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企业资源计划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一、 课程概述
1. 课程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本课程是《企业资源计划》课程的实训课程,其教学任务和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ERP软件使用方法以及ERP软件实施的基本过程。
2. 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企业资源计划课程设计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应用课程。前修课程包括:企业资源计划、生产运作管理。该课程可以在大学三、四年级开设。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包含两方面的实训内容。第一、熟练使用ERP软件的各种基本模块;第二、为某企业(或虚拟企业)配置ERP应用。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ERP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
2、ERP软件的实施方法;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
这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分为知道、理解、掌握、学会四个层次。这四个层次的一般涵义表述如下:
知道———是指对这门学科和教学现象的认知。
理解———是指对这门学科涉及到的概念、原理、策略与技术的说明和解释,能提示所涉及到的教学现象演变过程的特征、形成原因以及教学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掌握———是指运用已理解的教学概念和原理说明、解释、类推同类教学事件和现象。
学会———是指能模仿或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地完成某些教学知识和技能的操作任务,或能识别操作中的一般差错。
教学内容和要求表中的“√”号表示教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要求层次。
本标准中打“*”号的内容可作为自学,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要求或不布置要求。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表
教学内容
知道
理解
掌握
学会
1 ERP软件的使用方法
1.1 总帐系统建帐
1.2 帐套初始化
1.3 日常帐务处理练习
1.4 报表系统练习
1.5 现金管理系统练习
1.6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1.7 工资管理系统练习
1.8 应收款管理系统练习
√
√
√
√
√
√
√
√
2 ERP的实施
2.1 设计一个小型企业的简单库存管理系统
2.2 编写一型商品流通企业的ERP管理软件的开发设计说明书
√
√
四、课程实施
企业资源计划是经济管理类、计算机应用等专业的应用学科。一般情况下,每周安排2课时(共9周),共18课时。具体课时安排如下:
课时安排及教学方法表
教学内容
课时建议
(18课时)
教与学的方法建议
1 ERP软件的使用方法
6课时
操作、实验、演示
2 ERP的实施
2.1 设计一个小型企业的简单库存管理系统
2.2 编写一型商品流通企业的ERP管理软件的开发设计说明书
12课时
实验、演示
合计:18课时中含理论课2课时。
五、教材和参考书目
1、企业资源计划(ERP)原理及其应用,刘红军主编,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2、MRPII/ERP原理与应用,程控 革扬 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ERP原理与应用,周玉清 刘伯莹 杨宝刚,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4、企业资源计划,叶宏谟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
5、ERP原理·设计·实施,罗 鸿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6、电子商务与ERP理论与实务,杨明一,洪大为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二、 课程评价
1.这门学科的评价依据是本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要求。
2.考试方式、分制与分数解释
采用考查的方式,以百分制评分,60分为及格,满分为100分。
课程设计中进行进度检查,并抽查学生的基本概念是否清楚;课程设计结束后,学生提交设计文档1份。
学生的成绩由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设计文档、实验结果分析。
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30%,根据考勤和中期进度检查两方面情况评分,设计过程中检查学生的基本概念是否清楚,是否按时完成每天的设计任务,并且每天都要考勤;设计文档的考核成绩占总评成绩40%,评分标准是设计文档是否完整、准确,书写是否工整等;实验结果分析占总评成绩30%,评分标准是分析数据是否真实、分析是否合理等。
制定该课程标准小组成员:
审核者: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