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八年级期末试卷易错题(Word版含答案)
一、选择题
1.近期,教育部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要求各地将研学旅行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中小学生通过研学旅行可以( )
①感受生活的绚丽多彩
②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③增强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④摆脱父母的管教和束缚,可以呼朋引伴,嬉戏玩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中学生晓霞在日记里写到:在家里,您是我的妈妈;在学校,您是我的老师;在社会上,您是我的引路人;将来,您将是我的同事……妈妈,我爱您。从晓霞的日记里,我们可以感受到( )
①社会是个人的有机组成部分②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③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各种社会关系④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3.“风声南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就要求我们( )
①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②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③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
④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4.随着微信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社交工具,在朋友圈拉票也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头疼却又无可奈何的“工作”。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利用新兴网络平台开展评选活动,有助于展现候选人的风采,也创新了投票方式,是一种社会进步
②通过拼人脉、拼资源获胜,体现的是个人能力,这种竞争很公平
③网络投票比较亲民,但有时不能反映真实民意,所以要理性对待
④这种“绑架”友情的投票现象惹人烦,所以生活中要学会拒绝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在有了微信、微博朋友圈后,大部分人每天都会在这些社交平台上各种“晒”。有晒吃的,有晒自拍的,也有晒旅行的。但是,如果一不小心,你有可能就泄露了自己的隐私。下列选项属于“晒”的不恰当的是( )
①小丽晒出自己旅游网上定的机票②小军晒出自己购物的快递收货单
③小明晒出自己在期末考试的成绩④小金晒出自己办理的个人身份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6.合理利用网络传播网络正能量,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下列做法属于传播网络正能量的是( )
①文明上网,传播美好,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
②依法上网,严格自律,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
③理性上网,明辨是非,发出积极的行动倡议
④在网上发布疫情谣言等,提高人们的国家安全意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小程的爸爸开车去银行办理业务,没有注意到“禁止停车”的标志,将车停在路边,被交警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处以200元罚款。小程爸爸的行为是( )
A.民事违法行为 B.刑事违法行为 C.行政违法行为 D.严重违法行为
8.据统计,在违法犯罪的青少年中,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在学校时无心求学、纪律意识淡薄,其中一部分青少年由于好奇而坠入毒品的深渊,一部分青少年由于沉溺于色情网站而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这说明( )
①在学校如果不遵守纪律、不努力学习,长大后一定会走向违法犯罪的深渊
②青少年要增强规则意识,杜绝不良行为
③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④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9.长清区某中学开展法律知识竞赛,对下列四个案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判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小林高空抛物致邻居重伤而死亡——承担民事责任
B.小李捡到一个钱包拒不返还失主——承担民事责任
C.小杨聚众闹事导致马路交通堵塞——承担刑事责任
D.李老板因生意亏本拒不履行合同——承担行政责任
10.“你吃得放心,我赚得安心,你吃得长久,我赚得长久。”这是一家生意红火的饭店门口所贴的广告。它告诉我们的道理有( )
①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②坚持诚信会赢得社会的信任
③只要诚信经营,生意就能红火 ④善意的谎言并不违背诚信原则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11.小羊请小狗吃饭,它准备了一桌鲜嫩的青草,结果小狗勉强吃了两口就再也吃不下去了。过了几天,小狗请小羊吃饭,小狗想;“我不能像小羊那样小气,我一定要用最丰盛的饭菜来招待它。”于是小狗准备了一桌上好的排骨,结果小羊一口也吃不下去。材料中的小狗和小羊没有做到( )
A.平等对待他人 B.换位思考 C.积极关注他人 D.欣赏他人
12.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和谐的基础,“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生活中,青少年要祟德向善、见贤思齐,努力做社会主义道德的传播者和践行者。做到( )
①平等待人,不以外貌、家境歧视他人 ②换位思考,理解他人难处
③谈吐文雅,举止稳重 ④仪表整洁,追求时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3.微信微博在给我们带来了便利,与此同时,各种谣言也在微信微博中滋生蔓延。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要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行使权利 ②公民要为自己在网络上的任何言论承担责任
