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环境科学系,监察,G072,1,危险废物是具有,腐蚀性、急性毒性、反应性、传染性、放射性,等一种或一种以上危害特性的废物,在,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列出了,47,类危险废物。我国是一个危险废物的产生大国,据统计,,2002,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9,,,5,亿吨,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为,2635,2,万吨,危险废物产生量,1000,万吨,而且以每年,3,的速率增加,因此,加强危险废物的处置工作应是当务之急。目前,我国提出了危险废物处理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三原则;欧盟国家也提出了“,废物避免、废物循环、以对环境良性方式适当处理,”的管理原则。这就要求危险废物处理的全过程遵循并贯彻这一原则,而加强危险废物的预处理及再处理正是保证实现这一原则的重要环节。现行的危险废物处理方式主要有焚烧及填埋两种方式,另外,还有其它一些物理或化学的辅助方法,现就危险废物的两种主要处理方式的预处理及再处理技术作一些探讨。,2,常见的危险废物处理方法,预处理,物理化学法,微生物处理,填埋场处理,3,危险废物的预处理技术,预处理的目的,分离物质的方法,改变物质的方法,废物固化,/,稳定化,预处理技术,再处理技术,4,预处理的目的,由于危险废物的种类多种多样,其形状、大小、结构及性质各有很大的不同,为了便于对它们进行合适的处理和处置,往往要经过对危险废物进行预加工处理。,预处理方法可以减少废物体积,取出废物中的固体或无机物,改变废物物理状态,降低废物浸出毒性,满足废物焚烧处理或填埋处理处置的要求。同时,危险废物预处理有助于实施危险废物的分类收集,推进废物交换,实现危险废物的资源化,减少危险废物的最终处置量。,5,对废物进行预处理的原因有:,热力处理不适宜处理这种废物。,废物含有不能在焚烧工厂(烟气净化系统)进行处理的有毒化合物。,废物的稠度不符合有关的法规或条令的标准。,废物的浸出毒性等指标不能满足安全填埋要求。,6,常用的预处理方法有:,物理处理:主要目的为分离物质的操作,如过滤、干燥、沉淀等。,化学处理:主要目的为改变物质性质的操作,如氧化、还原、中和等。,固化稳定化处理:主要目的为改变物质状态,固定其中的有害物质的操作,如水泥固化、石灰固化、药剂稳定化等。,7,分离物质的方法,分离物质的主要方法有:,过滤,沉淀,蒸馏浮选,干燥,萃取浮选,超滤、纳滤等特殊的分离方法,8,2.1,过滤,过滤是一种在废水和泥浆处理中最普遍采用的固液分离方法。,9,处理,含有稀泥浆的水,过滤,干污泥,液相,填埋,危险废物焚烧,排放,分析,分析,标准过滤程序图,1,10,在对固体和液体组分进行分离后,分别得到干燥的污泥和残留的液相。被分离出来的污泥能够在填埋场进行处置,但如果有机物含量高则应用焚烧来进行处理。,液相的进一步的处理依赖于其所含固体物质的多少。假如它满足法规标准的要求即可排放;如果不能满足标准,则应进一步加以处理。,过滤是一种非常普遍使用的过程,有很多技术可供采用。通常过滤用于废水处理。,11,常见的过滤设备包括:,板框式压滤机,压力式薄膜滤器,真空转鼓过滤机,厢式压滤机,12,板框式压滤机,13,图,2,板框式压滤机和真空转鼓过滤机的典型参数,板框式压滤机,真空转鼓过滤机,压力,最大,15Pa,0.50.7Pa,最小干物质,1.5%2%,0.5%,脱水功率,20%40%,15%20%,工作模式,批式,连续,生产能力,600m,3,h,300m,3,h,操作范围,矿物污泥,矿物污泥,14,真空转鼓过滤机,15,2.2,沉淀和离心分离,斜板沉淀是一种常见的沉淀技术。,如图为:带有斜板的沉淀池,16,不断进入斜板沉淀分离器的含有悬浮固体颗粒的水,通过在斜板组件间的进水通道流动。这些水从进水道一侧的斜板组件底部进入流动通道。当水在倾斜的平行板之间向上流动时,水中的固体不断沉降到下面的斜板上,并沿斜板向下滑动进入泥浆槽。澄清的水通过再进水通道对面的溢流堰溢流出沉淀池。可通过调节溢流堰保证在各斜板间的流量相同。就水而言,当他向上流动时,也会从一侧的斜板向另外一侧的斜板方向流动(横向流动),从而将队伍你产生干扰的风险降到最低。,靠重力沉降来分离颗粒主要是沉降面积的大小在其重要作用。通过把沉降表面积分为许多紧密的板,斜板,单位体积内的表面积大大增加。沉淀池的面积得到有效的利用,而沉淀池的外形尺寸可以减少最小。,17,离心压滤机是在普通离心分离机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如图为离心压滤机:,18,另外,还有一种特殊的双齿轮驱动的离心压滤机。