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大附中高中入学分班考试内容2003-20122003:不等式,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电学,元素周期表2004:高分班考试内容:不等式,排列组合,概率与数理统计,解析几何,初三化学竞赛,力学2005:三角函数,复数,行列式,高中力学,物质的量 恒定电流2006: 数列 排列组合 高中力学 氧化还原反应和方程式配平2007:不等式,排列组合,中学数学选讲(二次函数,平面几何,组合,组合几何,数论),元素周期律2008【考试时间】:8月17号【考察科目】:数理化英【考察内容】:先考一天,600名进400名,考除语文外的四门,被淘汰的学生里面关系生居多,比较容易过,不作为最后分班依据。考完会收到通知
2、具体时间与安排通知上会写得很明确,接下来进行五天集训,真正的分班考试揭开帷幕,400名学生开始冲击实验班。第一天考数学,考不等式,包括均值不等式和柯西不等式、平均数不等式,难度中等,大部分人可以接受,但向量不等式很难。第二天考化学,考察了计量与电解池,比较容易。还考察了原子轨道分布,画原子核外电子轨道排布,剩下的是考察初中内容。第三天考数学,考解析几何,计算量极大。第四天考物理,重点考察恒定电流,难度适中,大部分人能够接受。还考了理想气态方程(Pv=nRT),考了几个等容过程、等温等压过程的图像,还考了浮力的一道综合性大题,类似冲水马桶的原理。第五天考英语和数学,形式与高考题相似,英语考虚拟
3、语气和独立主格中的较难部分,难度非常大。数学考数列,难度同样非常大,一定要记好许多公式。-前四天每场考3小时,最后一天两门各1个半小时。都是上午授课,下午立即考试,主要考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新事物能力。每年授课内容都会变,但一定都是高中内容,并且涉及许多竞赛内容,比初中和高中学习还要难很多很多很多很多(即使全卷都是中档题,罗列在一起绝对可以凑成一张超难的卷子)。对一部分人来说,如果你从未自学过高中内容和竞赛内容,基本听起来像听天书一样。【实验班】:14班到9班为理科实验班,依次减弱,8班为英语实验班,17班为普通班,平行分班。【经验总结】:如果想上实验班,秘诀就是,千万不要放弃,要从始至终坚持
4、认真听,即使什么也听不懂。中午抓紧时间复习,即使完全看不懂,也一定要把公式定理全部记住。最重要的是,考试时哪怕都不会,也不要交白卷!将刚刚背下来的公式定理,一个一个往里套,试。这样每道题都可以有些思路,可以往下试着分析,试不出来就摆在那。本着能写就写的原则。另外,五天集训时,一定要早到,否则抢不到前面的好位置(几百号人坐在一礼堂里),坐在后面,很容易什么也看不到。人大附的实验班和普通班差别还是蛮大的。【一句话建议】:将公式记下来,一开考就把公式写到卷子上就不用担心了。 一)数学代数部分:动态函数最值,韦达定理的运用,方程和方程组(绝对值方程的实数根,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因式分解的多个方法。
5、几何部分:三角形的五心(重,外,内,垂,旁),圆幂定理,几何中的圆问题(考几何一定会考到)。勾股定理的额外证明方式及广勾股定理(余弦定理)作图: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平分已知角,过一点做已知直线的垂线,经过已知直线外一点做平行线。初高中衔接:不等式:柯西不等式(很多种形态,竞赛重点),均值不等式。不等式构造法。圆锥曲线的方程:圆,椭圆,双曲线各种函数方程的平移变换。二次函数的最值,根的分布(高级版,仔细研究抛物线的图像),梅涅劳斯-塞瓦定理(还有塞瓦定理的逆定理)的证明,理解。费马点(中考都考过),数列(等差数列,等比数列),高斯函数(二)物理初中:压强,浮力,简单机械,欧姆定律(重点,为数不多
6、的初高中重叠知识)电功率,运动和力初高中衔接: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力的合成与分解,牛顿运动定律,曲线运动万有引力与航天,机械能,静电场,恒定电流,电磁感应,原子核,洛伦兹力/洛伦兹变换。(三)化学初中: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的配平,计算技巧) 推断(身边的化学物质之间的关系) 实验基础,探究实验 酸碱盐知识(注意硝酸)初高中衔接: 原电池,电解池,原子轨道分布(极外电子排布),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离子共存,有机基础,化学平衡(等效平衡),重点元素(钠,铝,铁,硅,氯,硫,氢),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一些化学定律。2009:不等式 数列 解析几何 物理的恒定电流 化学的电化学