③有了法律可以杜绝网络谣言行为 ④公民在行使权利时,必须自觉履行法律义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4.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下列与人们日常生活为系密切的社会秩序包括( )
①社会管理秩序 ②社会规章制度 ③公共场所秩序 ④生产秩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5.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教育部新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确有需求的,禁止带入课堂。由此可见( )
①遵守规则主要靠外在约束 ②规则限制了学生享有自由
③遵守规则才能维护秩序 ④国家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6.进入初中,大家组建了一个新的集体。要建设一个美好班集体,享受美好的初中生活,离不开班集体每一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爱与帮助,奉献集体。对下面同学的观点,你不赞同的是( )
①小丽:“关爱他人,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氛围,促进班集体乃至社会的文明进步”
②小东:“我们关爱他人就是为了得到他人的关爱”
③小明:“关爱他人,要尽己所能,也要量力而行”
④小宇:“关爱他人就是要多给予他人物质上的帮助”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7.关爱他人收获幸福,关爱他人就要:( )
①心怀友善,学会关心、体贴和帮助他人 ②尽己所能为他人排忧解难
③考虑对自己有利,就积极帮助 ④考虑他人的内心感受,不伤害他人的自尊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8.关爱他人是一门艺术。下列做法中符合“关爱他人”要求的是( )
①小伟当众对小明说:“你家里不富裕,这件外套我送你吧”
②看到小区正组织居民给灾区捐款,小玲把自己的零花钱捐了出来
③张某隐瞒刚从疫区返回的情况,仍前往多处公共场所餐饮、娱乐
④某些出租车、私家车免费为高考考生提供“一对一”的送考服务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④ D.①②
19.作为班长的李林不仅要管理班级事务,担心自己学习成绩,还要参加学校的合唱团训练,帮助同学温习功课……太多的责任让他觉得很烦恼。作为他的朋友,你会这样开导他( )
①面对自己选择的责任,要义无反顾地承担
②不是自愿选择的责任,也应该积极地对待
③对于被动承担的责任,不用那么认真对待
④为了减少烦恼,要学会推卸一部分的责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八年级(1)班响应学校团委号召开展“勇担责任青春践行”的主题班会后后,同学们进行了积极讨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小林说:“我们只有参加大型活动才是承担社会责任。”
②晓晓说:“在班里,其他同学遇到困难,积极帮助他们是一种与人为善和有责任感的体现。”
③小辉说:“考前认真复习,考试认真作答、细心检查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
④小冯说:“承担责任是共青团员的事,与我们无关。”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1.“这个时候,我们不上谁上?”“90后”刘宜是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沌口街枫桦苇岸社区的党支部书记。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她和社区工作人员与党员、群众、志愿者一直守在第一线,很久没有睡过一晚好觉、吃过一餐好饭。居民一句“有她在,我们宅在家里,不发愁”是刘宜最大的动力。这表明刘宜( )
①作为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②作为领导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
③作为公民具有敬业奉献的精神 ④作为女性管了自己不该管的事情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2.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韩国乐天集团积极为军方部署“萨德”提供土地,在敌对势力部署“萨德”严重威胁我国国家安全面前,我国多家旅行社取消赴韩旅游计划,许多超市下架韩国产品,民众自发拒绝到乐天在华超市购物……我国民众的这些行为 ( )
①表现了对国家的高度责任感 ②履行了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③损害了中韩两国的友好关系④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秩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3.撤侨行动表明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海外利益安全,积极采取措施保护海外中国公民、组织和机构的安全与正当权益,为“中国脚步”走出国门保驾护航。下列关于“国家安全”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②我国已积累巨大实力,不用再担心国家安全
③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④维护国家安全比维护国家利益更重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④
24.下面的漫画启示我们
①生活中要提高法律观念,自觉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②要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不做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③个人因不了解法律规定而出现的错误,不算是违法
④每个人要强化国家安全意识,入境时不带任何东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5.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就应该( )
①树立维护国家利益意识 ②树立和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