双齿轮驱动器能够确保微分速度按照卷轴的扭矩自动调节。者通过在旋转齿轮(一级齿轮)的内侧用一个小型二级齿轮驱动该旋转齿轮(一级齿轮)得以实现,而第二级齿轮是在一个有频率转换调控的二级马达的驱动下转动。,双齿轮驱动的离心压滤机具有下列有点;在与扭矩特别大的澄清槽驱动器联结时,特别小的差速(微分速度)就能得到污泥和糊状物。离心脱水的效果由于压缩作用而被强化。这套系统达到的脱水程度,是以前只有板框压滤机才能达到的水平。,19,2.3,蒸馏和浓缩,蒸馏是用来从危险废物产品流中回收有机化合物样品的也想分离技术。蒸馏具有不会破坏产品、没有污水排放、可提高化学品价格以及能满足严格排放标准等特点,是一种可供选择的回收方法。蒸馏方法有多宗类型,例如:,旋转蒸发系统,薄膜蒸发器,汽提系统,各种各样的蒸馏系统,20,旋转蒸发系统的工艺过程可用如图:,21,简单浓缩和蒸馏过程的典型参数,简单浓缩,蒸馏,压力,1001000hpa,、多环芳香烃,(PAH,处理不完全或微量二恶英,(PCDD),的产生;且飞灰和底灰中还残留不能处理的重金属物质,因此,需采用适当的预处理技术来减少此类影响,常用的预处理技术有以下几种:,(1),破萃、分选。对于固态的焚烧废料,通常要进行破萃、分选处理,破萃成一定粒度的废料不仅有利于焚烧,而且破萃后的分选有利于有价值资源的回收利用,(,如废旧金属的回收,),,并且降低焚烧成本。,(2),剔除不宜焚烧的危险废物。不宜焚烧的危险废物包括:燃烧值小的;不能在焚烧中处理的有毒化合物;含有大量重金属的化合物。,(3),分离、烘干。对于含水量较高的危险废弃物,不能直接焚烧,应进行分离及烘干,减少焚烧体积,增加燃烧值。分离可采用离心、压滤等技术;烘干可采用直接烘干,(,接触法,),、间接烘干,(,对流法,),、辐射烘干,(,红外线、微波,),等技术。,59,(4),沉淀、固化。对难以分离及烘干的含水率较高的危险废物,可采用沉淀及固化技术,减少焚烧体积,增加燃烧值。沉淀技术主要通过添加药剂达到固液分离的效果;固化则是通过添加新物质有毒化合物不再移动,在化学及力学方面更加稳定,处理无机有机污泥及含金属污泥效果更好。沉淀和固化技术可联用。,(5),萃取、浮选。对于含有含水率较高的危险废物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也可采用萃取、浮选技术处理,以达到提出污染物,减少焚烧体积的目的。萃取法包括液液萃取及液固萃取,可根据危险废物的种类及状态加以选择;浮选即溶解空气浮选,常用于浓缩危险废物流,形成含水率较低的污泥,达到回收有价值固体物质或去除有毒物质的作用,常用在油脂类危险废物的预处理中。,60,6.2,填埋预处理技术,填埋是一种常用的危险废物处理技术,具有经济、处理量大、能耗小的特点。填埋场的选址及填埋的预处理是填埋的关键,常用的填埋预处理技术如下:,(1),分类、分拣。对要填埋的危险废物进行分类、分拣,一是回收有价值的资源;二是禁止可燃性废物进入填埋场,保证填埋场的安全运行。,(2),压缩减容。对要填埋的危险废物一定要压缩减容,增大处理量,降低填埋处理成本。,(3),中和技术。对于酸性或碱性固体废物,可根据其酸碱特性,利用中和技术对其预处理,达到以废治废并减少库容的目的。,(4),氧化还原技术。氧化还原技术主要用来降低或解除危险废物的毒性,使之成为环境的中性物质,减少渗出液的毒性,增加填埋的安全性。如使用,NaOC1,、,C,12,对,CN,一、,NO,2,-,进行解毒处理。,61,(5),固化稳定化技术。固化稳定化技术是填埋预处理技术中最常用、最重要的一种技术,也是今后需要加强研究的一种技术。它是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使有害物质转化成物理或化学特性更加稳定的惰性物质,降低其有害成分的浸出率,或使之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从而满足再生利用或处置要求的过程。例如,在含有空气的条件下,加热含铬污泥时,三价铬可以被氧化为六价铬,在含有钙盐的含铬污泥中加入硅酸钠和黏土后,就可以通过玻璃固化而抑制六价铬的产生,如果在添加 剂配比适当时,在烧结过程中可形成,ZnOCr,2,O,3,尖晶石。,62,目前,根据废物的性质、形态和处理目的可供选择的有以下几种固化稳定化方法:,水泥固化,适用于重金属,废酸,氧化物。,石灰固化,适用于重金属,废酸,氧化物。,塑性固化法,属于有机性固化稳定化处理技术,从使用材料的性能不同可以把该技术划分为热固性塑料包容和热塑性包容两种方法。,有机聚合物稳定法,不适于处理酸性及有机废物和强氧化性废物,多用于体积小的一些无机化学废物。,玻璃固化技术,也称为熔融固化,适用对象为不挥发的高危害性废物及核废料。,自胶结固化,利用废物自身的胶结特性来达到固化目的的方法,适用于含有大量硫酸钙和亚硫酸钙的废物。