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四川铁道职业学院《生物技术创新与创业》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doc

上传人:zh****1 文档编号:11309387 上传时间:2025-07-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4.50KB 下载积分:10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铁道职业学院《生物技术创新与创业》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四川铁道职业学院《生物技术创新与创业》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装订线 四川铁道职业学院《生物技术创新与创业》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院(系)_______ 班级_______ 学号_______ 姓名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对于生物体内的物质代谢,以下关于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相互关系的描述,哪一项是准确的?( ) A. 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在代谢过程中相互独立,互不影响 B. 糖类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和蛋白质,脂肪和蛋白质也能轻易地转化为糖类 C. 在一定条件下,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糖类可以通过一系列反应转化为脂肪和非必需氨基酸;脂肪分解产生的甘油和脂肪酸可以经过转化生成糖类;蛋白质经过脱氨基作用生成的不含氮部分可以转变为糖类和脂肪 D. 生物体内的物质代谢是单向的,糖类只能被消耗,不能由其他物质转化而来 2、神经调节是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重要方式之一。以下关于神经调节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 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弧是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C.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在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以化学信号的形式传递 D. 神经递质一旦释放,就会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不会产生抑制作用 3、在生物的细胞分裂过程中,关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异同点及意义的比较,哪一项是准确的?( ) A. 有丝分裂保持了遗传物质的稳定性,使细胞数量增加;减数分裂产生配子,使染色体数目减半,增加了遗传多样性。两者在分裂过程、染色体行为、细胞周期等方面存在差异 B.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完全相同,只是目的不同 C. 减数分裂比有丝分裂复杂,因此在生物体内更重要 D.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对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没有实际意义 4、关于细胞的信号转导通路,以下哪种描述能够清晰地解释其过程和意义?( ) A. 细胞的信号转导通路是混乱无序的,没有规律可循 B. 细胞通过细胞膜表面的受体接收外界信号,经过一系列的信号分子传递和细胞内的反应,最终引起细胞的生理响应。信号转导通路具有特异性、放大性和整合性等特点,能够使细胞对外界刺激做出准确、快速和协调的反应,调节细胞的生长、分化、代谢等生命活动 C. 细胞的信号转导通路一旦启动就无法终止,会一直持续下去 D. 细胞的信号转导通路对细胞的生命活动没有实质性的影响 5、在遗传学的研究中,当探讨遗传疾病的发生机制时,以下哪种遗传方式通常导致疾病在家族中的连续传递?( ) A.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C. 性染色体显性遗传 D. 性染色体隐性遗传 6、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其特征和数量变化规律对于研究生物的进化和生态系统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在一个池塘中,鱼的种群数量会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以下关于种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 B. 调查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有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样方法适用于调查植物和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标志重捕法适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C. 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包括“J”型曲线和“S”型曲线,“J”型曲线是在理想条件下形成的,“S”型曲线是在自然条件下形成的 D. 当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K 值)时,种群的增长率为零,种群数量不再发生变化 7、在生物化学的实验里,当分离和纯化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时,以下哪种方法基于分子大小的差异进行分离?( ) A. 离子交换层析 B. 凝胶过滤层析 C. 亲和层析 D. 疏水相互作用层析 8、在细胞生物学中,关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以下哪种描述是较为准确的?( ) A. 细胞膜主要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其中镶嵌着各种蛋白质。磷脂双分子层具有流动性,能够允许小分子物质自由通过。膜蛋白具有多种功能,如物质运输、信号转导、细胞识别等。细胞膜还参与细胞间的通讯和连接,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 B. 细胞膜是一层固定不变的结构,只起到分隔细胞内外环境的作用,对物质进出没有选择性 C. 细胞膜的成分只有磷脂,蛋白质的存在对其功能影响不大 D. 细胞膜的流动性会导致细胞结构不稳定,不利于细胞的正常功能 9、在生物实验中,关于显微镜的使用和细胞观察,以下哪种说法是不准确的?