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考核论文开题报告
论 文 题 目 中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发展之我见
论文小组组长 邹卫华 学号 08020260
论文小组成员 董林莲 学号 08020208
李云 学号 08020223
刘丹 学号 08020225
刘秋花 学号 08020227
肖叶萍 学号 08020248
系别、班级 08级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2)班
指 导教 师 李扬
2010年04月29日
一、 立论依据
1、小组选择该题的自身理由和优势
(1)从国家层面上讲,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发展问题,新形势下研究农村发展,特别是中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本组成员皆来自农村,对农村现状有深刻的了解,能较充分认识到农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现象。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立足客观实际,探索农村发展新途径,符合现实的根本需要。
(3)大学生作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有责任和义务为农村的发展建言献策。大学生本身具有的前沿性特点及相关知识储备,结合对实际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探索农村发展富有时代性。
2、论文写作提纲或基本思路
一、序论:
(1)提出中心论点
(2)说明写作意图
二、本论:
(一)中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发展的前提条件
(1)党的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研究了新形势
下推进农村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党和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农村发展问题。
(2)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本地区农村发展工作,对
探索农村发展新途径提出了现实需求。
(二)目前我国中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发展的基本现状
(1)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科技含量低,农村社会事业、公
共服务水平较低。
(2)农村教育水平参差不齐,文化不够繁荣,社会保
障体系不够完善,滥用土地现象较为普遍,生活垃圾随
意丢弃, 生活污水任意排放,留守儿童现在依然存在,
超生现象时有发生,性别歧视根深蒂固,农民法法律意
识淡薄,抵御灾害能力弱,可持续发展意识淡薄,城乡
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三)改善中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发展现状的措施
(1)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制定相关政策,为推进农村改
革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2)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增
强农民法律意识。
(3)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4)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农村
基础设施建设。
(5)加强环境保护建设,大力植树造林。统筹城乡发展,
缩小贫富差距。
三、结论:
农业基础依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依然滞后,最需要扶
持;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胜利,必须大力推进农村发展。
3、论文提要
农村发展作为经济建设极其重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发展工作。身为21世纪大学生的我们,应心系祖国,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支持祖国的农村事业建设。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积极建言献策,为祖国农村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本论文中从多角度对农村问题进行研究,对本校来自中部地区的同学发放了150份问卷。同时对上饶不同地区进了调查问卷,我们对上饶市玉山县姜宅村、畴口村、上饶县应坊村、周田村及学校周边地区共计发放了150份部问卷,深入了解该地农村发展现状。将实地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分类、统计、分析,制成表格等能直观反映客观实际的形式。
透过现象看本质,对客观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农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文献等方式,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呼吁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本地区农村发展工作,制定更多惠农政策,切实改善现阶段农村发展现状,让广大农民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二、研究方案
1、拟采取的论文研究方法
(1)遵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对策或建议”
的基本思路展开。
(2) 调查法。设计调查问卷,获取客观现实资料。
(3) 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文献,启发思路,提出独到见解。
(4) 经验总结法。
2、主要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主编.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解读.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
[2]《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2008年10月12日.
[3]《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8年10月12日.
[4]江潭瑜主编.中国新农村调查.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三、指导教师意见
导师签名:
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