,药剂稳定化技术,通过特定的药剂对重金属废物进行稳定化技术以处理,达到减毒、稳定的作用。,63,6.3,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废水预处理,某市危险废物处置中心主要接纳该市工业危险废物,包括重金属类废物、废酸、废碱、精馏残渣、有机树脂类废物,(,焚烧处理,),、有机溶剂废物,(,焚烧处理,),等。共占地,22.48104m3,。填埋处置规模为,10X104t,a,,项目采用地下刚性填埋库的建设方案,设计填埋容量,7.3104m3,。本文对处置中心废水预处理系统工程设计做简要介绍。,64,6.3.1,水量、水质预测及排放标准,本处置中心产生的生产废水主要包括:填埋库产生的渗滤液、各车间,(,预处理车间、存储仓库等,),产生的冲洗废水及实验室废水等。,6.3.1.1,废水水量,渗滤液量。渗滤液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雨水进入填埋库形成渗滤液,另一部分为填埋废物自身含有的水分经压实流失产生渗滤液。由于工程采用刚性方案,(,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填埋库上方设有钢结构雨棚,雨水不能进入填埋库形成渗滤液。因此,填埋库产生的渗滤液主要是由填埋废物自身含有的水分经压实流出产生。根据,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5-2001),中规定:入场填埋的废物含水率需低于,85,。符合入场要求的危险废物自身含水率较低,经碾压后水分流失不多。因此,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渗滤液量较少,保守估计,每天产生的渗滤液量约为,1.0t,。,65,其它废水水量。其它生产废水水量如下:各车间的冲洗废水,12.0t,d,;实验室废水,2.0t,d,;共计,14.0t/d,。危险废弃物处置中心产生的生产废水总水量为,15t,d,。考虑,20,的未预见水量,废水处理站的设计规模为,18t/d,,每天处理,6h,,每小时废水处理量为,3t,。,66,6.3.1.2,废水水质预测及排放标准,填埋废物的组分非常复杂,很难精确估计渗漠液的水质。但进入填埋场的危险废物都应符合,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8-2001),中“危险废物允许进入填埋区的控制限值”,因此,以此限值作为渗滤液水质。各车间冲洗废水及实验室废水主要以冲洗地面、设备及实验器皿的冲洗水为主,废水中含有部分重金属。保守估计,除,SS,外,废水中污染物浓度为渗滤液污染物浓度的,20,。根据各生产废水的水量及水质,确定待处理生产废水水质见表,1,。由表,1,可见,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浓度较低,但其中的重金属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据业主要求,生产废水去除重金属后再外运处理。处理后废水中重金属要求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第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及“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三级标准。因此,确定本废水处理工程去除的首要目标为重金属污染物。,67,表 待处理废水设计水质,污染物,质量浓度,/,(,mgL-1),污染物,质量浓度,/,(,mgL-1),总汞,0.06,总镍,3.80,总铅,1.27,总砷,0.63,总镉,0.13,无机氟化物,25.33,总铬,3.04,氰化物,1.27,六价格,0.63,pH,值,7-12,总铜,19.00,CODcr,76.00,总锌,19.00,BOD5,25.33,总铍,0.05,NH3-N,38.00,SS,106.67,68,6.3.2,工艺流程,该废水中含有多种重金属,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是首要去除对象。根据该水质特点,并 考虑到水量较小,确定采用铁盐,-,石灰法处理废水。该工艺具有工艺紧凑,易于管理等特点。,6.3.3,主要构筑物及设备,主要构筑物见表。