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带答案)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基础知识题库1单选题1、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主要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 手影的形成B 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C 被水珠放大的叶脉D 远处景物透过水晶球成像2、如图所示的四个光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 “日环食”现象B 人眼看到不发光的物体C 照相机成像D 白色的太阳光通过三棱镜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B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利用此时的成像规律可以制成投影仪D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光屏上的像会向下移4、如图是利用台式放大镜看书的情景,该放
2、大镜的焦距为25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书与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应等于25cmB书与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应小于25cmC看到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D看到的是倒立、放大的虚像5、小花用水凸透镜模拟人眼的晶状体,光屏相当于视网膜(如图)。当用注射器向胶膜内注水,水凸透镜的凸起程度增加,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将蜡烛靠近水凸透镜,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此过程模拟的眼睛及该眼睛的矫正方法是()A近视眼用凸透镜矫正B远视眼用凸透镜矫正C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D远视眼用凹透镜矫正6、2021年4月30日,邵阳市天空出现了难得一见的“日晕”,许多市民都目睹了这美丽的自然奇观,如图是某摄影爱好者用相机拍摄的精彩瞬
3、间,下列对照相机成像特点描述正确的是()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缩小的实像7、为了模拟探究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小明在白纸上画上红色箭头,放在高约为15mm的透明塑料盒下方,在盒的上方滴上一滴水,如图甲所示,通过水滴(相当于凸透镜)可看到位于水滴下方红色箭头放大的像;将一个焦距为30cm的凸透镜放在水滴正上方,如图乙所示,保持凸透镜水平,调整凸透镜与水滴之间的距离,会看到箭头更大的像。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滴模拟显微镜的目镜B箭头通过水滴成放大的实像C水滴上方的凸透镜模拟显微镜的物镜D水滴上方的凸透镜和投影仪成像特点相同8、如图所示,OO为凸透镜的主
4、光轴,有一个点光源放在凸透镜的正前方。当点光源放在A点时,成像在B点,当点光源放在B点时,成像在C点,如图所示,则凸透镜的位置在()AC点右侧BBC之间CAB之间DA点左侧9、如图所示,小明将凸透镜(f=10cm)固定在光具座40cm刻度线处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蜡烛从图中向右移动,像逐渐变小B把蜡烛与光屏对调,光屏上不能成像C将蜡烛放在8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光屏上可得到倒立、缩小的清晰像D将蜡烛放在32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光屏上仍能得到清晰的像10、有“天空之镜”美誉的茶卡盐湖,平静的白色湖面上会倒映着湛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以及观赏的游客,清晰而又美丽,如图
5、。对图中景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人身后的黑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倒影与黑影都一定与人物等大D拍摄这幅照片时,照相机所成的是正立的虚像11、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记录并绘制了物距u和像距v之间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焦距为20cmB物距为5cm时,可以通过移动光屏承接到清晰的像C物距为15cm时,成放大的像,根据这一原理可以制成投影仪D物距由15cm增大到30cm的过程中,在光屏上看到的像一直是变大的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近视眼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B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C一束太阳光可以通过三棱镜分解为三种色光
6、D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13、学校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都配置了全自动红外线摄像测温系统。如图所示。当同学们通过测温道道时,该系统就能自动、快速、准确地测量体温,并对检测出发烧的同学发出报警。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同学们必须位于镜头焦距以内B当某同学体温为36.5时,系统会报警C红外线肉眼看不见,不是光D人体温度越高,辐射出的红外线越强14、让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距透镜8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17cm处,经这个凸透镜所成的像是()A缩小的实像B放大的实像C缩小的虚像D放大的虚像15、图是一位同学眼球成像的示意图,他所患眼疾及矫正视
7、力应配戴的透镜类型是()A远视眼,凸透镜B远视眼,凹透镜C近视眼,凸透镜D近视眼,凹透镜多选题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清物体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B电视机遥控器可以发出红外线对电视机进行遥控C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D要矫正远视眼的视力,应佩戴镜片是凸透镜的眼镜17、将一支蜡烛放在装有水的烧瓶前,调整蜡烛和烧瓶至如图所示位置,在墙壁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若要使墙壁上所成的像变小,下列做法可行的是()A只将蜡烛向左移动B只将烧瓶向右移动C蜡烛适当向左移动,烧瓶则向右移动D蜡烛适当向右移动,烧瓶也向右移动18、某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
8、如图所示,先后使蜡烛位于a、b、c三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直至光屏出现清晰的像。关于a、b、c三点的成像情况,他归纳出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烛焰位于a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B烛焰位于c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C烛焰位于b点时,成等大倒立的实像D烛焰位于c点时,成倒立的实像19、小金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他首先把蜡烛和光屏固定在光具座上,仅移动凸透镜;当凸透镜分别距光屏6cm和30cm时,在光屏上均可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蜡烛和光屏的距离为36cmB凸透镜的焦距范围为3cmf6cmC凸透镜距光屏30cm时成缩小的实像D凸透镜距光屏6cm时的成像特
