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概论,实验诊断学,1,试验诊断学,试验诊断(laboratory diagnosis),重要是运用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试验技术和措施,通过感官、试剂反应、仪器分析和动物试验等手段,对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液、排泄物以及组织细胞等标本进行检查,已获得反应机体功能状态、病理变化和病因等客观资料。,2,试验诊断学,试验诊断学与检查医学,目的,试验诊断学-以检查的临床应用为目的,检查医学-以检查措施的研究和改善为目的,教学重点,试验诊断学-掌握临床思维,运用试验成果,综合为临床所用,通过检查成果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健康状况以及指导临床诊断、病情监测、疗效观测和预后评估等,检查医学-检查的仪器、试剂、措施的研究和改善,为临床提供对的的检查成果以及检查项目的开发、检查技术的思维和选择,以及检查的质量控制等为重要内容,3,试验诊断学,基础学科和边缘学科发展,互相交叉渗透日益深入,试验手段和内容不停丰富,多种微型电脑自动化检测仪的应用,临床检查的进展和现实状况,从手工操作发展到迅速的高度自动化分析,从化学定性的筛选试验发展到高精密度的定量试验,从应用常量标本一次检测一种项目 应用微量或超微量标本一次检查多种项目,从必须采血标本检测发展到有些项目经皮肤就可检测的无创伤性检测措施等,4,第一节,血液一般检测,第二章 临床血液学检测,5,血液一般检测,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 count),原 理,方 法,参照值,用等渗稀释液将全血稀释至一定倍数,充入血细胞计数池,在光学显微镜下计数一定体积内的红细胞数,经换算求出每升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显微镜计数法,成年男性 4.05.510,12,/L,成年女性 3.55,10,12,/L,初生儿 6710,12,/L,6,血液一般检测,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 count),生理性减少,多种原因寻致的贫血,如造血原料缺乏、骨髓造血功能障碍、红细胞破坏或丢失过多等,临床意义,红细胞减少,婴幼儿:生长发育造血原料的相对局限性,妊娠:血液稀释及造血原料相对局限性,老年人:造血功能减退,病理性减少,7,血液一般检测,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 count),相 对 增 多,临床意义,红细胞增多,水份丢失过多血液浓缩,如大面积烧伤、呕吐、腹泻、多汗、多尿,绝 对 增 多,生理性增多,病理性增多,机体缺氧、血中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升高,如高原生活、胎儿和新生儿,心、肺疾患,如先天性法鲁四联症、严重的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8,血液一般检测,血红蛋白测定,原 理,方 法,参照值,血红蛋白被高铁氰化钾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后者与氰结合形成稳定的棕色氰化高铁血红蛋白(HiCN),HiCN在规定的波长和液层厚度的条件下具有一定的消光系数,据此可求出血红蛋白浓度,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成年男性 120165 g/L,成年女性 110150 g/L,初生儿 170200 g/L,9,血液一般检测,临床意义,同红细胞计数,多种贫血时红细胞与血红蛋白的减低不一定呈平行关系,血红蛋白测定,10,血液一般检测,多种贫血时,伴随贫血程度的加重成熟红细胞常可出现大小、形态、染色等形态学方面的变化,这些变化对于推断贫血的原因有一定参照价值。,染色血涂片成熟红细胞形态学检查,11,血液一般检测,染色血涂片成熟红细胞形态学检查,(一)红细胞大小和血红蛋白含量方面,红细胞大小方面,血红蛋白含量方面,正常红细胞:平均直径7.5mm,小红细胞:直径10mm,巨红细胞:直径 15m,超巨红细胞:直径20mm,红细胞大小不等,(相差一倍以上),正常色素性-,中心1/3处着色较淡,低色素性,高色素性,嗜多色性,12,血液一般检测,贫血的形态学分类表,染色血涂片成熟红细胞形态学检查,临床意义,贫血类型,常见疾病,正常细胞正常色素性,急性失血、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病性贫血等,小细胞低色素性,缺铁性贫血、海洋性贫血等,大细胞正/高色素性,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单纯小细胞性,慢性病性贫血如尿毒症、慢性炎症等,(一)红细胞大小和血红蛋白含量方面,13,血液一般检测,染色血涂片成熟红细胞形态学检查,(二)红细胞形态异常,球形红细胞:直径缩小(常10%。