,69,序号,名称,规模,结构,备注,1,调节池,HRT4d,有效容积,80m3,钢筋混凝土结构,内壁采用防腐、防渗复合涂料,2,酸度调节池,HRT0.5h,有效容积为,1.872m3,钢筋混凝土结构,3,还原反应池,HRT0.5h,有效容积,1.8m3,钢筋混凝土结构,4,中和絮凝池,分,3,格,单格,HRT0.5h,,有效容积为,1.728m3,钢筋混凝土结构,内壁采用防腐、防渗复合涂料,5,斜管沉淀池,表面负荷为,1.0m3/(m2h,),沉淀时间为,45min,钢筋混凝土结构,6,储存池,HRT5d,钢筋混凝土结构,7,重力浓缩池,浓缩时间,钢筋混凝土结构,8,污泥泵井,钢筋混凝土结构,与斜管沉淀池合建,9,压滤机房,9.3m6.0m3.5m,砖混结构,10,加药房,10.2m6.0m3.5m,11,控制值班室,砖混结构,主要构筑物见表。,70,调节池。进水口处设置一格栅井,安装,1,台阶梯式格栅除污机,用于去除较大的悬浮颗粒。为防止调节池中的悬浮物沉淀,在池底设置了,2,台潜水搅拌机。调节池出水由潜水污水泵均匀打入酸度调节池。潜水污水泵的启动和关闭通过浮球液位控制器控制。酸度调节池。根据废水水质,在酸度调节池中投加,H2SO4,,将废水的,pH,值调节至,3.0,左右。池中安装有,ZJ700,型折桨搅拌机,1,套。还原反应池。酸性废水自流进入还原反应池,在池中加入,FeSO4,将六价铬还原三价铬,便于后续工艺的去除。池中安装有,ZJ700,型折桨搅拌机,1,套。中和絮凝池。还原反应池出水自流进入中和絮凝池,中和絮凝池分,3,格:第,1,格中加入,NaOH,,将废水的,pH,值调节至,9.0,左右,大部分重金属,(,包括,Cr3+,,,Pb2+,,,Ni2+,,,Cu2+,,,Zn2+,,,Ba2+,,,Co2+,,,Fe2+,Fe3+,等,),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第,2,格中加入,Ca(OH)2,,将,pH,值调节至,11.0-12.0,左右,该,pH,值条件能够使在第,1,格未能形成沉淀的重金属形成氢氧化物沉淀,进一步提高沉淀絮凝性,并生成,CaF2,沉淀去除,F-,;第,3,格中加入,PAM,助凝剂,将细小的沉淀物絮凝成较大的絮状颗粒。每格均安装了,1,套单层半高桨板搅拌机以加快反应速度。斜管沉淀池。设计污泥斗贮存,2d,的污泥量,污泥的含水率为,99.5,-98,。斜管沉淀池的出水自流进入污水储存池,沉淀污泥采用排污泵排至污泥浓缩池。,71,储存池。储存在池中废水定期外运处置。重力浓缩池。斜管沉淀池中的污泥通过排亏泵提升至污泥浓缩池,进行重力浓缩,浓缩后污尼含水率为,98.0,96.0,。污泥浓缩池的上清液丑过不同高度的阀门控制,自流进入调节池。污泥匝过螺杆泵提升至压滤设备进行脱水。污泥泵井。安装有排污泵,1,台,将斜管沉定池中的沉淀污泥提升至污泥浓缩池。压滤机房。设置,1,套,DY500,型压滤机。加药房设置了,1,套,pH,检测控制仪、,1,个硫唆加药罐、,1,套加酸计量泵、,1,套,OPR,氧化还原空制仪、,1,个,FeSO4,溶药加药罐、,1,台,FeSO4,投加十量泵、,1,套,Ca(OH)2,加药装置、,1,个,NaOH,溶窍加药罐、,1,台加碱计量泵、,1,套,PAM,配制投加系统。药剂贮藏室的药剂贮量为,15d,。控制值班室。设置,1,套组合式控制柜,对废水处理设备进行集中控制。组合式控制柜设有各可控设备的开、停按钮及指示,同时实时显示调节池、污水储存池及污泥浓缩池的液位。,72,6.3.4,处理结果,本工程经初步运行,废水经预处理后,重金属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第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及“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三级标准,出水水质祥见表。,污染物,质量浓度,/,(,mgL-1,),污染物,质量浓度,/,(,mgL-1,),总汞,0.049,总砷,0.49,总铅,0.09,无机氟化物,22.12,总镉,0.1,氰化物,1.15,总,1.04,pH,值,7.3,铬 六价格,0.48,CODcr,46.00,总铜,1.94,BOD5,19.93,总锌,1.89,NH3-N,13.27,总铍,0.005,SS,66.45,总镍,0.87,73,7,再处理技术,再处理技术即对危险废物处理过程及处理产物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再处理的一种技术,通过再处理可实现对危险废物处理的全过程处理,并减少对环境的二次污染。,74,7.1,焚烧再处理技术,焚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中都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因此需要再处理,减少对环境的二次污染。,(1),废气的处理技术。加强外排废气中总尘量、,cO,、,soz,、,HC1,、,HF,、,NOx,、,Hg,、二恶英呋喃的监测,及时调控焚烧的温度及烟气停留时间,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在治理上,可根据焚烧的处理量及排放的特征污染物,选择采用旋风除尘器、袋式除尘器、静电除尘器、湿法气体处理法、干法气体处理法处理废气。