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学校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考场____________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重庆医科大学
《中国经学史》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研究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时,以下哪种特点最能体现其与传统文学的决裂?( )
A. 打破线性叙事结构,采用碎片化、跳跃式的叙述方式
B. 关注个体的内心世界,挖掘潜意识和非理性的心理活动
C. 摒弃传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追求个性解放和自由表达
D. 运用象征、隐喻等手法,使作品的意义变得隐晦和多义
2、哲学中的形而上学探讨关于世界的本质、存在和实体等基本问题。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那么,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
A. 认为世界是由理念构成的,现实世界是理念的影子
B. 主张实体是独立存在的,是事物的本质和基础
C. 强调世界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没有永恒不变的实体
D. 否定物质世界的存在,认为精神是唯一真实的存在
3、在分析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墨家思想时,其主张“兼爱”“非攻”,以下对这一思想的解读,哪一项最恰当?( )
A. 提倡无差别地爱所有人,反对一切战争和侵略
B. 只关爱自己亲近的人,对于陌生人不必关心
C. 主张通过战争来实现统一和和平
D. 强调等级分明的爱,不同阶层的人享受不同的待遇
4、在研究世界宗教时,佛教的教义和传播具有独特的特点。以下关于佛教教义的解释,哪一项是错误的?( )
A. 佛教主张众生平等,认为一切生命都有解脱苦难、达到涅槃的可能
B. 佛教强调因果报应和轮回转世,认为人的善恶行为会决定其来世的命运
C. 佛教倡导通过修行和冥想,消除欲望和执念,达到心灵的平静和解脱
D. 佛教鼓励人们追求物质享受和世俗的成功,以获得现世的幸福和满足
5、在人类的教育理念中,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新能力。以下关于素质教育的内涵,正确的是:( )
A. 只注重学生的学术成绩,忽视其他方面的发展
B. 以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为主要目标
C. 关注学生的品德、智力、体魄、美感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D. 素质教育是一种理想化的教育理念,在现实中难以实现
6、民俗文化是民间智慧的结晶,承载着人们的生活记忆和情感寄托。以端午节为例,端午节有赛龙舟、吃粽子等习俗。以下关于端午节习俗起源和意义的解读,哪一个是最为合理的?( )
A. 端午节习俗起源于古代的祭祀活动,主要是为了祈求神灵保佑农业丰收
B. 端午节习俗是为了纪念历史上的某位帝王,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
C. 端午节习俗与驱邪避瘟、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等有关,体现了人们对健康和正义的追求
D. 端午节习俗没有明确的起源和意义,只是一种随意形成的传统
7、在心理学研究中,情绪对个体的认知和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当一个人处于积极情绪状态时,以下哪种情况更有可能发生?( )
A. 思维更加狭窄,只关注眼前的问题
B. 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
C. 更容易受到外界负面信息的干扰
D. 决策变得更加保守和谨慎
8、在分析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作品时,其与传统文学在表现手法和主题上有显著差异。以下哪一个特点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典型特征?( )
A. 遵循传统的叙事结构和情节发展,强调故事的完整性
B. 注重描写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件和人物形象
C. 打破传统的时空观念,采用意识流、荒诞等手法表达内心世界和社会现实
D. 强调作品的教育意义和道德启示,引导读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9、在人类的审美观念中,对于美的定义和标准因文化、时代和个人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古希腊时期的美学观念强调比例和对称,以下关于古希腊美学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认为美只存在于艺术作品中,与现实生活无关
B. 强调美的客观性,认为美是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固定比例和形式
C. 古希腊美学观念对现代审美没有任何借鉴意义
D. 古希腊美学只关注外表的美,不重视内在的品质
10、在世界宗教中,基督教分为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等不同教派。以下关于这些教派的区别,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 在教义上,天主教和东正教强调教会的权威性和传统的继承,新教则更注重个人对圣经的理解和信仰
B. 在组织形式上,天主教有严密的教阶制度,东正教的教阶制度相对宽松,新教则主张教会的自治和信徒的平等
C. 在宗教仪式和礼仪上,天主教和东正教较为繁琐和庄重,新教则相对简洁和灵活
D. 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在信仰的核心内容上完全不同,没有任何共同之处
11、当我们审视非洲传统文化中的口头文学时,其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引人注目。如果要探究非洲口头文学在传承社会价值观方面的作用,以下哪个观点最符合?( )
A. 口头文学主要用于娱乐,对社会价值观的传承作用不大
B. 口头文学通过神话和传说,传递特定族群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C. 口头文学的内容随意变化,无法形成稳定的社会价值观传承
D. 口头文学只在特定的节日和仪式上讲述,平时对社会影响很小
