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65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
豆金河中水厂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预案编号:
编制单位:豆金河中水厂
颁布日期:二零一七年 月 日
签发人:
批准页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及其它法律、法规和有关文件的要求,提高本厂预防和应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能力,结合本厂实际情况编制了《豆金河中水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组织相关负责人进行了讨论修订,现予颁布实施,希望全员认真学习并贯彻执行。本预案自 月 日起实施。
豆金河中水厂 月 日
目 录
1、总则 1
1.1编制目的 1
1.2编制依据 1
1.3适用范围 1
1.4突发事件分级 2
1.5应急工作原则 2
1.6应急预案关系说明 3
2、企业基本情况及周边环境总数 3
2.1公司概况 3
2.2企业周边环境保护目标 4
3、企业环境风险分析及风险等级评估 5
3.1企业环境风险源分析 5
3.2环境风险等级评估 7
4、应急组织机构和职责 7
4.1应急组织体系 7
4.2应急组织职责 7
5、预防和预警 10
5.1企业环境风险源预防 10
5.2预警分级和应急准备 11
5.3预警行动 12
5.4预警解除 12
6、应急响应 13
6.1应急响应启动条件 13
6.2事故发现并报警 13
6.3事故控制 14
6.4后续事项 16
7、应急保障方案 17
7.1通讯和信息保障 17
7.2应急人员保障 17
7.3物资装备保障 17
7.4资金保障 17
7.5其它保障 17
8、后期处理 17
8.1现场处理 17
8.2人员安置及损失赔偿 18
8.3 事故调查与评估 18
8.4奖励与责任追究 18
9、事故报告 18
10、应急预案管理 19
10.1 应急预案培训 19
10.2应急预案演练 19
10.3应急预案修订 21
10.4应急预案备案 21
10.5应急预案的制定与解释 22
10.6预案实施时间和生效时间 22
11、附件 23
附件1 应急指挥部成员联络通讯表 23
附件2 外部应急救援单位和政府有关部门联络通讯表 24
附件3 应急装备表 25
附件4 消防设施布置图 26
附件5 厂区地理位置图 27
附件6 厂区周边环境图 27
附件7 厂区平面布置图 29
附图8 雨水流向图 30
附图9 污水流向图 30
附件10 风险源分布图 31
附件11 疏散逃生图 32
附件12 环境保护目标 33
附件13 青岛市环保局专家库名单 35
附件14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37
附件15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程序 41
附件16 突发环境时间相关报告表单 42
附件17 预案修订顶级表 45
附件18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记录 46
附件19 风险源实物图 47
附件20 项目批复文件 48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等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应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机制,提高本厂应对涉及公共安全的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加强应急救援管理,明确各部门应急工作职责,确保应急工作的快速启动,高效有序,最大限度地减轻、消除和避免突发事件对环境造成的损害,切实保障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促进本厂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特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2号, 1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7号, 6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一号, 4月24日);