,(2),废水的处理技术。废水主要产生于工艺冷却水,主要含有,Hg,、,cd,、,As,、,Cr,、,cu,、,Ni,、,zn,等重金属及难处理降解的稳定有机物,(,如二恶英呋喃等,),。因此,应加强废水监测,根据废水中污染物的种类及浓度,确定治理路线,一般采用物理化学方法,沉淀污水中的重金属,再将含重金属的污泥送到填埋场处理,其次,还可对废水,进行生化处理以达到排放标准。,(3),废渣的处理技术。废渣一般由飞灰及底灰组成,含有重金属及难降解的有机化合物,是重要的潜在污染源。在治理技术方面,重金属的回收价值不大,且治理成本很高,对重金属可采用水泥固化或药剂稳定化,使其成为稳定、不再移动的化合物,然后送至填埋场处理。,75,7.2,填埋再处理技术,填埋场的主要污染在于滤出液对环境的二次污染。滤出液是由雨水通过填埋体的过滤,造成危险废物的可溶性成分,(,重金属、盐类,),的浸出,可对填埋场附近的地下水源造成污染。滤出液的性质大多取决于危险废物的种类和溶解的物质。加强滤出液的收集是再处理技术的首要工作,滤出液的收集可以通过填埋场底层的排放网收集,排污管可与雨水容器连接。其次要加强滤出液的监测工作,确定滤出液的水质特点。再针对滤出液的水质特点设计不同的处理方案,一般可采用物化与生化联用法处理滤出液。例如,在瑞士,滤出液的处理通常采用:生化处理,(,分解、降解、转化,),、化学处理,(,絮凝、沉淀、氧化,),、物理处理,(,吸附、反渗透,),等处理手段,使之达标排放。总之,通过加强对危险废物的预处理及再处理,可使危险废物的处理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并减少了处理后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因此,大力加强预处理及再处理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应是下一步危险废物处理工作的重点。,76,危险废物的物理化学处理,77,危险废物的物理分离,物理处理包括各种相分离固化法。最普通的相分离法有蓄液池贮存分离技术、污泥在干化床中的干化技术、在贮存槽延长贮存时间的分离技术等,这三种方法均与重力沉降有关。蓄液池及贮存槽广泛用于从混合废物中分离油和水,有时接着再用破乳剂进行预处理,偶尔也在贮存槽中与加热过程组合使用。,78,一、相分离,对于泥浆、污泥和乳浊液这一类多向的危险废物进行脱毒或回收处理之前,常常需要进行相分离的预处理。相分离能明显减少废物的体积。尤其是当有害废物富集于某相中时,其优势更为突出。它可实现废物有害组分的浓缩,利于后续的进一步处理。相分离过程通常属于机械的分离方法,具有低成本和简单的特点,可广泛用于多种废物组分的分离。,79,重力沉降法,气浮法,如图,投加了混凝剂的原水与压缩空气一起进入容器罐内,并停留,1,3min,,使空气溶于水,容器水由罐低引出,通过释放器减压后进入气浮池。此时,水中溶解的过饱和空气便以细微气泡逸出,与水中的悬浮物粒子黏附而浮升到水面。浮渣由刮渣机定期刮入浮渣排出。这种工艺虽有溶气量大的优点,但动力消耗大,絮凝体容易在加压和容器过程中破萃,水中的悬浮粒子容易在溶气罐填料上沉积和堵塞释放器。,除油,混凝法,过滤,超滤,离心分离法,释放器,溶气罐,浮渣,出水,减压阀,空气,进水,80,二、组分分离,组分分离是一种多组分废物流的物理分离,按不同种类的离子或分子进行分离的物理方法。,活性炭吸附法,吹提法,汽提法,萃取法,膜分离法,离子交换法,81,危险废物物理处理法的综合评价,处理方法,适用范围,优点,局限性,重力沉降法,用于处理含有可沉降颗粒的废水,减少后续处理负荷;应用普遍,成本低;处理效果稳定可靠,处理时可能会产生臭气;废水性质发生变化对沉降产生影响,气浮法,用于处理含有悬浮物及其他可浮性物质的废水;用于危险废物的反选,处理速度快,效率高;固体物质脱水比沉降快,处理量可大可小,设备和操作都比较复杂,一次性投资高,过滤法,用于含各类悬浮固体,乳浊液,胶体的废水处理,即可作初级处理又可作高级处理,处理效率稳定可靠,易堵塞,滤料要定期冲洗,电渗析法,用于回收金属盐,酸碱,有机电解质等,也用于处理放射射性废水,离子交换膜可连续使用,膜对离子有选择性透过,操作方便,不适合处理好浓度废水,能耗大,成本高,膜易发生堵塞现象,超滤法,用于分离相对分子质量大于,500,的大分子,可去除黏土物质、油料、颜料、油漆,设备简单,管理方便,操作压力低,有较大的通水量,浓度级化现象突出,须定期投加防毒剂,电析槽需考虑降温措施,82,危险废物物理处理法的综合评价,反渗透法,分离小分子溶质,用于去除可溶性固体、有机物和胶状物,设备简单,操作方便,能耗低,处理效果稳定,可靠,操作压力大,一