③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④完全放弃个人利益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6.樊锦诗,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将大半辈子的光阴奉献给了敦煌石窟。1963年,北大毕业后的樊锦诗,把大半辈子的光阴都奉献给了大漠上的敦煌石窟。人们亲切地喊她“敦煌的女儿”。对此,我们应该认识到( )
①坚持爱国情、报国志、强国行相统一
②要为国家和社会发展作贡献
③努力学习,立志守护敦煌石窟
④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7.“灾难来临,我不退缩。逆风同行,我也不寂寞。在救人自救的人海里,我们顽强拼搏,因为我的身后是中国。奔赴一线,算我一个。拯救同胞,也是我职抗疫音乐MV《我的身后是中国》告诉我们( )
①在我国,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在本质上一致的
②人民利益的维护离不开国家利益
③要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应自觉放弃个人利益
④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息息相关,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8.近年来,我国建设成就满满,港珠澳大桥的顺利开通、北斗卫星“业务”拓展到全球、虹云首发星成功升空、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圆满成功……这些壮举( )
①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②表明了我国科技创新成就斐然
③说明了我国科技已居世界第一
④充分展现我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9.下列对图中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我国已超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②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③我国已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
④我国近年国内生产总值连年增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0.“幸福不会从天降,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这是因为
①劳动是创造财富的重要源泉
②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③只有劳动才能创造财富,过上幸福生活
④劳动是发展生产,增加财富的决定因素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
31.(我看世界)
材料一:下表是爷孙生活方式的对比情况
内容 人物
爷爷年轻时的生活
现在上大学的孙子的生活
购物
去商店
逛淘宝等
查阅资料
去图书馆、书店
浏览网页
通信方式
写信、打电话、发电报
发电子邮件、聊QQ、刷微信
材料二:随着微信、微博、论坛的兴起,网络成为人们阐述思想、表达诉求的重要平台。但是,众多虚假信息鱼目混珠,不少低俗、恶俗的信息充斥其中。网友被忽悠、青少年被毒害、是非被扭曲的事时有发生,网络大环境亦被污染。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
(2)结合材料,说一说我们怎样才能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
32.每个人都是独立的社会个体,都有自己的生命价值,不应该被忽视自我价值的实现;但人又是社会的人,是社会的一分子,应该主动为社会作贡献。所以,应该在实现自我的同时奉献社会,在奉献社会的过程中提升自我。这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和谐社会,和谐社区,呼唤我们积极地融入社会、关注社会、奉献社会,我们要学会关爱,学会奉献。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帮助别人,温暖他人,哪怕只是一个微笑、一声问候,都可以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美好。
某班决定以上述材料为背景组织一次主题班会宣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明确主题)
(1)请你为本次主题班会设计一个主题。
(落实行动)
(2)活动的目的是要我们融入社会,亲近社会,请你就“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设计一个简单的发言提纲。
(发出号召)
(3)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请你向同学们提出几点合理化倡议。
33.材料一:新疆阿克苏公路管理局退休职工汪正英坚守良心,拾荒12载只为还债50万元的事迹获得了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称号。老人用12年时间,却下了巨大的心里包袱,却收获了人间最为珍贵的品格。他说:穷不能赖,富不能坏,做人不能没有良心,要讲信用。
材料二:近日,国家发改委透露,已在“信用中国”网站上公布了首批涉金融黑名单合计约300个严重失信市场主体并推送给21个部门,依据所适用的法律法规对其实施联合惩戒措施。旨在形成“一次失信,处处受限”的社会氛围。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汪正英收获了“人间最为珍贵的品格”,你认为这种品格指的是什么?请你用两句名言警句描述这种品格。
(2)从诚信价值的角度,结合材料二说一说你对”一次失信,处处受限”的看法。
(3)上述材料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34.遵德守法
(观点评析)2020年5月15日上午,我省交通安全委员会在西安举行"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启动仪式,标志着我省"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正式拉开序幕。行动开展中,仍然有人我行我素(如图)。
(1)运用所学知识,请你帮助漫画中的骑行者纠正认识误区。
(浅谈认识)埃及卢克索神庙一座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浮雕,被刻上"丁某某到此一游"的杰作,此事"晒"到网上后,引发热议。但回忆一下,我们是不是都曾做过一些不文明的事情: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在禁烟标志下吞云吐雾、不遵守交通规则……
(2)针对上述材料中的不文明行为,你有怎样的认识?
