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装订线
四川电子机械职业技术学院
《新能源分析测试技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院(系)_______ 班级_______ 学号_______ 姓名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批阅人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能源与动力工程的节能技术中,余热回收利用是一个重要的方向。对于工业生产中的高温废气,采用哪种余热回收方式可以获得较高的能量回收效率?( )
A. 直接热交换 B. 余热发电 C. 热泵回收 D. 以上都不是
2、在研究内燃机的工作原理时,以下哪种技术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内燃机的尾气排放?( )
A. 涡轮增压
B. 废气再循环
C. 缸内直喷
D. 可变气门正时
3、在能源系统的可靠性分析中,对于能源供应中断的原因、概率评估方法以及提高系统可靠性的措施,以下解释不准确的是( )
A. 自然灾害和设备故障是能源供应中断的常见原因 B. 概率评估可以通过故障树分析和蒙特卡罗模拟等方法 C. 增加备用容量是提高能源系统可靠性的唯一方法 D. 合理的维护和管理可以降低供应中断的风险
4、对于能源转换设备的热力学性能评估,以下哪种指标能够综合反映设备的能量转换效率和不可逆损失,对于设备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A. 热效率
B. 熵产
C. 㶲效率
D. 以上指标均可
5、在能源与气候变化的研究中,碳排放核算方法多种多样。对于一个工业生产过程,采用基于活动水平的碳排放核算方法时,以下哪个数据的准确性对核算结果影响最大?( )
A. 能源消耗量 B. 能源的碳排放因子 C. 生产产品的产量 D. 生产设备的运行时间
6、在能源与动力工程的数值计算方法中,有限元法和有限差分法是常用的求解偏微分方程的方法。以下关于这两种方法的比较,不准确的是?( )
A. 有限元法在处理复杂几何形状和边界条件时更具优势 B. 有限差分法的编程实现相对简单 C. 有限元法的计算精度总是高于有限差分法 D. 选择哪种方法取决于具体问题的特点和计算要求
7、在能源与动力工程的燃烧系统中,为了降低污染物排放,采用低氮燃烧技术。以下哪种低氮燃烧技术是通过控制燃烧温度来实现的?( )
A. 空气分级燃烧 B. 燃料分级燃烧 C. 烟气再循环 D. 以上都不是
8、在燃气燃烧过程中,为了实现高效和低污染燃烧,需要合理控制燃烧条件。以下关于燃气燃烧过程中过剩空气系数的选择,不准确的是?( )
A. 过剩空气系数过小会导致燃烧不完全,产生一氧化碳等污染物 B. 过剩空气系数过大虽然能保证完全燃烧,但会降低燃烧温度 C. 对于不同的燃气和燃烧设备,最佳过剩空气系数相同 D. 可以通过测量燃烧产物中的氧气含量来确定过剩空气系数
9、在动力机械中,内燃机的工作过程包括进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四个冲程。对于一台四冲程汽油机,若其压缩比为 10:1,进气压力为 100kPa,进气温度为 300K,假设为理想气体且比热容为定值,那么压缩冲程结束时缸内气体的温度最接近以下哪个值?( )
A. 600K B. 700K C. 800K D. 900K
10、在能源与动力工程的流体力学研究中,湍流现象是复杂而又常见的。对于管道内的湍流流动,以下哪种湍流模型更能准确地预测流体的流动特性和阻力损失?( )
A. k-epsilon 模型 B. 大涡模拟 C. 直接数值模拟 D. 雷诺平均模型
11、在燃烧学的研究中,燃烧过程的稳定性和完全性是重要的关注点。对于一种燃料在燃烧室内的燃烧情况,以下哪种因素对燃烧稳定性的影响最小?( )
A. 燃料的挥发性
B. 燃烧室内的压力
C. 燃料的颜色
D. 燃料与空气的混合程度
12、在能源与动力工程的制冷循环中,压缩式制冷和吸收式制冷各有特点。对于需要大量制冷且有废热可利用的场合,哪种制冷方式更为合适?( )
A. 压缩式制冷 B. 吸收式制冷 C. 两者均可 D. 无法确定
13、在太阳能热利用系统中,集热器的效率是重要的性能指标。对于一种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其效率随着工作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若在某一温度下集热器效率为 50%,当温度升高 20°C 时,效率可能降低到以下哪个值?( )
A. 45% B. 48% C. 52% D. 55%
14、在燃气轮机的联合循环发电系统中,余热锅炉的设计和运行对整个系统的效率有重要影响。对于一个高效率的联合循环系统,以下哪种余热锅炉的参数选择更能优化系统性能?( )
A. 蒸汽压力和温度 B. 锅炉的受热面积 C. 烟气流速 D. 锅炉的材质
15、在生物质燃烧发电中,生物质燃料的预处理对于提高燃烧效率和减少污染物排放非常重要。以下哪种预处理方法可以有效降低生物质燃料的含水量?( )
A. 干燥
B. 粉碎
C. 压缩成型
D. 酸洗
16、在能源与动力工程的燃烧系统中,氮氧化物(NOx)的生成与燃烧温度、氧气浓度等因素密切相关。采用哪种燃烧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 NOx 的排放?( )
A. 低氧燃烧 B. 分级燃烧 C. 富氧燃烧 D. 以上都不是
17、在蒸汽动力循环中,提高蒸汽初温可以提高循环热效率。假设某蒸汽动力循环的初始参数不变,仅将蒸汽初温从 500°C 提高到 600°C,以下关于循环热效率变化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
A. 热效率显著提高 B. 热效率略有提高 C. 热效率基本不变 D. 热效率可能降低
18、关于能源系统的风险评估与管理,对于自然灾害、市场波动和技术故障等风险因素的识别、评估方法和应对策略,表述不准确的是( )
A. 风险评估要考虑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B. 模糊综合评价法可用于风险评估 C. 风险应对策略只有风险规避和风险转移 D.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有助于及时应对风险