( ) A. 使用显微镜时,需要先对光,将低倍镜对准通光孔,调整反光镜和光圈,使视野明亮 B. 观察细胞时,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目标,将其移至视野中央,然后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并调节细准焦螺旋使图像清晰 C. 制作临时装片时,需要对材料进行处理,如切片、涂片或装片,然后进行染色,以增强细胞结构的对比度 D. 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细胞结构和形态都是真实准确的,不会受到任何因素的影响和干扰 10、在动物营养学的研究中,当考虑动物的营养需求时,以下哪种营养素对于维持动物的正常生长和繁殖是不可或缺的?( ) A. 碳水化合物 B. 蛋白质 C. 脂肪 D. 维生素 11、在动物生理学中,循环系统对于物质运输和内环境稳定至关重要。当动物进行剧烈运动时,其心血管系统会发生一系列适应性变化。以下哪种变化是常见的?( ) A. 心跳加快,心输出量增加,以满足肌肉对氧气和营养物质的需求 B. 血管收缩,减少血液供应到肌肉,以保存能量 C. 血压下降,以减少心脏的负担 D. 血液流速减慢,以防止过度消耗能量 12、生物的进化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达尔文的进化论为我们理解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在自然界中,生物不断面临着环境的选择压力,从而促使物种发生进化。例如,长颈鹿的长颈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以下关于生物进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生物的遗传变异决定的,与环境无关 B. 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C. 自然选择作用于个体的表现型,使有利变异得以保存和积累 D. 共同进化只发生在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不存在共同进化 13、在生物的免疫系统方面,关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同作用,以下哪种描述是最恰当的?( ) A. 体液免疫主要通过产生抗体来清除游离在体液中的抗原,细胞免疫则通过效应 T 细胞直接作用于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在免疫应答过程中,两者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防御功能。例如,对于某些病原体,体液免疫先发挥作用,若病原体侵入细胞内,细胞免疫则进一步清除 B.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是两个独立的免疫过程,彼此之间没有关联,分别应对不同类型的病原体感染 C. 细胞免疫在免疫系统中起主导作用,体液免疫只是辅助细胞免疫发挥作用 D.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作用效果是相互抵消的,因此在免疫反应中需要精确调控两者的平衡 14、对于生物的细胞膜结构和功能,以下关于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和糖类的分布及作用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 A. 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具有流动性;蛋白质镶嵌、贯穿或覆盖在磷脂双分子层上,执行各种功能;糖类与蛋白质或脂质结合形成糖蛋白或糖脂,参与细胞识别、免疫等过程 B. 细胞膜中的磷脂、蛋白质和糖类均匀分布,没有特定的规律 C. 细胞膜中的蛋白质是固定不动的,不能移动 D. 糖类在细胞膜中的作用微不足道,可以忽略不计 15、在植物的生殖器官和发育过程中,以下关于花的结构和果实形成的描述,哪一项是恰当的?( ) A. 花的结构和果实的形成是随机的,与植物的遗传和环境因素无关 B. 花由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等部分组成,不同部分在传粉和受精过程中发挥着特定的作用。果实的形成通常是经过传粉、受精后,由子房发育而成,其类型和结构与花的结构和发育过程密切相关 C. 果实的形成只与雌蕊有关,雄蕊没有作用 D. 花的结构和果实的形成在不同植物种类中是完全相同的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15分) 1、(本题5分)阐述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包括植物的生理特性、环境条件和栽培管理措施,探讨提高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途径。 2、(本题5分)分析生物的遗传多样性的检测方法和意义,包括等位基因频率、基因型多样性、DNA 指纹技术等,探讨遗传多样性保护的策略。 3、(本题5分)以某一具体的微生物发酵产物(如抗生素或维生素)为例,阐述其生产过程和应用。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25分) 1、(本题5分)论述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生物量的测定方法和意义。 2、(本题5分)论述细胞的质膜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及其整合。 3、(本题5分)深入探讨基因工程中的基因表达调控元件(启动子、增强子、终止子)的功能和应用。 4、(本题5分)深入分析动物的育幼行为和亲子关系的建立。 5、(本题5分)论述细胞的囊泡运输与细胞内膜系统的动态平衡。 四、实验分析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1、(本题10分)为了研究细胞的衰老机制,实验小组进行了细胞培养和老化处理,观察细胞的形态和生理变化。请分析该实验的目的、实验技术的原理、实验结果的解读以及细胞衰老在生物体中的意义。 2、(本题10分)开展了细胞衰老和凋亡的分子机制研究实验,检测细胞衰老和凋亡过程中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蛋白质修饰和信号通路的激活。分析细胞衰老和凋亡的调控网络,探讨细胞衰老和凋亡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及抗衰老和促凋亡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 3、(本题10分)在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实验中,通过改变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等条件,检测氧气产生量或有机物积累量。请分析各环境因素如何单独和协同影响光合作用强度,以及如何在实际生产中通过调控这些因素提高农作物产量。 第6页,共6页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