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站名: 年级专业: 姓名: 学号:
凡年级专业、姓名、学号错写、漏写或字迹不清者,成绩按零分记。
…………………………密………………………………封………………………………线…………………………
安阳工学院
《动物学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批阅人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遗传信息在生物的繁衍和遗传中起着关键作用。DNA 作为遗传物质,通过复制、转录和翻译等过程实现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以人类为例,从受精卵发育到个体的过程中,遗传信息精确地调控着细胞的分化和发育。以下关于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DNA 复制时,以两条母链为模板,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新的子链
B. 转录过程中,RNA 聚合酶结合在 DNA 的启动子区域,启动基因的转录
C. 翻译过程在核糖体上进行,一个 mRNA 分子可以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相同的多肽链
D. 基因突变一定会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2、在细胞免疫学的知识体系中,当研究细胞免疫应答的过程时,以下哪种细胞能够直接杀伤被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 )
A. 自然杀伤细胞
B. 细胞毒性 T 淋巴细胞
C. 辅助性 T 淋巴细胞
D. 调节性 T 淋巴细胞
3、在动物生理学中,关于动物的血液循环系统,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A. 哺乳动物的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者相互独立,互不干扰
B. 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由心房和心室组成,心房收缩将血液泵入心室,心室收缩将血液泵出心脏
C. 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位,静脉将血液从身体各部位送回心脏,毛细血管则是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D. 血压是推动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动力,其高低受到心脏收缩力、血管阻力、血容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4、对于细胞呼吸这一生物过程,以下关于其场所和阶段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
A. 细胞呼吸只在线粒体中进行,包括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和电子传递链三个阶段
B. 细胞呼吸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进行,依次经历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和电子传递链阶段;无氧呼吸只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且产物只有乳酸或酒精和二氧化碳
C. 细胞呼吸的场所只有细胞质基质,其过程简单,不涉及多个阶段
D. 细胞呼吸的各个阶段是相互独立的,没有关联和协调
5、对于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以下关于其特点和规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A. 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逐级传递,最终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B. 能量在流动过程中逐渐递减,传递效率一般在 10%~20%之间,这是由于每一营养级的生物都要消耗一部分能量用于自身的生命活动
C.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能量作为物质循环的动力
D. 一个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固定不变的,不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
6、在免疫学的研究中,疫苗的作用是激发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免疫记忆。当接种疫苗后,人体的免疫系统会发生以下哪种反应?( )
A. 识别疫苗中的抗原成分,产生特异性的免疫细胞和抗体,形成免疫记忆
B. 免疫系统被过度激活,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
C. 免疫系统对疫苗完全没有反应,无法产生保护作用
D. 疫苗会直接杀死病原体,而免疫系统不参与
7、关于生物的生殖方式,以下对于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特点及进化意义的比较,哪一项是准确的?( )
A. 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有更强的生活力和变异性,有利于物种的进化;无性生殖能够快速繁殖后代,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但后代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较弱
B. 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没有本质区别,只是繁殖过程不同
C. 无性生殖比有性生殖更先进,是生物进化的方向
D. 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对生物的生存和繁衍都不重要
8、在神经生物学的研究中,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是神经系统功能的核心。当一个神经元传递兴奋到另一个神经元时,以下哪种方式是最常见和重要的?( )
A. 通过化学突触,释放神经递质来传递信息
B. 直接通过电信号在神经元之间传导
C. 借助细胞间的缝隙连接进行信息传递
D. 神经元之间不进行信息传递,各自独立工作
9、在生物化学中,关于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以下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
A. 蛋白质的结构分为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一级结构决定了其高级结构和功能
B.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包括α-螺旋、β-折叠等,三级结构是通过疏水作用、氢键等维持的
C. 蛋白质具有多种功能,如催化、运输、免疫、调节等,其功能取决于其特定的结构和构象
D. 蛋白质的结构一旦形成就不会再改变,无论环境条件如何变化,都能保持其原有的功能
10、在植物生理学的学习里,当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时,以下哪个阶段对于光能的吸收和转化是最为关键的?( )
A. 光反应阶段
B. 暗反应阶段
C. 卡尔文循环
D. 电子传递链
11、激素调节是生物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方式之一。在人体中,各种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相互协调,共同发挥作用。例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共同调节血糖平衡。以下关于激素调节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但只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B. 激素的分泌受到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影响
C. 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因此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
D. 激素的作用具有微量高效、特异性强等特点,因此激素的含量越多,对生物体的调节作用越强
12、遗传规律是遗传学的重要内容。关于孟德尔的遗传定律,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基因的分离定律指出,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B.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C. 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运用假说—演绎法,得出了遗传定律,但他当时并不知道基因的本质
D.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只适用于真核生物有性生殖过程中的细胞核基因遗传,不适用于细胞质基因遗传
13、对于生物的种群特征和数量变化,以下关于其相关概念和规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A. 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等,这些特征可以反映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
B.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可以通过样方法、标志重捕法等进行调查
C. 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其数学模型为 Nt = N0λt ,其中λ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
D. 在自然环境中,种群数量一般呈“S”型增长,当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K 值)时,种群数量不再增加,且 K 值是固定不变的
14、神经调节是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重要方式之一。以下关于神经调节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 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弧是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C.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在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以化学信号的形式传递
D. 神经递质一旦释放,就会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不会产生抑制作用
15、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分为 DNA 和 RNA 两大类。以下关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DNA 是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其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
B. RNA 通常是单链结构,包括 mRNA、tRNA 和 rRNA 等,在基因的表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C. DNA 分子具有双螺旋结构,两条链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形成稳定的结构,其中 A 与 T 配对,G 与 C 配对
D. 细胞中的核酸只有 DNA ,RNA 是在细胞合成蛋白质时临时转录形成的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共20分)
1、(本题5分)论述基因重组的类型和意义,包括减数分裂中的基因重组、基因工程中的基因重组等,分析基因重组对生物进化和遗传变异的贡献。
2、(本题5分)植物的抗病虫害机制包括物理防御、化学防御和免疫反应等。请详细阐述这些防御机制的特点和作用。
3、(本题5分)从生态学的角度,阐述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生态金字塔的倒置现象,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生态意义。
4、(本题5分)详细阐述植物的营养繁殖方式和特点,如扦插、压条、分株等方法的应用和优势。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25分)
1、(本题5分)论述细胞的溶酶体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策略。
2、(本题5分)论述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的关系。
3、(本题5分)论述细胞的质膜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及其整合。
4、(本题5分)详细探讨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在不同地理区域的差异及成因。
5、(本题5分)论述群落的垂直结构中不同层次生物的适应策略。
四、实验分析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共40分)
1、(本题10分)进行动物的解剖实验,观察动物的内部结构和器官系统。请详细分析动物的解剖方法和注意事项,如何识别和描述各器官的形态、位置和结构特点,以及如何通过解剖结果理解动物的生理功能和进化适应,并思考解剖实验在动物学研究和医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2、(本题10分)在基因编辑技术的安全性评估实验中,研究基因编辑技术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和安全问题。分析实验中使用的评估方法和指标体系,以及如何确保基因编辑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讨论基因编辑技术的伦理和法律问题。
3、(本题10分)进行了动物的行为生态学和进化实验。研究动物行为的生态学和进化意义。分析行为生态学和进化的关系,以及实验中如何进行野外观察和进化分析。讨论实验结果对动物保护和进化生物学的意义。
4、(本题10分)进行细胞的克隆培养实验时,部分同学未能成功获得克隆细胞。请分析可能的原因,并说明如何提高细胞克隆的成功率。
第3页,共3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