7、 2010比往年的要简单很多,但题目也很有难度,最后一题是2008年的一道数列高考题(理科),填空出现了几道高中数学联赛的题,均值不等式,柯西不等式,和式恒等变形等等。物理难度不是很大,加速度,曲线运动的有关知识,这部分比较简单,可以买王后雄学案来学习,一定保证熟练。还有就是一定学会分析摩擦力,以及与摩擦力做功的有关内容。重点看看传送带的题。这在王后雄必修1,2上都有。最容易学的就是物理常识,像什么多普勒效应啦,波粒二象性啦,红移,诺贝尔奖得主啦。看看高等数学物理类(北大编的),如何求导,求积分,尤其是求物体质心。化学最简单,元素周期律(必修二内容),化学反应原理(选修4)因为以上两项与其他内
8、容联系不大,又十分重要。英语题量难度比较大,有五道单选(相当难),两篇完型,多篇阅读2011数学:2011年的考试与往年不同,无考前课程。考试分两次,第二次考试中对初中知识点的考察难度接近联赛一试;对高中知识点的考察集中在函数、数列与不等式几方面,近年来压轴大题均为数列不等式综合题;圆相关的几何题目、创新型题目等给考生带来了不小的困难;物理:近几年内考点集中在气体状态方程,恒稳电流,初中电磁学延拓和必修一里面的力学基础。一般都是考两次,侧重点不同,难度比较大。化学:高中部分考察了电化学、核外电子排布等高一的内容,但历年高中部分的内容都有所差别,元素周期律、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的量等高中内容都曾经
9、在分班考试中出现。语文:不考。英语:形式与高考题相似,考核虚拟语气和独立主格中的较难部分,难度非常大。2011一考试时间8月3日、8月4日每天上午8:00-9:30 数学 10:00-11:30 物理每天下午13:30-15:00 化学 15:30-17:00 英语二考试地点RDF中本校高中楼二层至4层三考试人群本校学生和分校学生一起考四考试内容数学 第一天:内容为中考的大幅度延伸,最后一题是有关等差数列的,数学不好的我考得很痛苦。第二天:题量比第一天少了,但更难了,大多数人最后两道大题都是空着的,考察内容大部分来自竞赛数学原题。物理 第一天:考查内容偏向电学,涉及电磁中的磁场分布,大家一定要
10、多看看这部分比学校讲的深奥多了。最后是一个计算大题,关于“引渤入疆”的能源供应问题,说它是“计算大题”是因为这道题很简单,只是计算太费劲了,数目庞大。第二天:题也比第一天少了,只有12道,大多选自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试题,有很多原题,包括最后的“计算大题”,比第一天的更加猥琐,是一道有关热传递的问题,数目不庞大,但很“精细”。原题大概是这样的:有一个4.2kg的铝合金块(铝合金的比热容为0.88103J/(KGC)),初温为10C; 有1.200kg (原题就是这样,我很质疑出题老师动机,太小儿科了吧)90C的热水(水的比热容就不打了,大家都知道)。问怎样才能使铝块温度升至66C以上(含66C)
11、老题了,就是算,看你计算水平了。化学 第一天:题很少很少,只有十道!但除了第一道都不简单。出题老师挺能整事的,先把有关知识点在开头写了之后才出题,考察高中内容,为: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mol质量、还考了原电池(设计一个总反应为:Fe3+Fe=Fe2+的原电池,要求表明电镀液,写出正负极材料名称)。最后是一道工业生产中除杂的题。第二天:我想说这题真的很邪恶,我居然差一题没答完共有35道题:20道选择题+13道填空题(涉及实验),最后两道大题。最后一道题是有关Na与水反应生成氢气的问题。题目大多是竞赛题型,而且很多是原题,天天做中考题的人根本吃不消,所以建议大家平时多参加些竞赛,总会有回报的
12、英语 第一天:考了15道单选,不算难,但有虚拟语气与独立主格(这些东西考了这么多年了,经久不衰啊!);3篇15个空的完型,第一篇是很老的题,第二篇讲不要老是纠正别人,第三篇忘记了;5篇阅读,后两篇很难,很难,我这种英语117分(作文扣3分)的人居然没有完全看懂。第倒数第二篇讲的是关于美国政府是否该为怀孕离职的家长建立完善的补贴制度的问题,第二篇讲的是年轻一代的人在美国大选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的事。两篇应该都是从美国报纸杂志中摘选的,所以同学们,再忙也要看看TIME啊。差点忘写了,总共80道题。第二天:题比昨天少点了,65道。20个单选(难度比昨天有很大提升)。一片20个空的完型,讲的是儿童