《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 .01.09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令, 12月1日);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34号, 6月5日);
《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17号, 5月1日);
《青岛西海岸新区(黄岛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青西新管办发[ ]36号);
《青岛西海岸新区(黄岛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危险化学品目录( )》(安全监管总局等10部门公告 第5号, 5月1日);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厂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及其它突发事件产生的次生、衍生环境污染事件的应对工作,如危险化学品及污水等泄漏、火灾、爆炸等事件;同样适用于其它外部环境突发环境污染事件而影响本公司的情况,如相邻企业发生火灾爆炸等会影响到本公司的事件以及遭遇不可抗自然灾害等事件。
1.4突发事件分级
根据环境突发事件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结合本厂的实际情况,突发环境事件从高到低分为Ⅰ级突发环境事件和Ⅱ级突发环境事件两种事件等级。Ⅰ级突发环境事件是指所涉及的事故及其影响可扩大到公共区域,但可被公共区域的力量,加上所涉及的工厂和工业部门的力量所控制的对外环境事件。Ⅱ级突发环境事件是指事故的有害影响局限在一个单位的界区之内,而且可被现场的操作者遏制和控制在该区域内,这类事故可能需要投入整个单位的力量来控制,但其影响预期不会扩大到公共区域。具体突发环境事件可类比于以下几种突发环境情况。
1.4.1 Ⅰ级突发环境事件
当危化品在储运及使用过程中发生泄露、火灾、爆炸等突发事件,对外界环境造成影响。2.污水处理设施发生故障,扩散至厂区外,导致周边环境污染的事件。3.因环境污染使当地正常的经济、社会活动受到严重影响或造成主要水源地取水中断的事件。
1.4.2 Ⅱ级突发环境事件
(1)运营过程中,发生小范围火灾等,并能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不对外界造成影响的事件;
(2)危化品储运及使用过程中,发生小范围泄露等突发事件,对局部环境造成一定影响,但能在公司内部妥善控制解决;
(3)因废气处理设施故障等导致废气超标排放,对厂区内部一定区域造成影响的突发事件;
(4)周边相邻企业发生火灾、爆炸等突发事故,对公司内部造成影响的事件。
5、突发性恶劣气候等引发的环境事件,但对周边单位和社区不构成危害的环境事件。
6、水量波动、进水水质恶化等,导致出水超标排放,对周边环境可能会造成小范围环境污染的突发环境事件。
1.5应急工作原则
本厂应急管理工作在上级政府的领导下,遵循如下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减少危害。把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以及环境污染危害作为首要任务。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本厂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各有关部门和各应急专业队伍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有关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理工作。
(3)条块结合,注重协调。突发环境事件现场应急处理的领导和指挥以公司为主,事件发生单位为主要辅助单位,其它各有关部门应当积极密切配合协助。
(4)依靠科学,依法规范。采用先进技术,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实行科学民主决策。采用先进的救援装备和技术,增强应急救援能力。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5)预防为主,平战结合。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事故灾难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做好预防、预测、预警和预报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完善装备、预案演练等工作。
(6)迅速高效,应对得当。突发事件发生后,要求施救迅速,行动快捷高效。使用的处理措施要有针对性、实用性。