12、在研究欧洲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时,其对现代社会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假设要分析启蒙运动思想家对于理性和科学的推崇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以下哪个描述是准确的?( )
A. 理性和科学的推崇导致了社会的混乱和道德沦丧
B. 促使人们摆脱宗教束缚,完全否定传统价值观
C. 推动了社会制度的改革,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思想的解放
D. 对社会变革没有实质性影响,只是一种理论上的探讨
13、在探讨中东地区古代文明中的两河流域文明时,其法律体系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假设要理解两河流域文明中法律的制定原则和目的,以下哪个选项是较为准确的?( )
A. 法律主要基于宗教教义,以惩罚犯罪为主要目的
B. 法律旨在维护统治阶级的特权,对平民权益关注较少
C. 以公平和正义为原则,规范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利
D. 法律具有随意性,根据统治者的个人意志随时更改
14、在研究欧洲中世纪的建筑艺术时,哥特式建筑风格独具特色。假设要分析哥特式建筑中尖拱和飞扶壁等结构元素的功能和美学意义,以下哪个描述是准确的?( )
A. 这些结构元素只是为了增加建筑的复杂性,没有实际功能
B. 主要功能是减轻建筑重量,同时营造出高耸、神秘的美学效果
C. 尖拱和飞扶壁使建筑内部空间狭小,不利于使用
D. 这些结构元素的美学意义不大,主要是为了展示建筑技术
15、教育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起着传承知识和培养人才的重要作用。假设您在研究不同教育体系的特点,比较中国传统教育和西方现代教育。以下哪个方面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教育的核心价值?( )
A.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B. 强调道德教育和人格修养的培养
C. 以考试成绩为主要评价标准,追求高分
D. 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发挥个人的主动性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共20分)
1、(本题5分)分析《玩偶之家》中娜拉的出走及其象征意义,探讨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对戏剧发展的贡献。
2、(本题5分)全面论述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骈文”。分析骈文的文体特点、语言艺术和发展历程,介绍骈文的代表作家和作品,探讨骈文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价值。
3、(本题5分)在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辞赋时,需要了解其文体特点和发展历程。请阐述辞赋的形式特征,如铺陈夸张、句式对仗和音律和谐等,并分析辞赋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作品和风格演变,以及辞赋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4、(本题5分)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对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请论述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考试内容、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25分)
1、(本题5分)论述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乐府诗,从其起源、发展、艺术特色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乐府诗在反映社会生活、传承民间文化方面的价值。
2、(本题5分)论述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格物致知”思想,解释其内涵和实践途径,分析其在知识追求、道德修养、科学探索方面的意义和局限性。
3、(本题5分)论述中国古代文化中的服饰文化,包括服饰款式、色彩图案、象征意义等方面,分析服饰文化所体现的社会等级、民族特色和审美观念的变迁。
4、(本题5分)在当代社会,大众文化迅速发展并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广泛影响。探讨大众文化的特点、形式(如流行音乐、网络文化、娱乐节目)以及其对社会价值观、审美标准和个体行为的影响。
5、(本题5分)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以某一著名城市(如巴黎、北京)为例,论述其城市规划、建筑风格、文化景观、居民生活方式等方面所体现的文化特色,以及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文化保护与创新。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共40分)
1、(本题10分)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在城市规划中,未能充分考虑历史文化元素的保护和利用,导致城市风貌破坏,历史街区消失。请分析城市规划中忽视文化保护的原因,提出如何将历史文化融入城市规划的策略。
2、(本题10分)一部戏剧作品以一个历史人物的爱情故事为蓝本,展现了他们在特殊历史背景下的情感纠葛。请分析这部戏剧中历史背景对爱情的影响、人物的爱情观以及对观众情感共鸣的引发,探讨历史与爱情在艺术作品中的融合。
3、(本题10分)《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神魔小说,以孙悟空等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为线索。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情节设置和宗教寓意,探讨其对中国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的反映,以及在当代文化产业中的改编和创新。
4、(本题10分)在一首古典音乐作品中,作曲家通过复杂的旋律和节奏变化表达了内心深处的情感冲突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请分析这首音乐作品所展现的音乐表现力、情感传达以及作曲家的哲学思考,探讨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对人类精神世界的影响。
第6页,共6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