 32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 E P)8.5 11 4 9,1 7 7,1 0 5,2 2 21 4 93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D A P)9.7 34 1,1 3 2,1 4 9,1 8 91 4 94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 I B P)1 0.2 11 4 9,2 2 3,1 0 4,1 6 71

43、4 95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 B P)1 0.9 31 4 9,2 2 3,2 0 5,1 0 41 4 96邻苯二甲酸二(2-甲氧基)乙酯(DME P)1 1.2 55 9,1 4 9,1 0 4,1 7 61 4 97邻苯二甲酸二(4-甲基-2-戊基)酯(BMP P)1 1.9 71 4 9,1 6 7,8 5,2 5 11 4 98邻苯二甲酸二(2-乙氧基)乙酯(D E E P)1 2.2 97 2,1 4 9,1 0 4,1 9 31 4 99邻苯二甲酸二戊酯(D P P)1 2.6 51 4 9,2 3 7,2 1 9,1 0 41 4 91 0邻苯二甲酸二己酯(DHX P)1 4

44、.7 31 4 9,2 5 1,1 0 4,2 3 31 4 91 1邻苯二甲酸丁基苄基酯(B B P)1 4.8 81 4 9,9 1,2 0 6,1 0 41 4 91 2邻苯二甲酸二(2-丁氧基)乙酯(D B E P)1 6.3 01 4 9,1 0 1,8 5,1 9 31 4 91 3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D CH P)1 6.9 51 4 9,1 6 7,2 4 9,1 0 41 4 91 4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 EHP)1 7.1 91 4 9,1 6 7,2 7 9,1 1 31 4 91 5邻苯二甲酸二苯酯(D P h P)1 7.3 12 2 5,7 7,1 0

45、4,1 5 32 2 51 6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 I N P)1 8.52 1.51 2 7,1 4 9,1 6 7,2 9 31 4 91 7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 NO P)1 9.5 51 4 9,2 7 9,1 0 4,2 6 11 4 91 8邻苯二甲酸二壬酯(D N P)2 2.0 31 4 9,2 9 3,1 6 7,2 7 51 4 9G B5 0 0 9.2 7 12 0 1 61 3 附 录 E邻苯二甲酸酯标准溶液的总离子流色谱图(外标法)E.1 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 I N P)标准溶液(1.0g/m L)的总离子流色谱图(外标法)见图E.1。图E.1 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 I N P)标准溶液(1.0 g/m L)的总离子流色谱图(外标法)E.2 1 7种邻苯二甲酸酯标准溶液(0.1 2g/m L)的总离子流色谱图(外标法)见图E.2。说明:1 DMP;2 D E P;3 D A P;4 D I B P;5 D B P;6 DME P;7 BMP P;8 D E E P;9 D P P;1 0 DHX P;1 1 B B P;1 2 D B E P;1 3 D CHP;1 4 D EHP;1 5 D P h P;1 6 D NO P;1 7 D N P。图E.2 1 7种邻苯二甲酸酯标准溶液(0.1 2 g/m L)的总离子流色谱图(外标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行业标准/行业规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