1.6应急预案关系说明
本预案接受地方政府应急业务指导。在发生Ⅰ级突发环境事件时接受地方政府环境保护部门统一指挥和调度。本厂的突发性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要与青岛市环保局黄岛分局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相衔接。具体见图1-1。
青岛西海岸新区(黄岛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豆金河中水厂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图1-1 本预案与各类预案的关联示意图
2、企业基本情况及周边环境总数
2.1公司概况
豆金河中水厂位于海口路以南、豆金河以东、风河以北,北面分布有众多小区。豆金河中水厂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污水处理、中水处理、精制中水处理。其中:
污水处理,日处理能力1万吨/天,项目总投资2500万元,占地面积7.4亩。服务范围为豆金河流域,服务面积为6km2。处理站采用“曝气沉砂+A/A/O生物除磷脱氮+斜管沉淀+砂滤+二氧化氯消毒+除臭”工艺,设计出水水质达到国家《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 )一级A类标准,出水用于灌溉芦苇湿地。主要构筑物及设备:格栅1座、提升泵房1座、生化反应池2座、斜管沉淀池2座、过滤机房1座、加药间1座、污泥浓缩池1座、污泥处理间1座。污泥采用带式脱水机脱水后外运至易通热电厂焚烧,臭气经过生物除臭后达到国家标准排放,并考虑污水处理系统与再生水处理设施的衔接。
中水处理,中水设计生产能力3万吨/日,工程于 12月开工建设, 2月与城乡建设局签订特许经营协议。同年3月建成通水并进行调试试运行,6月经过环保局环保验收。中水水源来自海清污水处理厂一级B尾水,工艺采用次氯酸钠去除氨氮+混凝活性砂过滤池+臭氧脱色消毒的再生水处理工艺,经深度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 )Ⅴ类标准,出水一部分作为精致中水原水,另一部分经二级提升回灌豆金河、峄山河和相公山河上游,作为河道景观用水,对改进河道生态环境,靓化城市景观,起到了不可比拟的作用,同时实现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精致中水处理,设计处理能力1.5万吨/日,生产能力1.2万吨/日(不要)。为应急供给热电厂供水工程,于 9月开工建设,当年11月29日投入运行。水源来自中水模块活性砂滤池出水,主体工艺采用最新的“超滤+低压纳滤”工艺,出水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 )II类标准。此工艺设计在能耗等方面优于传统的“超滤+反渗透”的双膜法工艺,运行压力更低。水质方面,中水经过超滤+低压纳滤的双膜法工艺深度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 )II类标准。水质能够达到地表II类(不要),其中,TDS等指标已经优于自来水水质标准。在满足用户对水质要求的情况下,能够更多的节约能源,创造更多的再生水源。
2.2企业周边环境保护目标
厂区位于海口路以南、豆金河以东、风河以北,北面分布有众多小区,西北方向有海口路小学。周边主要为居住区,附近无自然保护区、文物景观、珍稀动植物。其中大气符合《环境空气质量》2类标准,声环境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标准;地表水水质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 )中的Ⅴ类标准;地下水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Ⅲ类标准。
敏感点目标
方位
距离(m)
海怡嘉园
西北
400
海口路小学
西北
700
中海熙岸
北
350
农民公寓
北
300
金地花园
东北
500
贝多芬公馆
东北
400
奥海园
东北
650
泰华花园
东北
800
海韵丽都
东
1000
烟台前社区
东
1000
3、企业环境风险分析及风险等级评估
3.1企业环境风险源分析
3.1.1企业工艺流程
豆金河中水厂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污水处理、中水处理和精制中水。其中:
污水处理,日处理污水能力为1万吨。 11月开工建设, 5月30日建成通水并进行调试试运行, 8月30日经过验收合格,正式投入商业运行。服务范围为豆金河流域,服务面积为6平方公里。采用“曝气沉砂+A/A/O生物除磷脱氮+斜管沉淀+砂滤+二氧化氯消毒+除臭”工艺,设计出水水质达到国家《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 )一级A类标准,出水用于灌溉芦苇湿地。污泥采用带式脱水机脱水后外运至易通热电厂焚烧,臭气经过生物除臭后达到国家标准排放,并考虑污水处理系统与再生水处理设施的衔接。