,寄生虫病:如钩虫、蛔虫感染等,某些皮肤病:湿疹、天疱疮、银屑病运动、寒冷、暴热等,某些传染病:唯猩红热时嗜酸粒细胞增多,(一般急性传染病血中嗜酸粒细胞均减少),反应性增多,肿瘤性或,持续性增多,某些恶性肿瘤:尤其是淋巴系统的恶性疾患怎样杰金病,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嗜酸粒细胞可10%,并可见其幼稚型,罕见的嗜酸粒细胞性白血病,其白血病性嗜酸粒细胞可达90%,出现较多的幼稚型,并可见形态学变化,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White blood cell count and differential count),3.嗜酸粒细胞增多、减少的临床意义,24,血液一般检测,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White blood cell count and differential count),临床意义,嗜酸性粒,细胞减少,由于嗜酸粒细胞在白细胞中所占百分率较低,故其减少多无临床意义。,在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时由于它克制组胺合成可间接导致嗜酸粒细胞减少。,3.嗜酸粒细胞增多、减少的临床意义,25,血液一般检测,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White blood cell count and differential count),临床意义,嗜碱性粒,细胞增多,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时常伴嗜碱粒细胞增多,可达10%或更多,罕见的嗜碱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嗜碱粒细胞异常增多,可达20%以上,多为幼稚型,骨髓纤维化和某些转移癌时也可见嗜碱粒细胞增多,4.嗜碱粒细胞增多、减少的临床意义,26,血液一般检测,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White blood cell count and differential count),临床意义,嗜碱性粒,细胞减少,由于嗜碱粒细胞所占百分率甚低,故,其减少多,无,临床意义,于速发型过敏性反应如寻麻疹、过敏性休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糖皮质激素应用过量以及应激反应等可见嗜碱粒细胞减少,4.嗜碱粒细胞增多、减少的临床意义,27,血液一般检测,5.单核细胞增多、减少的临床意义:,临床意义,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White blood cell count and differential count),单核,细胞,增多,生理性,增多,病理性,增多,出生后二周的婴儿血中单核细胞增多可达15%,小朋友亦可较成入稍高,某些感染:,如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黑热病、急性感染的恢复期均可见单核细胞增多.,活动性结核:,如严重的浸润性肺结核、粟粒性结核等单核细咆百分率可明显增高,可达30%以上而使白细胞总数可达2010,9,/L,某些血液病:,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单核,细胞,减少,意义不大,28,血液一般检测,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核象左移,外周血中,杆状核粒细胞增多,并出现晚幼粒、中幼粒甚至早幼粒细胞时称为.(,5%,),最常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中毒、急性溶血时也可见到,核象左移根据其程度可分为:,轻度核象:左移仅见杆状核粒细胞增多,5%,中度核象:左移杆状核粒细胞 10%,少数伴晚幼粒、中幼粒细胞,重度核象左移(类白血病反应):杆状核粒细泡25%,出现更幼稚的粒细胞如早幼粒甚至原粒细胞常伴有明显的中毒颗粒、空泡变性、核变性等质的变化,29,30,血液一般检测,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核象右移,正常人血中的中性粒细胞以分三叶者为主,若5叶者3%时称为.(3%),重要见于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及恶性贫血时,31,血液一般检测,(一)中性粒细胞的病理形态,白细胞常见的病理形态,大小不均:,中毒颗粒:,空泡变性:,核变性:,其发生机理也许是在内毒素等作用下骨髓内中性粒细胞的前细胞发生顿挫性不规则分裂的后果,空泡是细胞受损后胞质发生脂肪性的成果。,最常见于严重感染尤其是败血症时,包括核固缩、核溶解、核破碎等.,核固缩指细胞核固缩为均匀而深紫色的块状;,核溶解时则可见细胞核膨胀,着色浅淡,伴核破碎时则核的轮廓不清.