9、点与照相机相同2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 32cm 处,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18cm 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B投影仪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工作的C该透镜的焦距 f 一定满足 9cmf16cmD将远视眼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要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光屏应靠近透镜21、下列实验中,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寻找普遍规律的有()A“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多次测量B“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多次改变入射角角度C“探究平面镜成像中像与物的关系”时,多次改变物体到玻璃板的距离D“探究凸透镜成像中像与物的关系”时,多次改变
10、蜡烛到透镜的距离22、下列对光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A图甲: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B图乙: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C图丙: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D图丁:太阳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多种色光2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B将蜡烛和光屏都向右移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该成像规律应用在幻灯机上C在贴近凸透镜的左侧放置一眼镜片,只向左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该镜片是凹透镜D用f=15cm的凸透镜替换图中透镜,只向右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填空题24、王老师需要摘下眼镜才能看清远
11、处来的是哪位同学,他患的是_(选填:“近视眼”、“远视眼”),需要佩戴_(选填:“凸透镜”、“凹透镜”)矫正。25、航天员王亚平在中国空间站上,通过空间站舷窗看到地球转得很快,她是以_为参照物的;她用手机通过舷窗拍摄太空景色,手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透镜;三个航天员在空间站内对话交流,他们的声音是通过_传播的。26、眼睛里的角膜和晶状体类似透镜。登高远眺时,睫状肌放松,晶状体的焦距 _ (选填“变短”或“变长”);读书写字时,睫状肌收缩,晶状体的焦距 _ (选填“变短”或“变长”);长时间观看近处的物体,睫状肌的弹性减弱,晶状体变厚,导致的视力缺陷是 _ 眼。27、幻灯机与投影仪的不同是它直接把
12、像水平投到屏幕上,不需平面镜反射光。为了看到正立的像,应把幻灯片_(选填“倒”或“正”)放。要使屏幕上的像大一些,应将幻灯机_(选填“靠近”或“远离”)屏幕,并将镜头与幻灯片的距离_(选填“增大”或“减小”)。28、王老师需要摘下眼镜才能看清远处来的是哪位同学,他患的是_(选填:“近视眼”、“远视眼”),需要佩戴_(选填:“凸透镜”、“凹透镜”)矫正。22(带答案)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_00C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A手影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C被水珠放大的叶脉,是利用放大镜成像原理,由光的折射
13、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远处景物透过水晶球成像,是利用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答案:B解析:A日环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C照相机成像,属于凸透镜成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白色的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属于光的色散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3、答案:B解析:A凸透镜是会聚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故A错误;BC由图可知,像距小于物距,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是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故B正确,C错误;D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烛焰的位置向下移动,根据光
14、线过透镜的光心不改变方向,像的位置向上移动,故D错误。故选B。4、答案:B解析:使用台式放大镜看书时,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需满足u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根据这一原理可以制成投影仪,故C正确;D物距由15cm增大到30cm的过程中,像距变小,在光屏上看到的像一直是变小的,故D错误。故选C。12、答案:B解析:A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故A项错误;B光在传播到不同物质时,会在介质表面发生光的反射现象,光的反射过程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故B项正确;C一束太阳光可以通过三棱镜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各种色光,故C项错误;D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
15、射定律,故D项错误。故选B。13、答案:D解析:A红外线摄像头的原理与照相机相同,同学们必须位于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外,故A错误;B36.5为正常体温,系统不会报警,故B错误;C红外线是不可见光,肉眼看不见,故C错误;D红外线具有热效应,温度越高的物体辐射的红外线越强,故人体温度越高,辐射出的红外线越强,故D正确。故选D。14、答案:A解析:根据阳光聚焦方法得到焦距:太阳光射到地球上是平行光,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会聚后得到凸透镜的焦点;根据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确定成像情况。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选A。15、答案:D解
16、析:由图可知,平行光经过眼球后在视网膜前会聚成像,屈光能力变强,属于近视眼。此时要矫正的话,需要在眼球前加一个凹透镜,将光线提前发散,从而使得最后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故选D。16、答案:BCD解析:A当物体表面凹凸不平时,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清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表面发生了漫反射,故A错误;B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对电视机进行遥控的,故B正确;C光的色散现象把白光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故C正确;D远视眼的晶状体曲度小,折光能力变弱,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要矫正远视眼的视力,应佩戴镜片是凸透镜的眼镜,故D正确。故选BCD。17、答案:BCD解析:装有水的烧