中水处理,中水设计生产能力3万吨/日,工程于 12月开工建设, 2月与城乡建设局签订特许经营协议。同年3月建成通水并进行调试试运行,6月经过环保局环保验收。中水水源来自海清污水处理厂一级B尾水,工艺采用次氯酸钠去除氨氮+混凝活性砂过滤池+臭氧脱色消毒的再生水处理工艺,经深度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 )Ⅴ类标准,出水一部分作为精致中水原水,另一部分经二级提升回灌豆金河、峄山河和相公山河上游,作为河道景观用水,对改进河道生态环境,靓化城市景观,起到了不可比拟的作用,同时实现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精致中水处理,设计能力1.5万吨/日,生产能力1.2万吨/日。为应急供给热电厂供水工程,于 9月开工建设,当年11月29日投入运行。水源来自中水模块活性砂滤池出水,主体工艺采用最新的“超滤+低压纳滤”工艺,出水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 )II类标准。此工艺设计在能耗等方面优于传统的“超滤+反渗透”的双膜法工艺,运行压力更低。水质方面,中水经过超滤+低压纳滤的双膜法工艺深度处理后,水质能够达到地表II类,其中,TDS等指标已经优于自来水水质标准。在满足用户对水质要求的情况下,能够更多的节约能源,创造更多的再生水源。
3.1.2现有污染防治措施
厂区内有消防栓、灭火器、消防沙等设施,消防栓用水直接取自厂内中水。
厂内产生臭气的污水处理单元均进行加盖密封,并配套抽风机和臭气处理设施,处理设施附近安装有硫化氢检测仪,确保臭气浓度达标排放。
厂区内栅渣及污泥储存区域均进行防雨防渗处理,各污水处理环节和污水管线均进行防渗处理,确保污水及固体废物渗滤液等不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
3.1.3原材料及风险源
本厂的水处理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及辅助材料,主要环境风险物质为三氯化铁、次氯酸钠、氢氧化钠、盐酸等化学品,具体特性见附件。项目涉及到的环境风险物质和《危险化学品目录( )》中涉及的危险化学品识别情况见下表。
名称
最大存储量(t)
储存位置
是否为环境
风险物质
是否为危
险化学品
液氧
22.33
液氧罐
否
是
PAC(固体)
2.4
污水仓库
否
否
PAC(液体)
11.78
综合加药间
否
否
乙酸钠
10.34
乙酸钠储罐
否
否
三氯化铁(10%)
12.31
三氯化铁储罐
是
是
次氯酸钠(10%)
3.34
精制中水加药间
是
是
氢氧化钠
1
精制中水加药间
是
是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0.5
精制中水储药间
否
否
PAM
2
污水仓库
否
否
阻垢剂
1
中水仓库
否
否
EDTA-四钠
0.5
精制中水储药间
否
否
柠檬酸
0.5
精制中水储药间
否
否
盐酸(31%)
1.5
盐酸室
是
是
3.1.4企业环境风险源分析
本厂在实际运营过程中,主要为污水处理各处理单元产生的臭气以及格栅和污泥脱水机房产生的栅渣和污泥等,精制中水处理产生的滤膜固废等,各个产污环节所产生的污染物均得到有效处理。体现出中水及精制中水
具体环境风险分析参见《环境风险评估报告》第三节环境风险识别和分析。
3.2环境风险等级评估
根据《环境风险评估报告》中3.4环境等级划分的计算,企业环境风险物质与其临界量的比值Q=0.69<1,根据《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中,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划分方法的要求,判断本厂环境风险等级为一般环境风险。
4、应急组织机构和职责
4.1应急组织体系
4.1.1应急组织机构
应急指挥部是豆金河中水厂应急管理的最高指挥机构,总指挥负责应急指挥部日常应急管理工作;应急指挥部下设应急办公室和事故抢险组、后勤抢救组、警戒疏散组、通讯联络组4个工作组,其组织机构图见图4-1:
图4-1 组织机构图
4.1.2应急指挥部成员
总 指 挥:水务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李世文)
副总指挥:中润排水有限公司经理(董玉帅)
成员:。。。
4.2应急组织职责
4.2.1应急指挥部职责
(1)负责组织制订、发布并实施本厂应急预案;根据事件预防处理计划、事件类别、灾害程度等情况,制定事件应急救援最佳方案,并组织实施。