次性投资高,处理流量受限制,活性炭吸附法,用于工业废水的深度处理和城市污水的高级处理,处理效果稳定可靠,可回收副产品,有一定的经济效益,活性炭需要定期解吸,需要有较高标准的预处理,不适用处理高浓度废物,汽提法,用于从液体混合物中激昂易挥发的组分从难挥发的组分分离出来,工艺简单,设备紧凑处理效果稳定可靠,要调节,PH,值,并受气温限制,易引起二次污染,萃取法,用于分离在两种溶剂中溶解度有明显诧异的溶质工艺,简单,设备紧凑,可实现副产品的回收运行,费用较高,可能造成二次污染,应用范围不广泛,离子交换法,去除低浓度重金属,处理效果稳定,设备简单,便于操作,需要用化学药品进行再生,再生液可能带来二次污染,混凝法,去除重力沉降法难以去除的嬉笑悬浮物及胶体颗粒;去除多种高分子物质,有机物质,某些重金属物质及乳化油,应用范围广,既可作为独立的处理方法也可和其他方法配合使用,维修操作简便,运行费用高,沉渣最大且脱水较为困难,低温水,低浊水对混凝有不利影响,83,危险废物的化学转化,处理方法,适应范围,优点,局限性,中和法,酸性、碱性废物处理,微生物和物理化学处理提供了条件,减缓腐蚀和结垢,只能做预处理,构筑物需要防腐蚀,化学沉淀法,去除溶解性的有毒物质,如重金属离子、碱土金属元素等,可作为生物处理的前处理,效率较高,设备简单,沉渣难处理,需调节,PH,,要消耗一定量的化学试剂,化学氧化法,去除,CN,、,S,、,Fe,等无机离子;降低,BOD,、,COD,有机物及造成细菌学污染的致病微生物,是有机物、无机物转变形态,有毒有害物质无害化,能后去除难以去除的物质,处理效率高,所需化学试剂费用较高,一次性成本高,需要熟练的操作技术,可能带来二次污染,化学还原法,去除,Cr,、,Hg,能够去除难以去除的,Cr,、,Hg,等污染物,需要熟练的操作技术,,PH,需要严格的控制,84,一、化学氧化法,化学氧化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添加氧化剂来转移化学元素,是危险废物中的有毒有害元素得以去除。,化学氧化法可以去除大量的有机物包括氯化有机物、硫醇、酚类有机物以及氰化物等无机物。在危险废物处理中,常使用的化学剂氧化剂臭氧、过氧化氢、氯气、高猛酸盐、二氧化氯等。在处理含氯有机物时通常使用紫外光与化学氧化剂复合加速氧化。,臭氧化法,室温下,臭氧是一种淡蓝色的气体,具有一种特殊的臭味。同时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其氧化能力仅次于氟,比氧、氯及高猛酸盐等常用的氧化剂都高。,臭氧在空气中会自行分解氧气,其反应,O33/2O2+144.5Kj,臭氧在空气中的分解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加快,所以臭氧不以贮存。,过氧化氢法,氯氧化法,UV/O3,氧化技术,UV/H2O2,氧化工艺,85,二、化学还原法,将废水中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去除废水中的汞,去除铅,三、中和法,石油化工废水,中和法可用于处理以下废物:酸性或碱性冲洗水;费碱;烷基化、磺化、硫化和酸处理中产生的酸性污泥;,废酸性催化剂。,硫酸清洗液,86,四、化学沉淀法,氢氧化物沉淀法,硫化物沉淀法,碳酸盐沉淀法,碳酸盐沉淀法三种不同的应用方式:投加难溶碳酸盐(如碳酸钙),利用沉淀转化原理,是废水中重金属生成难溶碳酸盐而沉淀析出;投加可溶性碳酸盐,是水中金属离子生成难溶碳酸盐而沉淀析出;投加石灰与可造成水中碳酸盐硬度的,Ca(HCO,3,),2,和,Mg(HCO,3,),2,,生成难溶的碳酸钙和氢氧化镁而沉淀析出。,87,微生物处理,88,1,、微生物的吸着作用,吸着是指固液两相中的某些化合物在液相中浓度降低,而在固相中的浓度升高的现象,自这包括吸收和吸附。吸附指溶液在固体内的持留。吸收是指对固体表面溶液中的溶质的持留。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是吸附占优势,吸收和吸附在概念收那个没有明显的界限。,很多微生物都是结合金属,但是它们与金属离子之间的作用却是大小不相同的。微生物从溶液中分离金属离子的机理有胞外富集积、细胞表面吸附或配合、包内富剂等几种。其中,细胞表面的吸附和配合对死、活微生物都存在,而胞外和胞内的大量富集则往往要求微生物具有活性。在一个吸附体系中,可能会存在上述一种或几种机制。,89,2,、环境条件对生物降解的影响,每个微生物菌株对影响生长和活动的生态因素均有耐受范围,激起耐受上、下限。当环境条件超出定居微生物的耐受范围时,降解作用就不会发生。如果某一环境中有几种降解微生物同时存在,一般情况下比在同一环境中只有一种降解微生物的耐受范围要宽。