(诚信建设)2020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失信约束制度构建诚信建设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要着力构建诚信建设长效机制,进一步规范和健全失信行为认定、记录、归集、共享、公开、惩戒和信用修复等机制。
(3)结合所学,请你分析构建诚信建设长效机制的必要性。
(释疑解惑)以下为小秦搜集的案例:
★案例再现八年级学生小健经常因为一些日常琐事恐吓、欺辱同学小鲁,小鲁一直忍气吞声,但最终忍无可忍。放学路上,小鲁纠集众人将小健打至重伤。最终小鲁因聚众斗殴,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权被依法判处刑事处罚。
★法官说法目前中学生犯罪大多为"激情犯罪",他们往往不考虑后果,三五成群,采用暴力手段解决问题,法律意识极其淡漠。
针对上述案例,小秦产生以下疑问:
疑问一:小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为什么会受到刑事处罚?
疑问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才能避免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4)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从疑问一和疑问二中任选其一,帮小秦同学解答疑惑。
35.“责任”一词最早出自《新唐书》,“担当”一词最早出自《朱子语类》,责任与担当是中华民族之所以生生不息的优良传统。
(责任·体验)
我们成长的过程就是学会不断承担青任,勇于承担责任的过程。
(1)在你当前的生活中,哪些责任是你独自承担的?你认为做一个对自己负责的人有什么意义?
(责任·感悟)
今年已74岁的王富田老人,是天津东丽区人。王大爷义务为农民工、上了年妃的大爷大妈们等理发,一干就是20多年,他用精湛的技艺、热情的服务、爽朗的笑声感染和影响身边的每一个人,给人们带来温暖和希望。
(2)王大爷义务理发20多年,他承担了什么责任?请你谈谈承担这一责任对社会的发展具有哪些积极作用?
(责任担当)
生命意味着责任与担当,责任连着你我他,生活在当今社会,就要做负责任的公民。
(3)你准备怎样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36.[扮演角色,承担责任]
材料一:托尔斯泰说过:“一个人如果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他的责任心。
(1)请你结合“责任”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材料二:2018年3月11日,央视《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颁奖盛典》播出。卢丽安、黄大发等荣膺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感动中国组委会将年度团体奖颁给塞罕坝建设者。感动中国人物年年都会变化,唯一不变的是带给我们的那一份感动。
(2)某校准备开展一次“向感动中国人物学习,做负责任的中学生”的主题教育活动,请你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央视举办这盛典的理由。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解析:A
【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认识研学旅行的作用。
①②③: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中小学生通过研学旅行可以使我们的能力不断提高,增强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培养文明旅游意识和习惯,①②③说法正确;
④:通过研学旅行并不是为了摆脱父母的管教和束缚,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2.C
解析:C
【详解】
本题考查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理解。
②③④:联系教材内容可知,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各种社会关系,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所以②③④正确;
①:由教材内容可知,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①错误;
故本题选C。
3.A
解析:A
【详解】
该题考查亲社会行为。
②③④:依据教材知识可知:我们既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也要参与社会实践,养成亲社会行为,这就要求我们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了解社会,服务社会;②③④符合题意;
①:错误,我们既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也要关心社会,心系国家;
故本题选A。
4.A
【详解】
本题考查合理利用网络。
①③:从题干的描述中看出,对此认识正确的是用新兴网络平台开展评选活动,有助于展示候选人的风采也创新了投票方式,是一种社会进步;网络投票比较亲民,但有时不能反映真
解析:A
【详解】
本题考查合理利用网络。
①③:从题干的描述中看出,对此认识正确的是用新兴网络平台开展评选活动,有助于展示候选人的风采也创新了投票方式,是一种社会进步;网络投票比较亲民,但有时不能反映真实民意,所以要理性对待,故①③正确;
②:通过拼人脉、拼资源获胜,这种竞争是不公平的,故排除②;
④:错误,正确方式就是要理性对待,故排除④;
故本题选A。
5.C
【详解】
本题考查网络的消极影响。
①②③④:依据教材知识,隐私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权利,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隐私权包括私人生活安宁权、个人信息保密权、素日通信保
解析:C
【详解】
本题考查网络的消极影响。
①②③④:依据教材知识,隐私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权利,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隐私权包括私人生活安宁权、个人信息保密权、素日通信保密权。包括家庭住址、电话号码、财产状况、朋友交往、职业状况、年龄等。所以小丽晒出的机票、小军晒出的快递收货单、小金晒出的个人身份证都属于个人隐私;期末考试成就不属于隐私,故①②④符合题意;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6.A