(2)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调动,确定现场指挥人员;组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队伍。
(3)负责事故的预测和预警;
(4)负责事故现场的指挥、协调、联系;
(5)批准预案的启动与终止,实施事故状态下的临时应急处理措施;
(6)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调动,负责事故信息的审核及上报工作;
(7)负责应急状态下是否请求外援的决策;
(8)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数据;
(9)组织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命令各分队按顺序任务开展工作,向各个分队传达指挥部负责人和现场指挥领导小组指令,负责联系和督促各队工作;报告各队救援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4.2.2应急办公室职责
(1)负责现状调查、编制本厂应急预案;
(2)负责实施全厂应急知识培训;
(3)负责实施全厂应急演练及考核;
(4)负责检查、考核应急日常工作落实情况;
(5)指导车间编制并审核部门级应急预案;
(6)负责应急值守和应急值班人员的管理、培训。
4.2.3指挥部应急总指挥、副总指挥职责
4.2.3.1应急总指挥职责
(1)指挥协调应急救援,发布和解除应急指令;
(2)根据事故发展情况,决定请求外援、以及上报地方政府;
(3)批准实施应急预案;
(4)组织本厂突发环境事件调查,审核事故报告;
(5)审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新闻发布的有关内容;
(6)在本预案不能满足应急需要时,决定采用何种应急方案。事故应急救援的最高指挥,并负责事故现场的全面指挥工作。
4.2.3.2应急副总指挥职责
(1)协助总指挥进行应急工作,对各救援小组下达应急指令,全面负责指挥现场抢险救援工作;
(2)召集并听取救援专家组成员的建议,确定采取的应急方案;
(3)负责发出事故装置及相关装置、公用工程等紧急停工的指令;
(4)当事故扩大有重大危险时,命令危险区域内全体人员撤离现场,立即通知政府相关部门,协调周边企业和居民做好防护措施或疏散撤离;
(5)为应急体系提供资源保障,落实应急所需物资;
(6)负责指挥现场应急环境监测及污染物清理;
(7)负责指挥现场警戒、医疗救护工作;
(8)组织应急预案编制和应急演练;
(9)总指挥不在时,代理总指挥全面负责指挥应急工作。
4.2.4应急救援专业组及职责
(1)事故抢险组
组 长:豆金河中水厂副厂长(孔军)
成 员:孟志军、李林、刘韬、李振红、李娇姣、王亮、刘永健、王文军、谢建瑞、刘要辉、毕迎进,李振斐、丛聪、刘洋、肖佳佳、陈云
负责现场抢险救援、负责事故处理时各实验室工作调度;协助青岛市黄岛区环保部门调查事故原因及现场清理工作;控制厂内供电情况。
(2)后勤抢救组
组 长:豆金河中水厂副厂长(丁雪峰)
成 员:逄爱梅、王芳、宋晓杰、陈西燕
主要负责对伤患的紧急救助与支持协助送医的安排,当有人员中毒时,迅速确定接诊医院,并在医院安排专家确诊中毒人员的伤害程度,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治疗,并做好接诊记录,为事故调查及善后处理提供依据;统计伤亡人员情况,给予其它行政工作的支持。
负责应急值守,及时向应急办公室报告现场事故信息,及时向青岛市环保局黄岛分局等政府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接受和传达政府有关部门关于事故救援工作的批示和意见,协调各专业组有关事宜;接受现场反馈的信息,协调确定环境、医疗、健康和安全及保安的需求;为应急组织机构提供后勤保障条件。
(3)警戒疏散组
组 长:豆金河中水厂生产科副科长(王远展)
成 员:丁维明、刘德英、许淑英、李玉青、张启云、张丽丽、丁慧
根据现场指挥部的决定,负责人员疏散和事故现场警戒;负责救援运输车辆的畅通;组织事故可能危及区域内的人员疏散撤离,协助青岛市环保局黄岛分局负责人员撤离区域的治安管理;维护事故现场及周围地区的治安秩序。
(4)通讯联络组
组 长:豆金河中水厂生产科副科长(孙国智)
成 员:冯梅琴、王晓云、丁佳慧、
负责各组联络电话的定期公告和更新。保障紧急事故响应时的通讯联络,定期核准对外联络电话;配合厂内有关部门人员及政府相关单位的应急处理工作,并视情况需要通知附近住户、企业。
5、预防和预警
5.1企业环境风险源预防
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厂的实际情况,由专人负责全厂的安全环保工作,负责定期检查设施运行情况,组织对设施定期及时检修。制定环境监测计划,积极预防环境事故的发生。具体措施如下:
(1)当班值班员对化学品储存间、盐酸及液氧罐等重点危险源实行巡回检查。
(2)对药品进出库设专人管理,做好进出库及使用记录。
