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装订线
苏州城市学院
《外国语专业通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院(系)_______ 班级_______ 学号_______ 姓名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古代希伯来文学中,《圣经》具有深远的影响。以下关于《圣经》文学价值的表述,哪一项不准确?( )
A. 包含了丰富的诗歌、故事和预言
B. 对西方文学的主题、意象和叙事手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C. 是一部纯粹的宗教经典,没有文学价值
D. 其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
2、在德国浪漫主义文学中,诺瓦利斯的作品充满了神秘和梦幻的色彩。以下关于诺瓦利斯作品特点的描述,哪一项不正确?( )
A. 强调主观情感和内心体验
B. 运用象征和隐喻手法营造神秘氛围
C. 关注现实社会问题,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
D. 追求超越现实的理想境界
3、法国作家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塑造了众多鲜明的人物形象,以下哪个角色是外表丑陋但内心善良的典型?( )
A. 克洛德·弗罗洛 B. 菲比斯 C. 卡西莫多 D. 爱斯梅拉达
4、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盛行,对于拜伦的诗歌风格,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充满激情和反抗精神 B. 具有浓郁的个人主义色彩 C. 语言华丽,韵律优美 D. 完全脱离现实
5、在俄国文学中,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以下关于契诃夫短篇小说的特点,哪一项最能体现其简洁深刻?( )
A. 以小见大的主题 B. 含蓄内敛的情感 C. 生动的人物对话 D. 出人意料的结尾
6、在俄国文学中,果戈里的作品以讽刺和幽默见长。以下哪部作品通过荒诞的情节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丑恶?( )
A. 《外套》
B. 《钦差大臣》
C. 《死魂灵》
D. 以上都是
7、日本平安时代的女作家紫式部创作的《源氏物语》是日本古典文学的经典之作,以下关于这部作品的说法,哪一项不准确?( )
A. 以宫廷生活为背景 B. 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俗 C. 是一部短篇小说集 D. 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8、在古代希腊抒情诗中,以下哪位诗人的作品以歌颂爱情和美酒为主题?( )
A. 萨福
B. 品达
C. 阿那克里翁
D. 以上都是
9、在拉美文学“爆炸”时期,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引起了广泛关注。关于这部作品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以下哪项分析不准确?( )
A. 融合了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元素 B. 以奇幻的情节反映了拉美的现实社会 C. 削弱了对社会问题的批判和思考 D. 展现了拉美人民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历史记忆
10、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历史》记载了众多古代文明的故事,其写作特点是?( )
A. 客观真实 B. 生动有趣 C. 富有哲理 D. 以上都是
11、在英国文学中,简·奥斯汀的作品以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对婚姻问题的探讨著称。以下哪部作品通过女主人公的经历展现了当时英国社会的婚姻观念?( )
A. 《爱玛》
B. 《曼斯菲尔德庄园》
C. 《劝导》
D. 以上都是
12、在俄国文学中,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以下对于《变色龙》的讽刺手法,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通过人物的言行揭示其丑恶嘴脸 B. 对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刻批判 C. 情节夸张,脱离现实 D. 以小见大,反映社会本质
13、在古希腊悲剧中,索福克勒斯的作品常常探讨命运与人类意志的冲突,以下哪部作品展现了主人公与不可抗拒的命运的抗争?( )
A.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B. 《俄狄浦斯王》 C. 《美狄亚》 D. 《安提戈涅》
14、关于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以下对于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特点,描述错误的是( )
A. 反映了法国社会的全貌 B. 塑造了众多典型人物形象 C. 情节过于复杂,缺乏连贯性 D. 展现了社会各阶层的生活
15、在法国象征主义文学中,诗人常常运用象征和隐喻来表达内心感受。以下哪位诗人的作品具有典型的象征主义风格?( )
A. 波德莱尔
B. 魏尔伦
C. 兰波
D. 马拉美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15分)
1、(本题5分)阐述德国民间史诗《尼伯龙根之歌》中的英雄形象和复仇主题,分析其民族特色。
2、(本题5分)随着文学作品对自然与文明冲突的关注,分析《瓦尔登湖》中梭罗对回归自然生活的倡导和思考。
3、(本题5分)论述《堂吉诃德》中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在当代社会的启示。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25分)
1、(本题5分)分析比较不同文化中的礼仪规范在外语中的表达和遵循,研究礼仪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和差异。探讨如何培养学习者遵循不同文化礼仪的意识和能力。
2、(本题5分)论述语言与移民适应的关系,探讨移民在新的语言环境中如何学习和使用目标语言,以及语言能力对移民社会融入和文化适应的影响。
3、(本题5分)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策略是译者在处理文化差异时的两种选择。以一部中国经典作品(如《论语》)的外译本为例,分析译者在何处采用了归化策略(使译文更贴近目标语文化),何处采用了异化策略(保留源语文化特色)。探讨在全球化背景下,译者应如何根据翻译目的、读者对象和文本类型权衡和运用这两种策略,以达到文化交流和读者接受的平衡。
4、(本题5分)论述语言与权力的关系,探讨语言如何成为权力的工具和象征,以及权力如何影响语言的使用和传播。
5、(本题5分)研究外语新闻报道中的语言特点和传播策略。分析其标题的拟定、导语的撰写、词汇的选择、句式的运用等方面的特点,以及如何通过这些语言手段有效地传递信息、引导舆论、吸引读者。
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1、(本题10分)以《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官僚体制描写为例,分析其对战争荒诞性的揭示。
2、(本题10分)以《城堡》中的K与城堡官员的接触为例,分析权力机构的神秘和荒诞。
3、(本题10分)《静静的顿河》中的主人公葛利高里在战争中的反复抉择反映了怎样的人性挣扎?这种挣扎与历史的必然性有何关系?
第5页,共5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