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渔父》与《报任安书》理解性名句默写新.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11424043 上传时间:2025-07-2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6.51KB 下载积分:5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渔父》与《报任安书》理解性名句默写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渔父》与《报任安书》理解性名句默写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本文档共2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报任安书 》 1.太史公写作《史记》的目的是 “ , ,  。” 2.《报任安书》中司马迁提出的关于生死价值的句子是 “人固有一死, , ,  。” 3.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表述自己惨受宫刑而没有以死殉节的原因的句子是“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 , , 。” 4.《报任安书 》中描写古代“贤圣”历尽磨难,强志不屈,献身著述的句子是“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 。”  5.《报任安书》中司马迁对古代圣贤历经磨难著述丰富总体评价的句子是“ ,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 , 。” 《渔父》 1、屈原将自身被放逐的原因解释为: ,  。 2.渔父指出不应据泥于外物,而应灵活处世的句子是:   ,   。  3.屈原采取由浅入深的方式,借世间常理表明自身对理想志向的态度。表明保持洁净之身的句子是:  , ? 4.屈原表明保持高洁品质的句子是: , ?  。  5.渔父具有灵活的处世观,当尘世污浊,世人迷醉时,他的观点是“世人皆浊, ? ,  ?” 6.渔父借水的清浊表达灵活处世的语句是:  沧浪之水清兮, ;  沧浪之水浊兮, 。 【答案】 《报任安书 》 1.太史公写作《史记》的目的是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 2、《报任安书》中司马迁提出的关于生死价值的句子是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 3.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表述自己惨受宫刑而没有以死殉节的原因的句子是“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4.《报任安书 》中描写古代“贤圣”历尽磨难,强志不屈,献身著述的句子是“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仲尼厄而作《春秋》 )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 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  。” 5. 《报任安书》中司马迁对古代圣贤历经磨难著述丰富总体评价的句子是“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 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 ) ,思垂空文以自见.。” 《渔父》 1、屈原将自身被放逐的原因解释为: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 2.渔父指出不应据泥于外物,而应灵活处世的句子是:  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  3.屈原采取由浅入深的方式,借世间常理表明自身对理想志向的态度。表明保持洁净之身的句子是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4.屈原表明保持高洁品质的句子是:安能以浩浩之白,而蒙世之尘埃乎   。  5.渔父具有灵活的处世观,当尘世污浊,世人迷醉时,他的观点是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 ? 6.渔父借水的清浊表达灵活处世的语句是: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