(3)委托专业检测机构定期对废气和出水水质进行检测;做好当日水质监测,当班值班员做好日常水质情况的记录分析,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防止因操作不当造成污染事故的发生。
(4)做好安全消防工作,定期对厂内输配电设施巡检,按规定配备消防器材和工具,严加管理。
(5)化学品泄漏、污水泄漏、火灾及爆炸等的污染防治措施见下表。
危险化学品泄漏、污水泄漏、火灾及爆炸的污染防治措施
事故类型
防治对策
应急措施
危险品泄漏或溢出
溢出
监测
1、盛装容器的结构、材料应与贮运条件相适应,采取防腐防渗措施,进行整体试验
紧急切断相应污染源头,并对泄漏物进行清理
2、设检漏设备 不要
维护有可能泄漏的区域
3、外观检查等监测溢出手段
防火措施
防止溢出扩散
地面铺设防渗及防扩散的围堰
及时组织人员进行清理
火灾
设备安全管理
1、定期对输配电设施、变配电间等进行巡检,防止出现电路着火
报告上级管理部门,向消防系统报警;采取紧急工程措施,防治火灾扩大
2、建立完善的消防系统
爆炸
火源管理
1、防止机械着火源、电路着火(如撞击、摩擦、线路老化等)
迅速报警“119”、“110”、
“120”和上级主管部门;紧急疏散,及时救护。
2、控制高温物体着火源、电路着火源以及化学品着火源
危险品
管理
1、了解熟悉各种货品性能,将其控制在安全条件内
2、采取通风手段,并加强监测,使物料控制在爆炸下限
安全
管理
设立定期人员巡检制度,定期巡逻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止事态扩大
污水水质波动/污水泄漏
污水泄漏
对进出水管网和各污水处理单元做好养护和防渗措施,定期检查;关注天气预报,做好应对暴雨天气的准备工作,防止因水量过大导致出水超标乃至系统瘫痪
迅速组织人员进行抢修,若无法短时间内处理,立即上报上级主管部门请求协助
进出水及各处理单元水质异常波动
日常做好水质的取样化验工作,分析化验结果并做好记录
若水质波动较小,迅速调整处理工艺,做好跟踪监测;若水质波动超出本厂设计处理能力,迅速上报主管部门请求协助
(1)按照环境监测记录规范要求,定期委托相关企业或青岛市环保局黄岛分局监测站进行监测分析,并出具原始记录;及时做好监测资料的分析、反馈、通报与归档。
(2)将危险源、关键装置和重点部位实行领导分工责任制,定期监控和考核。接受环保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3)经过上级应急管理部门的突发事件信息、气象部门的预报、设备的自动装置、监控设备、报警装置及值班人员的巡视检查时发现异常情况分析结果,对可能引发重大突发事件的重要信息和潜在隐患及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做到责任到人、措施到项、检查监督到位的实时监控。
5.2预警分级和应急准备
5.2.1预警分级
根据豆金河中水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可能发生的部位、事故的严重性、紧急程度和可能波及的范围,对应危险源分级内容,将突发环境事件的预警分为两级。预警级别由高到低,依次为Ⅰ级预警、Ⅱ级预警。
在可能发生或将要发生Ⅰ级突发环境事件时要启动Ⅰ级预警,具体可类比于以下几种情况:(1)水处理设备出现异常工况或污水管线及各构筑物出现损坏可能导致污染水体大量泄漏时;(2)厂内危险区域如液氧储罐、盐酸储罐、氯化铁储罐,监测到非正常工况时;(3)水处理单元及进出水水质出现剧烈异常波动时;(4)遭遇暴雨、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时。
在可能发生或将要发生Ⅱ级突发环境事件时要启动Ⅱ级预警,具体可类比于以下几种情况:(1)加药间及储罐区有不正常异味时;(2)水质出现波动但在本厂设计处理能力范围之内时;(3)周边企业出现火灾、爆炸等突发时间可能影响到本厂时;(4)废气处理设施故障可能导致臭气排放超标时。
随事态的发展情况和采取措施的效果预警会升级、降级或解除。Ⅰ级预警由应急办公室负责发布通告,并通知青岛市环保局黄岛分局,Ⅱ级预警由本厂相关部门负责发布,并报告应急办公室。
5.2.2应急准备
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污染事件,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组织准备和应急保障。应急保障主要包括通讯与信息保障、资金保障、人力资源保障、物资装备保障等保障。
5.3预警行动
当接到可能导致环境污染的信息,根据突发事件的严重程度,确定预警级别并发布预警信息。根据事态的发展和采取措施的效果,发布相应级别的警报,决定并宣布有关岗位进入预警期,同时向上一级报告,必要时能够越级上报,并向附近可能受到危害的毗邻或相关车间、办公室通报。预警能够升级、降级。有关部门应采取以下措施:
