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江苏省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pdf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1150547 上传时间:2024-04-16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152.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江苏省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江苏省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江苏省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江苏省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江苏省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江苏省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江苏省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江苏省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江苏省初二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一)力:1 定义,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称为力。不一定需要两个物体相互接触。这种定义比较宽泛,但易根据日常经验理解。2 常见力:重力、弹力、压力、摩擦力、浮力等3 分类:性质力:根据力产生原因性质命名的力,如重力、弹力等;效果力:根据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命名的力,如压力、浮力等注意:1 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产生的,但是重力不等于地球引力2注意重力的方向永远是竖直向下的(二)力的描述:注意力的示意图和力的图示的区别。1,大小:线段长度表示,有时注意标上刻度值(图示)2,方向:箭

2、头指向力的方向3,作用点:力的示意图的起始点(部分力为终点),一般为物体重心,有的如压力,摩擦力等为接触面(三)力的测量:1 工具:弹簧测力计:结构:称钩指针刻度盘,量程、分度值 2 测量时力方向沿轴线,特别注意调零!3 读数时注意平视(这点在以后物理化学实验中相当重要,要从开始学习就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此处注意一个题目:如果弹簧测力计两头都挂上相同质量的物体,则读数为一个物体的重力(四)重力:1 产生,地球表面附近物体受地球吸引而产生的力为重力。2 大小,G=mg,g 为定值(但不同地点值不同)常取 9.8N/kg 或 10N/kg,视具体情况对待。3 方向,竖直向下,注意不是垂直向下,也不

3、可以说是指向地心(不严格指向地心,以后会了解)(五)摩擦力,1、产生条件:1、相互接触并且存在力的作用(压力),即有压力不一定有摩擦力,有摩擦力一定有压力2、有相对运动或者相对运动趋势,注意是相对运动,有相对运动时产生滑动摩擦力,有相对运动趋势的产生静摩擦力2、大小: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成正比静摩擦力:根据二力平衡来求解3、影响因素: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注意与接触面积无关!4、测量:注意弹簧测力计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牛顿定律解释原因),另外可将测力计固定,而木板拖动(此时无需匀速)这种方法最易控制因而也最为准确。注意:这种方法很重要5 注意滑动磨擦与滚动磨擦的区别以及自行车等实例。第二章(一

4、),力的合成1 二力合成:1、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二者相通)2、作图用力的图示法;2 多个力合成:注意这样一个问题:数个力平衡,撤去 F1,问剩余力合力,(应为与 F1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注意力合成的时候,力的作用点一定是一点,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力才能合成(二),牛顿第一定律:1 物体不受外力或者受到合外力为零时,作匀速直线运动或者静止.(即处于平动平衡状态),牛顿第一定律简言之就是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也称为惯性定律注意一点:力不是引起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2 惯性: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质量是惯性的量度,质量越大惯性越大,即物

5、体运动状态越不易改变。与之相反,力越大,物体运动状态越容易改变。注意:1.惯性定律与惯性的不同2不能将惯性称之为作用,作用专指力 3惯性只跟质量有关,跟速度无关(三)力的平衡:1、力平衡: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保持平衡,则这两个力必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于同一个物体上(平衡力的特点)。2、与之作对比的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于不同物体,参考牛顿第三定律理解其中区别,这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四)力与运动:1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非使物体保持运动的原因,注意牛顿与亚里士多德观点的区别,特别注意伽利略的实验物理方法.(这标志着近代物理科学的开端)2 物体不受力或者受

6、力但合外力为零时做匀速直线运动,或者静止,即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3 物体受到力的合力不为零时,在合外力的方向上,速度增加,为变速运动,初速度与合外力方向一致是直线,不一致是曲线运动第三章(一)压强,固体压强与流体(液体与气体)压强区别对待,压强为单位面积所受到的压力的大小,1 单位帕斯卡(纪念帕斯卡先生对物理学贡献,以其名命名),即 P=N/S,单位有:1Pa=1N/m2,2 方向为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二)液体压强,1 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有关,压强=液体密度gh,这个公式记牢,浮力推导用处很大。2 液体内部某点向各个方向压力大小相同,同一水平面压力大小相同,不同深度压力不同。3 帕斯卡定理