19、在燃气轮机的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NOx)的排放是一个环境问题。以下哪种燃烧技术可以有效降低NOx的排放?( )
A. 扩散燃烧
B. 预混燃烧
C. 富氧燃烧
D. 分级燃烧
20、关于能源存储系统的管理与控制,在应对电网负荷波动时,以下哪种策略能够有效地实现储能系统的优化运行,保障电网的稳定和可靠供电?( )
A. 基于预测的充放电控制
B. 实时功率平衡控制
C. 智能优化算法控制
D. 以上控制策略均可
21、在能源与动力工程的换热器污垢研究中,污垢的形成和生长会降低换热器的性能。对于防止换热器污垢的形成,以下哪种措施更具有预防性和有效性?( )
A. 定期化学清洗 B. 优化流体流速 C. 采用抗垢材料 D. 安装在线污垢监测装置
22、关于能源系统的智能化监控与管理,以下哪种技术能够实现对能源生产、传输和消费的实时监测、分析和优化控制,提高能源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
A. 物联网技术
B. 大数据分析技术
C. 云计算技术
D. 以上技术均可
23、在核能发电领域,反应堆的安全运行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压水堆核电站,以下哪种安全措施更能有效地应对可能发生的堆芯熔化事故?( )
A. 安装紧急冷却系统 B. 加强反应堆压力容器的强度 C. 优化燃料棒的设计 D. 提高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
24、在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方面,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减少污染物排放的重要途径。对于一个火力发电厂,以下哪种措施不太可能显著提高其能源利用效率?( )
A. 采用更先进的燃烧技术,使燃料燃烧更充分
B. 对发电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升级,减少能量损耗
C. 增加煤炭的使用量,以提高发电量
D. 优化热力系统,降低蒸汽在管道中的压力损失
25、在能源与环境的关系中,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重要的任务。以下关于能源活动中温室气体排放的计算和减排措施,不正确的是?( )
A. 可以通过能源消耗数据和排放因子来估算温室气体排放量 B. 提高能源效率、发展可再生能源和碳捕获与封存技术是减排的主要途径 C. 个人的能源消费行为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微不足道 D. 国际合作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减排中具有重要意义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共20分)
1、(本题5分)在能源系统中,冷热电联产技术能够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阐述冷热电联产的原理、系统构成以及在区域能源供应中的应用模式和效益分析。
2、(本题5分)对于水电站的运行与管理,阐述水轮机的工作特性和调速系统的作用,分析如何优化水电站的运行以提高发电效率和稳定性。
3、(本题5分)能源系统的智能化控制和管理是提高能源效率的重要手段。阐述能源系统智能控制的原理、方法,以及在能源生产、传输和消费环节的应用实例。
4、(本题5分)在核反应堆的安全系统中,详细说明其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分析如何保障核反应堆在各种工况下的安全运行。
三、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25分)
1、(本题5分)一家工厂的内燃机驱动设备,油耗过高,运行成本增加。分析导致油耗增加的原因,如发动机磨损、负载变化、燃油品质、进气系统故障等,并提出节能措施。
2、(本题5分)某太阳能热水器生产企业在提高产品性能和降低成本方面遇到困难。分析热水器的集热效率、保温性能、材料成本、生产工艺等,探讨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提升产品竞争力。
3、(本题5分)某城市的燃气锅炉房在冬季供暖高峰时出现燃气供应不足的情况。分析燃气供应和需求的匹配情况,探讨如何通过优化燃气调度、建设储气设施和采用燃气调峰锅炉等手段保障燃气供应的稳定性,确保冬季供暖质量。
4、(本题5分)一家医院的能源供应系统需要保障高度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分析医院能源需求的特点,如手术室、病房、医疗设备等的能源要求,研究制定相应的能源供应和应急保障方案。
5、(本题5分)一家能源服务公司为客户提供能源效率评估和节能改造方案,但客户对方案的经济效益存在疑虑。分析节能改造项目的成本效益计算方法,通过实际案例向客户展示节能带来的长期经济收益和环境效益。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1、(本题10分)分析能源与动力工程中的制冷与空调技术,讨论其在工业和民用领域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2、(本题10分)随着能源技术的跨界融合,探讨能源与材料科学、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领域的交叉创新,以及由此带来的新的能源解决方案。
3、(本题10分)随着能源存储技术在电动汽车中的应用,探讨电池性能提升、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续航里程焦虑等问题的解决方案和发展趋势。
第6页,共6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