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因素除了营养条件外,与,PH,值、环境温度、供氧条件、光照、氧化还原电位、渗透压等环境条件,这些条件虽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后重要影响。,90,溶解氧,微生物分为好氧微生物、兼性厌氧微生物和厌氧微生物,好氧微生物在需要有氧作为呼吸的最终电子受体,并参与部分物质合成。同时又能抵抗在利用氧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有毒物质,如过氧化氢、过氧化物和羟基自由基。好氧生物需要的是溶解氧。氧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水温、大气压有关。一般来说,含有机危险废物的废水,其溶解氧浓度很低。用好氧微生物处理有机污染物需要供给充足的溶解氧。,兼性厌氧微生物在这两种不同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生理状态不同。,厌氧微生物要在绝对无氧条件下才能生存,一遇氧就死亡,如产甲烷菌,,PH,值,微生物的生命活动、物质代谢与,PH,密切相关。不同的微生物要求不同的,PH,值。大多数细菌、藻类和原生动物的最适,PH,值为,6.57.5,,它们的,PH,值适应范围在,410,之间。反对,PH,变化适应性强的微生物,对,PH,要求不甚严格;而对,PH,要求变化适应性不强的微生物,则对,PH,要求严格。,温度,温度是微生物重要的生存因子。在适应的温度范围内,温度每升高,10,,酶促反应速率将提高,1,2,倍,微生物的代谢速率和生长速率均可相应提高。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均会降低代谢速率及生长速率,从而降低污染物的分解速率。,水分,微生物代谢活动需要足够的水分。在水环境中的微生物不会因缺水而限制其生长,但是在土壤中的微生物可能由于水分不足成为微生物降解的限制因素,是值得注意的。,盐分,某些土壤或淡水中的盐分较高,可能会抑制微生物的活动及某些降解有机物的微生物种群的生长,从而降低生物降解的效果。,91,填埋场处理,填埋场是处置废物的一种陆地处置设施,它由若干个处置单元和构筑物组成,处置场有界限规定,主要包括废物预处理设施、废物填埋设施和渗滤液收集处理设施。,92,1,场址选择,1.1,填埋场厂址选择的要求:,1,、填埋场场址的选择应符合国家及地方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要求,场址应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区域,不会因自然或人为的因素而受到破坏。填埋场作为永久性的处置设施,封场后除绿化以外不能做它用。,2,、填埋场场址的选择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3,、填埋场场址不应选在城市工农业发展规划区、农业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考古)保护区、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供水远景规划区、矿产资源远景储备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4,、填埋场距飞机场、军事基地的距离应在,3000,米以上。,5,、填埋场场界应位于居民区,800,米以外,应保证在当地气象条件下对附近居民区大气环境不产生影响。,93,6,、填埋场场址应位于百年一遇的洪水标高线以上,并在长远规划中的水库等人工蓄水设施淹没区和保护区之外。若确难以选到百年一遇洪水标高线以上场址,则必须在填埋场周围已有或建筑可抵挡百年一遇洪水的防洪工程。,7,、填埋场场址距地表水域的距离应大于,150,米。,8,、填埋场场址必须有足够大的可使用容积以保证填埋场建成后具有,10,年或更长的使用期。,9,、填埋场场址应选在交通方便、运输距离较短,建造和运行费用低,能保证填埋场正常运行的地区。,94,1.2,填埋场场址的地质条件应符合下列要求:,(,1,)能充分满足填埋场基础层的要求;,(,2,)现场或其附近有充足的粘土资源以满足构筑防渗层的需要;,(,3,)位于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主要补给区范围之外,且下游无集中供水井;,(,4,)地下水位应在不透水层,3,米以下。如果小于,3,米,则必须提高防渗设计要求,实施人工措施后的地下水水位必须在压实粘土层底部,1,米以下;,(,5,)天然地层岩性相对均匀、面积广、厚度大、渗透率低;,(,6,)地质构造相对简单、稳定,没有活动性断层。非活动性断层应进行工程安全性分析论证,并提出确保工程安全性的处理措施。