7、:液体可传导压强.4 液体内部压强要注意表面有大气压力的应该将大气压强计算入内,只是大部分情况下,他部位同时考虑大气压强而相互抵消,要注意的是上式只是液体引起的压力,需要加上液体传导的大气压强,才是该位置真正的压强大小。(三)连通器和液压技术连通器也是利用帕斯卡定理,利用液体传导的是压强而非压力,连通器两端面积的不同而造成不同的压力,在小端提供较小的压力,这样可以在面积大的一端产生较大的压力。(四)大气压强大气因为密度较小,高度的变化带来的压强变化可忽略不计,故可以认为大气内各处压强近似相等,(当然高山上高空中等特殊位置例外)大气压单位为 atm,这也是气压的一个常用单位:1atm=10130

8、0Pa。第四章(一)在流体中运动流体中受力分析较复杂,这个注意两个问题:弧线球和飞机飞行原理。(二)浮力1 浮力=液体密度gV,即物体受到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到重力的大小,方向竖直向上(与重力相反)注意重力与浮力产生的内在联系。2 浮力与重力大小关系决定物体在液体中状态:重力大于浮力则总体趋势下沉,可减速上升最终停下并下沉或加速下沉最终沉底,重力等于浮力则悬浮于任意位置,重力小于浮力则总体趋势上升,可减速下沉最终停下并开始上升或加速上升。第五章(一)功: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功不能说成是能量,功是变化过程中的能量。功对应着力作用的某一个过程,而能量则对应着某一个时刻做功有两个条件,一为力,二

9、为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一定路程。(二)杠杆杠杆平衡原理,即杠杆两端力与力距的乘积相等,则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转动平衡)。注意杠杆的一个应用:托盘天平,这是一个特殊的应用,力距相同,通过调节平衡螺母来始初始时平衡,之后利用砝码与游码共同加于右端力距。滑轮:滑轮可以抽象为等臂杠杆,此时与托盘天平分析类似,只是这个杠杆是一种动态的,原理类似(三)功能原理与效率问题注意有用功、无用功、总功、机械效率的概念。注意,机械效率永远达不到百分之百!(四)能量1 机械能:动能与势能之和为机械能,除重力或弹力外没有其它力做功时机械能守恒2 能量转化,由一种能量转变为另一种能量。3 能量转移,同种能量在不同物体或者系统

10、之间的流动。4 机械能的转化一般是指动能与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在这一过程中动能与势能之和不变.即能量总和不变,变化的只是能量的形式。5 更广意义上的能量守恒是指所有能量的总和不变,只是在不同种之间转化而已,但是能量的转化有方向,热量越来越多,而其他如机械能化学能等越来越少,即能量质量越来越差。所以现在人类不断发展新型能源,以提高可利用能源的质量。水能与风能就是其中的两个重要方面,其他太阳能核能等也在大力发展中。扩展阅读: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江苏苏科版物理八年级知识点归纳上册12第一章声现象一、声音是什么1、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2、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固体、液体

11、、气体都能发声,都可以作为声源。3、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4、声音也是一种波,我们把它叫做声波。5、声速: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340m/s;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1500m/s;钢铁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5200m/s。6、声音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做声能。二、声音的特性1、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即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2、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振动的快慢常用每秒振动的次数频率表示。频率的单位为赫兹(Hertz),简称赫,符号为 Hz。3、声音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声音的音调越高;声源振动的频率越低,声音的音调越低。4、响度、音

12、调和音色是反映声音特性的三个物理量,通常称为声音的三要素。三、噪声乐音和噪声:1、乐音通常是指那些动听的、令人愉快的声音。它是声源做有规律振动产生的。(波形有规律)2、噪声通常是指那些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它是声源做无规则振动产生的。(波形杂乱无章)3、声音的三要素(响度、音调和音色)实际上是乐音的三要素。4、用分贝(decibel,符号 dB)为单位表示声音的强弱。90dB 以上的噪声会对人的听力造成损伤。噪声的控制:减少噪声的主要途径有:在声源处控制噪声(包括改变、减少或停止声源振动);在传播途中控制噪声(主要方法是隔声、吸声和消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戴护耳器,如耳塞、耳罩、头盔等)。

13、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都属于噪声。四、人耳听不见的声音1、人耳所能听到的声波的频率范围通常在 20Hz 到 20,000Hz 之间,称为可听声。2、频率高于 20,000Hz 的声波叫做超声波;频率低于 20Hz 的声波叫做次声波。3、超声波的特点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有广泛的应用。超声波的应用:声呐(定向性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2/13B 超(可成像的特点);超声波速度测定器(利用多普勒效应);超声波清洗器(能剧烈振动的特点)。4、次声波的特点具有危害性。次声波可以传的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