17、瓶相当与一个凸透镜,凸透镜成实像满足“物远像近像变小”,要使墙壁上所成的像变小,则应增大物距,减小像距。A只将蜡烛向左移动,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墙壁上成的像不清晰,故A不符合题意;B只将烧瓶向右移动,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墙壁上能接到变小的清晰的实像,故B符合题意;C蜡烛适当向左移动,烧瓶则向右移动,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墙壁上能接到变小的清晰的实像,故C符合题意;D蜡烛适当向右移动,烧瓶也向右移动,当满足物距变大,像距变小时,墙壁上能接到变小的清晰的实像,故D符合题意。故选BCD。18、答案:AD解析:A烛焰位于a点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实像,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故A正确;BD烛焰位于
18、c点时,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实像,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故B错误,D正确;C烛焰位于b点时,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实像,故C错误;故选AD。19、答案:ABD解析:A当u1v1时,v1=6cm;当u2v2时,v2=30cm,根据光路是可逆的,则有u1=v2=30cmv1=u2=6cm故蜡烛和光屏之间的距离为u1+v1= v2+u2=30cm+6cm=36cm故A正确;BD当凸透镜距光屏6cm时,成清晰的像,u1v1,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此时u12f,像距v1=6cm,则有f6cm2f,则3cmf6cm,像距为6cm,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物距大于
19、2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原理相同,故BD正确;C当凸透镜距光屏30cm时,成清晰的像,此时物距小于像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C错误。故选ABD。20、答案:CD解析:AB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2cm处,在透镜另一側距离透镜18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凊晰的像,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故AB都错误;C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应用于照相机,32cm2f,2f18cmf,解不等式得,9cmf16cm,故C正确;D远视眼鏡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能使会聚光线提前会聚,将远视眼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要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光屏应靠近透镜,故D正确。故
20、选CD。21、答案:BCD解析:A“测量物体的长度”时,由于测量工具或测量方法等会产生实验误差,为了减小误差采取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故A不符合题意;B“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度数,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对应关系,总结出光的反射定律,故B符合题意;C“探究平面镜成像中像与物的关系”时,多次改变物体到玻璃板的距离,是为了探究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多次实验的目的是得出普遍规律,故C故符合题意;D“探究凸透镜成像中像与物的关系”时,多次改变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是为了探究像的特征与物距的关系,多次实验的目的是得出普遍规律,故D故符合题意。故选BCD。22、答
21、案:CD解析:A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故A错误;B在光的反射现象中,不管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B错误;C近视眼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前后距离太长,使远处射来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前,需要用凹透镜将光线先发散,便可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故C正确;D太阳光经三棱镜的折射后,会发生色散现象,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故D正确。故选CD。23、答案:BD解析:A由图可知,物距为u=40cm-20cm=20cm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等大的实像,则u=2f=20cm解得f=10cm故A错误;B将蜡烛和光屏都向右移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物体处于一倍焦距和二倍
22、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该成像规律应用在幻灯机上,故B正确;C贴近凸透镜的左侧放置一眼镜片,只向左移动光屏,说明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为凸透镜,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故C错误;D用f=15cm的凸透镜替换图中透镜,物距为20cm,物体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大于二倍焦距,向右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故D正确。故选BD。24、答案: 远视眼 凸透镜解析:1王老师需要摘下眼镜才能看清远处来的是哪位同学,说明王老师不戴眼镜时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故王老师是远视眼。2远视眼晶状体曲度变小,会聚能力减弱,需佩戴凸透镜加以矫正。25、答案: 空间站
23、凸 空气解析:1参照物一般选择与观察者相对静止的物体,空间站相对于航天员就是静止的,地球转的很快是以空间站为参照物。2手机拍摄太空景色时,景色处于镜头二倍焦距以外,是照相机原理,照相机镜头是凸透镜。3航天员是在空间站内部进行对话交流,空间站内部的大气环境是模拟地球大气环境的,所以声音还是通过空气传播。26、答案: 变长 变短 近视解析:1睫状肌放松时,晶状体比较薄,折光能力变弱,焦距边长。2睫状肌收缩时,晶状体比较厚,折光能力变强,故焦距变短。3睫状肌的弹性减弱,晶状体变的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因此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到达视网膜时已经不是一点而是一个模糊的光
24、斑了。这就导致了我们所说的近视眼。27、答案: 倒 远离 减小解析:1放映时,幻灯片位于凸透镜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此时凸透镜成的是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为看到正立的像,幻灯片要倒放。23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物距变小)像远(像距变大)像变大”的特点,要使银幕上的像更大一些,应使幻灯机远离银幕,并将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减小。小提示:本题中幻灯机与银幕的距离为像距,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为物距,切记搞反。28、答案: 远视眼 凸透镜解析:1王老师需要摘下眼镜才能看清远处来的是哪位同学,说明王老师不戴眼镜时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故王老师是远视眼。2远视眼晶状体曲度变小,会聚能力减弱,需佩戴凸透镜加以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