【详解】
本题考查对合理利用网络的认识和理解。
①②③: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高扬主旋
解析:A
【详解】
本题考查对合理利用网络的认识和理解。
①②③: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高扬主旋律。故①②③说法正确;
④:在网络中生活,我们要遵守道德和法律,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7.C
【详解】
本题考查违法行为的相关知识。
A:民事违法行为违反了民法,材料中没有体现,A错误;
B:刑事违法行为触犯了刑法,材料中没有体现,C错误;
C:小程的爸爸没有注意到“禁止停车”的标志,将车停在路边,被交警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处以200元罚款。小程爸爸的行为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受到了罚款处罚,说明小程爸爸的行为是行政违法行为,应受到行政处罚,C正确;
D:严重违法行为即犯罪,触犯了刑法,材料中没有体现,D错误;
故本题选C。
8.A
【详解】
本题考查预防违法犯罪。
①:“一定会走向违法犯罪的深渊”观点绝对化,是错误的,故排除①;
②③④:依据题文描述,部分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的过程,启示我们青少年要增强规则意识,杜绝不良行为;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故②③④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A。
9.B
【详解】
本题考查违法行为的类别。
A:小林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属于刑事违法行为,应承担刑事责任,A对应错误;
B:小李的行为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权,触犯了民事法律规范,属于民事违法行为,应承担民事责任,B对应正确;
C:小杨的行为触犯了行政法律规范,属于行政违法行为,应承担行政责任,C对应错误;
D:李老板触犯了民事法律规范,属于民事违法行为,应承担民事责任,D对应错误;
故本题选B。
10.A
【详解】
本题考查对诚信的认识。
①②:分析题干联系教材内容可知,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坚持诚信会赢得社会的信任,只有坚持诚信经营,才能带来持久的效益,长盛不衰,所以①②正确;
③:“只要……就能”说法太过绝对,所以③错误;
④:善意的谎言与题干内容无关,所以④错误;
故本题选A。
11.B
【详解】
本题考查换位思考的相关知识。
A:小狗想;“我不能像小羊那样小气,我一定要用最丰盛的饭菜来招待它。”说明平等对待他人不是小狗和小羊没有做到的,A错误;
B: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在这则材料中小狗和小羊都从自身角度思考问题,没有做到换位思考,B正确;
C:积极关注他人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错误;
D:欣赏他人的优点和长处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错误;
故选B项。
12.A
【详解】
本题考查尊重他人、以礼待人。
①②③:在社会上我们要自觉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做到尊重他人,平等待人,不以外貌、家境歧视他人;换位思考,理解他人难处;谈吐文雅,举止稳重,故①②③正确;
④:追求时尚不符合题意,故排除④;
故本题选A。
13.D
【详解】
本题考查合理使用网络、遵守规则。
①②④:题文内容说明网络无限、自由有界,作为网民要自觉遵守网络规则,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做到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所以①②④说法正确;
③:说法过于绝对化,③错误;
故本题选D。
14.C
【详解】
本题考查社会秩序。
①②③④: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常见的社会秩序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都是与我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社会秩序,①③④说法正确,符合题意;社会规章制度不属于社会秩序,应排除②;
故本题选C。
15.D
【详解】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规则与秩序。
③④:上述措施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为未成年人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启示我们要遵守规则,遵守规则才能维护秩序,故③④正确;
①:错误,遵守规则靠自律,也要靠他律,故排除①;
②:错误,规则不是限制学生享有自由,而是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故排除②;
故本题选D。
16.B
【详解】
本题考查关爱他人。
①: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氛围,促进班集体乃至社会的文明进步,说法①正确,不符合题意;
②:我们关爱他人是为了传递美好情感,不是为了得到他人的关爱,说法②错误,符合题意;
③:关爱不分大小,贵在有爱心,关爱他人,要尽己所能,也要量力而行,说法③正确,不符合题意;
④:关爱他人既可以给予他人物质上的帮助,也可以给予他人精神上的关怀,说法④错误,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17.C
【详解】
本题考查关爱他人。
①②④:关爱他人收获幸福,关爱他人就要心怀友善,学会关心、体贴和帮助他人,尽己所能为他人排忧解难,考虑他人的内心感受,不伤害他人的自尊心,故①②④说法符合题意;
③:关爱他人不是只考虑对自己有利,故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18.C
【详解】
本题考查关爱他人。
①: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要尽己所能,还要讲究策略。小伟的做法没有考虑他人的内心感受,会伤害他人的自尊心,①错误;
②④:小玲把自己的零花钱捐给灾区、某些出租车、私家车免费为高考考生提供“一对一”的送考服务都是关爱他人的表现,符合题意;
③:张某的行为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违反法律规定,不是在关爱他人,③错误;