13、时期与青少时期怎么不好(作者嫉妒我们这些好孩子)。然后是3篇阅读,还行,能接受,最后一篇阅读讲的是时间计划表(timetable)。然后就是所谓的“多项选择题”:一篇7选5的完成句子,一篇10个空的介词填空(不可轻视,平时多看看)。总体来说比昨天轻松了点。后记:就说这么多了,希望各位看完后能鼓励一下,写这么多不容易。希望对以后的考生们有用。也希望以后的考生们像我一样,考完后总结一下,方便后人。2011物理飞机距地面3400m,飞行速度680m/s的那道题,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求从人听到飞机声音到飞机飞过人的头顶的时间?2012一 考试时间 8月3日 上午8:00-9:30 数
14、学1 10:00-11:30 数学2 下午13:30-15:00 物理1 15:30-17:00 物理2 8月4日 上午8:00-9:30 化学1 10:00-11:30 化学2 下午13:30-15:00 综合(英语+语文)1 15:30-17:00 综合(英语+语文)2 二考试地点 人大附中本校高中楼一层至四层 三考试人群 我不知道有没有分校的,20个考场,每个考场大概有三四十人 四考试内容 数学1:填空内容为中考的大幅度延伸,有几道小学奥数。(一道排列组合+一道逻辑推理,给出几个人说的内容问几个人说真话几个假话)。解答题有三道,类似初中联赛,分别为代数、几何、新定义数论(不知道叫不叫这个
15、名字,大家看看历年联赛题就明白),应该是比联赛简单一点,第二道几何还加了个第一问送分,千万别被复杂的题吓到连看都不看。 数学2:填空非常诡异,有不少题类似趣味数学/应用数学,但其他题是中规中矩的竞赛题。第一道是个用韦达定理倒腾的题,有两道因式分解的题(可以代数试省时间)。有两道把数学和实际结合的图像选择题,填空最后考了莱洛三角形中心和最高点的轨迹,三棱锥的三视图求表面积(不是常见的三视图),还有一道不算简单的排列组合。解答有三道,第一题代数,第三题数列(没来得及做),第二题排列组合,往20122012的方格中填R、D、F、Z四个字母,要求任意22都要有R、D、F、Z四个字母,多少种填法 物理
16、1:很多高中内容,以填空选择考查实验的很多,卡文迪许扭秤如何在极小的引力下更准确测量,距离不同声音的频率不同以此测车速,游标卡尺的使用,相机的光圈和快门数值的关系(喜欢摄影的同学幸运了)。一道很经典的竞赛题如果血管横面积变小,压强增加多少?最后三道大题,第一题电磁,一根闭合电线像摇大绳那么摇,和其串联的微小电流表为何发生偏转?第二题将一个长方体推倒至少要做多少功?第三题液体压强传递的千斤顶,感觉比中考最后一题还简单些 物理2:只有九道题。第三题考了自行车轨迹,两条自行车轨迹,问哪个是前轮?朝哪个方向?(想起选修课自行车与物理);半个八卦图找中心(杠杆原理);万花筒的三棱镜如何反射;电路设计(滑
17、动变阻器的特殊使用方法);最后一题一个均匀空心球体,一个质点从球心移到表面,再移到无限远的地方,问做多少功?(不许用微积分),可以用微元法 化学 1:题量很大,大部分为初中,有几个高中小知识点,几元酸什么的,还有不少初中完全没接触过的方程式。两次化学都没有涉及原电池电解池什么的。 化学:几乎全是初中竞赛内容,考的很杂。酸碱盐、金属一些初中没有涉及的性质关注下。 综合1:一共100道选择。英语单选、1篇完型、5篇阅读。大家普遍反映不算难。 语文考了高考的字音字形和文学积累,最后一道模糊与清晰的议论文,没有要写字的感觉还是很舒服。 综合2:题型完全和第一天一样,100道。单选中有三道还是四道独立主
18、格,完型阅读比第一天稍难。语文有一道“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是谁的作品,射和鹿具体指什么。好多男生出来说除了这道题语文就没会的字音字形什么的有空看看高考说明,没空就算了。阅读是戏剧的说明文。 小总结:数学看看初中竞赛,还有小学奥数的排列组合(比高考的排列组合难),填空可以使用投机取巧省时间,数列很难也不是一时能补上的,不是超神的可以考虑放弃;物理关注实验,关注竞赛;化学几乎没有高中知识,偏向初中竞赛;英语稍微看看语法,有空看看高考说明里英语语文要背的内容。 平时有空偶尔做做数理化竞赛题,挑点自己感兴趣的,不用太多,还是有帮助的。我们物理老师推荐那个华东师范的绿皮物理竞赛教程,大家可以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