临床意义同空泡变性等。,32,血液一般检测,(二)淋巴细胞的病理形态,为一种形态变异的淋巴细胞,多属T淋巴细胞,其形态的变异是在病毒或过敏原等原因刺激下增生亢进甚至发生母细胞化的成果。正常人血片中偶可见到。,1.异型淋巴细咆,白细胞常见的病理形态,33,血液一般检测,(二)淋巴细胞的病理形态,白细胞常见的病理形态,型(空泡型),型(不规则型),型(不成熟型或幼稚型),1.异型,淋巴细咆,最为常见,其胞体稍不小于淋巴细胞,圆形。染色质不规则汇集呈粗糙的块状,胞质深蓝色,有空泡,一般无颗粒。,胞体较型者明显增大,外形不规则。胞核圆形或稍不规则,染色质不规则汇集不如I型明显。胞质淡蓝有透明感,边缘处蓝色稍深些,可有少数嗜天青颗粒,一般无空泡或仅有少数空泡。,胞体较大,核大呈圆形或椭圆形,染色质较细致,可有12个核仁.胞质量较少呈深蓝色,,多无颗粒,可有小空泡。,34,血液一般检测,(二)淋巴细胞的病理形态,白细胞常见的病理形态,1.异型,淋巴细咆,异型淋巴细胞增多:重要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肝炎、风疹等病毒性疾病。,一般的病毒感染异型淋巴细胞可2%,但一般10%,有辅助诊断的意义。,35,血液一般检测,(二)淋巴细胞的病理形态,白细胞常见的病理形态,2.具有卫星核的淋巴细胞,即在淋巴细胞的主核旁边另有一种游离的小核。,其形成系当染色体受损后,在细胞有丝分裂末期,丧失着丝点的染色单体或其片断被两个子代细胞所排除而形成卫星核.此种细胞常见于接受较大剂量的电离辐射之后或其他理化因子、抗癌药物等对细胞导致损伤时。常作为致畸、致突变的客观指标之一。,36,网织红细胞计数,原 理,方 法,参照值,网织红细胞是晚幼红细胞脱核后但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胞质中尚有核糖体、核糖核酸等嗜碱性物质残存,经煌焦油蓝或新亚甲蓝活体染包后,胞质中可见蓝或蓝绿色枝点状甚至网织状构造,活体染色法.近年来还可通过某些血液自动分析仪及流式细胞术检测法进行网织红细胞计数,成人 0.5%1.5%新生儿 2%6%网织红细胞绝对值 (2484)10,9,/L,(活体染色法),(一)网织红细胞测定,37,网织红细胞计数,临床意义,网织红细胞,增高,网织红细胞,减低,提醒骨髓造血功能旺盛,缺铁性贫血及巨幼细胞性贫血在予以铁剂、维生素B12、叶酸治疗之后,可见网织红细胞明显增长。,提醒骨髓造血功能低下,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38,血小板检测,血小板计数(PC或plt),参照值,(100 300)10,9,/L,临床意义,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增多,PC10010,9,/L,血小板生成障碍,如再障;,血小板破坏或消耗增多,如ITP、SLE、DIC等;,血小板分布异常,如肝硬化致脾肿大等。,PC40010,9,/L,原发性增多,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反应性增多,如急性感染等,39,红细胞比积(Hematocrit)测定,原 理,方 法,参照值,将定量的经双草酸盐抗凝全血灌注于 Wintrobe 分血管中,以一定的速度和时间离心沉淀后,读取红细胞层在全血中所占体积的比例,温氏法,男性42%49%女性37%43%,40,红细胞比积(Hematocrit)测定,临床意义,红细胞比积,增高,红细胞比积,减低,(1)多种原因导致的血液浓缩如大面积烧伤,持续的呕吐、腹泻、多汗、多尿等(2)真性红细胞增多症(3)新生儿,见于多种贫血,41,红细胞平均数值测定,参照值,根据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比积,通过公式可分别计算出下列红细胞平均数值,多参数血液自动分析仪可直接获得此类参数。,(二)计算措施及参照值,1.,平均红细胞体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每升血液中的红细胞体积,(L),10,15,MCV,fl,每升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参考值,82,92 fl,指每个红细胞的平均体积,以飞升(fl)为单位,42,红细胞平均数值测定,参照值,根据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比积,通过公式可分别计算出下列红细胞平均数值,多参数血液自动分析仪可直接获得此类参数。,(二)计算措施及参照值,2.,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MCH,),每升血液中血红蛋白浓度(g),10,12,MCH,pg,每升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参考值,27,31 pg,指每个红细胞内所具有的血红蛋白的平均量,以皮克(pg)为单位,43,红细胞平均数值测定,参照值,根据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比积,通过公式可分别计算出下列红细胞平均数值,多参数血液自动分析仪可直接获得此类参数。