(1)当可能发生Ⅰ级突发环境事件时,由应急办公室发布Ⅰ级预警通告,由警戒疏散组负责,带领员工向安全地带转移、疏散,其它各应急救援小组集中后待命。同时向青岛市环保局黄岛分局等政府有关部门报告。
(2)当可能发生Ⅱ级突发环境事件时,由相关部门负责人发布Ⅱ级预警通告,组织事故抢险组准备采取应急措施。同时向应急办公室报告。
5.4预警解除
当引起预警的条件消除和各类隐患排除后可予以解除。(按照海清)
6、应急响应
6.1应急响应启动条件
发生以下情形时,应启动应急预案。
(1)发生自然灾害或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2)发生化学品泄露或散落、污水水体泄漏时;
(3)废气处理系统故障导致臭气浓度超标排放扩散时;
(4)各水处理单元水质出现异常变化时;
(5)水处理设备出现故障时;
(6)大量水体进入系统,超出设计负荷时。
6.2事故发现并报警
6.2.1内部事故信息报警和通知
(1)首先发现事故的员工初步评估并确认事故发生,立即警告现场操作人员,同时向应急办公室报告,并及时控制事故源以防止事故恶化。
(2)应急办公室人员接到报警后需立即赶赴现场,确定应急响应级别,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并通知单位可能受事故影响的人员以及应急人员和机构,同时立即通知青岛市黄岛区环保分局。
(3)各有关人员接到报警后,立即按应急预案的要求启动相应的工作。报警有两个目的,动员应急人员和提醒有关人员采取防范措施和行动。报警方式包括:呼救、电话(包括手机)等等。一般,能够经过目测来确认是否发生事故。
6.2.2向外部应急救援力量报告
当发生爆炸或全面火灾、污染水体大量泄漏、污水持续超标排放等危险情况,公司内部无法控制灾情时,应在第一时间向青岛市环保局黄岛分局等有关部门报告并求援。发生人员伤亡时,及时向黄岛区人民医院等医疗机构求援。报告内容一般包含:
(1)联系人的姓名和电话号码;
(2)发生事故的单位名称和地址;
(3)突发事件发生时间或预期持续时间;
(4)突发事故类型(泄漏等);
(5)主要污染物和数量(如实际泄漏量或估算泄漏量);
(6)当前状况,如污染物的传播介质和传播方式,是否会产生单位外影响及可能的程度;
(7)伤亡情况;
(8)需要采取什么应急措施和预防措施;
(9)已知或预期的事故的环境风险和人体健康风险以及关于接触人员的医疗建议。
6.2.3向相邻单位和人员发出警报
在事故可能影响到厂外的情况下,应当自行或协助地方政府向周边邻近单位、社区、受影响区域人群发出警报信息,告诉公众该如何采取行动。
6.3事故控制
6.3.1相应分级
对应突发事件分级,应急响应程序分为两级:一级响应程序、二级响应程序。
6.3.2警戒与治安
事故应急状态下,事故抢险组和警戒疏散组应当与当地环保部门等积极配合,在事故现场周围建立警戒区域,维护现场治安秩序,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应急现场,保障救援队伍、物资运输和人员疏散等道路交通舒畅,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伤亡。
6.3.3现场应急处理措施
6.3.3.1二级响应程序
发生Ⅱ级突发环境事件时,马上采取以下措施:
(1)三氯化铁、盐酸、次氯酸钠、氢氧化钠等化学品发生散落、泄漏以及少量污水泄漏,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环境污染的事件时,马上组织事故抢险组积极清除污染源并清理被污染的区域;
(2) 发生小范围火灾及突发性恶劣气候引起环境事件时,应立即组织相关人员积极进行自救,排查事故原因,事故消除后,全面清理被污染的区域;
(3)水处理单元及进出水水质出现异常波动,立即通知工艺人员根据水质化验结果调整处理工艺,同时组织人员排查原因,及时处理;
(4)当事故无法控制,有可能扩大时,马上升级至一级响应程序。
6.3.3.2一级响应程序
发生Ⅰ级突发环境事件时,马上采取以下措施:
(1)马上向应急办公室报告,启动一级响应程序。由总指挥负责安排人员向青岛市环保局黄岛分局等政府有关部门报告并请求支援。
(2)马上通知周边相关单位、社区等。
(3)化学品储存区域等发生火灾、爆炸事件,首先要拨打报警电话报警并上报黄岛环保局,同时组织事故抢险组人员在安全范围内,利用消防栓、灭火器、消防沙等消防物资进行自救,当事故无法控制时,应立即组织人员疏散到安全地带,等待救援。
(4)大量外来水体涌入、水质剧烈异常波动、水处理单元故障等导致大规模污染水体流入外环境时,立即上报上级主管部门请求协助,同时组织抢险人员尽可能控制和降低事故对环境的影响。
(5)因事故发生人员伤亡时,马上拨打电话向医疗机构请求支援。
6.3.4应急响应的终止条件及程序
6.3.4.1应急响应的终止条件
当对发生事故进行一系列处理后,符合下列全部条件的,即满足应急终止条件:
(1)突发事件现场得到控制,事件条件已经消除;
(2)污染源的泄漏或释放已降至规定限值以内,如火灾已被扑灭,泄漏已被控制等;
(3)突发事件所造成的危害已经被彻底消除,无继发可能;