,95,1.3,填埋场场址选择应避开的区域,破坏性地震及活动构造区;,海啸及涌浪影响区;,湿地和低洼汇水处;,地应力高度集中,地面抬升或沉降速率快的地区;,石灰岩溶洞发育带;,废弃矿区或塌陷区;,崩塌、岩堆、滑坡区;,山洪、泥石流地区;活动沙丘区;,尚未稳定的冲积扇及冲沟地区;,高压缩性淤泥、泥炭及软土区以及其他可能危及填埋场安全的区域。,96,2,填埋物入场要求,2.1,下列废物可以直接入场填埋:,a.,根据,GB5086,和,GB/T15555.1-11,测得的废物浸出液中有一种或一种以上有害成分浓度超过,GB5085.3,中的标准值并低于下表中的允许进入填埋区控制限值的废物;,b.,根据,GB5086,和,GB/T15555.12,测得的废物浸出液,Ph,值在,7.0,12.0,之间的废物。,97,表危险废物允许进入填埋区的控制限值,序号,项目,稳定化控制限值(,mg/l,),1,有机汞,0.001,2,汞及其化合物(以总汞计),0.25,3,铅(以总铅计),5,4,镉(以总镉计),0.50,5,总铬,12,6,六价铬,2.50,7,铜及其化合物(以总铜计),75,8,锌及其化合物(以总锌计),75,9,铍及其化合物(以总铍计),0.20,10,钡及其化合物(以总钡计),150,11,镍及其化合物(以总镍计),15,12,砷及其化合物(以总砷计),2.5,13,无机氟化物(不包括氟化钙),100,14,氰化物(以,CN,计),5,98,2.2,下列废物需经预处理后方能入场填埋:,a.,根据,GB5086,和,GB/T15555.1-11,测得废物浸出液中任何一种有害成分浓度超过表,5-1,中允许进入填埋区的控制限值的废物;,b.,根据,GB5086,和,GB/T15555.12,测得的废物浸出液,Ph,值小于,7.0,和大于,12.0,的废物;,c.,本身具有反应性、易燃性的废物;,d.,含水率高于,85%,的废物;,e.,液体废物。,2.3,下列废物禁止填埋:,a.,医疗废物;,b.,与衬层具有不相容性反应的废物。,99,3,填埋场设计与施工的环境保护要求,填埋场应设预处理站,预处理站包括废物临时堆放、分捡破萃、减容减量处理、稳定化养护等设施。填埋场应对不相容性废物设置不同的填埋区,每区之间应设有隔离设施。但对于面积过小,难以分区的填埋场,对不相容性废物可分类用容器盛放后填埋,容器材料应与所有可能接触的物质相容,且不被腐蚀。且填埋场所选用的材料应与所接触的废物相容,并考虑其抗腐蚀特性。填埋场天然基础层的饱和渗透系数不应大于,1.010-5cm/s,,且其厚度不应小于,2m,。填埋场应根据天然基础层的地质情况分别采用天然材料衬层、复合衬层或双人工衬层作为其防渗层。如果天然基础层饱和渗透系数小于,1.010-7cm/s,,且厚度大于,5m,,可以选用天然材料衬层。天然材料衬层经机械压实后的饱和渗透系数不应大于,1.010-7cm/s,,厚度不应小于,1m,。如果天然基础层饱和渗透系数小于,1.010-6cm/s,,可以选用复合衬层。,100,填埋场必须设置渗滤液集排水系统、雨水集排水系统和集排气系统。各个系统在设计时采用的暴雨强度重现期不得低于,50,年。管网坡度不应小于,2%,;填埋场底部应以不小于,2%,的坡度坡向集排水管道。采用天然材料衬层或复合衬层的填埋场应设渗滤液主集排水系统,它包括底部排水层、集排水管道和集水井;主集排水系统的集水井用于渗滤液的收集和排出。采用双人工合成材料衬层的填埋场除设置渗滤液主集排水系统外,还应设置辅助集排水系统,它包括底部排水层、坡面排水层、集排水管道和集水井;辅助集排水系统的集水井主要用作上人工合成衬层的渗漏监测。排水层的透水能力不应小于,0.1cm/s,。填埋场应设置雨水集排水系统,以收集、排出汇水区内可能流向填埋区的雨水、上游雨水以及未填埋区域内未与废物接触的雨水。雨水集排水系统排出的雨水不得与渗滤液混排。填埋场设置集排气系统以排出填埋废物中可能产生的气体。填埋场必须设有渗滤液处理系统,以便处理集排水系统排出的渗滤液。填埋场周围应设置绿化隔离带,其宽度不应小于,10m,。,101,4,填埋场运行管理要求,在填埋场投入运行之前,要制订一个运行计划。此计划不但要满足常规运行,而且要提出应急措施,以便保证填场的有效利用和环境安全。,填埋场的运行应满足下列基本要求:,a.,入场的危险废物必须符合本标准对废物的入场要求;,b.,散状废物入场后要进行分层碾压,每层厚度视填埋容量和场地情况而定。,c.,填埋场运行中应进行每日覆盖,并视情况进行中间覆盖;,d.,应保证在不同季节气候条件下,填埋场进出口道路通畅;,e.,填埋工作面应尽可能小,使其得到及时覆盖;,f.,废物堆填表面要维护最小坡度,一般为,1,:,3,(垂直:水平);,g.,通向填埋场的道路应设栏杆和大门加以控制;,h.,必须设有醒目的标志牌,指示正确的交通路线。标志牌应满足,GB15562.2,的要求;,.,每个工作日都应有填埋场运行情况的记录,应记录设备工艺控制参数,入场废物来源、种类、数量
展开阅读全文