,(二)计算措施及参照值,3.,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MCHC,),每升血液中血红蛋白浓度(g/L),MCHC,g/L,每升血液中红细胞比积,(L/L),参考值,320,360 g/L,指平均每升红细胞中所含血红蛋白浓度,以克/升(g/L)表达,44,红细胞平均数值测定,临床意义,根据MCV、MCH、MCHC测定可对贫血进行形态学分类,并对其鉴别诊断也有一定意义。,贫血的形态学分类鉴别表,贫血形态与分类,MCV(8292fl),MCH(2731pg),MCHC(320360g/L)*,病因,大细胞性贫血,92,31,320360,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正常细胞性贫血,8292,2731,320360,急性失血性贫血、急性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单纯小细胞性贫血,82,27,320360,见于慢性感染、中毒等.如慢性炎症,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82,27,320,慢性失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45,红细胞沉降率测定,(ESR),原 理,方 法,参照值,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的速度。,血流中的红细胞由于胞膜表面唾液酸所具有的负电荷而使其互相排斥,彼此分散悬浮而下沉缓慢。,将抗凝全血于特制的血沉管中室温直立于血沉架上l小时,读取红细胞下沉后暴露出的血浆段高度。,Westergren法,成年男性 0 15mm/h成年女性 0 20mm/h,46,红细胞沉降率测定,临床意义,生理性,增快,(1)妇女月经期,由于子宫内膜的破损及出血血沉多有略有增快。,(2)妊娠三个月以上,可由于其生理性贫血及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增长而使血沉增快。,(3)老年人,尤其是60岁以上的高龄者多因纤维蛋白原的增高而血沉增快,可达30mm/h。,47,红细胞沉降率测定,临床意义,(1)多种炎症,(2)组织损伤和坏死,(3)恶性肿瘤,(4)多种原因导致的高球蛋白血症均可见血沉增快,(5)稀血症(贫血)血红蛋白低于90g/L时血沉可因红细胞数量稀少下沉摩擦阻力减小而致增快,(6)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沉每见增快,病理性,增快,48,红细胞沉降率测定,临床意义,见于红细胞数量明显增多及纤维蛋白原含量严重减低时,如相对性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及DIC的晚期,血 沉,减慢,注意事项及措施学评价,1.Westergren法最适温度为1825,并须于采血后二小时内测定完毕。夏季天热时血沉每增快,须进行温度校正后汇报。2.抗凝剂与血液比例为 1:43.血沉管必须垂直放置,管内径应符含规定。,49,血液细胞分析仪的工作原理,自动化血液细胞分析仪由于操作简便、迅速、成果精确及精密度高,少许血液就可完毕多项参数的分析,大大增进了血液学检查技术的发展并为临床医学提供了更多的诊断信息,现正逐渐取代老式的显微镜计数法而被广泛应用.因此,理解血液细胞分析仪的基本原理和分析参数的临床意义已属当务之急。,目前,自动化血液细胞分析仪按其工作原理重要可分为电阻型、激光型和运用多项高新技术的综合运用型(应用流式细胞术,细胞化学染色,特殊细跑质清除法等)。,50,51,血液细胞分析仪,(以电阻型为例)-,各项分析参数的临床意义,(一)红细胞分析参数的临床意义,1.定义及参照值范围,(1)红细胞数量(RBC)(2)血红蛋白浓度(HGB,Hb)(3)红细胞比积(HCT)(4)平均红细胞体积(MCV)(5)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6)平均红细跑血红蛋白浓度(MCHC)(7)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RDW是定量反应红细胞体积异质性的参数,以所测红细跑体积大小的变异系数表达。,52,血液细胞分析仪,(以电阻型为例)-,各项分析参数的临床意义,(一)红细胞分析参数的临床意义,2.临床意义,(2)RDW,用于缺铁性贫血的诊断和疗效观测,缺铁性贫血时RDW值增大,当给以铁剂治疗有效时RDW值一过性深入增大,随即逐渐降到正常。对小细胞低色索性贫血的鉴别诊断.缺铁性贫血时RDW值增大而轻型海洋性贫血时RDW值正常。用于对贫血的分类(Bassman MCV/RDW分类法),根据MCV、RDW值变化共分为六种类型贫血。,(1),RBC、HGB、HCT、MCV、MCH、MCHC各项的临床意义见红细胞一般检查。