14、造成严重伤害,使人产生恐惧、恶心、神经错乱,甚至五脏破裂。强度大的次声波还会对机器设备、建筑物等造成破坏。监测和控制次声波,可以有效地避免它的伤害,并将它作为预报地震、台风的依据和监测核爆炸的手段。知识补充:多普勒效应:如果声源一直在移动,那么在声源运动前方的声波会被“挤压”而变密,而在声源后方的声波会被“拉长”而变疏。当声波变密时,引起鼓膜每秒振动的次数增加,人就会感到音调变高;反之则感到音调变低。多普勒效应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超声波碰到迎面而来的物体,返回时振动的频率会增大,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频率变化越大。通过测量这种变化的大小,可以推算出物体运动的速度。研究表明,一切波都能产生多普勒

15、效应。第一章知识梳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是一种波,它具有能量。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中次之,空气中传播得最慢(速度大约为340m/s)。乐音的三要素响度、音调和音色组成声音的三要素。响度表示声音的强弱,是由声源振动的振幅决定的。声源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音调表示声音的高低,是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的。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音色是人们能够分辨不同声源的一个要素。噪声乐音通常是指那些动听的、令人愉悦的声音,它是声源做有规律振动产生的。噪声通常是指那些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它是声源做无规则振动产生的

16、。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都属于噪声。减少噪声的主要途径有:在声源产生处、在传播途中和在人耳处减弱噪声。超声波人耳所能听到的声波的频率范围通常在 20Hz 到 20,000Hz 之间,称为可听声。频率比可听声高的声波叫做超声波。超声波具有定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等特点,可用于测距、测速、清洗、焊接、碎石等。次声波频率比可听声低的声波叫做次声波。监测与控制次声波有助于减少它的危害,并可用来预报地震、台风和监测核爆炸。3/13第二章物态变化一、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物质的三态及其特征:状态气态(流体)液态(流体)固态形状(固定/不固定)体积(固定/不

17、固定)不固定不固定固定不固定固定固定 1、冰是水的固态,水的气态是水蒸气。2、火的外焰温度最高,应该用外焰加热。温度的测量:1、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温度标度常采用摄氏温标,标度的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2、摄氏度()的规定通常情况下以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作为 0 度,以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作为 100 度,将 0 度至 100 度之间等分为 100 份,每一等分是一个单位,叫做 1 摄氏度。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常利用测温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估计被测物的温度,选择合适的温度计;2、了解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3、测量时应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4

18、、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仍须和被测物体接触;5、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体温计是玻璃管内装水银的液体温度计,它的测量范围通常是 3542。体温计的玻璃泡与毛细管连接处的管径特别细,且略有弯曲。二、汽化和液化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做汽化。汽化有 2 种方式:蒸发和沸腾。1、影响蒸发的因素:温度高、表面积大、空气流动快,使得蒸发快。2、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液体蒸发时需要吸热(具有制冷作用)。3、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需要吸热。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10

19、0。液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液化时气体会放热。1、降低温度能使气体液化;2、在一定温度下,压缩体积也可以使气体液化。三、熔化和凝固定义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做熔化,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做凝固。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吸热,但温度却保持不变,即有固体的熔化温度,这类固4/13体叫晶体。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另外一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只要不断吸热,温度就会不断升高,即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这类固体叫非晶体。1、晶体的熔化条件: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热。例如,冰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但需要继续吸热。2、非晶体的熔化条件:不断吸热,温度就会不断升高。非晶体包括玻璃、沥青、松香等。例如,蜡烛熔化

20、时,温度不断上升,还需要不断吸热。3、晶体凝固时也有一定的凝固温度,这个温度叫做凝固点。同种晶体的熔点与凝固点相同,非晶体则没有凝固点。四、升华和凝华定义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做升华,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做凝华。物质升华需要吸热,凝华则会放热。五、水循环1、物质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叫做物态变化。熔化、凝固、液化、汽化、升华、凝华都是物态变化的具体形式。2、物态变化时总需要吸热或放热,吸热的物体能量增加,放热的物体能量减少,这表明物态变化过程伴随着能量的转移。第二章知识梳理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物态变化物质的状态:物质通常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温度计通常是利用测温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