故本题选C。
19.A
【详解】
本题考查承担责任的相关知识。
①②:上述材料告诉我们,面对自己选择的责任,要义无反顾地承担,不是自愿的选择的责任,也应该积极地对待,故①②说法正确;
③:对于不是我们选择的责任,我们也应该积极承担,故③说法错误;
④:承担责任不是为了减少烦恼,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20.C
【详解】
本题考查对承担责任的正确认识。
①:承担社会责任要从小事做起,①说法错误;
②:我们要有责任感,在集体中帮助他人,关爱他人,②说法正确;
③:我们首先要对自己负责,前认真复习,考试认真作答、细心检查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③说法正确;
④:承担责任是每一个人的事情,而不仅仅是共青团员的事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21.C
【详解】
本题考查责任与角色的关系。
①②③:题干中刘宜的事迹,充分体现了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领导干部,她勇于担当责任;作为一名公民,她具有敬业奉献的精神,故①②③正确;
④:说法错误,她并不是管了自己不该管的事情。故排除④;
故本题选C。
22.A
【详解】
本题考查维护国家安全、社会责任感。
①②:面对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民众的抵制,表明了民众在以实际行动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在国家面临危难时,挺身而出,就是在承担对国家的责任,①②正确;
③④:民众的行为只要是在道德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就无可厚非,对美韩行为的抗议,是因为美韩先做出了不合适的行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的环境更有利于发展,③④表述错误;
故本题选A。
23.B
【详解】
撤侨行动体现了我国高度重视海外利益安全,是维护国家安全的表现。国家安全关系到国家民族的生死存亡,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只有国家安定,人民才能获得安全感,进而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和未来,国家安全是人民福安康的前提。①③说法正确。②说法错误,我国国家安全不容忽视;④说法错误,国家安全与国家利益都很重要。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维护国家安全。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持可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我们要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树立国家安全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自觉维护国家安全。
24.A
【详解】
本题考查维护国家安全的相关知识,漫画中强调“芒果中含有有害微生物,禁止入境”启示我们要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不做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②正确;维护国家安全属于法定义务,所以要提高法律观念,自觉遵守法律,依法办事,①正确;③“不算违法”说法错误;④“ 入境时不带任何东西”不太可能。故选:A。
25.B
【详解】
本题考查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①②③:据教材知识,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应该树立维护国家利益意识 ,树立和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故①②③说法符合题意;
④: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本质一致的,以国家利益为重,有时不仅需要放弃个人利益,甚至要献出自己的生命,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26.B
【详解】
本题考查对国家利益的认识。
①②④:依据题文描述,樊锦诗将大半辈子的光阴奉献给了敦煌石窟,是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表现,启示我们要坚持爱国情、报国志、强国行相统一②;为国家和社会发展作贡献;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等,故①②④说法正确;
③:不是人人都要去保护敦煌石窟,没有正确理解题意,故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27.D
【详解】
本题考查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关系。
①②④:依据题文描述,《我身后是中国》告诉我们在我国,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在本质上一致的;人民利益的维护离不开国家利益;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息息相关,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等,故①②④说法正确;
③: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并不是要放弃个人利益,故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28.A
【详解】
本题考查对我国发展成就的认识和把握。
①②:材料中的成就表明了我国科技创新成就斐然,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故①②说法正确;
③:从整体上看,仍然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故③说法错误;
④:我国是世界上的发展中国家,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29.C
【分析】
【详解】