,53,根据MCV、RDW的贫血形态学分类,MCV,RDW,贫血类型,常见疾病,增高,正常,大细胞均一性贫血,部分再障,增高,大细胞,非,均一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MDS,正常,正常,正常细胞均一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增高,正常细胞,非,均一性贫血,再障.PNH,减低,正常,小细胞均一性贫血,轻型海洋性贫血,增高,小细胞,非,均一性贫血,缺铁性贫血,54,血液细胞分析仪,(以电阻型为例)-,各项分析参数的临床意义,(二)白细胞分析参数的临床意义,1.定义及参照值范围,(1)白细胞数量(white blood cells,WBC)(2)白细胞分类计数.根据溶血剂处理后皱缩,白细胞体积的大小分为三类细胞-,血液细胞分析仪将,3590fl,大小的定义为,淋巴细胞,(lymphocytes,Lym),91160fl,大小的定义为,中间细胞,(middle cells,Mid.),161450fl,大小的定义为,粒细胞,(granulocytes,Gran.),不一样仪器对细胞大小的定义有差异。,根据三类细胞的百分率和白细胞数量,仪器自动计算出三类细胞的绝对值。白细胞数量与分类的参照值参见白细胞一般检查。,55,血液细胞分析仪,(以电阻型为例)-,各项分析参数的临床意义,(二)白细胞分析参数的临床意义,2.临床意义,(1)对白细胞三分类的评价,三分类对白细胞异常有一定的筛选作用。,当血小板有汇集或巨大血小板、有核红细胞或未溶血的红细胞存在时可干扰淋巴细胞的分类。,当异型淋巴细胞、原始及幼稚血细胞、嗜酸或嗜碱粒细胞异常增多时,中间细胞数可明显增高。,白细胞体积分布直方图明显异常(见图1-1-1,1-1-2,1-1-3)。,遇上述状况时应做血涂片染色后油浸显微镜下白细胞分类。,(2),白细胞计数与分类的临床意义见白细胞的一般检查。,56,血液细胞分析仪,(以电阻型为例)-,各项分析参数的临床意义,(二)白细胞分析参数的临床意义,2.临床意义,由于血液细胞在多种疾病时均可出现不一样的形态学变化,故自动化血液细胞分析仪无论是电阻型、激光型,还是多种高新技术的综合应用型目前均不能替代血除片显微镜下的血细胞形态观测。,57,血液细胞分析仪,(以电阻型为例)-,各项分析参数的临床意义,(二)白细胞分析参数的临床意义,图1-1-1正常血细胞直方图,Lym-淋巴细胞,Mid-中间细胞Gram-粒细胞,FL-飞升,REL NO-相对细胞数,58,血液细胞分析仪,(以电阻型为例)-,各项分析参数的临床意义,(二)白细胞分析参数的临床意义,图1-1-2急性白血病血细胞直方图,(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59,血液细胞分析仪,(以电阻型为例)-,各项分析参数的临床意义,(二)白细胞分析参数的临床意义,图1-1-3 慢性白血病血细胞直方图,(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60,血液细胞分析仪,(以电阻型为例)-,各项分析参数的临床意义,(三)血小板参数的临床意义,1.定义及参照值范围,(1)血小板数量(platelet,PLT)(2)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参照值:6.813.5fl(3)血小板比积(platelet crit,PCT)是血小板占全血体积的比例,它由PLT与MPV相乘而得,故与PLT和MPV值呈正有关,参照值:男性 0.108%0.272%,女性 0.114%0.282%(4)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PDW是定量反应血小板体积异质性的参数。以所测血小板体积大小的变异系数表达。,参照值:l5.5%18.1%。,61,血液细胞分析仪,(以电阻型为例)-,各项分析参数的临床意义,2.临床意义,(1)血小板计数见前血小板一般检查。(2)MPV:研究表明MPV的大小与PLT的多少呈非线性负有关,故在分析MPV的临床意义时应结合PLT的变化来考虑。,(三)血小板参数的临床意义,鉴别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MPV增高可作为骨髓功能恢复的较初期指标,血栓前状态或血栓性疾病时MPV常增高,当骨髓损伤导致血小板减少时,MPV下降,当血小板在外周血中破坏增多导致血小板减少时,MPV增大,当血小板分布异常导致血小板减少时,MPV正常。,当骨髓功能衰竭时,MPV与PLT同步持续下降,骨髓克制越严重,MPV越小,当骨髓功能恢复时,MPV值的增大先于PLT数值的增高,62,血液细胞分析仪,(以电阻型为例)-,各项分析参数的临床意义,2.临床意义,(1)血小板计数见前血小板一般检查。(2)MPV:研究表明MPV的大小与PLT的多少呈非线性负有关,故在分析MPV的临床意义时应结合PLT的变化来考虑。,(3)PCT的临床应用报道尚少。在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初期PCT常增大。(4)PDW的增大也许与骨髓巨核细胞的倍体数增大等有关,其临床应用尚较少。,(三)血小板参数的临床意义,63,谢 谢,64,个人观点供参照,欢迎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