21、成的。物质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叫做物态变化。汽化和液化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做汽化。液体汽化时需要吸热。汽化有以下两种方式:(1)蒸发: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2)沸腾: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需要吸热。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液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降温可以使气体液化;在一定温度下,压缩体积也可以使气体液化。气体液化时会放热。熔化和凝固熔化: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做熔化。固体熔化时需要吸热。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做凝固。液体凝固时会放热。熔化(凝固)时,晶体都有固定的熔化(凝固)温度,这个温度叫做熔点

22、(凝固点);非晶体没有熔点(凝固点)。升华和凝华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做升华。固体升华时需要吸热。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做凝华。气体凝华时会放热。水循环自然界中的水在不停地运动着、变化着,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水循环系统。水的循环伴随着能量的转移。5/13小知识物质的第四态等离子态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接触到的物质状态一般是固态、液态和气态。其实,物质还有一种存在形式,即等离子态。处于等离子态的物质叫做等离子体。它由带正电的离子和带负电的电子,也可能还有一些中性的原子和分子所组成。等离子体的性质不同于固态、液态和气态,因此常被称为物质的第四态。闪电、极光等是地球上的天然等离子体产生的发

23、光现象。电弧、荧光灯中发光的电离气体,以及实验室中的高温电离气体等,都是人造的等离子体。地球以外的等离子体很多,如围绕地球的电离层、太阳和其他恒星、太阳风、很多星际物质等,都是天然的等离子体。天然的等离子体在地球上虽不多见,但在宇宙间却是物质存在的主要形式,它占宇宙间物质总量的绝大部分。第三章光现象一、光的色彩、颜色1、光源自身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源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太阳光可以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等色光。最早通过实验研究光的色散现象的是英国物理学家牛顿(IsaacNewton)。2、研究表明,红、绿、蓝三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能产生任何一种其他颜色的

24、光,而自身却无法用其他的色光混合而成。我们将红、绿、蓝叫做光的三原色,混合后是白色。颜料三原色:红、黄、蓝,混合后是黑色。3、我们所看到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我们所看到的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透过它的色光决定的。白色物体反射所有的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的光。二、人眼看不见的光1、人眼能感觉到特定频率范围内的光,这些光叫可见光。还有一些光,人眼无法察觉,这些光叫不可见光。太阳光色散区域中,红光外侧的不可见光叫做红外线。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太阳的热主要就是以红外线形式传递的。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强。2、紫外线是由德国物理学家里特发现的。紫外线最显著的

25、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三、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约为 3108m/s。四、平面镜1、能被人看见,但不能在屏幕上呈现的像叫做虚像。2、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相对于镜面是对称的。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五、光的反射1、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6/13法线 N 与光的反射有关的术语:法线 N:过入射点并垂直于镜面的直线。入射角 反射角 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O 入射点2、光的

26、反射定律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3、镜面反射与漫反射一束平行光射到平面镜上,反射光仍是平行的,这种反射叫镜面反射。一束平行光射到凹凸不平的表面,反射光会射向各个不同的方向,这种反射叫漫反射。借助漫反射光线,我们能在各个方向都看见被照亮的物体。第三章知识梳理光的色彩、颜色太阳光由各种色光组成,用棱镜可使太阳光发生色散。光的三原色:红、绿、蓝。当白光照射在物体上时,一部分光被物体反射;一部分光被物体吸收;若物体是有色透明的,则还有一部分光会透过它。我们所看到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我们所看到的透明物体的

27、颜色,是由透过它的色光决定的。光具有能量。人眼看不见的光红外线和紫外线都是人眼看不见的光。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传播需要时间,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约为 3108m/s。平面镜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相对于镜面是对称的。光的反射光照射到物体表面时,会发生反射(镜面反射或漫反射)。光的反射定律: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一、光的折射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光折射的特点当光

28、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之增大。7/13光垂直入射时的折射角等于零。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光线偏向法线方向,即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偏离法线方向,即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结论:空气角大于水或玻璃角)。二、透镜透镜通常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1、凸透镜与凹透镜的特点:通过凸透镜所看到的物体的像是放大的;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所以也叫会聚透镜。通过凹透镜所看到的物体的像是缩小的;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所以也叫发散透镜。2、焦点与焦距凸透镜能使平行于