(4)突发事件现场的各种专业应急处理行动已无继续的必要;
(5)所有员工、来访者已经脱离危险区域,伤者已经被送往医疗机构;
(6)采取了必要的防护措施,保护公众免受再次危害,并使突发事件可能引起的中长期影响趋于合理乃至尽量低的水平。
6.3.4.2应急响应终止程序
(1)现场指挥根据应急事故的处理,当符合上述规定情况,即可确认终止应急,或由发生突发事件的责任单位提出,经应急办公室批准;
(2)现场指挥可向所属各专业救援队伍下达应急终止命令;
(3)应急状态终止后,应急办公室应根据政府相关部门的有关指示和实际情况,继续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价工作,直至其它补救措施无需继续进行为止。
6.3.5信息报告
接到报警电话后值班人员立即对预警信息进行确认,在确认预警信息后,应立即电话通知应急办公室。主要内容包括:
(1)突发事件的类型、时间、地点;
(2)突发事件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经济损失;
(3)突发事件原因、污染物名称种类和数量、性质的初步判断;
(4)突发事件抢救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及已污染的范围、潜在的危害程度、转化方式趋向;
(5)可能受影响区域及采取的措施建议;
(6)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抢救和处理的有关事宜;
(7)突发事件的报告单位、报告时间、报告人和联系电话。
应急办公室在收到信息后,要及时报告应急总指挥,根据事故情况,应急办公室下达命令,指挥下属应急救援小组展开事故救援。当事故紧急时,现场人员可直接经过其它报警电话向外部求援。
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 公司应急指挥部相关人员必须立即向青岛市环保局黄岛分局等部门报告。
6.4后续事项
6.4.1事故总结
(1)调查事故发生原因,评估事故导致的环境污染危害范围和危害程度,查明人员伤亡情况,评估事故造成的影响和损失,待解决的问题等;
(2)应急过程的总结和改进建议,如应急预案是否科学合理,应急组织机构是否合理完备,应急队伍能力需要改进的地方,相应程序是否与应急任务相匹配,应急物资是否准备全面,防护措施是否得当,防护设备是否满足要求等。
6.4.2恢复生产前需要完成的工作
(1)事故废水及废弃材料的适当处理。其中的危险废物,必须完全交由具有相关资质的企业合法转移处理;
(2)应急保障装备得到及时维护、补充和更新;
(3)有关生产设备完成维修或更换;
(4)被污染的场地清理完毕并得到修复;
(5)采取预防事故再次发生的措施。
7、应急保障方案
7.1通讯和信息保障
信息及时传递对应急抢险顺利进行是非常必要的,因此,豆金河中水厂必须做好通信与信息保障工作。要建立通信系统维护以及信息采集等制度,明确参与应急活动的所有部门的通讯方式,配备必要的有线、无线通信器材(如手机、有线电话等),确保本预案启动时各应急部门之间的联络畅通。
为确保应急期间信息畅通,每年公司在对应急预案回顾时应对该电话清单进行更新,并对电话内相关人员是否能够24小时保持联系进行不定期测试,以确保该系统有效运行。
7.2应急人员保障
加强应急队伍建设,经过每年定期的培训和演练,保证应急队伍具有一定的处理能力,包括事故抢险组、后勤抢救组、警戒疏散组、通讯联络组等人员应熟悉各自职责、技能和任务,随时待命,随叫随到。
7.3物资装备保障
定期对厂内应急物资状况进行检查,确保正常使用。物资装备详见附件。
7.4资金保障
在保险公司理赔前,应急救援经费可从经总经理批准设立专项资金中提取。提取的费用应用于应急物资的购买、应急救援、医疗及超出风险抵押金之外的赔付。此费用应在本厂财务人员的监督下使用并接受政府监督审计。
7.5其它保障
为保障环境应急体系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企业要对各个事故抢险组的制度设置情况和工作程序的建立与执行情况、人员培训与考核情况、应急装备和经费储备的管理与使用情况等方面,在环境应急能力评价体系中建立定期的、自上而下的监督、检查和考核机制。
经过应急救援培训的员工在不危及个人安全的前提下能够参与到救援工作中。
8、后期处理
8.1现场处理
企业的环境风险主要来源于火灾、爆炸、泄露及其次生的环境污染事故。对应急处理过程中消防废水等进行集中处理,对应急处理人员用过的器具进行洗消。
应急总(副)指挥在应急结束后应召集各个部门对抢险过程和救援能力进行评估,分析救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评估结果应形成书面报告,报备企业相关部门。
8.2人员安置及损失赔偿
做好受灾人员的安置工作,对员工做好精神安抚工作,对受伤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