图表反映了从2012年到2016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不断增长,可见我国的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所以②④是正确的,①是错误的,我国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并没有超越,③是错误的,我国还没有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排除,故选C。
30.A
【详解】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劳动的认识,题文中的观点强调了劳动的重要性,因为劳动是创造财富的重要源泉,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①②观点正确;③观点绝对化,是错误的;④夸大了劳动的作用,观点错误,所以正确答案选A。
二、非选择题
31.(1)材料一反映了现代青少年的生活方式与以前相比更多的是通过网络来完成的。
材料二反映了网络信息良莠不齐,青少年极易受害。
(2)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①利用网络学习、工作,不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
②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③文明上网,遵守道德和法律。
传播网络正能量:
通过网络平台就身边的一些公共事务向有关部门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
【详解】
(1)本问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考查。从图表中爷孙生活方式的对比中可以看出,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网络丰富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2)本问考查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是对学生认知能力的考查。根据所学知识,理性参与网络生活可从提高媒介素养,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学会信息节食;学会辨析网络信息、恪守道德、遵守法律等角度组织答案。
【点睛】
本题的背景材料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生活气息浓郁,学生更容易产生共鸣,从而达到深化认识的作用,本题从知识角度讲,难度不大,本题的意义更在于指导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回答本题,一方面要紧密联系教材知识,另一方面也要结合具体情境,二者相结合得出问题的结论。
32.(1)“融入社会、奉献社会”“参与社会、奉献关爱”“积极养成亲社会行为”等言之成理即可。
(2)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同植物生长需要阳光、空气和水一样,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3) ①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②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其他言之成理也可)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人与社会的关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养成亲社会行为的认识和理解。本题的材料和设问贴近学生生活,具有很强的价值引领作用。(1)要求为班会设计一个主题,这首先需要我们对材料的中心思想进行高度的凝练。通过材料中“应该在实现自我的同时奉献社会,在奉献社会的过程中提升自我”、“ 呼唤我们积极地融入社会、关注社会、奉献社会,我们要学会关爱,学会奉献”等关键信息,我们不难发现材料的中心思想是要求中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因此学生从“融入社会、奉献社会”“参与社会、奉献关爱”“积极养成亲社会行为”等角度回答即可。(2)本问主要考查学生对人与社会关系的认识和理解。人在社会中成长,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我们成长所需要的一切都来自于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属于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学生按照课本内容回答即可。(3)考查学生对养成亲社会行为这个知识点的理解。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因此我们要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热心公益活动,主动帮助他人,倾力奉献社会。这属于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学生按照课本内容回答即可。
33.(1)诚信。言必信、行必果;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等
(2)①“一次失信,处处受限”说明现代社会注重信用体系建设,不讲诚信难以在社会上立足,我们在社会生活中要讲信用、守承诺、诚实不欺。诚信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项民法原则;
②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③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④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3)①树立诚信意识。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②运用诚信智慧,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发生冲突时,我们应该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权衡利弊,做到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
③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弘扬诚信文化,共同营造社会诚信环境,努力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
【详解】
(1)仔细阅读材料,抓住其与课本的结合点。由题干可知,“穷不能赖,富不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