29、主光轴的光会聚于一点,这个点 F 叫做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 f叫做焦距。(一般把透镜的中心称为光心,把通过光心且垂直于透镜平面的直线称为主光轴)。观察使一束激光射向三棱镜,观察实验现象并在图中画出这束光在三棱镜内和离开三棱镜后行进的路径。图-1观察表明:一束光通过三棱镜后,出射光线将向底面(顶角/底面)偏折。猜测把两块三棱镜组合在一起,平行光经它们折射后,出射光线会怎样?在图中画出猜测的情况。图-2联想透镜可以看做是由图-2 所示的多个棱镜组合而成的。由于每个棱镜都会使光线向底面偏折,所以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分散作用。三、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物体到透镜光心的距离称为物距(u),

30、像到透镜光心的距离称为像距(v)。2、成像规律: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fV2f 当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V=2f当物距大于一倍,小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 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结论: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像的性质与凸透镜的焦距有关,并随物距的变化而变化。二倍焦距处,是物体成缩小像还是放大像的分界点;一倍焦距处,则是物体成倒立实像还是正立虚像的分界点。例题 1: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 20cm 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 30cm 处,则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A)。A、倒立、放大的实

31、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实像例题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可以发现:当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实像时,8/13物体距离透镜越远,所成的像越接近焦点;若物体距离透镜足够远(大于 10 倍焦距)时,所成的像与透镜间的距离就近似等于透镜的焦距。四、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1、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能成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它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镜头后在胶片上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2、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来自物体的光经过晶状体后成像于视网膜上,再通过视觉神经把信息传到大脑,产

32、生视觉。3、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是因为晶状体的厚薄经过调节后,远处物体的像仍落在视网膜的前方;远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是因为晶状体的厚薄经过调节后,近处物体的像仍落在视网膜的后面。五、望远镜与显微镜1、通常的望远镜(或显微镜)可看做是由两个透镜组成的,靠近眼睛的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透镜叫做物镜。2、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的焦距很短,目镜的焦距很长。第四章知识梳理光的折射特点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之增大。光垂直入射时的折射角等于零。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

33、中时,折射光线偏向法线方向,即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偏离法线方向,即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结论:空气角大于水或玻璃角)。凸透镜中间比边缘厚的透镜称为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可利用平行光会聚法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当物距大于一倍,小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凹透镜中间比边缘薄的透镜称为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可用于近视眼的矫正。9/13第五章物体的运动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长度的单位及测量在国际单位制

34、中,长度的单位是米,用符号 m 表示。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和纳米(nm)。时间的单位及测量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秒,用符号 s 表示。常用的时间单位有分钟(min)、小时(h)。二、速度速度及其测量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其大小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用符号 v 表示速度,s 表示路程,t 表示时间,则速度公式可写成:V=ts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秒”,读作“米每秒”,符号为“m/s”。常用的速度单位有厘米/秒(cm/s)、千米/时(km/h)。速度换算:1m/s=3.6km/h三、直线运动匀速直

35、线运动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相等的。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四、世界是运动的运动与静止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静止的。(注解:用来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的另一个物体,叫做参照物。)运动的相对性由于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对于同一个物体,我们可以说它是运动的,也可以说它是静止的。机械运动的这种性质叫做运动的相对性。第五章知识梳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着。运动和静止是相对于一个选定的参照物而言的。参照物的选

36、取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当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时,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果可能会不同。通常,我们取地面为参照物。10/13速度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速度的公式是V=ts匀速直线运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平均速度对于变速直线运动,可用公式 V=粗略地描述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运动情况,这个速st 度叫做平均速度。11/13附录:常用物理量单位物理量名称长度距离符号,Ls名称米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平方米平方厘米立方米体积V立方厘米升毫升温度响度频率tf摄氏度分贝赫兹秒时间t分时米/秒千米/时12/13单位备注符号 mkmdmc

37、mmmmcm2m3cmL()mL(m)dBHzsminhm/skm/h3321km=103m1dm=10-1m1cm=10-2m1mm=10-3m1cm=10-4m22面积 A,S1cm=10m1L=10-3m31mL=10m1min=60s1h=3600s-63-63速度 v面积单位的换算平方千米(km)公顷(ha)平方米(m2)平方分米(dm)平方厘米(cm2)22 平方千米(km2)公顷(ha)平方米(m2)平方分米(dm2)平方厘米(cm2)110011061108110100.0111104110611080.000001(110-6)0.0001(110-4)11001104110-8110-60.011100110-10110-80.0001(110-4)0.01113/13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物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